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0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讨论结合术中参与的教学模式在骨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梁钧文 杨智涛 +2 位作者 刘涛 张柏荣 韵向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 探讨术前理论知识讨论结合术中参与的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7月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7级骨科专业实习的医学生40名,分成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0),试验组采用术前理论知识讨论结合术... 目的 探讨术前理论知识讨论结合术中参与的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7月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7级骨科专业实习的医学生40名,分成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0),试验组采用术前理论知识讨论结合术中参与教学模式进行实习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实习教学。授课结束后通过理论考核、实践考核及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实践操作考核及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88.50±4.15)分vs.(84.00±3.57)分(;82.10±5.20)分vs.(75.40±4.15)分;(170.60±7.11)分vs.(159.40±3.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各项教学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术前理论知识讨论结合术中参与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骨科临床实习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可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骨科 临床实习 教学方式 骨科实习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重力导致骨质疏松的机制
2
作者 向德剑 梁晓远 +5 位作者 王胜红 陈长顺 田聪 闫振兴 耿彬 夏亚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132-2140,共9页
背景:在微重力环境中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失衡,导致航天员出现严重的骨质流失。现有研究表明,微重力环境下的骨质流失是由多种细胞、组织和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目的:综述微重力对不同的细胞、组织或系统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总结微重力... 背景:在微重力环境中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失衡,导致航天员出现严重的骨质流失。现有研究表明,微重力环境下的骨质流失是由多种细胞、组织和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目的:综述微重力对不同的细胞、组织或系统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总结微重力导致骨质疏松发生的机制。方法:在Pub Med、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检索2000-2023年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为与微重力导致骨质疏松相关的组织工程研究和基础研究的所有文章,最终对85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在微重力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更倾向于向成脂细胞分化,减少向成骨细胞分化,而微重力环境中的造血干细胞则更倾向于分化为破骨细胞,减少向红系分化;同时,微重力抑制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成骨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形态及降低成骨细胞矿化能力,显著增加破骨细胞数量和活性并且阻碍成骨细胞向骨细胞分化,促进骨细胞的凋亡。(2)在微重力环境下,人体会出现骨骼肌萎缩、微血管重塑、骨微循环障碍及内分泌紊乱等组织或系统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导致骨骼微环境下机械应力卸载,血液灌注不足以及钙循环紊乱等,对骨质疏松的发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3)目前,微重力导致骨质疏松的机制较为复杂,通过更深入的研究这些生理机制对于确保航天员在长期太空任务中的健康至关重要,并为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重力 成骨细胞 骨形成 破骨细胞 骨吸收 骨质流失 机械卸载 骨稳态 增殖分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信号蛋白促进小鼠MC3T3-E1细胞增殖
3
作者 牛永康 冯志尉 +7 位作者 王耀斌 刘众成 向德剑 梁晓远 移植 詹红伟 耿彬 夏亚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8-916,共9页
背景: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信号蛋白对生物体的存活不可或缺,白藜芦醇能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但其是否能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信号蛋白调控成骨细胞功能还需进一步验证。目的:探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对MC3T3-E1细胞增殖以... 背景: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信号蛋白对生物体的存活不可或缺,白藜芦醇能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但其是否能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信号蛋白调控成骨细胞功能还需进一步验证。目的:探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对MC3T3-E1细胞增殖以及相关分泌蛋白的调控作用,进一步验证白藜芦醇通过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完成上述过程。方法:小鼠MC3T3-E1前成骨细胞分别用完全培养基、XMD8-92(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抑制剂)、表皮生长因子(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激活剂)和白藜芦醇单独干预及XMD8-92+表皮生长因子、白藜芦醇+XMD8-92干预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内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蛋白,增殖相关蛋白Cyclin D1、CDK4、PCNA,以及成骨细胞分泌蛋白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表达情况,使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骨保护素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荧光强度,使用EdU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白藜芦醇干预MC3T3-E1细胞的适宜浓度及时间由细胞形态学观察和CCK-8实验确定。