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彩云 孙佳慧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28期34-38,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PBL)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4月间医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生49名,将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研究组实施PBL教学,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比较两组出科考... 目的探究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PBL)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4月间医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生49名,将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研究组实施PBL教学,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比较两组出科考试成绩和学生对带教工作的满意率。结果研究组的出科考试成绩和学生对带教工作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用于心血管内科带教工作中,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理论及实践成绩,同时增加学生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 心血管内科 临床教学 考试成绩 满意率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炎症、心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60
2
作者 杨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4208-4210,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炎症、心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血脂正常老年冠心病患者64例,随机分组后均以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32例给药剂量为20 mg/d,观察组32例给药剂量为40 mg/d,治疗半年后比较...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炎症、心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血脂正常老年冠心病患者64例,随机分组后均以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32例给药剂量为20 mg/d,观察组32例给药剂量为40 mg/d,治疗半年后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炎症指标、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白细胞介素(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组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3%(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对老年血脂正常的冠心病患者行阿托伐他汀治疗时,选取给药剂量40 mg/d可取得比20 mg/d更为显著的疗效,患者心功能改善更加明显,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更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脂 阿托伐他汀 炎症 心功能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a)、MMP-9及NLR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徐轶明 艾荣杰 +1 位作者 赵明 杨焱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2期24-27,共4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正威胁着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其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被破坏,影响内膜的保护作用,使血管壁上的脂肪堆积,造成冠状动脉的管腔狭窄甚至堵塞,最终引发心肌细胞缺血缺氧而死亡,此过程被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正威胁着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其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被破坏,影响内膜的保护作用,使血管壁上的脂肪堆积,造成冠状动脉的管腔狭窄甚至堵塞,最终引发心肌细胞缺血缺氧而死亡,此过程被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和斑块破裂都受到炎症的影响,因此探索更多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的炎症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研究表明,脂蛋白(a)、基质金属蛋白酶9、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均参与炎症过程,且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存在相关性,本文就它们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a)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科教学中多种教学法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7期11-12,共2页
目的分析在内科教学中多种教学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级内科学21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C组,A组采用LBL教学法(教师主导式传统理论教学法),B组采用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法),C组采用LBL+PBL教学... 目的分析在内科教学中多种教学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级内科学21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C组,A组采用LBL教学法(教师主导式传统理论教学法),B组采用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法),C组采用LBL+PBL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对比三组研究对象平均成绩及教学方法满意度。结果三组科研究对象平均成绩及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教学中采用LBL+PBL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的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教学 LBL PBL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即刻新型评分系统对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慢血流/无复流的预测价值和短期预后研究
5
作者 吴红丽 呼日乐巴特 +2 位作者 孙洪涛 李志鹏 陈少青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57-461,共5页
