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推广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制约因素分析——以兴安县葡萄产业为例
1
作者 胡纯志 《广西农学报》 2015年第4期70-71,共2页
文章以兴安县葡萄产业为例,采取座谈、访问、调查问卷等方式,对技术推广部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技术推广部门 农业产业 作用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安县耕地地力等级划分与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陈艳春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7期768-770,共3页
【目的】为科学评价兴安县耕地综合生产力,配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法】根据《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NY/T309-1996)标准,参照《耕地地力评价指南》技术流程,运用"兴安县耕地资源管理... 【目的】为科学评价兴安县耕地综合生产力,配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法】根据《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NY/T309-1996)标准,参照《耕地地力评价指南》技术流程,运用"兴安县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对兴安县耕地地力进行等级划分与科学评价。【结果】兴安县耕地地力划分为7个等级,一、二等级田(地)面积为4344ha,占耕地总面积的12.7%;三、四、五等级田(地)面积为24255ha,占耕地总面积的71.3%;六、七等级田(地)面积为5430ha,占耕地面积的16.0%。【建议】在生产管理上,针对七级田地不同土壤特点,应采取不同的改良措施,加强改造:通过深耕深翻,加深耕作层;合理施用化肥;加大有机肥的投入;推广绿肥种植,推行秸秆还田;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改良灌溉设施,提升耕地地力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地力 等级划分 评价 兴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安县柑桔黄龙病发生情况调查
3
作者 丁舜之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兴安县 柑桔 黄龙病 发生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安县超级稻病虫害发生与综合防治
4
作者 李红松 黄婕 《广西植保》 2008年第1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超级稻 兴安县 病虫害发生 综合防治 试验示范 种植面积 品种引进 技术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安县中低产田(地)现状与改良措施
5
作者 陈艳春 《广西农学报》 2010年第3期29-33,共5页
按照农业部耕地地力评价规程和分级标准,利用兴安县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耕地生产潜力评价,以此评价结果为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NY/T310-1996)的划分标准,应用兴安县测... 按照农业部耕地地力评价规程和分级标准,利用兴安县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耕地生产潜力评价,以此评价结果为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NY/T310-1996)的划分标准,应用兴安县测土配方施肥属性数据库,划分出兴安县中低产田(地)类型及面积,并对兴安县中低产田(地)类型及障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改良利用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产田 现状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兴安县葡萄根瘤蚜危害调查初报 被引量:8
6
作者 宋雅琴 陈爱军 +7 位作者 娄兵海 彭浩民 郑远桥 刘萍 何建军 覃炳树 李善菊 白先进 《南方园艺》 2017年第4期35-37,共3页
葡萄根瘤蚜是葡萄上的毁灭性害虫,2015年在广西兴安县溶江镇葡萄产区发现。为了了解兴安县葡萄根瘤蚜的发生及危害情况,2016~2017年对溶江镇11个村委的葡萄产地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有9个村委发现有葡萄根瘤蚜的存在,溶江镇葡萄产区... 葡萄根瘤蚜是葡萄上的毁灭性害虫,2015年在广西兴安县溶江镇葡萄产区发现。为了了解兴安县葡萄根瘤蚜的发生及危害情况,2016~2017年对溶江镇11个村委的葡萄产地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有9个村委发现有葡萄根瘤蚜的存在,溶江镇葡萄产区受害面积达85.46%;兴安县是广西最大的葡萄产区,95%以上为自根葡萄苗,葡萄根瘤蚜的发生对该县葡萄产业危害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根瘤蚜 兴安县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兴安县葡萄避雨栽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4
7
作者 覃炳树 陈艳春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7年第6期40-41,44,共3页
兴安县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引种巨峰葡萄品种,经过多年的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宜本地巨峰葡萄的栽培模式,全县种植面积达2000hm^2。1999—2000年连续大面积受到霜霉病为害,生产上过度使用激素,葡萄品质、产量下降,价格下跌,出现了... 兴安县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引种巨峰葡萄品种,经过多年的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宜本地巨峰葡萄的栽培模式,全县种植面积达2000hm^2。1999—2000年连续大面积受到霜霉病为害,生产上过度使用激素,葡萄品质、产量下降,价格下跌,出现了伤农毁树的不良局面。为寻找兴安县葡萄产业的出路,1997—2003年进行了葡萄避雨栽培技术试验研究。选用单行避雨棚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品种 避雨栽培 兴安县 广西 巨峰葡萄 种植面积 栽培模式 葡萄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安县甜玉米免耕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总结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雅丹 张育荣 崔桂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2期69-69,共1页
