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联合消化道造影诊断胃部肿瘤患者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马晓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57-60,共4页
分析胃部肿瘤诊断中应用上消化造影术和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的效果。方法 将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66例胃部肿瘤患者纳入研究,其中33例患者采取了上消化道造影术进行前期鉴别诊断,为对照组,另33例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 分析胃部肿瘤诊断中应用上消化造影术和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的效果。方法 将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66例胃部肿瘤患者纳入研究,其中33例患者采取了上消化道造影术进行前期鉴别诊断,为对照组,另33例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进行诊断,将两种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者的鉴别诊断效果。结果 66例患者均确诊为胃癌,其中印戒细胞癌15例(22.73%),低分化腺癌21例(31.82%),中分化腺癌16例(24.24%),粘液腺癌14例(21.21%);观察组患者胃癌诊出率为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76%,组间数据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 螺旋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在胃部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相较于上消化道造影技术,其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对临床开展相关治疗具有参考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造影 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 胃部肿瘤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E-MRI定量参数与食管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熊健 郑历明 +1 位作者 余汉城 骆施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 研究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与不同食管癌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择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患者95例,其中G1级19例、G2级44例、G3级32例,均术前1周内实施DCE-MRI检查;测量D... 目的 研究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与不同食管癌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择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患者95例,其中G1级19例、G2级44例、G3级32例,均术前1周内实施DCE-MRI检查;测量DCE-MRI定量参数[容积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最大值(max)、平均值(mean)、中位75%(75%)];分析不同食管癌病理分级与DCE-MRI定量参数间关系。结果 食管癌不同病理分级病灶与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ep、Ve值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食管癌不同病理分级病灶与Ktrans、Kep、Ve值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不同病理分级食管癌患者,其DCE-MRI定量参数也存在显著差异,且二者具有一定的关系,Ktrans、Kep、Ve值可为不同病理分级食管癌血流灌注情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动态对比增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分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骨肉瘤的MRI强化特点 被引量:9
3
作者 韩长年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8期675-676,687,共3页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软骨肉瘤的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2例软骨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软骨肉瘤MRI增强的影像学特点。结果22例患者均伴有软组织肿块,其中来源肋骨11例,肩胛骨6例,骨盆5例,MRI表...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软骨肉瘤的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2例软骨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软骨肉瘤MRI增强的影像学特点。结果22例患者均伴有软组织肿块,其中来源肋骨11例,肩胛骨6例,骨盆5例,MRI表现软组织肿块呈分叶状,等或长T1、长T2信号,T2WI高信号内见低信号间隔,增强扫描小叶间隔呈环状、弧状或不规则强化,小叶则无强化。结论MRI增强扫描能够清晰地显示软骨肉瘤尤其软骨小叶间隔的信号特点,对临床诊断与鉴别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肉瘤 小叶间隔 增强扫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腹外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韩长年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MRI在腹外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6例腹外韧带样型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腹外韧带样型纤维瘤病MRI的影像学特点。结果26例中,与周围肌肉比较T1WI呈稍低信号17例(65%),9... 目的探讨MRI在腹外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6例腹外韧带样型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腹外韧带样型纤维瘤病MRI的影像学特点。结果26例中,与周围肌肉比较T1WI呈稍低信号17例(65%),9例呈等信号(35%),其中20例在T1WI见条状低信号(77%)。在26例中T2WI信号强度高于肌肉而低于脂肪,其内可见条状低信号(100%)。增强扫描肿块呈明显强化,其中20例见条状无强化(77%)。结论在T2WI上信号的强度及其胶原纤维低信号易观察,对腹外韧带样型纤维瘤病有重要的价值,结合其他序列能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样型纤维瘤病 胶原纤维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T磁共振成像在临床胃癌术前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晓刚 郑历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期146-148,共3页
目的:在临床胃癌术前诊断以及疾病分期过程中使用1.5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方式,研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北京南郊肿瘤医院治疗的胃癌患者90例,均对其进行1.5T MRI平扫、... 目的:在临床胃癌术前诊断以及疾病分期过程中使用1.5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方式,研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北京南郊肿瘤医院治疗的胃癌患者90例,均对其进行1.5T 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并且和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比,从而研究观察1.5T MRI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90例患者病灶区胃壁均呈现出不均匀的增厚情况,厚度大约在7.33~31.73mm之间;且MRI T分期和临床病理学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00%(T2期)、90.00%(T3期)及90.00%(T4期)。结论: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成像速度较快,能够明显地反映出胃壁分层、病灶侵犯深度等相关情况,可将其使用于T2期、T3期进展期胃癌临床诊断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磁共振成像 胃癌术前诊断 癌症疾病分期 临床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囊性病变的磁共振影像诊断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韩长年 屈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10期576-579,共4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囊性病变的磁共振影像(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影像或者病理证实的56例膝关节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膝关节囊性病变的MRI影像学特点。结果本组56例患者,其中关节周围滑膜囊肿22例(腘窝囊... 目的探讨膝关节囊性病变的磁共振影像(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影像或者病理证实的56例膝关节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膝关节囊性病变的MRI影像学特点。结果本组56例患者,其中关节周围滑膜囊肿22例(腘窝囊肿13例,鹅足囊肿6例,浅髌下滑囊囊肿3例),交叉韧带囊肿9例,半月板囊肿11例,骨端关节面下囊性病灶14例。MRI表现囊性病灶有各自的发病部位,呈长T1、长T2信号,PDWI-FS序列呈高信号。结论 MRI能够清晰的显示膝关节囊性病变信号特点、部位、形态及病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囊性病变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