结果与结论:①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信号蛋白的激活能有效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上调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比值;②白藜芦醇干预MC3T3-E1细胞的适宜浓度及时间为5μmol/L,24 h;③白藜芦醇可以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信号蛋白,进而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并上调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比值;④研究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可以通过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信号蛋白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并通过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信号蛋白上调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 白藜芦醇 增殖 骨保护素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对骨科Ⅰ类切口术后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景 徐瑞 张海鸿 《临床骨科杂志》 2016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比较聚维酮碘溶液与生理盐水冲洗对骨科Ⅰ类切口术后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将524例骨科Ⅰ类切口患者分为两组,关闭切口前分别使用聚维酮碘溶液(A组,304例)及生理盐水(B组,220例)冲洗创面,观察术后感染率。结果 15例发生手术后早期创面... 目的比较聚维酮碘溶液与生理盐水冲洗对骨科Ⅰ类切口术后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将524例骨科Ⅰ类切口患者分为两组,关闭切口前分别使用聚维酮碘溶液(A组,304例)及生理盐水(B组,220例)冲洗创面,观察术后感染率。结果 15例发生手术后早期创面感染,A组9例(感染率2.96%),B组6例(感染率2.73%),两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13例)。结论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在Ⅰ类切口术后感染的控制上并不优于生理盐水冲洗。建议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常规应用生理盐水冲洗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维酮碘冲洗 生理盐水冲洗 Ⅰ类切口 手术后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疾病诊治中的辩证观 被引量:4
5
作者 白登彦 孙正义 赵斌 《医学与哲学(B)》 2006年第6期75-76,共2页
骨科医生在复杂的临床工作中,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论。特别是掌握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建立局部与整体的观念,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培养起辩证逻辑思维的能力。有助于正确分析和理解骨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各种复杂问题,提高认识水平和实... 骨科医生在复杂的临床工作中,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论。特别是掌握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建立局部与整体的观念,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培养起辩证逻辑思维的能力。有助于正确分析和理解骨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各种复杂问题,提高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疾病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骨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付来华 汉华 +2 位作者 宋建民 齐江华 夏亚一 《甘肃医药》 2014年第10期762-765,共4页
目的: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成骨分化的研究现状以及其在骨科相关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行分析。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CBM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2000-01/2013-01关于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文章,以"骨形态蛋白-2... 目的: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成骨分化的研究现状以及其在骨科相关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行分析。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CBM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2000-01/2013-01关于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文章,以"骨形态蛋白-2;成骨分化;骨缺损"或"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bone fracture"为关键词进行检索。选择近13年内关于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的文章。手工检索相关的中英文骨科杂志和会议论文。纳入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有关的骨缺损、骨折愈合的文献,排除重复文献。结果:计算机初检得到95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骨折愈合、骨的再生和修复等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骨形态发生蛋白2能诱导间充质细胞、前成骨细胞和肌肉细胞等成骨分化,而且对软骨损伤的修复也具有一定作用。结论: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急性骨折、骨组织再生和修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骨科领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但是对骨缺损的重建及其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生成蛋白2 成骨分化 骨缺损 骨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S100-A8、IL-17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及与ESR、CRP的关系