试验示范了秋甜玉米免耕栽培和管理技术,包括季节安排、育苗、免耕栽培、田间管理、病虫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为秋甜玉米免耕栽培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甜玉米 栽培技术 试验示范 广西兴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葡萄品种在兴安县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爱军 常远涛 +3 位作者 覃炳树 郑远桥 万保雄 易显荣 《南方园艺》 2010年第6期11-12,共2页
通过三年的田间栽培观察比较,维多利亚、夏黑、温克等3个葡萄品种植物学特征和果实性状,对其在兴安县溶江镇的生长结果及生态适应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个品种早结丰产性良好,各种病虫害均能有效控制,实现优质安全高效栽培。维多利亚7... 通过三年的田间栽培观察比较,维多利亚、夏黑、温克等3个葡萄品种植物学特征和果实性状,对其在兴安县溶江镇的生长结果及生态适应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个品种早结丰产性良好,各种病虫害均能有效控制,实现优质安全高效栽培。维多利亚7月上旬成熟,耐贮运,可适度发展以调节鲜食葡萄供应期。夏黑7月中旬成熟,比巨峰早熟15 d左右,品质优良,可作早熟重点发展品种。温克9月上旬成熟,口感脆而浓甜,耐贮运,可作晚熟重点发展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品种 引种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安县柑桔黄龙病的防治措施及柑桔发展优势浅析
10
作者 赵美艳 《广西园艺》 2004年第5期38-39,共2页
兴安县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引种温州蜜柑,90年代为兴安县柑桔生产的高峰期,全县有柑桔面积8 000 hm2左右,挂果面积6 133 hm2,最高年产的1997年达13万t,兴安县成为了全国最大的柑桔基地县之一.但是,由于前几年柑桔价格下降,果园管护水... 兴安县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引种温州蜜柑,90年代为兴安县柑桔生产的高峰期,全县有柑桔面积8 000 hm2左右,挂果面积6 133 hm2,最高年产的1997年达13万t,兴安县成为了全国最大的柑桔基地县之一.但是,由于前几年柑桔价格下降,果园管护水平不高,柑桔黄龙病迅速蔓延,柑桔生产受到了明显的制约.在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只有重新认识和定位本县的柑桔生产,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彻底更新黄龙病危害严重的柑桔园,才能重振兴安柑桔雄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黄龙病 兴安县 发展优势 防治措施 20世纪60年代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柑桔生产 1997年 温州蜜柑 90年代 价格下降 品种结构 高峰期 柑桔园 面积 挂果 管护 果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安县葡萄“气灼病”发生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傅仕才 李红松 《广西园艺》 2006年第2期26-29,共4页
关键词 葡萄园 发生原因分析 兴安县 方法探讨 生理性病害 防治 生理失调 气候异常 发病程度 技术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安县甜玉米苗期立枯病发生与防治
12
作者 黄婕 《南方园艺》 2009年第6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苗期立枯病 甜玉米 兴安县 发生与防治 种植面积 发病率 加工企业 玉米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甜—菜—肥”稻田耕作模式应用分析——以兴安县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丁贵明 蒋德赏 唐进之 《广西农学报》 2017年第3期1-4,8,共5页
【目的】探索推广应用"水稻—免耕秋甜玉米—白菜花—绿肥"稻田耕作模式,为实现稳粮增收、可持续发现展提供参考。【方法】以兴安县为例,分析兴安县推广应用该模式的现状、模式效益优势和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新... 【目的】探索推广应用"水稻—免耕秋甜玉米—白菜花—绿肥"稻田耕作模式,为实现稳粮增收、可持续发现展提供参考。【方法】以兴安县为例,分析兴安县推广应用该模式的现状、模式效益优势和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新形势下的发展对策,形成配套的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结果】"水稻—免耕秋甜玉米—白菜花—绿肥"模式成为兴安县特色、效益农业生产新模式,应用面积不断扩大,可实现667m^2"500公斤粮,万元钱",对促进了粮食生产可持续和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结论】"水稻—免耕秋甜玉米—白菜花—绿肥"稻田耕作模式,集水旱轮作、免耕栽培、种田养地于一体。具有绿色、高产、高效、钱粮双增、循环农业等特点,是绿色高效稻田耕作模式,推广应用前景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耕作模式 应用 效益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安县柑橘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14
作者 赵玉君 《南方园艺》 2013年第3期20-21,共2页
