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某三甲医院5年内8323例皮肤科急诊患者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钟珊 赵俊英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3年第10期911-914,共4页
目的分析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急诊患者特点、疾病种类及变化规律。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2月于北京友谊医院急诊及皮肤科急诊就诊的所有患者,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疾病诊断、急诊留观情况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年内共有8... 目的分析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急诊患者特点、疾病种类及变化规律。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2月于北京友谊医院急诊及皮肤科急诊就诊的所有患者,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疾病诊断、急诊留观情况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年内共有8323例患者于皮肤科急诊就诊,占急诊总量的1.87%,平均年龄为(34.84±18.88)岁,男性占42.81%,女性占57.19%。其中14岁以下患者907例,占10.90%。共有21种疾病诊断分类,最常见的为荨麻疹、血管性水肿(39.17%),随后为皮炎湿疹类皮肤病(32.48%)和病毒感染性皮肤病(14.13%)。急诊留观大于24h或立即收住院的患者占0.18%,其最常见的诊断为药疹。结论皮肤科急诊病种主要以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和感染性皮肤病为主,重症患者及急症患者比例较低,但这些疾病可能威胁患者生命,是皮肤科急诊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皮肤科急诊 皮肤科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公立医院皮肤科与某民营连锁皮肤病医院就诊患者疾病构成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湘辰 杨高云 +4 位作者 杨国金 翁如山 董春松 刘香顺 钱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23期1918-1921,共4页
目的了解某公立三级甲等医院皮肤科与某民营连锁皮肤病医院就诊患者疾病构成。方法获取2013年1—6月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北京京城皮肤病医院(医保定点民营专科皮肤病医院)及其连锁医院唐山京城皮肤病医院三家医院皮肤病门诊就诊数据... 目的了解某公立三级甲等医院皮肤科与某民营连锁皮肤病医院就诊患者疾病构成。方法获取2013年1—6月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北京京城皮肤病医院(医保定点民营专科皮肤病医院)及其连锁医院唐山京城皮肤病医院三家医院皮肤病门诊就诊数据,了解银屑病、白癜风、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及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等门诊就诊人次构成,使用SPSS20.0及MicrosoftExcel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使用卡方检验比较分析。结果三家医院皮肤病门诊构成及复诊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北京京城皮肤病医院银屑病及白癜风患者构成比及复诊率皆高于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而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及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构成比及复诊率较高。唐山京城皮肤病医院门诊就诊人次构成及复诊率与北京两家医院存在显著差异,其银屑病及白癜风患者构成比明显高于北京两家医院。结论三家医院皮肤病门诊各有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的差异,分析了解差异存在的原因,有助于优化医院资源配置,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民营医院 皮肤科 疾病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临床病例库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法在皮肤科本科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美芳 赵俊英 +1 位作者 李邻峰 梅雪岭 《中国医刊》 CAS 2022年第11期1273-1276,共4页
皮肤病学大量图像资料和病例资料是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临床病例库的建设有助于此教学方法的开展。案例教学法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值得在皮肤科教学中应用和推广。本文对皮肤科本科带教... 皮肤病学大量图像资料和病例资料是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临床病例库的建设有助于此教学方法的开展。案例教学法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值得在皮肤科教学中应用和推广。本文对皮肤科本科带教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了一些方法学归纳和探讨,以期为皮肤科的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科 教学 案例教学法 临床病例库 多媒体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皮肤科见习带教的体会与思考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美芳 梅雪岭 +1 位作者 赵俊英 李邻峰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2年第3期174-176,共3页