7
作者 许伟元 王文凯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5期558-562,共5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钙粒蛋白A(S100-A8)、白细胞介素-17(IL-17)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及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3年12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确诊脊柱结核的103例患者为研究...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钙粒蛋白A(S100-A8)、白细胞介素-17(IL-17)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及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3年12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确诊脊柱结核的103例患者为研究组,同期选取109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TGF-β1、S100-A8、IL-17、ESR、CRP水平,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GF-β1、S100-A8、IL-17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脊柱结核患者TGF-β1、S100-A8、IL-17水平与ESR、CRP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有高血压史、肺结核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TGF-β1、S100-A8、IL-17、ESR、CRP水平升高(P<0.05);TGF-β1、S100-A8、IL-17水平与ESR、CRP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GF-β1、S100-A8、IL-17联合诊断脊柱结核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07、97.1%、74.3%,诊断效能较高。结论TGF-β1、S100-A8、IL-17三者联合诊断效能更佳,且其与脊柱结核患者ESR、CRP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转化生长因子-β1 钙粒蛋白A8 白细胞介素-17 红细胞沉降率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RABC检伤分类法对急诊骨科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影响
8
作者 李宏维 姜金 +1 位作者 张海鸿 刘进进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第6期148-150,共3页
目的分析RABC检伤分类法对急诊骨科患者预诊分诊及救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急诊门诊接诊的120例骨伤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均60例,常规组使用四色检伤... 目的分析RABC检伤分类法对急诊骨科患者预诊分诊及救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急诊门诊接诊的120例骨伤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均60例,常规组使用四色检伤分类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上联合RABC检伤分类法进行评估,对比两组患者的预诊分诊情况、救治成功率以及患者对急诊工作的整体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预检分诊准确率、救治成功率以及对急诊分诊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为急诊骨科患者在四色检伤分类法的基础上联合使用RABC检伤分类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预诊成功率和救治成功率,提高医疗机构的整体声望,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BC检伤分类法 四色检伤分类法 急诊骨科 救治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改良药物在肺癌骨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凯 王娜 +2 位作者 姜金 敏思聪 叶凯山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12期3336-3339,共4页
目前各指南推荐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内科治疗药物主要为骨改良药物,分为地舒单抗和双膦酸盐类,同时这两类药物也获批适应证为治疗高钙血症、骨质疏松。双膦酸盐类药物临床使用时间长,应用广泛,种类较多,目前分为三代,每代都有不同的代表药... 目前各指南推荐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内科治疗药物主要为骨改良药物,分为地舒单抗和双膦酸盐类,同时这两类药物也获批适应证为治疗高钙血症、骨质疏松。双膦酸盐类药物临床使用时间长,应用广泛,种类较多,目前分为三代,每代都有不同的代表药物,如一代的依替膦酸二钠、膦酸二钠等,二代的帕米膦酸二钠,三代的唑来膦酸等。肺癌是全球发病率较高的肿瘤,患者就诊时大多已为晚期,其中出现骨转移的患者约占一半,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因此一旦明确诊断肺癌骨转移,应尽早使用骨改良药物治疗。本文就骨改良药物在肺癌骨转移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改良药物 肺癌 骨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肘关节造影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
10
