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老年顽固性失眠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海聪 杨毅玲 +4 位作者 李求兵 王燕 田心 陈晓光 杨学青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4年第2期82-88,共7页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老年顽固性失眠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顽固性失眠患者437例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223例)和对照组(214例),分别采用中医辨证论与西药艾司唑仑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健康状...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老年顽固性失眠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顽固性失眠患者437例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223例)和对照组(214例),分别采用中医辨证论与西药艾司唑仑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健康状况问卷(SF-36)、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治疗药物副作用量表(TESS)等的变化,以比较和判断两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中医药能显著降低老年失眠患者的PSQI各项因子的评分和总分评分,特别是显著缩短患者的睡眠潜伏期,提高其睡眠效率,延长其总睡眠时间,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达到患者的生理睡眠要求。其有效率达到82.9%,总体疗效高于艾司唑仑(67.3%);同时中医药还能显著改善失眠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存质量。其不良反应如:嗜睡、口干、头晕、便秘及反跳性失眠等均明显少于艾司唑仑。结论中医药治疗老年顽固性失眠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存质量,其疗效优于艾司唑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失眠 中医药 艾司唑仑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医证的概念及其定义的思考 被引量:39
2
作者 杨维益 王天芳 +3 位作者 陈家旭 朱迎春 李峰 梁嵘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70-373,共4页
医学的任务是维持心理健康、生理健康以及与周围社会协调的健康状态。实际上,人们多数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感到身体不适时,并不一定有器质性病变与实验指标改变。另外,通过治疗来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也不限于非要改变病理变... 医学的任务是维持心理健康、生理健康以及与周围社会协调的健康状态。实际上,人们多数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感到身体不适时,并不一定有器质性病变与实验指标改变。另外,通过治疗来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也不限于非要改变病理变化。中医在临床上通过辨证论治,常可治疗查不出病变但有症状的人;也可在实验室指标不变即病理改变没有逆转的情况下,使症状改善。人们在感觉不适时出现的症状包括生理功能改变引起的症状和因器质性的病理改变而产生的症状。两者可能同时存在,或仅有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 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学对疲劳病因病机的认识 被引量:17
3
作者 瞿德竑 梁嵘 陈家旭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8期1-4,共4页
疲劳的病因为过劳 ,即过度劳累 ,运动疲劳是以过度的运动训练以及训练中的精神、心理压力为原因的 ,以劳力过度和劳神过度为多见。《内经》即提出疲劳因过劳耗伤气血 ,可有气血不足之表现。疲劳主要与脾肝两脏相关 ,也与心、肾、肺等五... 疲劳的病因为过劳 ,即过度劳累 ,运动疲劳是以过度的运动训练以及训练中的精神、心理压力为原因的 ,以劳力过度和劳神过度为多见。《内经》即提出疲劳因过劳耗伤气血 ,可有气血不足之表现。疲劳主要与脾肝两脏相关 ,也与心、肾、肺等五脏有关。古医家关于疲劳与气及火的关系有大量的论述 ,说明疲劳与火有密切的关系。此外还应看到疲劳除有“虚热”的一方面 ,还有“虚寒”的一方面 ,应全面认识。现在对于疲劳的认识多集中在虚及寒 ,而少有论及火 (热 )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 病因 病机 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隐症探讨 被引量:15
4
作者 杨毅玲 李海聪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05-406,共2页
根据中医理论提出了中医隐症的概念。认为中医四诊检查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而经现代科学技术检测发现有明显病理生理变化的疾病应属中医隐症范畴。认为中医隐症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提高中医辨证论治水平,是中医四诊的延伸。
关键词 中医 隐症 辨证论治 四诊 纤维胃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黄剑雄 李峰 倪量 《中医药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3,共3页
本文回顾、总结了二十几年来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研究的各家观点,为艾滋病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关于HIV的中医属性方面有温邪、湿邪、湿热等观点,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温邪、湿热等应属证候范畴,HIV病毒属性并无定论。邪伏部位的探讨有邪伏... 本文回顾、总结了二十几年来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研究的各家观点,为艾滋病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关于HIV的中医属性方面有温邪、湿邪、湿热等观点,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温邪、湿热等应属证候范畴,HIV病毒属性并无定论。邪伏部位的探讨有邪伏营血、三焦、膜原等观点,为病邪定位和选方提供了参考,尤其对早期、无症状期的用药治疗思路更有参考价值。学者们对于艾滋病发病的关键病机和病机变化的论述,或基于中医基础理论,或来自临床观察,均有待于临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病因病机 邪伏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研制中医数字问诊系统的构想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永涛 梁嵘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z1期138-139,共2页
