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镁/钢异种金属CMT对接熔钎焊连接机理 被引量:15
1
作者 曹睿 朱海霞 +3 位作者 王清 董闯 林巧力 陈剑虹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7-40,130,共4页
文中用AZ61镁焊丝以及冷金属过渡焊接方法对接形式连接镁合金AZ31和镀锌钢板,在焊接过程中保持焊接速度不变,通过调节送丝速度和对钢板开不同的坡口研究不同焊接工艺参数下焊缝的表面成形、接头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结构.结果表明,通过... 文中用AZ61镁焊丝以及冷金属过渡焊接方法对接形式连接镁合金AZ31和镀锌钢板,在焊接过程中保持焊接速度不变,通过调节送丝速度和对钢板开不同的坡口研究不同焊接工艺参数下焊缝的表面成形、接头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结构.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合适的焊接参数以及坡口形式,镁-钢之间能形成焊缝成形美观、接头最大抗拉载荷达到4.02 k N的镁钢对接熔钎焊接头.并且熔钎焊接头包括镁侧的熔焊接头和钢侧的钎焊接头,钎焊接头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坡口面上的镁与裸钢板之间的钎焊接头,另一部分是镀锌钢板上表面的镁-镀锌钢之间的钎焊接头.镁-镀锌钢侧的钎焊连接主要由靠近镁侧的(α-Mg+Mg Zn)的共晶相,以及靠近钢侧的Fe-Al相反应层实现连接.无镀锌层的钢和镁连接主要依靠焊丝中的微量Al元素扩散到钢表面形成Fe/Al相来实现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AZ31 镀锌钢 冷金属过渡 熔钎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钛异种金属冷金属过渡焊接的温度场模拟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岑 曹睿 +3 位作者 林巧力 王清 董闯 陈剑虹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20,114,共5页
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镁/钛异种金属搭接接头的有限元模型,对镁/钛异种金属冷金属过渡焊接过程的温度场进行模拟,分析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并通过试验验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比较了不同送丝速度下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并对特征点的显微组... 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镁/钛异种金属搭接接头的有限元模型,对镁/钛异种金属冷金属过渡焊接过程的温度场进行模拟,分析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并通过试验验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比较了不同送丝速度下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并对特征点的显微组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镁、钛两侧的温度场呈不对称分布.距离焊缝中心相同的两点,镁板侧试件温度上升较快,达到的峰值温度比钛板侧高,且下降速度也快.随着送丝速度的增加,峰值温度变高,达到钛板的熔化温度,钛的熔化量也就随之增加,镁钛连接界面有较好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钛异种金属 冷金属过渡 焊接温度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镀锌钢焊接接头金属间化合物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黄健康 刘宁 +2 位作者 何翠翠 石玗 樊丁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7-841,共5页
针对Al/镀Zn钢板Pulsed DE-GMAW焊接接头界面区金属间化合物相的确定性研究,在热力学基本定律的基础上,建立铝/镀锌钢板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界面Fe-Al-Zn相形成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的计算模型,得到Al/镀Zn钢板异种金属焊接接头Fe_2Al_5Zn_(0... 针对Al/镀Zn钢板Pulsed DE-GMAW焊接接头界面区金属间化合物相的确定性研究,在热力学基本定律的基础上,建立铝/镀锌钢板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界面Fe-Al-Zn相形成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的计算模型,得到Al/镀Zn钢板异种金属焊接接头Fe_2Al_5Zn_(0.4)金属间化合物相形成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分析界面Fe_2Al_5Zn_(0.4)金属间化合物存在的可能性,并与焊接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热力学模型是合理的,在界面上形成Fe_2Al_5Zn_(0.4)金属间化合物,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并推论了Fe_2Al_5Zn_(0.4)是在Fe_2Al_5与FeAl_3形成后,由于Zn扩散进入Fe_2Al_5的晶体空位所得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旁路耦合电弧焊 铝/钢焊接 金属间化合物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释率对ENiCrFe-7焊材熔敷金属隔离层中凝固裂纹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7
