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调督安神针刺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刘霞
国华
+1 位作者
晏石枝
钟如春
《医药前沿》
2025年第7期84-86,共3页
目的 观察调督安神针刺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脑病科收治的60例中风后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试验...
目的 观察调督安神针刺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脑病科收治的60例中风后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试验组给予调督安神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睡眠情况、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督安神针刺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督安神
针刺
中风
失眠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时间窗降压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观察
被引量:
2
2
作者
吴有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5期107-109,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时间窗降压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在发病后1~3天内和4~7天内...
目的分析不同时间窗降压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在发病后1~3天内和4~7天内启动降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对预后良好患者和预后不良患者进行影响预后因素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为89.06%,无事件生存率为82.81%,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发现预后良好和不良患者发现,良好预后组年龄≥60岁,NIHSS评分≥15分,发病后1~3天内降压,病灶直径≥3 cm的患者所占比例低于不良预后组患者(P<0.05)。结论病灶直径、NIHSS评分、降压治疗时间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因素,在患者发病后4~7天内行降压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窗
急性脑梗死
预后
降压治疗
临床效果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动态演变的复杂网络分析
被引量:
9
3
作者
黄权立
李新龙
+6 位作者
张晗
黄仟
韩学医
刘霞
陈宝鑫
贺立娟
刘文娜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索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在不同时间节点的动态演变。方法以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为对象,采集患者入院时、发病第14天、发病第30天的证候要素,应用关联分析法,构建复杂网络,采用层次结构核心算法,抽取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核心关系网络,...
目的探索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在不同时间节点的动态演变。方法以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为对象,采集患者入院时、发病第14天、发病第30天的证候要素,应用关联分析法,构建复杂网络,采用层次结构核心算法,抽取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核心关系网络,分析证候要素在不同时点的动态演变。结果共纳入缺血性中风患者60例,患者入院时证候要素以风证、痰证、血瘀证为主;发病14天、发病30天均以痰证、血瘀证为主。在具体表现方面,入院时以病情数变、神情躁扰不宁、发病即达高峰、高黏滞血症、脉细或细数等表现为主;发病14天时以脉滑或濡、脉弦、舌紫黯为主;发病30天时以高黏滞血症、脉滑或濡、脉弦、舌紫暗为主。结论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在不同时点呈现动态演变,痰证、血瘀证贯穿了病程始终,并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步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证候要素
动态演变
复杂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及穴位贴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虚血瘀证
被引量:
19
4
作者
杨丽云
姚春海
+1 位作者
时会君
刘效娟
《四川中医》
2018年第7期168-171,共4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及穴位贴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将12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及穴位贴敷...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及穴位贴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将12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及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治疗15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气虚血瘀证分级、阿森斯失眠量表(AIS)、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等评分及血清β-内啡肽(β-EP)、P物质水平变化,并观察两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大于对照组的78.33%(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VAS、气虚血瘀证、AIS、DLQ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CD8+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清β-EP水平明显升高(P<0.05),P物质水平明显降低(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及穴位贴敷治疗PHN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β-EP、P物质水平,减轻疼痛症状,改善气虚血瘀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针灸
穴位贴敷
补阳还五汤
原文传递
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一例
被引量:
2
5
作者
国华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79-279,共1页
患者,男,45岁,因“间断头痛15天,加重伴胸闷1天”于2017年2月17日入院。患者入院1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波及颈部,呈闷痛、阵发性,疼痛时不伴头晕、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及耳鸣,无肢体活动障碍及言语不利,无黑喙及意识障...