本文就中医问诊的症状主观性强、问诊无序性等进行探讨 ,指出研制中医数字问诊系统的必要性。并提出利用量表进行症状量化 ,采用专科量表和一般量表相结合的模式使中医问诊系统不但符合临床医患双方的思维习惯 ,而且还可实现中医问诊的... 本文就中医问诊的症状主观性强、问诊无序性等进行探讨 ,指出研制中医数字问诊系统的必要性。并提出利用量表进行症状量化 ,采用专科量表和一般量表相结合的模式使中医问诊系统不但符合临床医患双方的思维习惯 ,而且还可实现中医问诊的数字化和程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诊系统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对肾实证研究考释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毅玲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5期756-757,共2页
肾实证最早见于<内经>,此后历代医家虽有提及,但均缺乏系统论述.自宋代医家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云:"肾主虚,无实也.惟疮疹,肾实则变黑陷"以来,在内科领域则逐渐出现"肾无实不可泻"的论述,如明代方隅<... 肾实证最早见于<内经>,此后历代医家虽有提及,但均缺乏系统论述.自宋代医家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云:"肾主虚,无实也.惟疮疹,肾实则变黑陷"以来,在内科领域则逐渐出现"肾无实不可泻"的论述,如明代方隅<医林绳墨>中曰:"肾者,作强之官,有补无泻"清代著名医书<医效秘传>中云:"肾为真水,有补无泻."现代最新版之<中医诊断学>在脏腑辨证篇肾脏病辨证中,也只有肾虚证而无肾实证.为了澄本清源,有必要对肾实证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实证 肾虚证 补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8
作者 王翠芳 李峰 +1 位作者 倪量 王玉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09年第5期470-471,共2页
目的了解目前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中医药研究概况,分析运用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优势与不足。方法通过查阅1981-2008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及MEDLINE医学文... 目的了解目前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中医药研究概况,分析运用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优势与不足。方法通过查阅1981-2008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及MEDLINE医学文献资料库中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中医药文献,采用分析归纳法,总结其研究概况。结果与结论目前运用中医药研究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国内外文献数量太少(24篇),在研究方法、检测指标、疗效评定标准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腹泻 中医药研究
原文传递
改善睡眠障碍有助于降血压 被引量:84
9
作者 李海聪 杨毅玲 +6 位作者 马明 李求兵 杨学青 田心 王燕 陈钢 张铁忠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4-298,共5页
目的研究治疗睡眠障碍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高血压同时有睡眠障碍患者261例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132例)和对照组(129例),分别采用舒乐安定和安慰剂治疗,并观察睡眠障碍量表(SD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目的研究治疗睡眠障碍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高血压同时有睡眠障碍患者261例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132例)和对照组(129例),分别采用舒乐安定和安慰剂治疗,并观察睡眠障碍量表(SD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治疗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以及患者血压的变化:坐位舒张压(SiDBP)和坐位收缩压(SiSBP)谷值与基线血压的变化、目标血压(<140/90mmHg)达标率等。结果舒乐安定对患者入睡困难的疗效明显,对早段失眠症状的减分比较明显,并能改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达到患者的生理睡眠要求。其有效率为66.7%,疗效优于安慰剂组(P<0.01)。同时舒乐安定也能显著降低HAMA分值,改善患者焦虑的症状,其疗效也优于安慰剂(P均<0.05)。随着睡眠、焦虑的改善,治疗组患者的血压[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均<0.05),目标血压(<140/90mmHg)的达标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舒乐安定治疗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焦虑有显著疗效。睡眠障碍可严重影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改善患者的睡眠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压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高血压 舒乐安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0
作者 王天芳 王琳 张翠珍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006-1009,共4页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研究进展 发病原因 危险因素 发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状态量表(POM S)在运动界的应用概况 被引量:16
11
作者 赵建明 季绍良 +2 位作者 梁嵘 瞿德竑 杨维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08-209,共2页
关键词 情绪状态量表 POMS 运动量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疲劳综合征病人的疲劳、抑郁、焦虑与生活事件的特点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4
12
