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大学医史学研究中心成立15周年庆典及学术报告会会议召开
1
作者 甄橙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4-194,共1页
关键词 北京大学 医史学 周年庆典 研究中心 科学研究组织机构 报告会 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栉风沐雨三十载 医史初心照未来--纪念北京大学医史学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
2
作者 甄橙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0年第1期5-6,共2页
2019年12月20—22日,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十五届三次学术年会在济南召开。2019年恰逢北京大学医史学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年会上,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大学医史学研究中心甄橙教授以“学术传承与学科发展”... 2019年12月20—22日,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十五届三次学术年会在济南召开。2019年恰逢北京大学医史学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年会上,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大学医史学研究中心甄橙教授以“学术传承与学科发展”为主题进行报告,巫己念该中心成立30周年。本刊特邀刊登了此篇纪念报告,与读者分享我国医史学科发展的来时路、现状,以及制时代下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医学会 医史学 来时路 学术传承 北京大学 学术年会 纪念
原文传递
传承北医生化 致敬医学先驱
3
作者 李泉秀 张嘉诺 甄橙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5,共5页
2024年是颇为中国生化人值得记忆的一年。2024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建院70周年、刘思职院士诞辰120周年、童坦君院士诞辰90周年,而且即将迎来的2025年是《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创刊40周年。在这... 2024年是颇为中国生化人值得记忆的一年。2024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建院70周年、刘思职院士诞辰120周年、童坦君院士诞辰90周年,而且即将迎来的2025年是《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创刊40周年。在这些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撰写此文,缅怀离我们而去的中国生物化学的老前辈。虽然他们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的科学贡献永不消失,他们的科学精神永存光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生物化学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90周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师行业组织医德规范比较研究——以《医师条诫》和《医德守则》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骞 甄橙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26,共4页
《医师条诫》和《医德守则》分别是中美两国医学会颁布的伦理准则,均探讨了医学职业对医师的要求,医患关系、医际关系、医师的社会责任等内容,由于中美两国社会文化的差异,两部规范存在不同,反映出医德规范的制定,要结合社会实际情况,... 《医师条诫》和《医德守则》分别是中美两国医学会颁布的伦理准则,均探讨了医学职业对医师的要求,医患关系、医际关系、医师的社会责任等内容,由于中美两国社会文化的差异,两部规范存在不同,反映出医德规范的制定,要结合社会实际情况,医德规范的实施需要多层次的制度保障,并且需要有效的监督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会 医师职业精神 医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世纪中西医学比较研究的重要性 被引量:1
5
作者 甄橙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1期33-35,共3页
历史可以用时间和空间来分解。将 18世纪的医学史从医学史的长河中分解出来研究 ,并不是要孤立研究 18世纪这 10 0年里医学的发展历程 ,而丢弃 18世纪的前后联系。医学史是一条流动不息的长河 ,又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选择 18世纪... 历史可以用时间和空间来分解。将 18世纪的医学史从医学史的长河中分解出来研究 ,并不是要孤立研究 18世纪这 10 0年里医学的发展历程 ,而丢弃 18世纪的前后联系。医学史是一条流动不息的长河 ,又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选择 18世纪独立研究 ,目的是了解 18世纪中西医学发展的特殊性 ,这其中不仅有医学史上的原因 ,还有历史学和科学史方面的原因。同时 ,通过比较研究 ,更有助于理解中西医学的异同 ,更好地理解18世纪的医学在整个中西医学发展史中的重要性以及今后中西医学的发展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世纪 中西医学 比较研究 重要性及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学习西医:权宜之计还是成功之路——以北京医学院中医进修班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孟譞 张大庆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2-74,共3页