患者,男,45岁,因“间断头痛15天,加重伴胸闷1天”于2017年2月17日入院。患者入院1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波及颈部,呈闷痛、阵发性,疼痛时不伴头晕、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及耳鸣,无肢体活动障碍及言语不利,无黑喙及意识障碍,每次持续约数秒至数分钟,休息后可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头痛
心电图
非ST段抬高
原文传递
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
被引量:
4
6
作者
钟如春
刘霞
国华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7年第4期550-554,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120例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巴氯芬片联合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肌注,治疗组患者...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120例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巴氯芬片联合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肌注,治疗组患者给予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疗程均为1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在呃逆症状评分、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呃逆症状评分分别为(5.32±1.17)和(5.25±0.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79,P =0.96);治疗1 d 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呃逆症状评分分别为(3.97±1.24)和(3.85±1.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93,P =0.48);治疗3 d 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呃逆症状评分分别为(2.80±0.73)和(3.75±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66,P =0.00),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5 d 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呃逆症状评分分别为(2.25±1.07)和(3.43±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85,P =0.00),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7 d 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呃逆症状评分分别为(1.27±0.66)和(2.02±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07,P =0.00),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54/60)和65%(3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5,P =0.0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1/60)和6.7%(4/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P =0.36)。结论针刺联合穴位注射能够显著降低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提高总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联合穴位注射
中风后顽固性呃逆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针刺内迎香穴治疗呃逆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
1
7
作者
国华
钟如春
刘霞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8年第9期1137-1139,共3页
目的 观察针刺内迎香穴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呃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穴位针刺,治疗组针刺内迎香穴.针刺1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起效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
目的 观察针刺内迎香穴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呃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穴位针刺,治疗组针刺内迎香穴.针刺1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起效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96.7%,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即刻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5,P=0.00).结论 针刺内迎香穴治疗呃逆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内迎香穴
呃逆
原文传递
题名
调督安神针刺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刘霞
国华
晏石枝
钟如春
机构
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脑病科
出处
《医药前沿》
2025年第7期84-86,共3页
文摘
目的 观察调督安神针刺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脑病科收治的60例中风后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试验组给予调督安神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睡眠情况、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督安神针刺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
调督安神
针刺
中风
失眠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不良反应
Keywords
Tiaodu Anshen
Acupuncture
Stroke
Insomnia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Adverse reaction
分类号
R256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时间窗降压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观察
被引量:
2
2
作者
吴有兰
机构
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脑病科
出处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5期107-109,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不同时间窗降压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在发病后1~3天内和4~7天内启动降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对预后良好患者和预后不良患者进行影响预后因素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为89.06%,无事件生存率为82.81%,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发现预后良好和不良患者发现,良好预后组年龄≥60岁,NIHSS评分≥15分,发病后1~3天内降压,病灶直径≥3 cm的患者所占比例低于不良预后组患者(P<0.05)。结论病灶直径、NIHSS评分、降压治疗时间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因素,在患者发病后4~7天内行降压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时间窗
急性脑梗死
预后
降压治疗
临床效果
影响因素
Keywords
time window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rognosis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clinical effect
influencing factors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动态演变的复杂网络分析
被引量:
9
3
作者
黄权立
李新龙
张晗
黄仟
韩学医
刘霞
陈宝鑫
贺立娟
刘文娜
机构
北京中
医药大学东方
医院
中国
中医
科
学院
中医
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脑病科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40-44,共5页
基金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7-JYB-XS109)
文摘
目的探索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在不同时间节点的动态演变。方法以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为对象,采集患者入院时、发病第14天、发病第30天的证候要素,应用关联分析法,构建复杂网络,采用层次结构核心算法,抽取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核心关系网络,分析证候要素在不同时点的动态演变。结果共纳入缺血性中风患者60例,患者入院时证候要素以风证、痰证、血瘀证为主;发病14天、发病30天均以痰证、血瘀证为主。在具体表现方面,入院时以病情数变、神情躁扰不宁、发病即达高峰、高黏滞血症、脉细或细数等表现为主;发病14天时以脉滑或濡、脉弦、舌紫黯为主;发病30天时以高黏滞血症、脉滑或濡、脉弦、舌紫暗为主。结论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在不同时点呈现动态演变,痰证、血瘀证贯穿了病程始终,并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步显现。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证候要素