作者 王天芳 张翠珍 +1 位作者 刘雁峰 焦扬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0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 分析慢性疲劳综合征 (简称 CFS)病人的疲劳、抑郁、焦虑及生活事件的特点 ,并探讨其间相关性。方法 运用量表的形式 ,观察了 130例 CFS病人及 6 5例年龄、性别均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的疲劳、抑郁、焦虑及生活事件状况。结果  1CF... 目的 分析慢性疲劳综合征 (简称 CFS)病人的疲劳、抑郁、焦虑及生活事件的特点 ,并探讨其间相关性。方法 运用量表的形式 ,观察了 130例 CFS病人及 6 5例年龄、性别均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的疲劳、抑郁、焦虑及生活事件状况。结果  1CFS病人存在明显的脑力与躯体疲劳 ,其特点是 :存在明显的由于疲劳而出现的心理后果 ;疲劳具有明显的情境特异性 ;对于休息、睡眠的反应不明显。 2 CFS病人具有明显的抑郁与焦虑的情绪改变。 3CFS病人发病前的负性事件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主要表现在家庭生活及工作学习方面。 4CFS的疲劳总分、焦虑分值、抑郁指数、生活事件分值 (主要是负性事件 )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CFS病人疲劳、抑郁、焦虑的严重程度与发病前的生活事件刺激量有密切的关系 ,病人的情绪改变受疲劳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生活事件 抑郁 焦虑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口服加高位灌肠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海聪 史载祥 +7 位作者 吕晋萍 杨毅玲 毛建生 张铁忠 张久亮 李格 贾海忠 任在方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99-300,共2页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灌肠 口服 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抑郁治疗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障碍患者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李海聪 李求兵 +6 位作者 杨毅玲 朱赫 王燕 田心 陈晓光 李渊 杨学青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43-148,共6页
目的研究抗抑郁治疗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障碍患者血压的影响及其改善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障碍患者3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6例和对照组148例,分别给予盐酸曲唑酮和盐酸曲唑酮模拟药,2组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和治... 目的研究抗抑郁治疗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障碍患者血压的影响及其改善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障碍患者3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6例和对照组148例,分别给予盐酸曲唑酮和盐酸曲唑酮模拟药,2组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3、4周患者血压、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健康状况问卷(SF-36)和治疗药物副作用量表等评分的变化,判断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第3、4周末HAMD17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治疗组抑郁治疗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79.9%vs 28.3%,P<0.05);治疗组的目标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6.4%vs 44.9%,P<0.01)。治疗组HAMA评分第3、4周末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2组SF-36总分及各项评分治疗第4周末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P<0.01),治疗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命活力、社会功能和健康变化等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抑郁治疗有助于改善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障碍患者的血压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高血压 曲唑酮 血压 生活质量 抗抑郁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与舒乐安定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睡眠障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海聪 杨毅玲 +7 位作者 马明 李求兵 杨学青 王燕 陈钢 田心 陈晓光 张铁忠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及睡眠改善后患者血压的变化。方法高血压同时有睡眠障碍患者239例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123例)和对照组(116例),分别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与西药舒乐安定治疗14天,并观察睡眠障碍量表(SDRS...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及睡眠改善后患者血压的变化。方法高血压同时有睡眠障碍患者239例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123例)和对照组(116例),分别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与西药舒乐安定治疗14天,并观察睡眠障碍量表(SD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药物不良反应及患者血压的变化。结果中医药对患者入睡困难的疗效明显,对早段失眠症状的减分亦比较明显,并能改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达到患者的生理睡眠要求,其有效率为80.5%(99/123例),总体疗效优于舒乐安定组〔66.4%(77/116例),P<0.05〕;同时随着睡眠的改善,治疗组患者的血压(DBP和SBP)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目标血压(<140/90mmHg)的达标率〔53.7%(66/123例)〕也显著高于对照组〔39.7%(46/116例),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睡眠障碍有显著疗效,且其疗效优于舒乐安定。同时改善患者睡眠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压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高血压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应激因素致“慢性疲劳”模型大鼠脾脏β-肾上腺素能受体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雁峰 王天芳 +2 位作者 杨维益 颜光涛 武建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22-24,共3页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机制以及中医肝脾功能在神经 -内分泌 -免疫网络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在应用过劳、情志刺激等复合应激因素机制“慢性疲劳”动物模型的基础上 ,检测了模型动物免疫器官脾脏组织中β-肾上腺素...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机制以及中医肝脾功能在神经 -内分泌 -免疫网络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在应用过劳、情志刺激等复合应激因素机制“慢性疲劳”动物模型的基础上 ,检测了模型动物免疫器官脾脏组织中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变化情况。结果 :“慢性疲劳”模型动物脾脏β-肾上腺素能受体数量较之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 :中药复方“消疲怡神口服液”对该变化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 模型大鼠 Β-肾上腺素能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阴活血化痰中药治疗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海聪 史载祥 +5 位作者 张铁忠 杨毅玲 吕晋萍 王临惠 胡继玲 毛建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667-669,共3页
