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都市型园艺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探讨——以北京农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家选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4期20-20,24,共2页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必然趋势。都市型园艺产业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北京农学院以园艺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为试点,围绕专业学位高层人才培养定位和都市型农业的发展需要,从招生宣传、培养平台建设和毕...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必然趋势。都市型园艺产业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北京农学院以园艺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为试点,围绕专业学位高层人才培养定位和都市型农业的发展需要,从招生宣传、培养平台建设和毕业论文设置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该文总结都市型园艺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经验,以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农业 园艺产业 专业学位 人才培养 北京农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常见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丹丹 蒋玮 +2 位作者 秦岭 胡俊 田晔林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6期105-109,共5页
为了全面了解和进一步保护利用北京常见药用植物资源,文章运用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法,得出北京常见药用植物有98科314属473种。生活型包括乔木、灌木、木质藤本和草本4种类型,其中草本药用植物最多,占总种数的85%。区系分析显示,北京常... 为了全面了解和进一步保护利用北京常见药用植物资源,文章运用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法,得出北京常见药用植物有98科314属473种。生活型包括乔木、灌木、木质藤本和草本4种类型,其中草本药用植物最多,占总种数的85%。区系分析显示,北京常见药用植物中北温带分布最多,占总属数的23.57%。按入药部位不同北京常见药用植物可分为根及根茎类、茎木类、皮类、叶类、花类、果实种子类和全草(全株)类8种类型,其中全草(全株)类药用植物最多,占总种数的45%。北京常见药用植物资源的应用类型主要有纯药用、药食两用及药赏两用植物。从生态型来看,北京常见药用植物资源的生态型有喜阴植物与喜阳植物。文章结合调查结果以及北京市林下经济发展的需求,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药用植物资源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施芳香植物源营养液对梨树生长、果实品质及病害的影响 被引量:41
3
作者 耿健 崔楠楠 +2 位作者 张杰 周志钦 姚允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85-1294,共10页
芳香植物源营养液是以芳香植物材料、糖、酵素、水为主要原料,在设定的条件下发酵而成的植物源发酵液,具有营养、杀虫和抑菌等效果。不同芳香植物种类和器官,其发酵液的应用效果不同。为探讨芳香植物源营养液对梨树生长、果实品质、抗... 芳香植物源营养液是以芳香植物材料、糖、酵素、水为主要原料,在设定的条件下发酵而成的植物源发酵液,具有营养、杀虫和抑菌等效果。不同芳香植物种类和器官,其发酵液的应用效果不同。为探讨芳香植物源营养液对梨树生长、果实品质、抗病性的影响,选择20年生‘丰水梨/杜梨’成年期大树为试材,以叶面喷施孔雀草(Tr1)、紫苏(Tr2)、神香草(Tr3)、薄荷(Tr4)、香矢车菊(Tr5)等芳香植物叶片制成的营养液及其等配比混合的发酵营养液(Tr6)为处理,喷施南国春叶面肥(Tr7)和清水(Tr8)为对照,测定分析不同处理对梨树生长、叶片矿质养分含量、果实品质的影响及对黑星病、轮纹病、腐烂病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与南国春叶面肥相比,芳香植物源营养液营养成分比例均匀,具有较高的P、Ca、Mg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含量。叶面喷施芳香植物源营养液能显著促进梨树新梢生长,提高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改善叶片中全氮,全磷,全钾及有效态钙、镁、铁、锰、铜、锌等矿质元素的吸收状况和含量;提高单果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Vc含量;对梨树黑星病、梨树轮纹病、梨树腐烂病具有显著地抑制效果。