4
作者 闫英杰 张凯嘉 +3 位作者 王若蒙 蒋勇 曹睿 陈剑虹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17,I0001,共7页
采用ENiCrFe-7镍基焊材作为填充金属对Q345B钢进行焊接,在熔敷金属的隔离层中发现存在较大尺寸的微裂纹.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等手段,对隔离层内裂纹的分布、形态及裂纹内析出相等进行分析,并与不存在裂纹的熔敷金属... 采用ENiCrFe-7镍基焊材作为填充金属对Q345B钢进行焊接,在熔敷金属的隔离层中发现存在较大尺寸的微裂纹.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等手段,对隔离层内裂纹的分布、形态及裂纹内析出相等进行分析,并与不存在裂纹的熔敷金属区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裂纹只存在于隔离层中,该区域中的稀释率较高,导致Fe含量较高;隔离层中富Nb析出物数量高于无裂纹的熔覆金属区域;裂纹表面呈现出典型的凝固裂纹形态,并存在大量富集Nb,S元素的析出相;焊接过程中,富Nb,S低熔点相析出是导致隔离层中形成凝固裂纹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90焊材 隔离层 凝固裂纹 稀释率 析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镀层对铝/钢激光熔钎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黄健康 王梓懿 +2 位作者 刘宁 余淑荣 樊丁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9-105,共7页
针对在铝/钢焊接过程中,钢的表面金属镀层对铝/钢激光熔钎焊接头性能有着重要影响的问题,研究铝合金在不同金属镀层的低碳钢表面的铺展效果,通过SEM对不同金属镀层下熔钎焊接头界面微观组织形态、金属间化合物厚度、种类等进行分析,并... 针对在铝/钢焊接过程中,钢的表面金属镀层对铝/钢激光熔钎焊接头性能有着重要影响的问题,研究铝合金在不同金属镀层的低碳钢表面的铺展效果,通过SEM对不同金属镀层下熔钎焊接头界面微观组织形态、金属间化合物厚度、种类等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不同金属镀层下铝/钢接头的力学性能及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钢表面的金属镀层对铝/钢激光熔钎焊过程中5A06铝合金在钢上的铺展与浸润有着较大的影响,其中5A06铝合金在镀铝钢上的铺展效果最佳,且铝合金与镀铝锌钢熔钎焊的接头抗拉性能最好,达到母材铝合金的70%。铝/钢界面金属间化合物主要由铝铁金属间化合物组成,其中在镀铝钢、镀铝锌钢、镀锌钢中主要存在Fe2Al5,FeAl3,FeAl等金属间化合物,在镀镍钢界面中还存在Fe4Al13等金属间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钢激光熔钎焊 不同金属镀层 界面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纯钛TA2/紫铜T2异种金属CMT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和腐蚀性能 被引量:5
6
作者 曹睿 冯振 +1 位作者 陈剑虹 景敏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9-42,115,共5页
采用冷金属过渡技术(CMT)对工业纯钛TA2和紫铜T2异种金属薄板进行对接焊.焊接过程中,使焊丝偏向铜的一侧,铜母材和焊丝熔化形成熔焊接头,熔化的填充材料润湿钛母材,形成钎焊界面,实现钛和铜的熔钎焊连接.使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 采用冷金属过渡技术(CMT)对工业纯钛TA2和紫铜T2异种金属薄板进行对接焊.焊接过程中,使焊丝偏向铜的一侧,铜母材和焊丝熔化形成熔焊接头,熔化的填充材料润湿钛母材,形成钎焊界面,实现钛和铜的熔钎焊连接.使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和力学试验研究焊接接头的组织以及连接机理.在室温下10%HCl溶液中,研究钛/铜异种金属CMT焊接接头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钎焊界面由Ti Cu,Ti2Cu,Al Cu2Ti等多种金属间化合物组成;焊缝区由铜基固溶体和Ti-Cu-Al-Ni-Fe五元素析出相组成;接头的抗拉强度达到205 MPa;焊接接头在室温10%HCl溶液中腐蚀7天后,钎焊界面出现腐蚀沟槽,14天后自行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铜异种金属 冷金属过渡 连接机理 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裸钢板冷金属过渡点塞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6
7
作者 黄倩 曹睿 +2 位作者 朱海霞 陈剑虹 王培中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9-62,116,共5页