新形势下传统的教学方式面临很多困境和挑战,已不能满足目前的带教需求。该文描述了皮肤科见习带教过程的体会,并进一步探索和思考教师应注意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见习医师的参与意识,加强教师自身素质培养、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新形势下传统的教学方式面临很多困境和挑战,已不能满足目前的带教需求。该文描述了皮肤科见习带教过程的体会,并进一步探索和思考教师应注意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见习医师的参与意识,加强教师自身素质培养、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PBL)、案例教学法(CBL)等多种教学模式的灵活选择,多媒体资料及网络资源的有效运用能帮助提升见习带教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科见习 教学质量 教学模式 多媒体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科教学中关于多媒体教学、PBL和双语教学的体会 被引量:8
5
作者 徐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年第18期1434-1435,共2页
关键词 皮肤科 多媒体教学 问题式的学习 双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科教学中关于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妍 梅雪岭 +1 位作者 李邻峰 赵俊英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6年第1期59-60,共2页
医学迅猛发展对医学人才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加强对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异常重要。该文从指引医学本科生主动参与、建立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时间冲突亟待解决等方面对加强和完善医学本科生科... 医学迅猛发展对医学人才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加强对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异常重要。该文从指引医学本科生主动参与、建立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时间冲突亟待解决等方面对加强和完善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提出了思考与建议,以求尽快完善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培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科 医学本科生 科研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科临床教学工作体会 被引量:3
7
作者 赵绘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3年第2期110-111,共2页
为了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推动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使医学教育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按照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关文件[1],我科在30余年来的临床教学工作中探讨寻求本科生毕业前的临床教学方法,有了... 为了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推动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使医学教育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按照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关文件[1],我科在30余年来的临床教学工作中探讨寻求本科生毕业前的临床教学方法,有了一些体会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科 临床教学 课程安排 教学方法 考核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包疗法在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及其他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钟珊 张蕊娜 +2 位作者 王莉 徐薇 李邻峰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1期124-132,共9页
目的观察湿包疗法(WWT)在特应性皮炎及其他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23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住院期间应用WWT治疗的特应性皮炎(AD)及其他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总结WWT的疗效... 目的观察湿包疗法(WWT)在特应性皮炎及其他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23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住院期间应用WWT治疗的特应性皮炎(AD)及其他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总结WWT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共收集44例患者,病种包括AD、红皮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湿疹、AD结节痒疹型、光敏性皮炎以及药疹。治疗后患者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研究者总体评估(IGA)、体表受累面积(BSA)、瘙痒-数字评价量表(NRS)均得到显著改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较前下降。AD结节痒疹型组WWT应用时间显著高于AD、红皮病和湿疹组。应用0.05%卤米松乳膏进行WWT组的EASI评分下降率显著高于0.1%糠酸莫米松乳膏组和青鹏软膏组。应用0.05%卤米松乳膏进行WWT组患者治疗后IGA评分显著低于青鹏软膏组。结论WWT治疗成人中重度AD及皮炎湿疹类疾病的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包疗法 湿包裹 特应性皮炎 湿疹 皮炎 红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学生皮肤科见习带教体会