益气养阴活血化痰中药治疗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李海聪,史载祥,张铁忠,杨毅玲,吕晋萍,王临惠,胡继玲,毛建生近年来,我们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运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痰中药治疗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11例,同时采用慢心律治... 益气养阴活血化痰中药治疗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李海聪,史载祥,张铁忠,杨毅玲,吕晋萍,王临惠,胡继玲,毛建生近年来,我们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运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痰中药治疗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11例,同时采用慢心律治疗9例作为对照观察,发现本中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缺血性室性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老年睡眠障碍6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海聪 杨毅玲 +5 位作者 张树益 李求兵 杨学青 陈晓光 赵东 王燕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1-112,共2页
目的:研究中药治疗老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睡眠障碍患者121例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8例),分别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与西药舒乐安定治疗,并观察睡眠障碍量表(SDRS)、Hamilton抑郁量表(HAMA)等指标治疗前后及不同时... 目的:研究中药治疗老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睡眠障碍患者121例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8例),分别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与西药舒乐安定治疗,并观察睡眠障碍量表(SDRS)、Hamilton抑郁量表(HAMA)等指标治疗前后及不同时期的变化,以判断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药对入睡困难的疗效明显,并能改善睡眠质量,其有效率为76.3%。总体疗效高于舒乐安定组(有效率69.1%)。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及反跳性失眠均明显少于舒乐安定。结论:中医药治疗老年睡眠障碍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疗效优于舒乐安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中医药疗法 老年病/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慢性应激探讨肝郁脾虚证的中枢神经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21
19
作者 李晓红 李晶晶 +1 位作者 刘玥芸 陈家旭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6,共6页
证实质的研究一直是很多学者研究的重点方向,可利用中医病证结合、方证相关的研究思路来探寻证候的生物学基础。从现代应激理论入手,结合中医脏象理论和七情学说,运用中医方证相关的研究思路,通过慢性束缚应激的方法复制肝郁脾虚证大鼠... 证实质的研究一直是很多学者研究的重点方向,可利用中医病证结合、方证相关的研究思路来探寻证候的生物学基础。从现代应激理论入手,结合中医脏象理论和七情学说,运用中医方证相关的研究思路,通过慢性束缚应激的方法复制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前期实验结果提示肝郁脾虚证的中枢神经生物学机制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脑肠轴以及中枢多种神经营养因子、神经递质、神经肽、激素及其受体密切相关,涉及下丘脑、海马、皮层、杏仁核等多个脑区。今后将结合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并与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结合,以期揭示肝郁脾虚证的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肝郁脾虚证 神经生物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疲怡神口服液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血中β—内啡肽含量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天芳 王琳 +7 位作者 刘雁峰 刘晓兰 刘燕 张翠珍 张冰 姚俊清 焦扬 康纯洁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14-415,共2页
观察了10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简称CFS)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变化及消疲怡神口服液对辨证为肝郁脾虚证的48例患者血浆β—EP含量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CFS病人血浆β—EP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中药复方... 观察了10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简称CFS)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变化及消疲怡神口服液对辨证为肝郁脾虚证的48例患者血浆β—EP含量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CFS病人血浆β—EP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中药复方消疲怡神口服液对该变化有明显下调作用。结合CFS患者临床症状的明显改善,说明该药治疗CFS的作用机制与调节血浆β—EP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中医药疗法 Β-内啡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