采用Al Si5铝合金焊丝,冷金属过渡方法对6061铝合金和裸钢板进行了搭接点塞焊试验,运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工艺参数,分析了接头的界面结构特征及其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法成功实现了铝和裸钢板的连接,点焊接头成形美观、性能良好;工艺... 采用Al Si5铝合金焊丝,冷金属过渡方法对6061铝合金和裸钢板进行了搭接点塞焊试验,运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工艺参数,分析了接头的界面结构特征及其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法成功实现了铝和裸钢板的连接,点焊接头成形美观、性能良好;工艺参数显著性顺序为裸钢板孔径大小、点焊时间、送丝速度;接头为典型的点熔钎焊接头,由钎焊结合区和熔焊结合区组成;接头上的缺陷主要是气孔;接头的最大抗拉剪载荷可达4 k N以上,断裂方式为撕裂型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金属过渡点塞焊 铝/裸钢板 正交试验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车身用铝合金冷金属过渡点塞焊工艺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曹睿 黄倩 +1 位作者 朱海霞 陈剑虹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18,113,共5页
采用Al Si5铝合金焊丝,冷金属过渡方法对汽车车身用6061铝合金进行了搭接点塞焊试验,研究了送丝速度、铝板孔直径、点塞焊时间对点塞焊接头焊点直径、焊核直径和拉伸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送丝速度主要影响焊点直径的大小,点塞焊时间和... 采用Al Si5铝合金焊丝,冷金属过渡方法对汽车车身用6061铝合金进行了搭接点塞焊试验,研究了送丝速度、铝板孔直径、点塞焊时间对点塞焊接头焊点直径、焊核直径和拉伸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送丝速度主要影响焊点直径的大小,点塞焊时间和铝板孔直径主要影响焊核直径和拉伸载荷.接头拉伸载荷主要取决于焊核直径的大小,焊核直径越大,拉伸载荷越大,与焊点直径关系不大.接头为典型的熔焊接头,焊缝主要由α-Al固溶体和Al-Si共晶相组成,点塞焊接头断裂方式为撕裂型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车身 冷金属过渡 铝合金 点塞焊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裸钢板异种金属冷金属过渡熔钎焊连接机理 被引量:5
9
作者 朱海霞 曹睿 +2 位作者 李雅范 林巧力 陈剑虹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7-80,132,共4页
以AZ61镁合金焊丝为填充材料,对AZ31B镁合金/Q235裸钢板进行冷金属过渡熔钎焊试验研究,分析不同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分析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及其元素分布状况来研究其连接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送丝速度的增加,接... 以AZ61镁合金焊丝为填充材料,对AZ31B镁合金/Q235裸钢板进行冷金属过渡熔钎焊试验研究,分析不同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分析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及其元素分布状况来研究其连接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送丝速度的增加,接头最大抗拉载荷先升高后降低,当焊缝宽度较大时,断裂易发生在镁的热影响区,其最大抗拉载荷可达6 k N以上;焊缝及镁合金中的Al原子通过焊接过程扩散到界面上形成很薄的Fe-Al相反应层,从而实现了镁、裸钢板的有效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金属过渡焊 镁/裸钢板 接头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金属夹杂物对纯镍N6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希靖 柴廷玺 +3 位作者 张东 赵青山 陈韩锋 段国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65-70,共6页
以纯镍N6为主要研究对象,借助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及电解萃取装置等手段分析了非金属夹杂物对纯镍N6焊接接头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纯镍N6试样断裂与非金属夹杂物尺寸、形貌、数量... 以纯镍N6为主要研究对象,借助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及电解萃取装置等手段分析了非金属夹杂物对纯镍N6焊接接头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纯镍N6试样断裂与非金属夹杂物尺寸、形貌、数量等因素有直接的关系;非正常断裂试样的断口表现为沿晶断裂,断口上夹杂物主要由Al、Si、Ca、Mg、O、Fe等元素组成;对试样的金相组织与夹杂物进行分析发现非正常断裂试样中夹杂物数量及尺寸均大于正常试样,杂物数量大于50个/mm2且夹杂物尺寸大于10μm的试样均发生断裂;夹杂物主要为氧化铝类(Al2O3、SiO2)、硅酸盐类、氮化物类(AlN、TiN、Ti(C,N))及复相夹杂物;原位拉伸试验表明,断裂的主要原因是在金属基体中存在的夹杂物诱发裂纹源,在应力的作用下裂纹扩展导致断裂。综合分析表明,纯镍N6焊接接头在生产中的断裂是由脆性夹杂物的存在而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镍N6 焊接接头 断裂 非金属夹杂物 PURE NICKEL N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钛异种金属冷金属过渡焊接头应力场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3