目的基于临床指标和造影术中即刻影像学指标构建新型评分系统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接受急诊PCI(PPCI)术中慢血流/无复流的风险。方法本研究连续入选325例接受PPCI的STEMI患者作为建模组;另外连续入选412例患者作为验证组,... 目的基于临床指标和造影术中即刻影像学指标构建新型评分系统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接受急诊PCI(PPCI)术中慢血流/无复流的风险。方法本研究连续入选325例接受PPCI的STEMI患者作为建模组;另外连续入选412例患者作为验证组,用于验证该评分系统对慢血流/无复流(SF/NRF)的预测价值,并评估住院期间该评分系统高风险组与低风险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使用5个变量建立SF/NRF预测模型。SF/NRF的独立预测因素为Killip≥2级、症状发作到球囊扩张时间≥4 h、初始TIMI血流0级、造影血栓负荷分级≥4和IRA管径≥3.5 mm。依据OR值对SF/NRF的独立预测因素进行赋分,进而建立SF/NRF的独立预测因素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该模型评分≥7分对SF/NRF预测的敏感度为81.2%,特异度为72.3%(AUC=0.845,95%CI:0.788~0.902,P=0.012)。在验证队中使用该模型评分≥7分对SF/NRF预测的敏感度为78.2%,特异度为69.5%(AUC=0.752,95%CI:0.687~0.827,P=0.021)。在建模组、验证组和总人群中高危组(≥7分)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冠状动脉造(冠脉)影术中即刻新型评分系统对STEMI患者PPCI术中SF/NRF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且高风险组患者住院期间MACE显著高于低风险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PCI 慢血流/无复流 预测因素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的蒙药安神补心六味丸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条目分析
6
作者 李青峰 李晓轩 +6 位作者 胡汉琼 陈瑾 乌云斯日古楞 佟玉清 佟蛟龙 黄先菊 佟海英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47-2652,2662,共7页
目的:为蒙药安神补心六味丸(吉如和-6)的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和研究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德尔菲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经过小组讨论、半结构式访谈等形式初步确定了安神补心六味组方配伍与临床应用特点的专家共识相关问卷层次和条目池... 目的:为蒙药安神补心六味丸(吉如和-6)的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和研究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德尔菲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经过小组讨论、半结构式访谈等形式初步确定了安神补心六味组方配伍与临床应用特点的专家共识相关问卷层次和条目池,采用线上函询和现场发放调查问卷2种方式向从事蒙医药临床、科研、教学及生产的专家进行咨询,对目前安神补心六味丸的组方配伍、临床应用特点等进行评价,直至基本达成一致,最终确定安神补心六味丸的组方配伍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条目。结果:2轮函询共有42位专家参与。根据文献调研、小组讨论及半结构式访谈,第1轮设置函询指标16个;之后根据专家意见修改指标体系,第2轮设置函询指标17个。经过两轮函询,最终在安神补心六味丸的组方配伍和临床应用2方面17个条目达成共识,涵盖了本方的组方配伍、用量、主治病和合病证、用药时辰等主要内容。结论:通过共识发现将野牦牛心替换为牛心的安神补心六味丸依然有良好疗效,临床使用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菲法 蒙药 安神补心六味丸 配伍 临床应用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
7
作者 苏健楠 赵明 +2 位作者 金星 杜永利 李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AS6)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医院收治的186例AMI合并HF患者,根据随访1年的预后将其分...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AS6)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医院收治的186例AMI合并HF患者,根据随访1年的预后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61例)和预后良好组(12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RBP-4、GAS6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MI合并HF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RBP-4、GAS6水平对AMI合并HF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年龄、急性HF占比、N末端前体B型钠尿肽、RBP-4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左室射血分数、GAS6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091,95%CI:1.016~1.173)、急性HF(OR=2.468,95%CI:1.030~5.913)、N末端前体B型钠尿肽(OR=1.002,95%CI:1.001~1.003)、RBP-4(OR=1.156,95%CI:1.076~1.242)、左室射血分数(OR=0.829,95%CI:0.725~0.948)、GAS6(OR=0.342,95%CI:0.195~0.599)均为AMI合并HF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血清RBP-4、GAS6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AMI合并HF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6、0.790、0.895(P<0.05)。结论血清RBP-4水平升高和GAS6水平降低与AMI合并HF患者预后不良有关,二者联合对AMI合并HF患者预后不良具有良好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视黄醇结合蛋白-4 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三酯–葡萄糖体重指数的相关研究进展
8
作者 曹亮 孙洪涛 《临床个性化医学》 2024年第4期1978-1985,共8页
甘油三酯–葡萄糖体重指数(TyG-BMI指数)是最新研究发现的一种联合性指标,通过简单计算空腹甘油三酯、血糖及BMI的数值即可快捷地评估胰岛素功能。既往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通过各种病理生理机制引起临床众多代谢性疾病,同时TyG-BMI指数... 甘油三酯–葡萄糖体重指数(TyG-BMI指数)是最新研究发现的一种联合性指标,通过简单计算空腹甘油三酯、血糖及BMI的数值即可快捷地评估胰岛素功能。既往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通过各种病理生理机制引起临床众多代谢性疾病,同时TyG-BMI指数在识别和诊断常见疾病方面,也有极高的临床价值。本文通过探讨临床常见疾病与甘油三酯–葡萄糖体重指数以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深一步的探讨和总结,从多方面分析胰岛素抵抗导致机体疾病发生的协同作用,帮助临床医生对病情发展进行更好和更早的评估,帮助患者提升远期生活质量。