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关节炎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相关因素分析
1
作者 李宏超 潘靖 +7 位作者 满斯亮 李唯一 王玲艳 范斌 冀肖健 马丛 侯秀娟 张亮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43-348,共6页
目的探讨脊柱关节炎(spondyloarthritis,SpA)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2023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门诊初次就诊且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风湿病药物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开展... 目的探讨脊柱关节炎(spondyloarthritis,SpA)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2023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门诊初次就诊且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风湿病药物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开展调查。依从性的评判标准:<60分定义为依从性不佳,≥60分定义为依从性良好。结果共纳入435例患者,其中304例(69.9%)依从性不佳,131例(30.1%)依从性良好。相较于依从性良好组,依从性不佳组患者的年龄更大(30岁比25岁,P<0.001)、诊断延迟时间更长(5年比2年,P<0.001)、病程更长(9年比3年,P<0.001)、合并炎症性肠病的比例更高(7.2%比0.8%,P=0.006);红细胞沉降率(23 mm/h比20 mm/h,P=0.009)、C-反应蛋白(13.1 mg/L比11.1 mg/L,P=0.005)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评分(2.4比2.0,P=0.044)更高。多因素分析显示,服药依从性不佳的影响因素为合并炎症性肠病(OR=10.525,P=0.024)、病程(OR=1.081,P<0.001)、发病年龄(OR=1.058,P=0.012)和CRP(OR=1.019,P=0.002)。结论SpA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不佳,尤其是合并炎症性肠病、发病晚、病程长以及CRP升高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关节炎 服药依从性 炎症性肠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甘附子汤加味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血管新生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柳洋 朱跃兰 +1 位作者 侯秀娟 刘小平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692-696,共5页
目的观察芍甘附子汤加味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和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抗血管新生... 目的观察芍甘附子汤加味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和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抗血管新生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雷公藤多甙片组)和小、中、大剂量治疗组(芍甘附子汤加味组),除正常组均制备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给药28天。测定各组大鼠足趾肿胀体积,进行关节炎指数(Arthritis index,AI)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HIF-1α、Ang-1和Ang-2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和大剂量治疗组足趾肿胀体积有所降低(P<0.05),对照组和中、大剂量治疗组AI评分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IF-1α和Ang-1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Ang-2表达有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和大、中剂量治疗组HIF-1α和Ang-1表达均出现显著降低(P<0.01),Ang-2表达呈降低趋势。结论芍甘附子汤加味可能通过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组织HIF-1α、Ang-1和Ang-2的表达,抑制滑膜血管新生,从而起到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生成素1 血管生成素2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腹推拿对T2DM大鼠骨骼肌AMPK/Glut 4信号链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康 国生 +3 位作者 钮妍 沈潜 薛恬珏 孟凤仙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1期1224-1228,共5页
目的观察振腹推拿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腓肠肌及腹直肌组织AMPK及Glut4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T2DM糖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取出6只为空白组,其余高脂高糖饮食联合低剂量(35 m... 目的观察振腹推拿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腓肠肌及腹直肌组织AMPK及Glut4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T2DM糖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取出6只为空白组,其余高脂高糖饮食联合低剂量(35 mg/kg)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T2DM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对照组及西药推拿组。