11
作者 车洪艳 刘国辉 +3 位作者 王岑 张海燕 曹睿 陈剑虹 《机械工程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5-110,共6页
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镁/钛异种金属冷金属过渡焊接头的有限元模型,对焊接过程中接头的应力场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了不同的焊接参数和约束条件下应力场的变化规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随着焊接过程的进行,焊... 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镁/钛异种金属冷金属过渡焊接头的有限元模型,对焊接过程中接头的应力场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了不同的焊接参数和约束条件下应力场的变化规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随着焊接过程的进行,焊缝处的横向应力和纵向应力均由压应力向拉应力转变;在焊接接头完全冷却后,镁侧的最大横向残余拉应力值为88MPa,钛侧的为192MPa;在焊接接头完全冷却后,焊缝两侧的纵向残余拉应力峰值基本相等,大约为220MPa,钛侧的纵向残余压应力值较大,最大值为265 MPa;采用耦合约束后,模拟得到的残余应力值与试验测试结果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钛异种金属 冷金属过渡 焊接应力场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镍中非金属夹杂物的电解萃取 被引量:2
12
作者 柴廷玺 王希靖 +2 位作者 王江 王平义 曹爱崇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6-41,共6页
试验以纯镍N6为对象,采用电解萃取试验将N6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分离并提取。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电解液配比为0.1%Cr2(SO4)3、0.2%~0.4%柠檬酸钠、0.1%~1%FeSO4、0.1%~1%NiSO4、1%NaCl。最佳电解工艺为:电流密度60~80mA/cm2,电解时间24h... 试验以纯镍N6为对象,采用电解萃取试验将N6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分离并提取。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电解液配比为0.1%Cr2(SO4)3、0.2%~0.4%柠檬酸钠、0.1%~1%FeSO4、0.1%~1%NiSO4、1%NaCl。最佳电解工艺为:电流密度60~80mA/cm2,电解时间24h,实验温度为(20±5)℃,电解液pH值为5~6。在此最佳电解工艺参数下可完成对纯镍N6中非金属夹杂物的电解萃取。借助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及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分析非金属夹杂物,结果表明,不同纯镍N6试样中均存在非金属夹杂物,但不同试样中的夹杂物数量与尺寸有所不同;非金属夹杂物主要由硅、铝、钙、镁、铁、氧等元素构成,主要夹杂物包括氧化铝类、硅酸盐、铝酸盐、复相夹杂物以及氮化物类。本研究对金属冶炼和浇注工艺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镍N6 电解萃取 电解液 非金属夹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速度对贝氏体焊缝金属硬度及冲击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睿 朱万超 +3 位作者 毛高军 陈剑虹 郭栖利 蒋勇 《焊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10,69,共5页
随着高强高韧板条贝氏体钢的快速发展,研发与其匹配的高强高韧焊缝金属及其强韧性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通过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采用热膨胀法测得不同焊接热循环条件下贝氏体焊缝金属的相变温度和时间,分析... 随着高强高韧板条贝氏体钢的快速发展,研发与其匹配的高强高韧焊缝金属及其强韧性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通过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采用热膨胀法测得不同焊接热循环条件下贝氏体焊缝金属的相变温度和时间,分析不同模拟焊接冷却速度下贝氏体焊缝金属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和冲击韧性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绘制得到贝氏体焊缝金属的CCT曲线,进而为制定贝氏体钢焊接工艺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技术支持。试验结果表明,当焊接冷却速度处于0.5-5℃/s范围内,形成更多的板条贝氏体组织,可以达到提高冲击韧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体焊缝金属 热模拟 微观组织 显微硬度 冲击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热输入对低碳贝氏体金属粉芯焊丝(CHT120CK4)熔敷金属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蒋勇 郭栖利 +3 位作者 梁晨 董万龙 李伟 曹睿 《电焊机》 2021年第6期32-40,I0004,共10页
