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3年世界军事形势综述
1
作者 李效东 《外国军事学术》 2004年第1期7-14,共8页
2003年,是国际社会发生剧烈动荡的一年。美英联军发动伊拉克战争,战后伊局势扑朔迷离;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再度活跃,国际反恐斗争任重道远;局部冲突此起彼伏,地区危机时紧时缓;大国从自身利益出发,继续调整其安全政策和军事战略;... 2003年,是国际社会发生剧烈动荡的一年。美英联军发动伊拉克战争,战后伊局势扑朔迷离;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再度活跃,国际反恐斗争任重道远;局部冲突此起彼伏,地区危机时紧时缓;大国从自身利益出发,继续调整其安全政策和军事战略;各国更加重视军事力量建设,积极推进军队转型;国际军控与裁军形势并不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拉克战争 反恐斗争 国际安全 军事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队“批林整风”运动述略
2
作者 钟德涛 柳青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9-64,共6页
“批林整风”运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九一三”事件后对林彪集团所犯罪行的一次清算。尽管后期遭到江青集团的干扰破坏,仍取得巨大的胜利,增进了军队内部团结和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关键词 “九一三”事件 军队 “批林整风” 林彪集团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国际军事学理论体系
3
作者 李效东 《中国军事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3-71,共9页
创建和发展国际军事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国际军事学产生于古今中外的人类军事活动和思想历程,既是一门军事学科,又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和边缘性学科。目前,国际军事学已初步形成结构合理且逻辑严谨的学科体系,开辟出独... 创建和发展国际军事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国际军事学产生于古今中外的人类军事活动和思想历程,既是一门军事学科,又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和边缘性学科。目前,国际军事学已初步形成结构合理且逻辑严谨的学科体系,开辟出独立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 理论体系 创新 实践意义 思想历程 军事活动 军事学科 学科体系 结构合理 研究领域 边缘性 交叉性
原文传递
奥运与中国军人
4
作者 肖裕声 《政工导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5-46,共2页
现代奥运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渗透着众多中国军人的心血和热情。有许多故事,令人难以忘怀。
关键词 中国军人 奥运 传播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年美、俄、日等国战略调整综述
5
作者 杨民军 《外国军事学术》 2004年第1期15-20,共6页
2003年是美国贯彻落实“先发制人”战略的第一年。在取得伊拉克战争胜利的同时,为巩固其全球霸权地位,进一步对建军思想、全球兵力部署进行调整,并着手构建新的联盟体系;俄罗斯为抑美反恐,在坚持显示遏制战略的基础上,将“先发制... 2003年是美国贯彻落实“先发制人”战略的第一年。在取得伊拉克战争胜利的同时,为巩固其全球霸权地位,进一步对建军思想、全球兵力部署进行调整,并着手构建新的联盟体系;俄罗斯为抑美反恐,在坚持显示遏制战略的基础上,将“先发制人”作为用兵方针;日本的防卫政策正面临重大调整,其军事战略已由“专守防卫”向“先发制人”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拉克战争 战略调整 兵力部署 遏制战略 日本 俄罗斯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年外国军队建设情况综述
6
作者 韩生民 《外国军事学术》 2004年第1期21-27,共7页
2003年世界主要国家军队建设总的特点是:加强军队建设仍然是许多国家坚定不移的方针;加快军队信息化建设是许多国家新的追求;发达国家军队“转型”已由构想步入实施阶段;一些国家进一步调整体制编制;发展先进的武器系统是各国必然... 2003年世界主要国家军队建设总的特点是:加强军队建设仍然是许多国家坚定不移的方针;加快军队信息化建设是许多国家新的追求;发达国家军队“转型”已由构想步入实施阶段;一些国家进一步调整体制编制;发展先进的武器系统是各国必然的选择;一些国家增加军费,调整军工结构。研发新型武器,抢占军火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建设 信息化 体制编制 武器系统 军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士道——变异的日本战略文化基因
7
作者 江新凤 《中国军事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32,共7页
在近七百年的武士统治历史中,“武家习气”、“弓矢之道”等日本传统的尚武文化,与儒学的忠孝名分观念和佛禅的“死生一如”思想相融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武士文化。武士道提倡恪守忠君、武勇、名誉、诚信、仁义、克己、节俭、廉耻等... 在近七百年的武士统治历史中,“武家习气”、“弓矢之道”等日本传统的尚武文化,与儒学的忠孝名分观念和佛禅的“死生一如”思想相融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武士文化。武士道提倡恪守忠君、武勇、名誉、诚信、仁义、克己、节俭、廉耻等信条,效忠主君、视死如归是其显著特征。武士道原本非杀戮之道,但被军国主义利用后发生畸变,成为日本军国主义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工具。武士道在军事上表现为嗜杀好战、争强好胜的尚武精神,在经济上则表现为顽强竞争、勇于进取的进击精神。它是一把变异的“双刃剑”,至今仍对许多日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战略文化 武士道
原文传递
俄军战区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8
作者 陈建民 李效东 《中国军事科学》 2009年第1期141-147,共7页
俄军建立战区指挥体制的基本思路是,实行军政军令分开,将总参谋部的指挥权下放,同时剥离军兵种、军区和舰队指挥权,一部分交给新成立的地区司令部,另一部分交给将成立的职能司令部。军种领率机关只负责部队的建设与管理。战区试点... 俄军建立战区指挥体制的基本思路是,实行军政军令分开,将总参谋部的指挥权下放,同时剥离军兵种、军区和舰队指挥权,一部分交给新成立的地区司令部,另一部分交给将成立的职能司令部。军种领率机关只负责部队的建设与管理。战区试点工作暴露出俄军理论准备不足、人事安置考虑不周、指挥系统建设落后和缺乏联合指挥人才等问题。为摆脱改革困境,俄军调整改革步骤,采取积极措施:从顶层理顺领导指挥关系,深化军事理论研究,大范围地进行人事调整,加强指挥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军事教育和人才培养制度,破格任用跨军种指挥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军队 战区指挥体制 改革 思路 对策
原文传递
日本的两次崛起及其战略选择
9
作者 杨民军 《中国军事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7-156,共10页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经历了两次崛起过程。第一次是以武力为手段的崛起,第二次是在美国的庇护下通过和平方式的崛起。本文重点分析了日本在两次崛起过程中的国家战略目标定位、战略选择及形成的内在因素。
关键词 日本 国家崛起 国家战略 战略选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