The Triglyceride-Glucose Body Mass Index (TyG-BMI) is a composite measure identified in recent research. A simple calculation involving fasting triglyceride levels, blood glucose, and BMI allows for a quick assessment of insulin function. Prior investigation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insulin resistance contributes to a variety of clinical metabolic disorders through different pathophysiological pathways, with the TyG-BMI index proving to be highly valuable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diagnosis of prevalent diseases. This paper further explores and synthesizes the latest research developments related to common clinical conditions, triglyceride-glucose BMI,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t examines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insulin resistance on the emergence of body disorders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aiming to assist clinicians in improving their assessments of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enhance patients’ long-term quality of 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酯–葡萄糖体重指数 胰岛素抵抗 肥胖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调控机制及与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9
作者 程旭 陈少青 《临床个性化医学》 2024年第4期1473-1478,共6页
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新型程序性死亡模式,主要由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和铁离子聚集引起。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升高。最新研究表明,铁死亡是心衰的关键环节。铁死亡与心衰之... 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新型程序性死亡模式,主要由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和铁离子聚集引起。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升高。最新研究表明,铁死亡是心衰的关键环节。铁死亡与心衰之间的相关性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对铁代谢调节的机制及其与心力衰竭的关系进行综述。Ferroptosis is a novel mode of programmed death caused mainly by iron-dependent lipid peroxidation and iron ion aggregation. Heart failure is a major disease that seriously jeopardizes human health, and its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continue to increase worldwide.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ferroptosis is a key component of heart failu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ferroptosis and heart failure has become a hot topic of current research.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mechanisms of iron metabolism regul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heart fail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心力衰竭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核磁共振在缺血性心肌病中的应用
10
作者 靳可欣 陈少青 《临床个性化医学》 2024年第4期1619-1624,共6页
缺血性心肌病是导致死亡和发病的重要原因,特别需要准确的诊断和预后特征。心脏磁共振(CMR)可以通过对心肌功能、灌注和组织成分进行全面评估来帮助满足这些要求,在指导已知或疑似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管理方面具有实用性。CMR能够提... 缺血性心肌病是导致死亡和发病的重要原因,特别需要准确的诊断和预后特征。心脏磁共振(CMR)可以通过对心肌功能、灌注和组织成分进行全面评估来帮助满足这些要求,在指导已知或疑似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管理方面具有实用性。CMR能够提供有关心脏病理生理的准确性(功能与灌注)或特殊(组织特征)信息,同时避免暴露于电离辐射并克服与成像窗口质量相关的限制。特别是,应力灌注被证明是准确、安全、具体成本效益的,并且作为检测心肌缺血严重程度和分布的非侵入性测试具有临床价值。然而心脏MRI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信息,其广泛应用仍面临高成本、设备可获取性及操作技术要求高等挑战。未来研究需继续优化成像技术,扩大技术的可接受度和可访问性,同时降低成本,提高设备普及率,以便更多患者能够受益。Ischemic cardiomyopathy is an important cause of death and morbidity, requiring accurate diagnosis and prognostic features.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MR) can help meet these requirements by comprehensively evaluating cardiac function, perfusion, and tissue composition, and is practical in guiding clinical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known or suspected ischemic myocardium. CMR can provide accurate (functional and perfusion) or specific (tissue characteristics) information about cardiac pathophysiology, while avoiding exposure to ionizing radiation and overcoming limitations related to imaging window quality. Especially, stress perfusion has been proven to be accurate, safe, and cost-effective, and has clinical value as a non-invasive test for detecting the severity and distribution of myocardial ischemia. However, cardiac MRI provides important clinical information, but its widespread application still faces challenges such as high cost, equipment accessibility, and high operation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uture research needs to continue optimizing imaging technology, expanding its acceptability and accessibility, while reducing costs and increasing device adoption, so that more patients can benef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心脏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的抢救与治疗 被引量:10
11
作者 佟淑平 杜闻博 +3 位作者 王洪军 杨焱 李立飞 吕福云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12期2273-2274,共2页