其中,神香草营养液(Tr3)和薄荷营养液(Tr4)显著的提高了叶片中各矿质养分的含量;神香草营养液(Tr3)显著的提高了新梢生长量(增幅为64.78%)和叶面积(增幅为115.79%),对于梨树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较明显;薄荷营养液(Tr4)较大程度的提高了单果重(增幅为52.74%),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增幅为32.92%),降低了果实硬度(降幅为45.21%),对于果实品质的提高效果较好;孔雀草营养液(Tr1)、薄荷营养液(Tr4)对梨树黑星病,轮纹病,腐烂病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综合分析认为,芳香植物源营养液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有机营养及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等激素。叶面喷施能显著促进树体的营养生长,提高叶片矿质养分含量,改善果实品质,有效抑制梨树黑星病、轮纹病、腐烂病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植物源营养液 '丰水梨’树 生长 果实品质 病害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西瓜甜瓜病虫害化学防治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0
4
作者 董兆克 吴学宏 +1 位作者 耿丽华 张志勇 《中国瓜菜》 CAS 2014年第5期71-75,共5页
根据北京市农业局统计,2012年西瓜的播种面积已达到6473.7 hm2,总产量为309726.5 t[1],设施甜瓜面积2667 hm2以上[2],总产量约72000 t。西瓜甜瓜栽培面积仅次于粮食、蔬菜,具有市场价格稳定、种植效益高的优势,已成为北京市发展... 根据北京市农业局统计,2012年西瓜的播种面积已达到6473.7 hm2,总产量为309726.5 t[1],设施甜瓜面积2667 hm2以上[2],总产量约72000 t。西瓜甜瓜栽培面积仅次于粮食、蔬菜,具有市场价格稳定、种植效益高的优势,已成为北京市发展农村经济、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北京地区,保护地、露地栽培普遍存在,蔬菜、瓜类交混种植,西瓜甜瓜病虫周年发生规律比较复杂,化学防治仍然是目前西瓜甜瓜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用药,处理好化学防治与其他防治技术的关系,不仅对控制西瓜甜瓜病虫害的发生危害有重要意义,也对西瓜甜瓜采摘、特殊瓜园的管理运行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虫害防治 化学防治 北京市 甜瓜 西瓜 展望 播种面积 种植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仿野生栽培在北京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作用与展望 被引量:9
5
作者 李金海 胡俊 +2 位作者 刘松 秦岭 陈青君 《中国林副特产》 2011年第5期108-111,共4页
食用菌仿野生栽培能够有效利用人工林和天然林的大环境,产品天然优质。介绍了北京生态涵养发展区野生菌原始的生长状态、食用菌仿野生栽培的环境优势、仿野生栽培的作用、仿野生食用菌产品的优缺点、仿野生栽培适宜的种类、技术和发展... 食用菌仿野生栽培能够有效利用人工林和天然林的大环境,产品天然优质。介绍了北京生态涵养发展区野生菌原始的生长状态、食用菌仿野生栽培的环境优势、仿野生栽培的作用、仿野生食用菌产品的优缺点、仿野生栽培适宜的种类、技术和发展前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仿野生 生态涵养发展区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春大棚瓜蚜发生规律及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5
6
作者 李一帆 董兆克 +3 位作者 戈文学 王进忠 张民照 张志勇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18,共5页
为掌握北京地区春早茬西瓜瓜蚜发生规律,完善瓜蚜绿色防控技术方案,对其进行了系统调查,并针对大面积栽培方式进行了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春茬大棚西瓜蚜虫主要在棚外越冬寄主上越冬,早春有翅蚜迁入大棚内开始发生,在5月中旬... 为掌握北京地区春早茬西瓜瓜蚜发生规律,完善瓜蚜绿色防控技术方案,对其进行了系统调查,并针对大面积栽培方式进行了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春茬大棚西瓜蚜虫主要在棚外越冬寄主上越冬,早春有翅蚜迁入大棚内开始发生,在5月中旬到6月上旬为发生盛期。吡虫啉根部施药对前期瓜蚜的种群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但对发生盛期以后瓜蚜的种群增长不能控制。