采用一种低碳贝氏体金属粉芯焊丝进行对接焊接,研究不同热输入(13.4~20.6 kJ/cm)对低碳贝氏体金属粉芯焊丝熔敷金属组织、拉伸性能和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低碳贝氏体熔敷金属的原始焊缝、焊缝内再热区组织都由粒状贝氏体和准多边... 采用一种低碳贝氏体金属粉芯焊丝进行对接焊接,研究不同热输入(13.4~20.6 kJ/cm)对低碳贝氏体金属粉芯焊丝熔敷金属组织、拉伸性能和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低碳贝氏体熔敷金属的原始焊缝、焊缝内再热区组织都由粒状贝氏体和准多边形铁素体(QPF)组成。随着热输入的增加,原始焊缝、焊缝内再热区中的粒状贝氏体含量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规律,随着热输入的增加,熔敷金属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先增大后降低,与微观组织的变化趋势一致;17.9 kJ/cm热输入下熔敷金属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均达到峰值;随着热输入的增大,冲击韧性逐渐降低。在室温和-50℃下13.4 kJ/cm热输入的熔敷金属具有较好的拉伸塑性和冲击韧性,这主要与低热输入下的细小晶粒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热输入 焊缝 显微组织 拉伸性能 冲击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600/AZ31无匙孔搅拌摩擦点焊塑性金属流动特性及断裂行为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希靖 许有伟 +1 位作者 张亮亮 魏万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7-60,70,共5页
在最优焊接参数下,对1 mm DP600镀锌钢板和3 mm AZ31镁板进行无匙孔搅拌摩擦点焊试验,焊后对接头分别进行横切、纵切及层切,采用扫描电镜(SEM)分析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镁钢间的混合主要发生在搅拌针作用区域,形成"... 在最优焊接参数下,对1 mm DP600镀锌钢板和3 mm AZ31镁板进行无匙孔搅拌摩擦点焊试验,焊后对接头分别进行横切、纵切及层切,采用扫描电镜(SEM)分析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镁钢间的混合主要发生在搅拌针作用区域,形成"机械互锁"的组织形貌,有利于增加两种材料的有效接触,形成复相强化;轴肩作用区镁钢间搅拌不明显,界面较平滑,镁钢界面形成了金属化合物以及氧化镁,降低了接头的塑性和韧性.对DP600/AZ31无匙孔搅拌摩擦点焊焊接接头进行拉伸试验,发现焊接接头从搭接界面上断裂,断口呈"脉状花样",为延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金属流动特性 无匙孔搅拌摩擦点焊 DP600/AZ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钢异种金属CMT焊接接头应力场的数值模拟
16
作者 刘国辉 车洪艳 +2 位作者 马雷 余斯亮 曹睿 《机械工程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0-94,共5页
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铝-钢异种金属冷金属过渡(CMT)焊接过程中焊接接头应力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应力分布的变化规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不同焊接时间下,焊接接头在钢板和铝合金板侧的von Mises应力分布不对称,其中铝... 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铝-钢异种金属冷金属过渡(CMT)焊接过程中焊接接头应力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应力分布的变化规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不同焊接时间下,焊接接头在钢板和铝合金板侧的von Mises应力分布不对称,其中铝合金板侧承受的应力较钢板侧的小;在焊接过程中,近焊缝处的纵向应力由压应力转变为拉应力,横向应力在焊初始阶段为拉应力,随后变为压应力,再转变为拉应力;在铝合金板侧和钢板侧热影响区的纵向残余拉应力最大,分别为125,208 MPa,位于铝合金板侧和钢板侧的横向残余压应力峰值几乎相同,约为80 MPa;残余应力分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拟合优度为0.75,证明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金属 应力分布 CMT焊接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焊接接头疲劳寿命延长技术综述 被引量:8
17
作者 孙朋飞 姚丹丹 +4 位作者 张鹏林 王董琪琼 侯嘉鹏 王强 张哲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059-9068,共10页