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每日灌胃蒸馏水,西药对照组每日以250 mg/kg标准进行二甲双胍灌胃一次,西药推拿组在相同给药标准基础上每日加用振腹推拿治疗一次。分别在干预第0、2、4、8周测定大鼠FBG水平,干预8周后,测定腓肠肌与腹直肌AMPK_(α2)、Glut4基因转录与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FBG值在第0、2、6、8周时均显著上升,干预8周后,腹直肌AMPK_(α2)及Glut4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腓肠肌AMPK_(α2)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腓肠肌Glut4蛋白表达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及西药推拿组FBG值在第2、6、8周时均显著下降,西药组腹直肌AMPK_(α2)基因转录显著上升,Glut4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显著上升,西药推拿组腹直肌AMPK_(α2)及Glut4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上升,腓肠肌AMPK_(α2)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上升。结论在二甲双胍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振腹推拿可进一步改善T2DM大鼠的FBG水平,其对糖代谢的改善机制与调控骨骼肌AMPK/Glut4信号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腹推拿 2型糖尿病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葡萄糖转运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糖肾清1号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组织中纤维化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润云 金磊 +5 位作者 刘惠 张春燕 张继胜 郑燕飞 孙翠英 孟凤仙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1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糖肾清1号对糖尿病肾病肾组织局部纤维化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药组、糖肾清1号甲、乙、丙、丁组及各组又分大、中、小剂量治疗组,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 目的观察中药糖肾清1号对糖尿病肾病肾组织局部纤维化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药组、糖肾清1号甲、乙、丙、丁组及各组又分大、中、小剂量治疗组,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大鼠TGFβ1、CTGF 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采用光镜、电镜进行组织形态学检测。结果糖肾清1号呈量效依赖性下调TGFβ1、CTGF mRNA的转录和蛋白表达(P<0.05或P<0.01),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P<0.05或P<0.01)。结论糖肾清1号可通过抑制TGFβ1、CTGF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抑制肾组织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肾清1号 糖尿病肾病 细胞因子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针刀结合药浴治疗对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功能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侯秀娟 朱跃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8期1705-1706,共2页
目的:以强直性脊柱炎(AS)"肾虚督滞"病机理论为指导,观察激光针刀术和中药蒸汽浴联合应用对AS治疗后脊柱功能的影响。方法: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口服柳氮磺吡啶),予激光... 目的:以强直性脊柱炎(AS)"肾虚督滞"病机理论为指导,观察激光针刀术和中药蒸汽浴联合应用对AS治疗后脊柱功能的影响。方法: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口服柳氮磺吡啶),予激光针刀术,每周1次共3周;中药蒸汽浴治疗,1周3次共3周。对照组:单纯常规药物治疗,共3周。测定治疗前后Schober试验、胸扩张度、指地距离、枕墙距离。结果:治疗2周后激光针刀结合中药蒸汽浴疗法可增加胸扩张度范围和Schober试验距离,减少指地和枕墙距离,治疗3周后可进一步改善上述指标;结论:激光针刀结合中药蒸汽浴疗法可改善脊柱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小针刀 中药药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凤仙教授治疗痛风病的经验总结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承承 孟凤仙 +1 位作者 卜祥伟 白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2期123-125,130,共4页
孟凤仙教授认为,痛风病以湿、热、浊、瘀、毒为主要病因病机。临床辨证急性期以热毒为辨证要点,慢性期以痰瘀为主要病机,治疗上从清热解毒、利湿化浊、化瘀止痛、补益肾精入手,消除代谢性病理产物,降低血尿酸,防止肾损害。
关键词 痛风病 中医治疗 经验总结 孟凤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未病”理论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正 刘蕊 张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期126-129,共4页