瓜蚜始盛期进行噻虫嗪、噻虫高氯氟、氟啶虫胺腈、呋虫胺喷雾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14 d防治效果均超过95%,该效果可以持续到收获期,防治效果优于吡虫啉定植期根部施药,可以作为后者的替代技术。供试药剂喷雾防治瓜蚜有助于挽回产量且不影响西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口感,可在田间轮换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瓜蚜 发生规律 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0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的统计和分析 被引量:265
7
作者 刘万才 刘振东 +3 位作者 黄冲 陆明红 刘杰 杨清坡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46,共10页
2006-2015年,我国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总体处于严重发生状态,各类病虫害年发生面积在4.603 5亿~5.075 3亿hm^2次,年均挽回粮食损失9 684.68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的17.35%;年均实际损失粮食1 965.49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的3.53%。五大粮食作物... 2006-2015年,我国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总体处于严重发生状态,各类病虫害年发生面积在4.603 5亿~5.075 3亿hm^2次,年均挽回粮食损失9 684.68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的17.35%;年均实际损失粮食1 965.49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的3.53%。五大粮食作物中每年通过防治挽回损失的比例,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马铃薯分别占55.18%、21.29%、18.97%、1.88%和2.68%,实际造成损失的比例分别占33.67%、23.31%、35.13%、2.11%和5.79%。影响全国粮食生产最为重要的10种(类)病虫害依次为稻飞虱、水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玉米螟、小麦蚜虫、二化螟、稻瘟病、小麦纹枯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某一个病虫暴发危害时最高可实际造成200万t以上的粮食损失,总损失可达2 200万t,占某类粮食总产的12%左右,对国家粮食安全影响巨大。最具暴发和流行危害特点的种类主要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小麦条锈病、小麦赤霉病和黏虫等6种。本文运用大量翔实的历史数据统计分析了近10年来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病虫害的危害损失和暴发危害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病虫害 危害损失 暴发危害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辐射对观赏海棠组培苗的诱变效应 被引量:37
8
作者 刘丽强 刘军丽 +5 位作者 张杰 耿慧 张玉萍 沈红香 高遐红 姚允聪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4255-4264,共10页
【目的】探讨60Co-γ辐射对观赏海棠组培苗的辐射诱变效应。【方法】以观赏海棠‘印第安魔力’(Maluscrabapple‘Indian Magic’)组培苗为试材,采用7个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观察比较不同辐射处理条件下组培苗的生根率、增殖率、... 【目的】探讨60Co-γ辐射对观赏海棠组培苗的辐射诱变效应。【方法】以观赏海棠‘印第安魔力’(Maluscrabapple‘Indian Magic’)组培苗为试材,采用7个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观察比较不同辐射处理条件下组培苗的生根率、增殖率、死亡率及组培苗移栽后植株的生长状况、叶片形态及叶片微结构的变化。【结果】随着60Co-γ辐射剂量的增加,生根和继代组培苗的生根率、平均根长、苗高、增殖率均明显下降;辐射剂量大于30Gy与小于30Gy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辐射后组培苗的死亡率显著上升,且半致死剂量为45.5Gy(r=0.936)。小于半致死剂量的辐射处理后,组培苗在形态上出现明显矮化特征,叶片变小、变厚,新梢节间和根系变短、变粗,移栽苗顶端生长势减弱,叶色、叶缘、叶形变异明显。