疲劳断裂是金属构件在循环或交变载荷作用下长期服役过程中的主要失效形式。焊接是重要的金属成型方法,焊接接头是同种金属或异种金属连接的部位,是焊接金属构件上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渐变区。由于金属构件服役的环境越来越苛刻,长期... 疲劳断裂是金属构件在循环或交变载荷作用下长期服役过程中的主要失效形式。焊接是重要的金属成型方法,焊接接头是同种金属或异种金属连接的部位,是焊接金属构件上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渐变区。由于金属构件服役的环境越来越苛刻,长期在循环或交变载荷作用下服役时,焊接接头的疲劳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如何延长金属构件焊接接头疲劳寿命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由于金属焊接工艺复杂,含有焊接接头的金属构件疲劳寿命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首先总结了影响焊缝疲劳寿命的关键因素,包括组织变化、焊接缺陷、应力集中、残余应力等。由于焊接接头存在组织演变、几何结构变化以及焊接缺陷等问题,焊接接头疲劳性能通常较基体大幅下降。随后综述了多种焊缝疲劳延寿技术,如焊缝打磨技术、锤击技术、TIG熔修技术、高频机械冲击技术、低相变温度焊接材料技术等。根据焊缝疲劳延寿技术特征,大致分为焊缝形状修饰法、焊缝残余应力法和低相变温度材料法三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寿命 焊缝形状修饰法 焊缝残余应力法 低相变点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铁镍渣综合利用的研究与进展综述 被引量:14
18
作者 马泳波 杜雪岩 +2 位作者 Alibek Kakimov 申莹莹 李国洲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5-31,共7页
富铁镍渣(含铁约40%)难以被直接提取利用,只能进行堆置处理,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还占用了大量的场地。介绍了近年来对于镍渣的综合利用研究与进展,包括还原提铁、提取镍钴铜、冶炼钢铁合金、制作微晶玻璃、用于建筑领域以及矿山填埋,... 富铁镍渣(含铁约40%)难以被直接提取利用,只能进行堆置处理,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还占用了大量的场地。介绍了近年来对于镍渣的综合利用研究与进展,包括还原提铁、提取镍钴铜、冶炼钢铁合金、制作微晶玻璃、用于建筑领域以及矿山填埋,并归纳总结了这些利用方法的不足之处,最后对镍渣综合利用的发展要求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渣 综合利用 提铁 微晶玻璃 矿山填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Si焊丝Al/Cu异种金属冷金属过渡熔钎焊接头显微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艾兵权 曹睿 陈剑虹 《焊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17,69,共4页
利用AlSi5焊丝作为填充材料对6061铝合金和T2纯铜进行冷金属过渡(Cold Metal Transfer,CMT)熔钎焊.通过拉伸试验评定搭接接头力学性能并采用SEM,EDS分析搭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及化学成分,利用XRD进一步确定了钎焊界面产物.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AlSi5焊丝作为填充材料对6061铝合金和T2纯铜进行冷金属过渡(Cold Metal Transfer,CMT)熔钎焊.通过拉伸试验评定搭接接头力学性能并采用SEM,EDS分析搭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及化学成分,利用XRD进一步确定了钎焊界面产物.研究结果表明:送丝速度在6.5 ~ 7.5 m/min焊接时,焊接过程稳定,焊缝成形美观.搭接接头主要断裂在钎焊面处,最大拉剪载荷为154 N/mm.钎焊界面产物主要为CuAl,CuAl2,厚度在150μm左右,显微硬度在400 HV0.1左右.钎焊界面处形成的脆硬金属间化合物是铝铜搭接接头断裂于钎焊面处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铜熔钎焊 冷金属过渡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化学成分 金属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蔓延高温合成先进材料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正宁 喇培清 +4 位作者 孟倩 王鸿鼎 王文科 康纪龙 蒲永亮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66-73,共8页
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技术利用反应体系自身的放热来维持反应的进行,是高效低成本制备特殊性能先进材料的方法之一。本文概述了自蔓延高温反应的燃烧机理,通过热力学计算证明了反应体系自加热实现高温的可能性,并介绍了化学计量数、反应... 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技术利用反应体系自身的放热来维持反应的进行,是高效低成本制备特殊性能先进材料的方法之一。本文概述了自蔓延高温反应的燃烧机理,通过热力学计算证明了反应体系自加热实现高温的可能性,并介绍了化学计量数、反应物料量、保护气压力、反应物料颗粒大小、坯料密度和点火方式等工艺参数对SHS反应的影响,综述了SHS在无机非金属、金属间化合物、块体合金等材料制备中的研究新进展,最后总结了现有SHS的一些技术瓶颈、工艺难点以及相应的解决路径,并分析了该技术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所需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合成 无机非金属材料 金属间化合物 块体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