糖尿病诊断依据2010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重症肺炎诊断标准按美国感染疾病学会/国胸科学会(IDSA/ATS)于2007年制定的重症肺炎诊断标准,主要标准:①需要有创机械通气;②感染性休克需要血管收缩剂治疗;次要标准:①呼吸频率≥30... 糖尿病诊断依据2010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重症肺炎诊断标准按美国感染疾病学会/国胸科学会(IDSA/ATS)于2007年制定的重症肺炎诊断标准,主要标准:①需要有创机械通气;②感染性休克需要血管收缩剂治疗;次要标准:①呼吸频率≥30次/分;②氧合指数(Pa02/Fi02)≤250;③多肺叶浸润;④意识障碍/定向障碍;⑤氮质血症(BUN≥20mg/dL);⑥白细胞减少症(WBC〈4×109/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并糖尿病 重症肺炎 治疗 诊断标准 抢救 有创机械通气 白细胞减少症 血管收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腔钙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侠 邱祥春 赵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58-460,共3页
网腔钙结合蛋白(calumenin)在内质网中具有分子伴侣作用,和心肌细胞内质网钙泵、兰尼碱受体共同调节内质网钙稳态。此外,Calumenin蛋白可以作为一种分泌蛋白,分泌至细胞外调控着血管钙化、血栓形成、细胞迁移和细胞凋亡的病理生理过程... 网腔钙结合蛋白(calumenin)在内质网中具有分子伴侣作用,和心肌细胞内质网钙泵、兰尼碱受体共同调节内质网钙稳态。此外,Calumenin蛋白可以作为一种分泌蛋白,分泌至细胞外调控着血管钙化、血栓形成、细胞迁移和细胞凋亡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对Calumenin蛋白和钙循环、血管钙化、血栓形成、细胞迁移以及细胞凋亡的关系作一综述,为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umenin蛋白 钙循环 血管钙化 血栓形成 细胞迁移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洪军 赵明 程光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11期826-827,共2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室性早搏和心率变异(HRV)的影响。方法用动态心电图时域分析法对61例室性早搏患者在胺碘酮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67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代表心率总变异程度的SDNN、SDANNI和SD...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室性早搏和心率变异(HRV)的影响。方法用动态心电图时域分析法对61例室性早搏患者在胺碘酮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67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代表心率总变异程度的SDNN、SDANNI和SDNN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代表迷走神经功能指标的YMSSD、PNN50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组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对室性早搏有效率为68%,SDNNI、SDANNI、rMSSD和PNN50均有所升高(P<0.05)。结论胺碘酮不但能减少室性早搏,改善症状,而且能提高心率变异性,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室性早搏 心率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病因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23
14
作者 王云鹤 王洪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239-239,242,共2页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以一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同时伴有心肌收缩功能障碍的原发性心肌病。该病是引发心力衰竭及心源性猝死(SCD)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心脏移植最常见原因[1]。DCM的临床疗效较差,国外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患者的5年...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以一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同时伴有心肌收缩功能障碍的原发性心肌病。该病是引发心力衰竭及心源性猝死(SCD)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心脏移植最常见原因[1]。DCM的临床疗效较差,国外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患者的5年、10年存活率分别为54%和36%[2]。而其发病原因目前仍未完全阐明,本文将结合国内外文献对DCM的病因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病因学 原发性心肌病 收缩功能障碍 心源性猝死 DCM 心腔扩大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估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红丽 孙洪涛 +1 位作者 敖登其木格 赵宏森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目的:应用25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行256层螺旋CT(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资料。以CAG结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分析CTA检测冠心病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阴性... 目的:应用25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行256层螺旋CT(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资料。以CAG结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分析CTA检测冠心病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与阳性预测值,并分析二者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一致性。结果:以CAG结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CTA检测393段冠脉节段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度为89.3%,灵敏度为91.4%,特异度为84.9%,阴性预测值为82.3%,阳性预测值为92.8%,Kappa值=0.755,P<0.01。结论:256层螺旋CT可较好地显示冠状动脉狭窄,作为简单易行的无创性检查,对血管狭窄诊断的敏感性高。可作为亚健康人群的早期筛查和冠心病的复查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肺心病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肺动脉压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文理 孙洪涛 +1 位作者 魏路清 张玉华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肺心病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肺动脉压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模型组,葛根素低剂量(300 mg/kg ip)和高剂量组(600 mg/kg ip),参考薛氏常压低氧方法建立肺心病大鼠模型,常压低氧4周后测定大鼠血...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肺心病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肺动脉压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模型组,葛根素低剂量(300 mg/kg ip)和高剂量组(600 mg/kg ip),参考薛氏常压低氧方法建立肺心病大鼠模型,常压低氧4周后测定大鼠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红细胞容积,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平均肺动脉压。结果:葛根素能显著降低肺心病大鼠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红细胞容积,纤维蛋白原(P<0.05),对红细胞聚集指数无显著性作用(P>0.05),显著降低模型组降低肺动脉压(P<0.05)。结论:葛根素对肺心病大鼠有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肺心病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肺心病 血液流变学 肺动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和兰尼碱受体2与内质网钙渗漏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侠 赵明 《中国医药》 2015年第10期1559-1562,共4页