近年来冠心病逐步成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且发展迅速、预后较差,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冠心病的防治工作始终应为相关医务工作者的重点。现代医学以分级预防及病后心脏康复为工作重点,但临床实施中多具有局限性、滞后性。本文... 近年来冠心病逐步成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且发展迅速、预后较差,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冠心病的防治工作始终应为相关医务工作者的重点。现代医学以分级预防及病后心脏康复为工作重点,但临床实施中多具有局限性、滞后性。本文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的角度出发,探讨传统医学中"治未病"理论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应用,为医疗工作者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期望其在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治未病 中医药 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肾清1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AngⅡ及TGF-β1转录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张润云 郑燕飞 +5 位作者 刘惠 孙翠英 谭玲 刘博 陈轶 孟凤仙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58-163,共6页
目的:观察中药糖肾清1号对糖尿病肾病肾组织局部AngⅡ及TGFβ1 mRNA转录表达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设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卡托普利24 mg.kg-1.d-1)、糖肾清1号甲、乙、丙、丁的高、中、低剂量... 目的:观察中药糖肾清1号对糖尿病肾病肾组织局部AngⅡ及TGFβ1 mRNA转录表达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设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卡托普利24 mg.kg-1.d-1)、糖肾清1号甲、乙、丙、丁的高、中、低剂量治疗组(甲组给药糖肾清1号有效成分A,高剂量组94 mg.kg-1.d-1,中剂量组47 mg.kg-1.d-1,低剂量组23.5mg.kg-1.d-1。乙组给药糖肾清1号有效成分B,高剂量组94 mg.kg-1.d-1,中剂量组47 mg.kg-1.d-1,低剂量组23.5 mg.kg-1.d-1。丙组用药为1/2A与1/2B配成,高剂量组94 mg.kg-1.d-1,中剂量组47 mg.kg-1.d-1,低剂量组23.5 mg.kg-1.d-1。丁组为糖肾清1号生药制剂,高剂量组用药为195 mg.kg-1.d-1,中剂量为97.5 mg.kg-1.d-1,低剂量组48.75 mg.kg-1.d-1),每组10只。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ELISA等方法检测大鼠AngⅡ,TGF-β1 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进行组织形态学观测。结果:糖肾清1号呈量效依赖性下调AngⅡ,TGF-β1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P<0.01或0.05),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P<0.05)。结论:糖肾清1号可通过调控AngⅡ,TGF-β1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抑制肾组织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肾清1号 糖尿病肾病 细胞因子 纤维化
原文传递
痛风达标治疗人群用药真实情况分析: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结果
9
作者 高维琴 龚学忠 +29 位作者 章渊源 杜星辰 姜平 关凤媛 鲁盈 苏晓 姜洪泽 李鸿斌 方勇飞 赵恒立 彭江云 高明利 苏励 何方 陶庆文 胡春蓉 李鹏 李泽光 朱跃兰 古英 张明 汪荣盛 姜婷 杨晓凌 朱琦 姜泉 张剑勇 范晓蕾 薛愉 何东仪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61-367,共7页
目的通过真实世界方法研究,运用数据挖掘探索痛风达标治疗人群的治疗特点和规律,并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痛风的达标、安全治疗及管理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中临床真实世界数据,收集多家医院风湿免疫科2015年1月... 目的通过真实世界方法研究,运用数据挖掘探索痛风达标治疗人群的治疗特点和规律,并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痛风的达标、安全治疗及管理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中临床真实世界数据,收集多家医院风湿免疫科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以痛风为诊断的门诊治疗患者,将其在门诊治疗中产生的临床数据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及Excel软件,采取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总结经治疗后达标的痛风患者的治疗措施特点及规律。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AE)发生情况。结果共纳人痛风患者3287例,随访诊次9861个。其中治疗后血清尿酸(SUA)达标诊次占比为7.01%(691/9861),关节疼痛表现视觉模拟评分(VAS)达标占比为59.81%(5898/9861)。治疗后SUA控制达标诊次691个,降尿酸药物中使用频次最高的是非布司他,其次为苯溴马隆。高频治疗措施中,使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挖掘分析,发现6组治疗方案:①中药饮片-中医技术-生活干预措施-中成药,②阿魏酸哌嗪片-NSAIDs,③别嘌醇-碳酸氢钠,④苯溴马隆,⑤激素-秋水仙碱,⑥非布司他。同时采取因子分析,提取5个公因子。关节疼痛表现VAS评分控制达标诊次共5898个,使用频次最高的控制症状药物为NSAIDs。高频治疗措施中,使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挖掘,发现5组治疗方案:①中成药-中药饮片-中医技术-生活干预措施,②NSAIDs-秋水仙碱-激素,③别嘌醇,④苯溴马隆,⑤非布司他。整体治疗过程中共有59例AE发生。结论本次研究显示痛风患者的SUA达标率很低,关节炎控制欠佳,治疗中降尿酸药物使用率偏低,降尿酸治疗和抗炎处方模式均与国际指南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加强痛风患者规范管理。同时生活干预措施在有限的达标人群治疗方案中均占有一席之地,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尿酸 达标治疗 真实世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