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鄱阳湖三角帆蚌软组织中稀土元素累积与沉积物金属形态响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许旭明 潘保柱 +2 位作者 舒凤月 陈秀粉 倪晋仁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21-928,共8页
为了研究稀土元素对水生态安全的影响,于2014年秋季对鄱阳湖5个代表性监测点的三角帆蚌及沉积物进行样品采集,分析三角帆蚌软组织及沉积物不同提取形态稀土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三角帆蚌软组织中稀土元素总量均值为15.52 mg/kg,轻稀土... 为了研究稀土元素对水生态安全的影响,于2014年秋季对鄱阳湖5个代表性监测点的三角帆蚌及沉积物进行样品采集,分析三角帆蚌软组织及沉积物不同提取形态稀土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三角帆蚌软组织中稀土元素总量均值为15.52 mg/kg,轻稀土元素更易累积,表明轻稀土元素对贝类的生物效应强于重稀土元素。沉积物样品中稀土元素总量均值为285.22 mg/kg,含量高于中国土壤平均值;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呈现较强的陆源属性。各监测点沉积物中稀土元素4种赋存形态的平均含量:残渣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酸可提取态,酸可提取态含量最低,且空间分布差异较大,风险评估表明其均处于无风险或低风险水平。三角帆蚌软组织中大部分稀土元素与沉积物中可氧化态和全量显著正相关,表明三角帆蚌对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生物可利用性以可氧化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沉积物 稀土元素 鄱阳湖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武汉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郑亦婷 韩鹏 +1 位作者 倪晋仁 熊美华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35,共12页
基于2013~2015年、2017年在长江武汉段的鱼类监测数据,采用多样性指数和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该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4年共监测到鱼类56种,隶属于7目12科41属;鲤形目共38种,优势十分明显;不同年份间的鱼类物种数差别不大.从食性看,肉食性... 基于2013~2015年、2017年在长江武汉段的鱼类监测数据,采用多样性指数和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该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4年共监测到鱼类56种,隶属于7目12科41属;鲤形目共38种,优势十分明显;不同年份间的鱼类物种数差别不大.从食性看,肉食性鱼类多于杂食性鱼类多于植食性鱼类;从栖息水层看,底栖性鱼类多于中上层鱼类多于中下层鱼类;从活动类型看,定居性鱼类占绝对优势.多样性指数年际变化不大,鱼类群落较为稳定.2017年的鱼类规格较2013~2015年有所提升.ABC曲线及W统计表明鱼类群落受到的扰动不大.Cluster分析和NMDS分析表明鱼类群落可以分为两组,但ANOSIM检验表示两组间无明显差异.SIMPER分析表明,2017年适应流水环境的鱼类的丰度有所增加,适应静水、缓流环境的鱼类有所减少.总体上,长江武汉江段的鱼类群落较为稳定,且鱼类规格有增大的趋势.建议强化禁渔措施和人工增殖放流措施,开展渔业资源长期监测,保护长江武汉江段渔业资源,确保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武汉江段 鱼类群落结构 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