内质网是人体Ca2+中转站,是钙循环的重要调节中心.内质网通过调节心肌细胞内游离Ca2+的浓度来控制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心肌细胞膜上L型Ca2+通道开放,形成内向Ca2+流激活肌浆网Ca2+释放通道,使得大量Ca2+进入细胞质.当细胞质内游离Ca... 内质网是人体Ca2+中转站,是钙循环的重要调节中心.内质网通过调节心肌细胞内游离Ca2+的浓度来控制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心肌细胞膜上L型Ca2+通道开放,形成内向Ca2+流激活肌浆网Ca2+释放通道,使得大量Ca2+进入细胞质.当细胞质内游离Ca2浓度达10-5mmol/L时,肌钙蛋白被激活,使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相互接触,引起心肌收缩.心肌收缩后内质网钙泵又将细胞内游离Ca2+重新泵回内质网中储存.当细胞质内游离Ca2+浓度降低至10-7mmol/L时,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分离,引起心肌舒张,这样就形成一个完整的心脏收缩-舒张过程.任何原因导致的内质网Ca2+渗漏,都会引起Ca2+调节异常,使得心肌细胞收缩、舒张功能障碍,最终引起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发生.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是细胞内Ca2+的关键调节分子,兰尼碱受体2(RyR2)是内质网Ca2+释放的重要通道,本文对CaMKⅡ-RyR2和内质网钙渗漏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 兰尼碱受体2 内质网 钙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杨焱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3期163-164,共2页
目的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方法 90例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重症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 目的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方法 90例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重症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胺碘酮。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治疗前后心脏指数(CI)、平均动脉压(MAP)和心脏射血分数(LVEF)。结果观察组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3%、95.6%、6.7%,对照组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7.8%、82.2%、22.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的CI为(2.12±0.33)L/(min·m2),MAP为(74.37±5.34)mm Hg(1 mm Hg=0.133 k Pa),LVEF为(32.20±5.45)%,对照组的CI为(2.22±0.45)L/(min·m2),MAP为(75.12±4.29)mm Hg,LVEF为(33.19±6.20)%,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I为(2.56±0.50)L/(min·m2),MAP为(89.90±5.60)mm Hg,LVEF为(50.20±5.00)%,对照组的CI为(2.27±0.41)L/(min·m2),MAP为(82.01±5.78)mm Hg,LVEF为(41.12±6.07)%,治疗后两组的CI、MAP以及LVEF分数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予以胺碘酮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发应发生率低,可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 胺碘酮 重度心力衰竭 快速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链激酶对前壁及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前后心脏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包吉日木图 王洪军 +2 位作者 于影 巴金华 赵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11期853-855,共3页
目的通过容量负荷试验评价重组链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前、后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7例急性前壁及广泛前壁AMI患者进行重组链激酶溶栓,溶栓前、后24h内行漂浮导管连续监测,进行溶栓前后的比较。结果与溶栓前比较,... 目的通过容量负荷试验评价重组链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前、后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7例急性前壁及广泛前壁AMI患者进行重组链激酶溶栓,溶栓前、后24h内行漂浮导管连续监测,进行溶栓前后的比较。结果与溶栓前比较,重组链激酶溶栓后6h心功能明显改善,平均肺动脉压由(3.87±0.61)kPa下降至(3.61±0.59)kPa(P〈0.01),肺嵌压由(2.81±0.34)kPa下降至(2.67±0.42)kPa(P〈0.01),心脏指数由2.52±0.49升高至2.72±0.47(P〈0.01)。结论应用重组链激酶溶栓可明显改善AMI患者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链激酶 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心脏功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应用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5
20
作者 程光文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3期274-276,共3页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治疗的首选,对于有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心源性休克的病人,手术风险和死亡率会升高,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是一种机械性辅助循环方法,对衰竭的心脏起到辅助作用,增加心肌供血,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心...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治疗的首选,对于有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心源性休克的病人,手术风险和死亡率会升高,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是一种机械性辅助循环方法,对衰竭的心脏起到辅助作用,增加心肌供血,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心功能.两者联合应用,提高急诊病人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球囊反搏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