叶片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移栽苗叶片气孔器的长度、宽度、周长和面积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气孔长宽比、气孔长度和周长、气孔宽度和面积下降,叶片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及栅海比也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30Gy除外),推测这些结构特征变异与叶片表观特征的变异相适应。【结论】30Gy60Co-γ辐射处理后,组培苗可以维持正常生长,且诱导的变异性状明显,诱变效果稳定,是较为合适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海棠 组培苗 ^60CO-Γ辐射 诱变效应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果实源营养液的制备及其对梨树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8
9
作者 罗蕊 张杰 +2 位作者 柳明娟 姬谦龙 姚允聪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337-3345,共9页
【目的】探讨梨果实源营养液的制作方法及喷施营养液对梨树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黄金梨树生理落果和人工疏除的果实为原料,研究不同的糖量、水量、果实粉碎状态、有无氧发酵和发酵时间等条件,对成品发酵液营养成分... 【目的】探讨梨果实源营养液的制作方法及喷施营养液对梨树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黄金梨树生理落果和人工疏除的果实为原料,研究不同的糖量、水量、果实粉碎状态、有无氧发酵和发酵时间等条件,对成品发酵液营养成分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两年生黄金梨幼树和15年生成年树为试材,设置叶面喷施500倍(Tr1)、200倍(Tr2)、0倍(Tr3、CK)上述营养液为处理,比较不同处理下果树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制作梨果实源营养液的最佳原料配方为:梨幼果:酵素:红糖:水=50:1:10:35(质量比),最佳发酵条件为果实浆状、有氧条件,室温25—28℃发酵30—45 d。喷施营养液显著增加了幼树叶片的厚度、比叶重、叶绿素含量以及N、P、K、Ca、Fe、Mn、Cu、Zn等矿质元素的含量;显著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了成年梨树果实的单果重、果形指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糖酸比和Vc含量。【结论】叶面喷施梨果实源营养液,能显著促进梨树叶片生长,提高叶片矿质营养成分含量,提升叶片的光合性能,进而改善果实品质,尤以叶面喷施200倍营养液效果最佳。这可能与成品发酵液的矿质元素含量较高、养分比例较均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果实源营养液 发酵条件 叶面肥 光合特性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骨干亲本“胜利麦/燕大1817”杂交组合后代衍生品种遗传构成解析 被引量:46
10
作者 韩俊 张连松 +7 位作者 李静婷 石丽娟 解超杰 尤明山 杨作民 刘广田 孙其信 刘志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95-1404,共10页
小麦地方品种燕大1817是我国小麦育种骨干亲本之一,胜利麦/燕大1817杂交组合是北部冬麦区小麦品种遗传改良的基础组合。利用随机分布于小麦全基因组21条染色体上的175对在胜利麦和燕大1817间具有多态性的SSR标记(每条染色体平均8.3对... 小麦地方品种燕大1817是我国小麦育种骨干亲本之一,胜利麦/燕大1817杂交组合是北部冬麦区小麦品种遗传改良的基础组合。利用随机分布于小麦全基因组21条染色体上的175对在胜利麦和燕大1817间具有多态性的SSR标记(每条染色体平均8.3对)分析了燕大1817和胜利麦对其38份后代衍生品种的遗传贡献率。结果表明,在全基因组水平上,燕大1817对其后代衍生品种贡献率为26.8%,胜利麦对其后代衍生品种贡献率为43.6%;在部分同源群水平上,燕大1817对其后代衍生品种A、B和D基因组的贡献率分别为25.9%、25.7和26.4%,胜利麦对其后代衍生品种A、B和D基因组的贡献率分别为46.1%、39.1%和44.0%。说明引进种质对我国北部冬麦区小麦品种遗传改良起了重要作用。在染色体水平上,胜利麦对其后代衍生品种的21条染色体贡献率在20.0%~63.3%间,其中对1A染色体贡献率仅有20.0%,对7A染色体贡献率高达63.3%。骨干亲本燕大1817对其后代衍生品种的21条染色体贡献率在7.5%~44.2%间,其中对2A染色体贡献率仅有7.5%,对7D染色体贡献率可达44.2%。骨干亲本燕大1817对后代衍生品种贡献率较高的基因组(单元型)区段有7个,分别是3A上的Xwmc11–Xcfa2262、7B上的Xbarc1073–Xwmc475、1AL上的Xgwm357–Xwmc312、7DS上的Xbarc305–Xwmc506、4AS上的 Xgwm165–Xgwm610、1B上的Xwmc419–Xwmc134和2D上的Xcfd56–Xbarc228,其中,3A染色体上的Xwmc11–Xcfa2262区段对衍生品种贡献率高达77.5%。