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蒙药苏格木勒-4汤中荷叶碱与四氢小檗碱对PCPA失眠模型小鼠的睡眠改善作用研究
1
作者 都丽娜 杨德志 +6 位作者 乌兰 美丽 吴萨如拉 巴雅苏拉 包永昌 苏日古格其其格 松林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46-250,267,共6页
目的探讨苏格木勒-4汤中两种成分荷叶碱(NUC)与四氢小檗碱(THB)对PCPA失眠模型小鼠的抗失眠作用。方法采用PCPA诱导小鼠失眠模型,分别以NUC与THB低、高剂量干预后,对比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态;戊巴比妥钠睡眠实验检测睡眠潜伏期与睡眠持... 目的探讨苏格木勒-4汤中两种成分荷叶碱(NUC)与四氢小檗碱(THB)对PCPA失眠模型小鼠的抗失眠作用。方法采用PCPA诱导小鼠失眠模型,分别以NUC与THB低、高剂量干预后,对比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态;戊巴比妥钠睡眠实验检测睡眠潜伏期与睡眠持续时间;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实验预测潜在靶点与通路;ELISA及Western Blot检测相关指标。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各造模组小鼠体质量下降,昼夜节律紊乱,兴奋性和攻击性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可显著改善小鼠一般状态,恢复体质量,缩短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网络药理结果显示NUC与THB改善失眠的机制可能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五羟色胺(5-HT)能突触、多巴胺(DA)能突触等多条信号通路有关,且NUC和THB可与5HT1A和DAT蛋白结合,可下调失眠小鼠脑组织中DA水平,上调5-HT、γ氨基丁酸(GABA)水平,高剂量NUC有增加5HT1A表达和降低DAT表达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UC与THB可改善PCPA导致的失眠,可能为苏格木勒-4汤干预失眠的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格木勒-4汤 失眠症 荷叶碱 四氢小檗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新黑苏嘎乌日勒对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乌兰图雅 特格喜白音 +1 位作者 玉兰 图雅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52-656,共5页
目的:研究蒙药新黑苏嘎乌日勒对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新黑苏嘎乌日勒组(540 mg/kg)、化学药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片,16.12 mg/kg)、中药阳性对照组... 目的:研究蒙药新黑苏嘎乌日勒对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新黑苏嘎乌日勒组(540 mg/kg)、化学药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片,16.12 mg/kg)、中药阳性对照组(银杏叶片,5.18 mg/kg),每组16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Zea-Longa线栓法复制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给药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连续灌胃14 d。末次给药1 h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采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法计算各组大鼠脑梗死率、脑含水率及脑指数;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前额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脑梗死率、脑含水率、脑指数和BDNF、NGF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细胞排列松散,形状不规则,部分胞体皱缩,胞浆内尼氏小体减少,核仁消失。与模型组比较,新黑苏嘎乌日勒组、化学药阳性对照组、中药阳性对照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脑梗死率、脑含水率、脑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脑前额叶BDNF、NGF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细胞排列整齐紧密,细胞核圆整,细胞质染色均匀。结论:蒙药新黑苏嘎乌日勒对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损伤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BDNF及NGF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新黑苏嘎乌日勒 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损伤 大鼠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正丁醇脱氢酶微生物的筛选及其酶学性质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郝媛 王东 +5 位作者 特日格乐 杨德志 郭昊翔 陈忠军 孙子羽 满都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7-204,共8页
为研究酒类混合发酵过程中正丁醇的产生规律及建立调控正丁醇含量的方法,以酒曲和酒醅为样品,利用LB培养基分离菌株,吸光值法和气相色谱法测定菌株对正丁醇催化的减少量,从中筛选能够在乙醇存在条件下催化正丁醇的微生物,并对该微生物... 为研究酒类混合发酵过程中正丁醇的产生规律及建立调控正丁醇含量的方法,以酒曲和酒醅为样品,利用LB培养基分离菌株,吸光值法和气相色谱法测定菌株对正丁醇催化的减少量,从中筛选能够在乙醇存在条件下催化正丁醇的微生物,并对该微生物所产酶的性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所筛得编号为DQ-54的细菌属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其产生的酶(Ec-54ADH)能够在含有5.00%乙醇溶液中转化正丁醇为正丁醛,且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0%~25%),Ec-54ADH对正丁醇的特异性改变,催化能力显著降低(p<0.05),但对乙醇的催化能力在乙醇浓度为5.00%~15.00%时没有显著差异(p>0.05)。另外,在乙醇存在条件下(3.00%),当pH值为7.0和温度为40℃时,Ec-54ADH具有最高催化正丁醇活性,添加金属离子(Fe2+、Mg2+、Mn2+、Zn2+和Cu2+)能够抑制Ec-54ADH对正丁醇催化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醇 醇脱氢酶 正丁醇 酒精饮料 非水相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总苷通过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信号通路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炎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曹文婷 冯亮 +3 位作者 李莉 仁青措毛 李广庭 王海荣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通过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IL-6/STAT3)信号通路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炎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起止时间为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选择SPF级雄性小鼠5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随机分...