1952年中央卫生部在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创办了一个5年制的"中学西"培训班,以期提升中医的科学素养,培养中医现代化人才。通过追述"中学西"班的开办始末及该班学员在中医现代化中的作用,探讨了"中学... 1952年中央卫生部在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创办了一个5年制的"中学西"培训班,以期提升中医的科学素养,培养中医现代化人才。通过追述"中学西"班的开办始末及该班学员在中医现代化中的作用,探讨了"中学西"的教育模式在中医现代化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希望对于中西医结合途径以及中医教育模式的探索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医学史 中医进修 北京医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精神病学科发展与外籍科主任的贡献(1921—1941)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茜雅 甄橙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4期492-499,共8页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精神科成立于1921年,1941年前曾有4位外籍科主任任职。在他们的带领下,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精神科从零开始,得到长足发展。本文介绍4位外籍科主任在北京协和医院及医学院任职期间的学术经历和主要贡献,总结其对神经精神病...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精神科成立于1921年,1941年前曾有4位外籍科主任任职。在他们的带领下,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精神科从零开始,得到长足发展。本文介绍4位外籍科主任在北京协和医院及医学院任职期间的学术经历和主要贡献,总结其对神经精神病学在中国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为中国医学学科建设和人才选拔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神经精神病学科 外籍科主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医史学师生参加“东亚医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高级研修班”学习
8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285-285,共1页
2015年8月10日-17日,哈佛燕京学社、香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在北京大学联合举办首届“东亚医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高级研修班”。此次研修班由哈佛大学栗山茂久教授、香... 2015年8月10日-17日,哈佛燕京学社、香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在北京大学联合举办首届“东亚医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高级研修班”。此次研修班由哈佛大学栗山茂久教授、香港大学梁其姿教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Marie—Christine Pouchelle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雷祥麟教授、北京大学医史学研究中心张大庆教授、南开大学余新忠教授等人参与授课及主持,苏静静老师作为助教,参与学员讨论课的组织和引导,甄橙教授和医史中心的研究生参加了研修班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研修班 科学研究所 医学人文 北京大学 医史学 学习 东亚 师生
原文传递
欧洲医学的“活历史”——旧手术室与草药阁博物馆
9
作者 王妍婷 甄橙 《中国卫生人才》 2024年第9期46-48,共3页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文化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桥梁,而医学博物馆具有宣传医学知识、传播医学理念的特殊性。大众在享受现代先进医疗服务的同时,通过医学博物馆的科普,可以了解医学发展与人类文明进程相伴的故事...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文化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桥梁,而医学博物馆具有宣传医学知识、传播医学理念的特殊性。大众在享受现代先进医疗服务的同时,通过医学博物馆的科普,可以了解医学发展与人类文明进程相伴的故事。对于专业人员,正如医史大家程之范先生所说:“医学史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回顾过去,更多的是服务现实,进而描绘医学未来的发展趋势。”本刊“人文”栏目刊登的医学博物馆系列文章,旨在介绍世界各地的医学博物馆,揭示人类医药科技进步和医学文化发展进程,传承医者精神,发挥历史启迪现实的文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进步 医学理念 历史启迪 医学博物馆 人类文明进程 医疗服务 手术室 医学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疯人塔”中的医学丰碑 探寻奥地利的联邦病理解剖博物馆
10
作者 龙俊羽 甄橙 《中国卫生人才》 2024年第1期53-55,共3页
联邦病理解剖博物馆(Federal Pathologic-Anatomical Museum)位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该博物馆所在的建筑建成于1784年,起初是一所专门治疗精神疾病的医院——“疯人塔”(Narrenturm)。1971年,联邦病理解剖博物馆落户于此。2020年,修葺... 联邦病理解剖博物馆(Federal Pathologic-Anatomical Museum)位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该博物馆所在的建筑建成于1784年,起初是一所专门治疗精神疾病的医院——“疯人塔”(Narrenturm)。1971年,联邦病理解剖博物馆落户于此。2020年,修葺一新的联邦病理解剖博物馆以全新的面貌开启了历史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解剖 精神疾病 修葺一新 一所 博物馆 疯人 奥地利 联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启示录——泰国西里拉医学博物馆