而胜利麦对后代衍生品种贡献率较高的基因组(单元型)区段有8个,分别是6BS上的Xwmc105-Xwmc397、3D上的Xgdm72–Xgdm8、2DS上的Xgdm5–Xgwm455、7AL上的Xbarc121–Xgwm332、5DL上的Xgwm174–Xwmc161、5BL上的 Xgwm499–Xbarc308、5A上的Xbarc141–Xgwm291和4BL上的Xgwm66–Xgwm251,其中6BS上的Xwmc105–Xwmc397区段对衍生品种的贡献率最高,达71.3%。这些基因组(单元型)区段上存在许多与产量、抗病、抗逆和适应性等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基因和QTL,对北部冬麦区小麦品种遗传改良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干亲本 燕大1817 胜利麦 遗传构成 SSR 小麦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属观赏海棠McDFR的克隆及不同叶色品种间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12
11
作者 文樵夫 沈红香 +2 位作者 姚允聪 田佶 宋婷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24,共9页
以苹果属观赏海棠品种‘王族’叶片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与RACE扩增,获得1个1247bp的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的cDNA序列,其基因编码区共1021bp,存在3个ORF,编码348个氨基酸,命名为McDFR。基因序列全长2396bp,有5个内含子,所有内含子... 以苹果属观赏海棠品种‘王族’叶片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与RACE扩增,获得1个1247bp的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的cDNA序列,其基因编码区共1021bp,存在3个ORF,编码348个氨基酸,命名为McDFR。基因序列全长2396bp,有5个内含子,所有内含子的剪切位点均符合真核生物"GT-AG"规则。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对4种不同叶色类型的观赏海棠品种‘火焰’(绿色类叶片)、‘绚丽’(新叶有色类红色叶片)、‘高原之火’(新叶有色类红色叶片)和‘王族’(常色类紫色叶片)幼叶和功能叶中的McDFR表达及其花色苷和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McDFR在4个品种的幼叶和功能叶中均有表达,McDFR表达量与花色苷积累有一定的相关性,McDFR在幼叶中表达量高于功能叶;在4个品种中,McDFR在‘高原之火’幼叶中表达量最大。幼叶中的类黄酮含量高于功能叶,McDFR表达量也大于功能叶。在功能叶中,除绿色叶品种‘火焰’外,类黄酮含量越高,McDFR的表达量越大,说明McDFR对苹果属观赏海棠叶片花色苷、类黄酮代谢途径及色泽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属观赏海棠 叶片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 花色苷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外源ABA对观赏海棠叶片可溶性蛋白和脱水素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胡玉净 邓丽娟 +2 位作者 张杰 沈红香 姚允聪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42,共8页
以抗旱性较强的观赏海棠品种‘王族’和抗旱性较弱的品种‘红丽’幼树为试材,采用"喷施ABA+干旱处理"和"喷水+干旱处理(对照)"2个处理组,测试不同干旱条件下ABA处理的观赏海棠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相对电导率(REC... 以抗旱性较强的观赏海棠品种‘王族’和抗旱性较弱的品种‘红丽’幼树为试材,采用"喷施ABA+干旱处理"和"喷水+干旱处理(对照)"2个处理组,测试不同干旱条件下ABA处理的观赏海棠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相对电导率(REC)、可溶性蛋白含量(SPC)、可溶性蛋白和脱水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ABA处理的‘王族’叶片RWC显著升高,REC和SPC显著降低,而‘红丽’的相应指标变化则相反。SDS-PAGE分析表明:ABA处理分别引起了干旱处理过程中‘王族’叶片14.8,18.0,46.2,50.9,78.1,145.2ku和‘红丽’叶片14.4,18.0,32.8,46.2,89.6,141.0ku可溶性蛋白的变化。免疫蛋白印迹法测定结果表明:干旱处理分别诱导‘王族’叶片14.8,51.0ku和‘红丽’叶片14.4,32.8ku脱水素的积累;ABA处理显著地的诱导2品种叶片干旱处理开始时脱水素的积累,并降低干旱处理7天后‘王族’叶片14.8,51.0ku和‘红丽’叶片14.4ku的积累。