作者 任小军 苏春红 +5 位作者 陈永刚 移志刚 丁界先 刘文忠 董平 夏亚一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肘关节造影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肘关节造影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24例肱骨外髁骨折患儿。记录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肘关节恢复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Flynn肘关节评分标准... 目的探讨肘关节造影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肘关节造影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24例肱骨外髁骨折患儿。记录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肘关节恢复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Flynn肘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18~24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8~16周。术后未发生肘外翻畸形、肱骨外髁缺血性坏死、骨化性肌炎、缺血性肌挛缩以及神经症状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4例患儿肘关节功能未完全恢复正常,但不影响生活,Flynn肘关节评分等级均为良;20例肘关节功能均恢复至健侧水平,Flynn肘关节评分等级均为优。结论采用肘关节造影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术中能清楚显示儿童肱骨远端的软骨成分,有助于判断骨折的移位程度和闭合复位的质量,避免不必要的切开复位及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造影 闭合复位 经皮固定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与软组织肉瘤的免疫治疗进展研究
11
作者 王凯 王娜 +3 位作者 谢骥 吴萌 敏思聪 刘京升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1期189-192,共4页
骨与软组织肉瘤是一组异质性肿瘤,起源于骨骼或软组织中的不同细胞类型,根据国际肿瘤分类学委员会(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for Oncology Third Edition, ICD-O3)的分类,骨与软组织肉瘤可以分为50余种亚型,其中骨肉瘤... 骨与软组织肉瘤是一组异质性肿瘤,起源于骨骼或软组织中的不同细胞类型,根据国际肿瘤分类学委员会(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for Oncology Third Edition, ICD-O3)的分类,骨与软组织肉瘤可以分为50余种亚型,其中骨肉瘤、软骨肉瘤和尤文肉瘤是最常见的3种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由于骨与软组织肉瘤具有侵袭性、易转移和发展快的特点,传统治疗手段虽然可以控制疾病进展,但对于晚期或复发性患者的生存率提升仍然有限。免疫治疗以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为核心,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实现对肿瘤的有针对性攻击,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害,这一治疗策略的独特性和高效性使其成为当前癌症治疗领域备受瞩目的研究热点。基于此,本综述将系统性地回顾并总结骨与软组织肉瘤免疫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关注已经在临床试验中取得成功的免疫治疗手段,并探讨其在改善患者预后、减轻治疗不良反应以及提高生存质量方面的潜在作用,以期为进一步探索免疫治疗在骨与软组织肉瘤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与软组织肉瘤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平面X线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前三维规划技术流程专家共识(2024年版)
12
作者 王娟 李慧武 +25 位作者 杨佩 曹力 陈云苏 冯尔宥 关振鹏 黄伟 雷鹏飞 李春宝 李凭跃 李晓明 饶志涛 田华 童培健 王飞 王广积 王燎 王伟 夏亚一 许鹏 姚琦 于腾波 张国强 周宗科 王坤正 蔡宗远 侯志勇 《医用生物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6-1025,共10页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晚期股骨头坏死及终末期髋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手段。然而,THA术后仍存在假体无菌性松动、周围骨折和假体脱位等严重并发症,使得THA术前选择合适的髋关节假体型号...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晚期股骨头坏死及终末期髋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手段。然而,THA术后仍存在假体无菌性松动、周围骨折和假体脱位等严重并发症,使得THA术前选择合适的髋关节假体型号和放置位置成为手术医师面临的重要挑战。目前常用的THA术前规划方法主要依赖二维X线或三维CT的静态影像,未能充分考虑髋关节在负重以及运动、腰椎-髋关节联合变化以及假体运动过程中撞击等问题。近年来,双平面X线影像系统作为一种新型在体、动态放射成像技术,为THA术前规划提供了全面、准确的动态三维数据。但目前关于双平面X线辅助THA术前三维规划的技术流程和专家共识尚未建立,影响了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鉴于此,全国骨科专家和相关专业代表共同讨论提出7个共识问题,并通过对与会专家推荐意见的问卷调查得出“专家推荐率”和“强烈推荐率”。本共识旨在为双平面X线辅助THA术前三维规划技术的规范化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双平面X线影像系统 术前三维规划 技术流程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利用腘肌腱缝合固定外侧半月板腘肌腱区损伤
13
作者 张明涛 杨智涛 +5 位作者 刘涛 张柏荣 谭小义 姜金 安丽萍 韵向东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7期713-717,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利用腘肌腱缝合固定外侧半月板腘肌腱区损伤的中期疗效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经关节镜下腘肌腱缝合固定术治疗的57例外侧半月板腘肌腱区损伤患者资料,其中男35例,女22例,年龄18~4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利用腘肌腱缝合固定外侧半月板腘肌腱区损伤的中期疗效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经关节镜下腘肌腱缝合固定术治疗的57例外侧半月板腘肌腱区损伤患者资料,其中男35例,女22例,年龄18~47(32.9±7.9)岁。比较术前、末次随访时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根据术后Barrett标准评估半月板愈合情况,并记录术后切口愈合情况,腘肌腱、血管、神经损伤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情况。结果:57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12~58(38.1±14.9)个月。术后患者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无感染,无腘肌腱、血管、神经损伤及下肢静脉血栓情况。IKDC评分由术前的(49.7±3.6)分增至末次随访的(88.5±4.4)分(P<0.05);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48.8±4.9)分增至末次随访的(91.9±3.9)分(P<0.05)。术后3、6个月及1年随访,根据Barrett评价标准,术后临床愈合54例,愈合率94.7%(54/57)。