9
作者 禚风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5期396-396,398,共2页
随着我国在国际上经济政治地位的提高,近年来医学留学生的数量剧增,而留学生的临床带教工作是留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首都医科大学国际部2006级医学留学生的数量达到了100人。2012年2月末至3月中旬我科承担了32名留学生的皮肤科临床... 随着我国在国际上经济政治地位的提高,近年来医学留学生的数量剧增,而留学生的临床带教工作是留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首都医科大学国际部2006级医学留学生的数量达到了100人。2012年2月末至3月中旬我科承担了32名留学生的皮肤科临床见习带教工作,此次为皮肤科首次为数十人的留学生带教。现就我们的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科 留学生 临床见习 带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替利嗪与枸地氯雷他定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多中心、前瞻性、真实世界研究
10
作者 张蕊娜 吴明明 +5 位作者 王会名 顾军 方红 林有坤 朱慧兰 李邻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8期1989-1993,共5页
目的 研究真实世界西替利嗪与枸地氯雷他定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面部皮炎(FD)、手湿疹以及特应性皮炎(AD),并且处方中含有西替利嗪或枸地氯雷他定的患者病历。记录治疗前与第14天随访时患者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 目的 研究真实世界西替利嗪与枸地氯雷他定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面部皮炎(FD)、手湿疹以及特应性皮炎(AD),并且处方中含有西替利嗪或枸地氯雷他定的患者病历。记录治疗前与第14天随访时患者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评分(EASI)、研究者总体评估(IGA)、视觉模拟量表(VAS)以及湿疹患者自我检查评分量表(POEM),同时记录患者基本信息,伴随疾病、合并用药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19例患者,其中FD 77例,手湿疹49例,AD 93例。西替利嗪与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其他治疗对3种皮炎/湿疹在改善EASI评分、IGA评分以及VAS评分均有效(P<0.05)。与基线值相比,治疗后,FD患者中,西替利嗪组与枸地氯雷他定组EASI评分下降分别为0.50 (-0.67,-0.29),0.63 (-0.83,-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VAS评分下降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湿疹患者中,EASI、IGA、VAS评分下降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D患者中,西替利嗪组与枸地氯雷他定组EASI评分下降分别为0.20 (-0.63,-0.04),0.63 (-0.78,-0.39),IGA评分下降分别为0.25 (-0.33,0.00),0.50 (-0.50,-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POEM评分下降情况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真实世界中西替利嗪或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其他治疗可以改善3种皮炎/湿疹的严重程度及瘙痒。枸地氯雷他定相较于西替利嗪,在改善FD、AD的EASI评分方面占有优势,两种药物对FD、手湿疹、AD的止痒作用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湿疹 抗组胺药物 西替利嗪 枸地氯雷他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维A酸在皮肤科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利锋 杨高云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第7期24-25,共2页
异维A酸(商品纪泰尔丝,由上海信谊延安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属维A酸中的一种,于1998年录入《国家基本用药目录》,成为治疗痤疮的常用药物。
关键词 异维A酸 皮肤科 用药目录 常用药物 泰尔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皮肤病1774例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7
12
作者 张蕊娜 许颖 +1 位作者 段晓涵 赵俊英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7-318,329,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的过敏性皮肤病、不同季节及不同性别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的差异性。方法用德国Allergy Screen变应原定量免疫印迹法对1774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进行检测。结果 1774例患者中,过敏原检测结果阳性736例(41.49%...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的过敏性皮肤病、不同季节及不同性别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的差异性。方法用德国Allergy Screen变应原定量免疫印迹法对1774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进行检测。结果 1774例患者中,过敏原检测结果阳性736例(41.49%),5种过敏性疾病的吸入组阳性率分别为38.61%,37.11%,33.46%,36.36%和31.71%,食入组阳性率分别为13.88%,13.14%,8.09%,13.64%和7.32%;不同季节的阳性率分别为38.5%,78.92%,57.73%和23.79%。结论不同类型的过敏性皮肤病、不同季节及不同性别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不同。可根据疾病类型、季节及性别选择过敏原筛查范围,做好过敏性皮肤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皮肤病 过敏原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精华对皮肤美白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崔文颖 杨高云 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9-483,共5页