ABA能够诱导正常水分条件下观赏海棠叶片脱水素的表达,但当植株处于干旱胁迫时,ABA抑制其叶片中被诱导的脱水素的积累,并且此抑制作用与品种间抗旱性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海棠 ABA 干旱胁迫 可溶性蛋白 脱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中国野生百合的核型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杨雪珍 贾月慧 +1 位作者 张克中 崔金腾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2-930,共9页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野生百合6个种、20个居群的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野生百合20个居群中有1个居群的染色体数为2n=22,其他19个居群的染色体数均为2n=24。(2)20个居群中有4个居群含有B染色体,有12个居群含有数目不等的...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野生百合6个种、20个居群的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野生百合20个居群中有1个居群的染色体数为2n=22,其他19个居群的染色体数均为2n=24。(2)20个居群中有4个居群含有B染色体,有12个居群含有数目不等的随体。(3)核型类型中有17个为"3B"型,2个为"3A"型,1个为"4B"型。(4)20个居群的核型不对称系数在77.16%~83.83%之间,最长染色体/最短染色体臂比值介于1.85~3.07之间;同一个种下面的不同变种或居群的核型变异也较大。研究表明,中国野生百合不同种或居群的遗传多样表现在染色体数量、是否含有B染色体、不同类型染色体数量以及它们在核型中的排序位置、随体的位置等方面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野生百合 染色体 核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浸泡玉米秸基质对番茄育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吉庆 赵月平 刘超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6-281,共6页
草炭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优良作物栽培基质,过度开采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研究性能稳定能够替代草炭基质的材料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该文把单位体积的玉米秸基质加入2倍体积的水中浸泡不同时间,风干后与一定比例的蛭石混配作为育苗基质,以... 草炭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优良作物栽培基质,过度开采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研究性能稳定能够替代草炭基质的材料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该文把单位体积的玉米秸基质加入2倍体积的水中浸泡不同时间,风干后与一定比例的蛭石混配作为育苗基质,以草炭基质为对照,进行番茄育苗试验。在育苗期间,定期观测幼苗地上部、地下部的相关形态指标及干物质积累指标,研究水浸泡时间对玉米秸基质育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浸泡的玉米秸基质能促进番茄幼苗的生长,增加地上部、地下部及全株鲜质量和干质量,并且这种效果随播种后天数的延长表现的更为明显;不同浸泡时间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有差异,延长浸泡时间对番茄幼苗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有明显促进作用,但浸泡时间过长,这种效果有减弱趋势,以浸泡10d的处理育苗效果最优。浸泡10d的玉米秸基质可以替代草炭基质用于番茄育苗,水浸泡是改良玉米秸基质理化性状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发酵 基质 玉米秸 水浸泡 番茄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百合系内杂交授粉技术与胚抢救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邵杨 温韦华 +2 位作者 崔金腾 贾月慧 张克中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9-1124,共6页