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通过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IL-6/STAT3)信号通路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炎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起止时间为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选择SPF级雄性小鼠5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急性肺炎模型组、TGP低剂量组、TGP中剂量组和TGP高剂量组。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IL-6、STAT3、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p-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IL-6、STAT3 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结构被破坏,肺泡间隔增厚,大量炎性细胞浸润;TGP药物组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均存在不同程度改善,白芍总苷高剂量组肺组织仅存在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与对照组(45.12±9.73)ng/L、(21.38±2.13)ng/L相比,模型组及TGP各剂量组小鼠肺组织TNF-α(89.30±9.26)ng/L,(84.32±5.08)ng/L,(75.36±4.67)ng/L,(64.06±5.90)ng/L、IL-1β含量(59.69±3.60)ng/L,(56.87±5.26)ng/L,(42.48±4.57)ng/L,(32.39±2.86)ng/L均升高(均P<0.05),IL-6、STAT3、p-STAT3蛋白表达及IL-6、STAT3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TGP中剂量组和TGP高剂量组小鼠肺组织TNF-α、IL-1β含量、IL-6、STAT3、p-STAT3蛋白表达及IL-6、STAT3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而TGP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小鼠肺组织各指标虽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P可有效降低LPS诱导的急性肺炎小鼠肺组织炎症水平,并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进而改善肺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属 白芍总苷 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信号通路 脂多糖 肺炎 炎症 急性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质联用技术联合网络药理学探讨苏格木勒-4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都丽娜 杨德志 +2 位作者 乌兰 吴萨如拉 松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866-3889,共24页
目的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Orbitrap Exploris-MS/MS)快速识别、鉴定及归属苏格木勒-4汤中的化学成分后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并明确苏格木勒-4汤抗失眠药效。方法选用ACQUITY UPLC BEH C_(18)(2.1 mm... 目的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Orbitrap Exploris-MS/MS)快速识别、鉴定及归属苏格木勒-4汤中的化学成分后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并明确苏格木勒-4汤抗失眠药效。方法选用ACQUITY UPLC BEH C_(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A)-0.1%甲酸乙腈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1),进样量5μL。在控制软件(Xcalibur,Thermo Fisher Scientific)控制下基于FullScan-ddMS2功能进行一级、二级质谱数据采集,并结合自建数据库和在线数据库,通过准确的相对分子质量、碎片离子信息、裂解规律和对照品比对等方式鉴定苏格木勒-4汤中化学成分。再对鉴定出来的化学成分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在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GeneCards、OMIM、TTD、DrugBank、DisGeNET数据库分别获取苏格木勒-4各味单药靶点和失眠靶点,取交集获得抗失眠作用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分析;利用Metascape平台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分析,预测苏格木勒-4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为明确苏格木勒-4汤的抗失眠药效,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K)、模型组(M)、苏格木勒-4汤组(S)和安神补脑液组(A)。使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结合PCPA进行造模,再给予相应药物灌胃7天,治疗结束后进行旷场实验,观察一般状态和行为学改变,并使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与脑组织中AChE、5-HT及GABA含量。结果从苏格木勒-4汤中共鉴定出136个化合物,分别为37种萜类成分、34种生物碱类成分、,26种黄酮类成分、20种苯丙素类成分、14种酚酸类成分和5种氨基酸类成分。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证明苏格木勒-4汤治疗失眠的机制主要是其Romucosine D、Nornantenine、Nuciferine、(R)-ar-Turmerone等成分作用于ACHE、ADORA2A、CHRM1等靶点,以Neuroactiv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synaptic signaling、trans-synaptic signaling等信号通路,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联合实现的。药效学实验结果显示苏格木勒-4汤及安神补脑液均能改善失眠模型大鼠的一般状态及行为学改变,升高血清与脑组织中AChE、5-HT及GABA含量(P<0.01),改善失眠。结论该研究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苏格木勒-4汤的化学成分,并初步归纳各类化学成分的质谱裂解特点,网络药理学及药效学实验表明苏格木勒-4汤抗失眠效果显著,为苏格木勒-4汤的质量控制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格木勒-4汤 失眠 裂解规律 网络药理学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