兴安县发展柑橘产业有着优越的地理、气候、交通条件优势及传统产业优势,该文对柑橘生产基础薄弱、产业投入乏力等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未来兴安县柑橘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兴安县 柑橘产业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安县葡萄生产存在问题分析及今后发展对策
15
作者 傅仕才 《广西园艺》 2005年第6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优质葡萄 兴安县 发展对策 20世纪80年代 产存 农民致富 生产基地 华南地区 主导产业 市场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安县葡萄主要病害发生危害及防治
16
作者 傅仕才 《广西园艺》 2006年第1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葡萄生产 葡萄病害 发生危害 兴安县 防治 种植面积 主导产业 农民致富 观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安葡萄栽培技术
17
作者 陈伟超 蒋世语 覃炳树 《广西农学报》 2000年第1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葡萄栽培 兴安县 增加农民收入 病虫害防治 甲基托布津 最适宜温度 百菌清 生物学特性 结果母枝 石硫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农业推广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分析
18
作者 李军 《农技服务》 2017年第8期186-186,共1页
在新时期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推广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较为直接的联系,需要相关部门对农业推广含义与特征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农业现代化概念等进行总结,保证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关系结论,达到预期的管控目的。
关键词 农业推广 农业现代化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于文娟 王建 +4 位作者 钟雪莲 李红松 姬红丽 周雪平 彭云良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705-2710,共6页
【目的】本文研究了杂交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技术。【方法】在广西兴安县病圃,调查了25%吡虫啉拌种、播种后40目防虫网覆盖、出苗后15 d 25%噻嗪酮喷雾以及移栽前2 d 25%吡蚜酮喷雾带药移栽等单项措施及其各措施不同组合,对中... 【目的】本文研究了杂交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技术。【方法】在广西兴安县病圃,调查了25%吡虫啉拌种、播种后40目防虫网覆盖、出苗后15 d 25%噻嗪酮喷雾以及移栽前2 d 25%吡蚜酮喷雾带药移栽等单项措施及其各措施不同组合,对中浙优8号、H两优991和Taichung Native(TN1)等3个水稻品种乳熟后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株率的影响,以出现高位不育分蘖及明显矮化症状为病株标准。【结果】不同品种各处理中发病株率数据表明,中浙优8号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具有抗性,而H两优991和TN1均为感病品种。在不同防治措施组合中,中浙优8号的平均发病株率为6.97%,各防治措施及其组合的相对防效在26.08%~75.38%,其中以防虫网覆盖+25%吡蚜酮带药移栽的防治效果最高;不同处理间H两优991的发病株率在9.63%~22.05%,在不同防治措施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本品种的空白对照,其中7个防治处理的平均病株率与中浙优8号空白对照相当(P>0.05);不同处理下的TN1发病株率均为100%。【结论】药剂拌种、防虫网覆盖结合带药移栽可以保护抗、感品种免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侵袭;抗病品种与苗期全程保护技术相结合,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病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抗性 杀虫剂 防虫网覆盖 带药移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稻品种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 被引量:11
20
作者 于文娟 钟雪莲 +4 位作者 李红松 陈永翠 姬红丽 周雪平 彭云良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315-2319,共5页
【目的】为筛选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品种,【方法】在广西兴安设立病圃,对来自西南稻区的171个和长江中下游稻区的172个水稻生产品种进行了抗性评价。【结果】在分行初步筛选试验中,拔节期TN1平均矮缩株率为10. 67%,生产品种平均... 【目的】为筛选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品种,【方法】在广西兴安设立病圃,对来自西南稻区的171个和长江中下游稻区的172个水稻生产品种进行了抗性评价。【结果】在分行初步筛选试验中,拔节期TN1平均矮缩株率为10. 67%,生产品种平均矮缩株率在0. 00%~19. 52%,其中99. 32%的品种其平均矮缩株率低于TN1;平均矮缩株率低于15. 00%的水稻品种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抗性,不同地区间抗性品种比例无显著差异(P=0. 2725),但49个参试粳稻品种中表现抗性的比例为71. 43%,远远高于参试籼稻品种表现抗性的比例(P <0. 001)。选取矮缩株率不同的105个品种进行小区试验,黄熟期以植株矮缩或高位分蘖为病株标准,两年间对照TN1的病株率均达100. 00%,稳定表现抗病的品种有C两优4418、野香优688、野香优3号、黔两优58、中浙优8号、中浙优1号和中浙优10号。【结论】筛选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品种,找到抗性较好的优良水稻品种,充分利用抗性水稻品种,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提供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生产品种 病株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