研究了东方百合系内杂交授粉技术及胚抢救技术。结果表明:(1)在组合‘Justina’בShela’中,采用柱头直接授粉,花粉管在花柱中向下定向生长,在子房中向胚珠定向生长;采用切花柱授粉,花粉管在花柱切口及子房中发生不同程度无向性生... 研究了东方百合系内杂交授粉技术及胚抢救技术。结果表明:(1)在组合‘Justina’בShela’中,采用柱头直接授粉,花粉管在花柱中向下定向生长,在子房中向胚珠定向生长;采用切花柱授粉,花粉管在花柱切口及子房中发生不同程度无向性生长;残留花柱越长,进行胚珠定向的花粉管数量越多,获得的饱满种子越少,采用柱头直接授粉获得的饱满种子最多。(2)采用柱头直接授粉对东方百合系内56个组合进行杂交实验,仅1个组合未获得饱满胚珠、3个组合获得胚珠少于10个,其余52个组合获得大量饱满胚珠,初步表明此法可作为东方百合系内杂交通用授粉技术。不同胚抢救技术试验结果显示,授粉约70d后采用切胚珠接种比胚珠直接接种的杂种胚萌动快、萌发率高,而且前者的胚抢救效率也明显高于授粉40d后的"剥胚式接种"。研究认为,授粉约70d后采用"切胚珠接种"可作为东方百合系内杂交通用胚抢救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百合系内杂交 授粉技术 花粉管定向 胚抢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属观赏海棠McCHI基因的克隆及不同叶色品种间表达差异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耿慧 沈红香 +2 位作者 姚允聪 田佶 宋婷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2-49,共8页
以苹果属观赏海棠品种‘王族’叶片提取的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与RACE扩增,获得1条660bp的查尔酮异构酶(CHI)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编码219个氨基酸,命名为McCHI。该基因DNA序列全长1180bp,由3个内含子和4个外显子组成,具有CHI基因的典... 以苹果属观赏海棠品种‘王族’叶片提取的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与RACE扩增,获得1条660bp的查尔酮异构酶(CHI)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编码219个氨基酸,命名为McCHI。该基因DNA序列全长1180bp,由3个内含子和4个外显子组成,具有CHI基因的典型结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法,对3类不同叶色类型的观赏海棠品种‘火焰’(绿色类叶片)、‘绚丽’(新叶有色类红色叶片)、‘高原之火’(新叶有色类红色叶片)和‘王族’(常色叶类紫色叶片)幼叶和功能叶中的McCHI表达及其花色苷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McCHI在4个品种的幼叶和功能叶中均有表达,其表达量与花色苷积累随品种不同和叶龄不同表现出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属观赏海棠 叶片 McCHI 基因表达 花色苷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黄瓜产量相关农艺性状QTLs的定位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青君 张海英 +5 位作者 王永健 李婉钰 张峰 毛爱军 程继鸿 陈明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2-122,共11页
【目的】秋冬茬和冬春茬是目前中国日光温室黄瓜栽培的两种重要茬口,对两茬黄瓜产量相关性状的QTLs进行定位,为温室黄瓜产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欧洲8号×秋棚自交系的113份黄瓜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 【目的】秋冬茬和冬春茬是目前中国日光温室黄瓜栽培的两种重要茬口,对两茬黄瓜产量相关性状的QTLs进行定位,为温室黄瓜产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欧洲8号×秋棚自交系的113份黄瓜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作为试验材料,并利用该群体已经构建的包含182个标记的分子连锁图谱对与产量相关的9个性状进行QTL分析。【结果】共检测到58个QTLs,其中与单株平均产量相关的QTL1个,定位于LG4连锁群上;控制黄瓜日增重量的QTL位点6个,分别位于LG2、LG3、LG6连锁群上;控制平均单瓜重的QTL位点5个,分别位于LG1和LG5连锁群上;控制坐瓜数的QTLs2个,位于LG2和LG4连锁群上;控制化瓜率的QTL1个,位于LG7连锁群上;控制第一雌花节位的QTLs28个,在1-8个连锁群上都有分布;控制总叶片数的QTLs8个,分别位于LG2、LG7和LG4连锁群上;控制叶面积的QTLs2个,分别位于LG1和LG3连锁群上。以上产量相关性状的QTLs仅在一个茬口中被检测到。控制雌花总数的QTLs5个,全部位于LG2连锁群上,其中ffa2a、ffa2b是两个茬口共有的QTLs,并且其遗传效应方向一致。研究还发现若干QTL富集区域和成束分布的QTLs。【结论】本项研究共检测到温室黄瓜与产量相关的9个性状的58个QTLs,其中ffa2a、ffa2b在两个栽培环境中表达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重组自交系 产量相关性状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对红小豆豆馅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邓媛媛 濮绍京 +2 位作者 刘正坪 雷广军 万平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11年第3期78-84,共7页