本文从减少黑色素生成、角质剥脱剂、植物防晒剂、基因水平上抑制黑色素形成、减少黑色素传送到角质细胞等方面分析了植物美白的作用机制。介绍了曲酸、植物多酚、根皮素、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内皮素拮抗剂、植物类黄酮等6种目前常见的... 本文从减少黑色素生成、角质剥脱剂、植物防晒剂、基因水平上抑制黑色素形成、减少黑色素传送到角质细胞等方面分析了植物美白的作用机制。介绍了曲酸、植物多酚、根皮素、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内皮素拮抗剂、植物类黄酮等6种目前常见的植物美白剂,并从纳米技术、复配方案及中草药化妆品3方面对未来植物精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精华 美白 脱色素 酪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外用药局部不良反应评价专家共识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邻峰 刘玲玲 +7 位作者 董福慧 张军 张亚非 顾恒 蔡宏 温海 宋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3-484,共2页
皮肤外用药的局部不良反应并不少见,正确评价其不良反应对于合理使用皮肤外用药非常重要。本文报道了皮肤外用药局部不良反应评价专家共识,希望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帮助和指导。
关键词 皮肤 外用药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美容胶原注射纠正皮肤缺陷总结报告 被引量:3
15
作者 虞瑞尧 吕文虎 +5 位作者 王增芳 王家璧 王桂珍 王柠 刘秉慈 刘玉英 《中国美容医学》 CAS 1994年第1期25-26,52,共3页
解放军总医院、友谊医院、协和医院3院皮肤科于1992·5~1993·4采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刘秉慈副研究员研制的医学美容胶原注射剂简称MCCI(Medical cosmetic collagen injection)对三个医院的123例皮肤... 解放军总医院、友谊医院、协和医院3院皮肤科于1992·5~1993·4采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刘秉慈副研究员研制的医学美容胶原注射剂简称MCCI(Medical cosmetic collagen injection)对三个医院的123例皮肤缺陷的纠正进行了临床效果观察,取得了相当满意的效果见附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注射 医学美容 美容胶原 友谊医院 劳动卫生 总结报告 COLLAGEN COSMETIC 眉间 鼻唇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技术在皮肤美白及抗衰老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高云 崔羽立 钟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62-865,共4页
纳米技术是近些年来新兴并蓬勃发展的技术,对诸多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者针对纳米技术在美白及抗衰老美容化妆品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从纳米技术的概念、纳米技术的优势进行了介绍;对皮肤衰老及美白剂开发的基础研究进行了概述,并介绍... 纳米技术是近些年来新兴并蓬勃发展的技术,对诸多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者针对纳米技术在美白及抗衰老美容化妆品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从纳米技术的概念、纳米技术的优势进行了介绍;对皮肤衰老及美白剂开发的基础研究进行了概述,并介绍了纳米技术在抗衰老成分以及美白成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部分相应的纳米级化妆品;最后对当前纳米技术中存在的主要毒理学问题加以阐述,并对纳米技术今后在化妆品中应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技术应用 皮肤美白 抗衰老 化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点阵CO_(2)激光治疗痤疮瘢痕术后皮肤屏障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娟 禚风麟 +2 位作者 何东红 梁素蓉 李凌云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3期1417-1421,共5页
目的 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在点阵CO_(2)激光治疗痤疮瘢痕术后皮肤屏障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120例萎缩性痤疮瘢痕患者,... 目的 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在点阵CO_(2)激光治疗痤疮瘢痕术后皮肤屏障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120例萎缩性痤疮瘢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皮损处均进行点阵CO_(2)激光治疗,术后予透明质酸面膜湿敷,实验组激光术后每日2次,连续1周外用rb-bFGF。检测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皮肤屏障相关指标[经皮水分丢失(TEWL)、皮肤表面酸碱值、角质层含水量、乳酸刺痛实验评分及黏脱蛋白含量]。