11
作者 王妍婷 甄橙 《中国卫生人才》 2024年第4期50-52,共3页
西里拉医学博物馆(Siriraj Medical Museum)坐落于泰国历史悠久、知名度最高的医学研究机构--西里拉医院(Siriraj Hospital)内。西里拉医院是泰国国王拉玛五世(King Rama V)于1886年创立的,以其一个死于痢疾的儿子名字来命名。博物馆依... 西里拉医学博物馆(Siriraj Medical Museum)坐落于泰国历史悠久、知名度最高的医学研究机构--西里拉医院(Siriraj Hospital)内。西里拉医院是泰国国王拉玛五世(King Rama V)于1886年创立的,以其一个死于痢疾的儿子名字来命名。博物馆依托于医院,收集了各类标本、医疗器械及相关文献,供医学生学习和参观者游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研究机构 医疗器械 拉玛五世 泰国国王 医学博物馆 启示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医史学家John Warner教授访问北京大学
12
作者 张骞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14-114,共1页
2010年11月美国耶鲁大学医学史系主任、医史学及历史学教授John Harley Warner教授来北京大学进行学术访问,期间参加了一系列学术活动,简要介绍如下:
关键词 美国耶鲁大学 医史学家 北京大学 学术活动 医学史 历史学
原文传递
协和医院医务社会工作的当代启示 被引量:10
13
作者 谷晓阳 甄橙 《中国医院管理》 2014年第12期77-79,共3页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老龄化社会的特殊需求,我国急需大批高质量的医务社会工作者。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目前处在探索阶段,不能满足医学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是我国最早开展专业医务社会工...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老龄化社会的特殊需求,我国急需大批高质量的医务社会工作者。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目前处在探索阶段,不能满足医学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是我国最早开展专业医务社会工作的部门,回顾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的工作,从历史中汲取宝贵的经验,有利于推动我国的医务社会工作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 医院 社会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学对中风病名的探讨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志芳 甄橙 《医学争鸣》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7-40,共4页
中风,又称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本文从疾病命名的角度探讨了中西医学对中风的认识过程。中西医学对中风的研究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疾病名称也经历了各自的变化过程,中医经历了从"风邪"到"中风&quo... 中风,又称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本文从疾病命名的角度探讨了中西医学对中风的认识过程。中西医学对中风的研究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疾病名称也经历了各自的变化过程,中医经历了从"风邪"到"中风",再到"卒中"的过程,西医则经历了从"apoplexy"到"cerebrovascular disease/accident",再到"stroke"的变化。中风病名的演变反映出中西医学对同一疾病的不同认识路径,以及对同一疾病的不断深入的认识过程,同时也体现出中西医学各自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卒中 APOPLEXY STROK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传教士与中国早期的西医护理学(1880—1930年) 被引量:7
15
作者 甄橙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5-364,共10页
现代西方护理学伴随西方医学由传教士带到中国。传教士通过建立诊所、医院和护士学校,开始在中国传播西医护理学。主要回顾了1880—1930年的50年间,美国传教士在中国所做的工作,重点介绍了沃安娜(1890—?)和盖奇(1883—1946)两位传教士... 现代西方护理学伴随西方医学由传教士带到中国。传教士通过建立诊所、医院和护士学校,开始在中国传播西医护理学。主要回顾了1880—1930年的50年间,美国传教士在中国所做的工作,重点介绍了沃安娜(1890—?)和盖奇(1883—1946)两位传教士护士的工作,以及中华护士会的建立和作用,并简要分析了影响西医护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教士 护理学 美国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史为鉴向未来:纪念程之范教授百年诞辰 被引量:1
16
作者 甄橙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6-522,共7页