针对小豆馅主要添加剂糖,从色泽、体外总抗氧化能力、羟自由基消除能力和含糖量感官评价4个方面研究小豆馅适宜白砂糖含糖量,并研究了木糖醇和麦芽糖醇对白砂糖不同替代程度,小豆馅色泽和体外总抗氧化能力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加糖小... 针对小豆馅主要添加剂糖,从色泽、体外总抗氧化能力、羟自由基消除能力和含糖量感官评价4个方面研究小豆馅适宜白砂糖含糖量,并研究了木糖醇和麦芽糖醇对白砂糖不同替代程度,小豆馅色泽和体外总抗氧化能力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加糖小豆馅要保持较好的色泽,其含糖量应低于35%;35%~55%含糖量可同时增加小豆馅体外总抗氧化能力和羟自由基消除能力;80%以上的品尝参评人员对小豆馅含糖量偏好介于25%~35%。综合4个方面结果叠加分析,小豆馅适宜白砂糖含量应为35%左右,对应的糖度为47%。木糖醇和麦芽糖醇部分替代白砂糖,对小豆馅色泽总体无明显的影响,但会明显降低其总抗氧化能力。该结论为提高小豆馅或豆沙品质及今后相关标准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豆馅 含糖量 色泽 抗氧化性 糖醇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发酵液对缺铁苹果树叶片铁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小萌 戚亚平 +2 位作者 王荣娟 姚允聪 姬谦龙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89-495,共7页
【目的】探讨苹果发酵液对苹果幼树(红富士/平邑甜茶M.domestica cv.Red Fuji/M.hupehensis var.pingyiensis)叶片缺铁黄化的矫正作用。【方法】以两年生苹果幼树(红富士/平邑甜茶)为试材,研究苹果发酵液+FeSO4混合根施后对苹果幼树叶... 【目的】探讨苹果发酵液对苹果幼树(红富士/平邑甜茶M.domestica cv.Red Fuji/M.hupehensis var.pingyiensis)叶片缺铁黄化的矫正作用。【方法】以两年生苹果幼树(红富士/平邑甜茶)为试材,研究苹果发酵液+FeSO4混合根施后对苹果幼树叶片叶绿素含量、活性铁含量、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根施稀释300倍果实发酵液+FeSO4混合液,显著提高苹果幼树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活性铁含量和干鲜重比,黄化叶片显著复绿;同时,叶片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气孔导度(Gs)和净光合速率(Pn)显著提高。【结论】苹果果实发酵液具有降低碱性土壤pH,并具有一定的螯合铁的能力,苹果发酵液+FeSO4混合根施有利于苹果幼树对铁的吸收、运输和利用,对苹果缺铁黄化症具有良好的矫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发酵液 苹果幼树 缺铁黄化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用莴苣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鉴定与耐热性评价 被引量:32
20
作者 陈青君 韩莹琰 +1 位作者 谷建田 范双喜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0-27,共8页
在露地和大棚两种环境、春季和初夏两种栽培季节下,对110份叶用莴苣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同时以中心柱长、抽薹天数和热害指数3个指标综合评价叶用莴苣种质资源的田间耐热性。结果表明:散叶莴苣叶尖形状、叶形、叶色、株高、... 在露地和大棚两种环境、春季和初夏两种栽培季节下,对110份叶用莴苣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同时以中心柱长、抽薹天数和热害指数3个指标综合评价叶用莴苣种质资源的田间耐热性。结果表明:散叶莴苣叶尖形状、叶形、叶色、株高、叶柄长、叶柄厚、单株质量、净菜质量(球质量)和莲座叶等叶片性状变异较大,显示了散叶莴苣在种质变异和创新方面蕴藏着很大的潜力。结球莴苣品种间相似程度较高,仅在叶柄厚、莲座叶、净菜质量上存在变异。在初夏散叶莴苣比春季分别提前12~36d抽薹,结球莴苣提前18~38d抽薹。在大棚高温胁迫更强时,散叶莴苣抽薹期进一步提前,而且82%的品种在10d内抽薹,表现出对高温的敏感性,结球莴苣部分品种因热害而死亡,热害指数能更准确地反映结球莴苣品种间的耐热性。抽薹天数、中心柱长与单株质量、净菜质量、叶形比等呈显著的相关性,也是评价叶用莴苣耐热性的重要指标。春季大棚种植采用热害指数、抽薹天数能够较好地评价叶用莴苣种质资源的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莴苣 农艺性状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