动态演变
复杂网络
Keywords
Ischemic stroke
Syndrome factors
Dynamic evolution
Complex networks
分类号
R255.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及穴位贴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虚血瘀证
被引量:
19
4
作者
杨丽云
姚春海
时会君
刘效娟
机构
北京中医医院
延庆
医院
皮肤
科
中国
中医
科
学院西苑
医院
皮肤
科
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脑病科
出处
《四川中医》
2018年第7期168-171,共4页
文摘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及穴位贴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将12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及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治疗15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气虚血瘀证分级、阿森斯失眠量表(AIS)、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等评分及血清β-内啡肽(β-EP)、P物质水平变化,并观察两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大于对照组的78.33%(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VAS、气虚血瘀证、AIS、DLQ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CD8+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清β-EP水平明显升高(P<0.05),P物质水平明显降低(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及穴位贴敷治疗PHN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β-EP、P物质水平,减轻疼痛症状,改善气虚血瘀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针灸
穴位贴敷
补阳还五汤
Keywords
Postherpetic neuralgia
Acupuncture
Acupoint application
Buyang Huanwu Decoction
分类号
R752.1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一例
被引量:
2
5
作者
国华
机构
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脑病科
出处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79-279,共1页
文摘
患者,男,45岁,因“间断头痛15天,加重伴胸闷1天”于2017年2月17日入院。患者入院1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波及颈部,呈闷痛、阵发性,疼痛时不伴头晕、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及耳鸣,无肢体活动障碍及言语不利,无黑喙及意识障碍,每次持续约数秒至数分钟,休息后可缓解。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头痛
心电图
非ST段抬高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题名
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
被引量:
4
6
作者
钟如春
刘霞
国华
机构
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脑病科
出处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7年第4期550-554,共5页
文摘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120例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巴氯芬片联合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肌注,治疗组患者给予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疗程均为1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在呃逆症状评分、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呃逆症状评分分别为(5.32±1.17)和(5.25±0.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79,P =0.96);治疗1 d 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呃逆症状评分分别为(3.97±1.24)和(3.85±1.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93,P =0.48);治疗3 d 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呃逆症状评分分别为(2.80±0.73)和(3.75±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66,P =0.00),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5 d 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呃逆症状评分分别为(2.25±1.07)和(3.43±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85,P =0.00),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7 d 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呃逆症状评分分别为(1.27±0.66)和(2.02±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07,P =0.00),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54/60)和65%(3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5,P =0.0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1/60)和6.7%(4/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P =0.36)。结论针刺联合穴位注射能够显著降低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提高总有效率。
关键词
针刺联合穴位注射
中风后顽固性呃逆
临床观察
Keywords
Acupuncture and acupuncture point inject
Post -stroke intractable hiccup
Clinical obser-vation
分类号
R246.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针刺内迎香穴治疗呃逆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
1
7
作者
国华
钟如春
刘霞
机构
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脑病科
出处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8年第9期1137-1139,共3页
文摘
目的 观察针刺内迎香穴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呃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穴位针刺,治疗组针刺内迎香穴.针刺1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起效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96.7%,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即刻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5,P=0.00).结论 针刺内迎香穴治疗呃逆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
关键词
针刺
内迎香穴
呃逆
Keywords
Acupuncture
lnside yingxiang cave
Hiccups
分类号
R24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调督安神针刺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效果
刘霞
国华
晏石枝
钟如春
《医药前沿》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时间窗降压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观察
吴有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动态演变的复杂网络分析
黄权立
李新龙
张晗
黄仟
韩学医
刘霞
陈宝鑫
贺立娟
刘文娜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及穴位贴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虚血瘀证
杨丽云
姚春海
时会君
刘效娟
《四川中医》
2018
19
原文传递
5
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一例
国华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8
2
原文传递
6
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
钟如春
刘霞
国华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7
4
原文传递
7
针刺内迎香穴治疗呃逆60例疗效观察
国华
钟如春
刘霞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8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