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干旱山区膜侧沟播苜蓿建植生产性能评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康爱民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136-3140,共5页
为探讨抗旱种草技术,观测对比分析了春季覆膜不同垄宽0、20、30、40、50cm沟播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随覆膜集水补墒不足程度的增加,由于细胞生长减缓引起对同化物的需求也随之减少,故对试验苜蓿生理发育... 为探讨抗旱种草技术,观测对比分析了春季覆膜不同垄宽0、20、30、40、50cm沟播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随覆膜集水补墒不足程度的增加,由于细胞生长减缓引起对同化物的需求也随之减少,故对试验苜蓿生理发育过程的影响不大。早期出苗生长期不等的个体,在单株发育变化上遵循季节生长能量功能分配生物学特性,并与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在单株产量和根颈发育直径方面,不同膜幅处理之间呈现明显的差异。考虑试验区降水年际变率和行内增苗对个体发育的影响,水土保持草地或种子田应选择30和40cm的覆膜垄宽为宜,收获鲜草的草地以20、30cm的覆膜垄宽抓苗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山区 膜侧沟播 建植苜蓿 性能评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天然草地生态现状与保护措施 被引量:4
2
作者 宋玉魁 王凤翔 《甘肃农业》 2010年第8期51-53,共3页
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长期以来,草原因其广阔的分布、宝贵的... 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长期以来,草原因其广阔的分布、宝贵的生态、经济、社会价值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局部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人口增加,人类影响扩大,草原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现状 保护措施 天然草地 甘肃省 经济社会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战略 全球气候变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侧沟播对陇中半干旱山区苜蓿建植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康爱民 《中国草食动物》 2009年第1期45-47,共3页
对下种沟宽20cm+覆膜垄宽0(CK)、20、30、40、50cm的旱作春播苜蓿获苗生长发育情况及生产性能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从春至夏气候限制补墒,膜幅加宽至40cm后已对早期增苗无促进作用。当年产草平均生长总株高覆膜早苗远大于同播迟苗2个... 对下种沟宽20cm+覆膜垄宽0(CK)、20、30、40、50cm的旱作春播苜蓿获苗生长发育情况及生产性能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从春至夏气候限制补墒,膜幅加宽至40cm后已对早期增苗无促进作用。当年产草平均生长总株高覆膜早苗远大于同播迟苗2个月对照,比值悬殊;鲜、干草行总产膜幅增大草量增、减不明显,随行内增苗密度上升单株产量下降有差异性。因此认为,水土保持或种子田覆膜30~40cm为宜;收草地以20~30cm比较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侧沟播 半干旱山区 苜蓿 建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种草养畜的作用与地位 被引量:5
4
作者 康爱民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5期310-311,共2页
针对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我国好田不种草、单靠高投入化肥维持地力、忽视发展草业生产粮食的现状,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介绍了种草养畜的作用和地位。指出农业生产是将太阳能转化为食物能的生产,人不直接吃草可间接吃以草为食家畜尤其牛羊... 针对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我国好田不种草、单靠高投入化肥维持地力、忽视发展草业生产粮食的现状,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介绍了种草养畜的作用和地位。指出农业生产是将太阳能转化为食物能的生产,人不直接吃草可间接吃以草为食家畜尤其牛羊等反刍动物的奶肉产品。倘若利用草地生态系统植物自我修复的功能和其比森林系统更快的物质循环特点等,会对保持地力、改良土壤、增加绿色覆盖、加速经济运转、促进生态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草养畜 作用 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山区膜侧沟播苜蓿杂草侵染动态研究
5
作者 康爱民 《杂草科学》 2010年第2期22-26,共5页
为掌握杂草侵染动态,对春播沟宽20 cm+覆膜垄宽0(CK)、20(C2)、30(C3)、40(C4)、50(C5)cm苜蓿试验出苗之日起时隔47 d(W1)、37 d(W2)、26 d(W3)的3次除草时段侵量强度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总体杂草侵染增强在雨热同步的W2,侵... 为掌握杂草侵染动态,对春播沟宽20 cm+覆膜垄宽0(CK)、20(C2)、30(C3)、40(C4)、50(C5)cm苜蓿试验出苗之日起时隔47 d(W1)、37 d(W2)、26 d(W3)的3次除草时段侵量强度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总体杂草侵染增强在雨热同步的W2,侵量变差时段>环境>时段×处理互作>处理。杂草"潜"群落决定下一季"显"群落发生危害,CK、C2输入>输出,有两个严重侵害期;C3、C4和C5输入<输出,只有一个侵害期,且C5单峰期有明显提早前移偏斜趋势。覆膜限侵除草牧草抑侵增强相对综合抗侵力C4最强、C5为强、C3较强、C2较弱、CK为弱。栽培覆膜土体越大应除草越早,除草越早则牧草建植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侧沟播 苜蓿 杂草 侵染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甘肃榆中县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魏兴宝 《甘肃农业》 2013年第11期25-26,共2页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化程度、生产力水平、资本积累相对发达的必然产物,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实行农业产业化,不但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还能加速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对贫困地区而言,农业产业化既具有很大的...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化程度、生产力水平、资本积累相对发达的必然产物,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实行农业产业化,不但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还能加速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对贫困地区而言,农业产业化既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又是一个沉甸甸的话题。作者结合榆中贫困地区实际,就农业产业化问题谈些粗浅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中县 农业产业化 贫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