2022年是中国当代医史学家、医史教育家、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程之范(1922—2018)教授的百年华诞。为纪念程之范教授的学术成就与治学为人精神,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于2022年4月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举办“医史为鉴向未来:纪念程之范教授... 2022年是中国当代医史学家、医史教育家、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程之范(1922—2018)教授的百年华诞。为纪念程之范教授的学术成就与治学为人精神,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于2022年4月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举办“医史为鉴向未来:纪念程之范教授百年诞辰”展览,并于4月6日举行了展览开幕式。在珍贵实物与丰富图片中,展现了程之范教授在医史学领域贡献卓越的一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之范 北京大学医学部 百年诞辰 展览开幕式 百年华诞 医史 医学人文 学术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科医生塞麦尔维斯的故事 被引量:3
17
作者 谷晓阳 甄橙 《中国卫生人才》 2015年第2期88-89,共2页
今天,洗手的行为已经成为每个人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习惯,而对于工作在医院里的医生来说,何时洗手、如何洗手、不同情况下怎样洗手与普通百姓的洗手概念完全不同。产科医生伊格兹.塞麦尔维斯(Ignaz Semmelweis)是第一个教会医生洗手的人... 今天,洗手的行为已经成为每个人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习惯,而对于工作在医院里的医生来说,何时洗手、如何洗手、不同情况下怎样洗手与普通百姓的洗手概念完全不同。产科医生伊格兹.塞麦尔维斯(Ignaz Semmelweis)是第一个教会医生洗手的人。1818年,塞麦尔维斯出生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1844年,他完成学业并选择了产科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两年后,塞麦尔维斯来到维也纳总医院产科病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麦尔维斯 产科医生 产科病房 实习医生 产科学 解剖操作 科勒 个人生活 产后感染 医学周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物理学遇上生物学——视觉研究与三原色理论 被引量:3
18
作者 方可 甄橙 《中国卫生人才》 2015年第8期88-89,共2页
视觉,是人和动物最复杂最重要的感觉机制,也是大自然在漫长的演化历程中给生物的馈赠。在视觉研究的历史上,近代欧洲的两位医学科学家值得铭记。托马斯.杨对牛顿的挑战在研究视觉问题时,人们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是光?对此,百科全... 视觉,是人和动物最复杂最重要的感觉机制,也是大自然在漫长的演化历程中给生物的馈赠。在视觉研究的历史上,近代欧洲的两位医学科学家值得铭记。托马斯.杨对牛顿的挑战在研究视觉问题时,人们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是光?对此,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托马斯.杨,挑战了牛顿经典的粒子说,揭开了物理学史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研究 三原色理论 托马斯 视觉问题 演化历程 近代欧洲 物理学史 赫尔姆霍兹 萨默塞特 百科全书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王贝事件”看医学学会组织的职能
19
作者 张齐 甄橙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5-77,共3页
2010年发生于武汉的超女王贝整容致死事件,使中国的医疗整形美容行业受到质疑。相关医学学会组织的职能缺失是事件引起社会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梳理该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分析医学学会的作用,借以指出医学学会在制度建设和职业... 2010年发生于武汉的超女王贝整容致死事件,使中国的医疗整形美容行业受到质疑。相关医学学会组织的职能缺失是事件引起社会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梳理该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分析医学学会的作用,借以指出医学学会在制度建设和职业精神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医学学会职能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贝事件 医学学会 医学职业精神 医疗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马斯·威利斯及其神经解剖学研究
20
作者 李志芳 甄橙 《中国卫生人才》 2016年第11期88-89,共2页
托马斯.威利斯(Thomas Willis,1621~1675)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神经解剖学家,写有多部医学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1664年出版的《大脑解剖》(Cerebri Anatome),书中首次详细地描述了大脑解剖结构和功能,对后来大脑和神经科学的研究影响深... 托马斯.威利斯(Thomas Willis,1621~1675)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神经解剖学家,写有多部医学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1664年出版的《大脑解剖》(Cerebri Anatome),书中首次详细地描述了大脑解剖结构和功能,对后来大脑和神经科学的研究影响深远,他本人也因此被认为是临床神经科学的创立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利斯 托马斯 神经解剖学 临床神经科学 WILLIS 医学著作 谢尔顿 被起诉 维普 解剖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