结果 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TEWL、pH、皮损处乳酸刺激实验总评分及黏脱蛋白质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角质层含水量较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TEWL、pH、皮损处乳酸刺激实验总评分及黏脱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8.52±3.78) g·h^(-1)·m^(-2)、5.58±0.49、(1.64±3.08)分、(29.87±9.51)μg,均低于对照组[(22.41±4.16) g·h^(-1)·m^(-2)、5.90±0.51、(3.82±2.19)分、(35.48±10.05)μg],角质层含水量为48.45±13.68,高于对照组(40.13±1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色素沉着发生率为3.3%(1/30),对照组色素沉着发生率为10.0%(3/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b-bFGF有助于点阵CO_(2)激光治疗痤疮瘢痕术后皮肤屏障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因子 皮肤屏障 点阵激光 痤疮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开关ND:YAG激光治疗皮肤色素性损害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莉 赵俊英 +2 位作者 徐薇 孙淑华 刘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40-142,共3页
目的 观察Q开关ND :YAG激光治疗皮肤色素性损害的临床疗效与治愈次数和不良反应。方法 用Q开关ND :YAG激光 ( 10 64nm、 5 3 2nm、 75 5nm) ,针对不同病变类型及病人个体差异 ,采用不同波长和参数治疗 2 3 80例皮肤色素性损害 ,包括... 目的 观察Q开关ND :YAG激光治疗皮肤色素性损害的临床疗效与治愈次数和不良反应。方法 用Q开关ND :YAG激光 ( 10 64nm、 5 3 2nm、 75 5nm) ,针对不同病变类型及病人个体差异 ,采用不同波长和参数治疗 2 3 80例皮肤色素性损害 ,包括太田痣、雀斑样痣、咖啡斑、毛痣、老年斑、雀斑、文身、文眉、文眼线、文唇线。结果 治疗文身、太田痣、文眉、雀斑、文唇线、老年斑有效率均达到 82 %以上 ,其中文身、太田痣效果最好 ,有效率达到 90 %以上。痊愈率中太田痣最高 ,达到 86 3 % ,其次为文眉、雀斑、老年斑、蓝黑色文身、红色文身及文唇线和文眼线。结论 Q开关ND :YAG激光对文身、太田痣、文眉、雀斑、文唇线、老年斑及文眼线效果好 ,对雀斑样痣及咖啡斑效果略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激光 色素性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蛋白技术促液体敷料透皮吸收对皮秒激光治疗后皮肤屏障修复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娟 刘沂 +2 位作者 梁雪蕾 吴海铉 何东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4期1501-1504,共4页
目的观察融合蛋白技术促液体敷料透皮吸收面膜对皮秒激光治疗后即刻皮肤屏障修复的作用,为选择光电术后皮肤屏障修复产品提供可靠的临床证据。方法招募2020年10月至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女性黄褐斑患者60... 目的观察融合蛋白技术促液体敷料透皮吸收面膜对皮秒激光治疗后即刻皮肤屏障修复的作用,为选择光电术后皮肤屏障修复产品提供可靠的临床证据。方法招募2020年10月至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女性黄褐斑患者60例,年龄为18~35岁,分别在激光治疗前、激光治疗后即刻、面膜冷敷后20 min进行皮肤生理指标评价(水合度、经皮失水)及VISIA检测(红色区、棕色斑),并且观察记录受试者不良反应。结果受试者皮肤水合度结果:激光前、激光后即刻、面膜冷敷后20 min分别为60.95±13.23、56.17±14.37、74.36±10.58,激光治疗前、激光治疗后即刻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面膜冷敷后20 min水合度较激光后即刻升高3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皮失水检测结果:激光前、激光后即刻、面膜冷敷后20 min分别为(14.81±4.22)、(18.01±5.97)、(16.92±5.44)g/(h·m^(2)),且激光前、激光后即刻、面膜冷敷后20 min与激光后即刻经皮失水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色区色斑检测结果:激光前、激光后即刻、面膜冷敷后20 min分别为66.68±19.52、38.31±25.06、64.40±25.88,激光后即刻较激光前下降4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面膜冷敷后20 min红色区得分较激光后即刻升高6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棕色斑检测结果:激光前、激光后即刻、面膜冷敷后20 min分别为19.90±17.05、22.68±16.73、21.18±18.26,激光前、激光后即刻、面膜冷敷后20 min与激光后即刻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融合蛋白技术促液体敷料透皮吸收面膜可以改善皮秒激光治疗后的皮肤屏障,是安全、有效的激光术后修复产品,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蛋白技术 液体敷料 皮秒激光 皮肤屏障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伊曲康唑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俊英 王增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19-20,共2页
口服伊曲康唑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赵俊英,王增芳伊曲康唑是一种口服的三唑类抗真菌药,对浅部真菌、酵母菌、其它丝状菌和双相真菌等都有很好的抗真菌效果。我院于1995年3~10月,用西安杨森制药厂提供的口服伊曲... 口服伊曲康唑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赵俊英,王增芳伊曲康唑是一种口服的三唑类抗真菌药,对浅部真菌、酵母菌、其它丝状菌和双相真菌等都有很好的抗真菌效果。我院于1995年3~10月,用西安杨森制药厂提供的口服伊曲康唑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共治疗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伊曲康唑 真菌病 临床疗效观察 皮肤浅部 抗真菌药物 短程疗法 真菌学检查 临床症状 花斑癣 药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