结论:本研究初步证实通过关节镜缝合技术将损伤的外侧腘肌腱区半月板缝合固定于腘肌腱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稳定效果,且术后中期随访未见对膝关节功能造成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外侧半月板撕裂 腘肌腱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春伟 张海鸿 《医学新知》 CAS 2024年第3期339-346,共8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严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其中氧化应激在SCI的继发性损伤中扮演关键角色。本文阐述了氧化应激在SCI中的作用、主要信号通路及现有治疗方法。重点关注Nrf-2、PI3K/AKT、TLR4/MyD88等通路在氧化应...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严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其中氧化应激在SCI的继发性损伤中扮演关键角色。本文阐述了氧化应激在SCI中的作用、主要信号通路及现有治疗方法。重点关注Nrf-2、PI3K/AKT、TLR4/MyD88等通路在氧化应激调控中的作用,并探讨抗氧化疗法在减轻SCI症状中的潜力,旨在对深入理解SCI和优化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氧化应激 信号通路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平台比”和前内侧半月板突出度在后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对比观察
15
作者 梁晓远 滕元君 +5 位作者 向德剑 牛永康 移植 詹宏伟 耿彬 夏亚一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3期40-43,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胫骨平台比”、前内侧半月板突出度在后交叉韧带(PCL)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经关节镜检查确诊PCL损伤的患者69例,记为PCL损伤组;无PCL损伤的其他膝关节疾病患者72例,记为PCL正常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膝关节MRI检查,使... 目的对比观察“胫骨平台比”、前内侧半月板突出度在后交叉韧带(PCL)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经关节镜检查确诊PCL损伤的患者69例,记为PCL损伤组;无PCL损伤的其他膝关节疾病患者72例,记为PCL正常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膝关节MRI检查,使用RadiAnt Dicom Viewer测量检查图像中的前内侧半月板突出度、胫骨平台比。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胫骨平台比和前内侧半月板突出度的诊断效能,以计算最大约登(Youden)指数法确定截断值。结果PCL损伤组胫骨平台比、前内侧半月板突出度分别为0.38(0.31,0.41)、3.30(2.67,3.94)mm,PCL正常组胫骨平台比、前内侧半月板突出度分别为0.50(0.44,0.54)、2.17(1.83,2.48)mm,两组相比,P均<0.05。胫骨平台比诊断PCL损伤的AUC为0.87,取截断值为0.43时,胫骨平台比诊断PCL损伤的敏感度为0.86、特异度为0.82。前内侧半月板突出度诊断PCL损伤的AUC为0.88,取截断值为2.86 mm时,前内侧半月板突出度诊断PCL损伤的敏感度为0.71、特异度为0.92。结论胫骨平台比、前内侧半月板突出度在PCL损伤诊断中的效能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比 前内侧半月板突出度 后交叉韧带 磁共振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veolin-1介导流体剪切应力调控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和凋亡
16
作者 移植 詹红伟 +5 位作者 王耀斌 梁晓远 牛永康 向德剑 耿彬 夏亚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5440-5445,共6页
背景:流体剪切应力在成骨细胞增殖和凋亡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Caveolin-1(Cav-1)是否参与成骨细胞中流体剪切应力诱导的增殖与凋亡过程尚不清楚。目的:探讨Cav-1在流体剪切应力调控成骨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生长状态良好... 背景:流体剪切应力在成骨细胞增殖和凋亡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Caveolin-1(Cav-1)是否参与成骨细胞中流体剪切应力诱导的增殖与凋亡过程尚不清楚。目的:探讨Cav-1在流体剪切应力调控成骨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生长状态良好的MC3T3-E1成骨细胞,加载不同时间(0,30,60,90 min)且强度为1.2 Pa的流体剪切应力,观察Cav-1蛋白的表达,筛选出时间为60 min的条件进行实验。将MC3T3-E1细胞分为:对照组、流体剪切应力组、流体剪切应力+pcDNA 3.1组(对照)、流体剪切应力+pcDNA Cav-1组(过表达质粒),分别采用流体剪切应力和过表达Cav-1等方式干预,通过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C3T3-E1细胞内增殖以及凋亡相关分子的表达量;通过CCK-8与Ed U实验检测MC3T3-E1细胞增殖活性;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MC3T3-E1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结论:加载流体剪切应力后MC3T3-E1细胞中Cav-1的表达显著下调,且加载60 min表达水平最低。过表达Cav-1减弱了流体剪切应力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及抑制细胞凋亡的效应。说明Cav-1在流体剪切应力调节成骨细胞增殖和凋亡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可能为骨质疏松症提供潜在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流体剪切应力 CAVEOLIN-1 成骨细胞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并发硬膜外脓肿手术治疗后神经功能缺失1例
17
作者 雷泽元 南伟 +3 位作者 吕嘉阳 任毅 马春伟 张海鸿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19-422,共4页
患者,男,40岁,因“颈部疼痛、左前臂麻木、不明原因发热(体温最高39.4℃,以午后、晚间发烧为主)10 d”,于2019年12月18日由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脊柱外科接收。当地医院行颈椎MRI检查示颈椎椎管内脓肿,局部脊髓受压。患者既往体健,从事牛羊... 患者,男,40岁,因“颈部疼痛、左前臂麻木、不明原因发热(体温最高39.4℃,以午后、晚间发烧为主)10 d”,于2019年12月18日由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脊柱外科接收。当地医院行颈椎MRI检查示颈椎椎管内脓肿,局部脊髓受压。患者既往体健,从事牛羊养殖。查体:颈部活动受限,C3-C7各棘突及椎旁肌肉叩压痛阳性。双上肢(左/右)肌力:三角肌(2-级/3级),肱二头肌(2-级/3级),肱三头肌组(2级/3级),腕屈肌组(2-级/3级),腕伸肌组(2-级/3级),手指屈伸肌(2-级/3级)。双下肢(左/右)肌力:髂腰肌组(3级/3级)、股四头肌(3级/3级)、胫前肌(3级/3级)、小腿三头肌(3级/3级)、足背伸肌组(3级/3级)、足底屈肌组(3级/3级)。四肢肌张力减弱。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未见明显异常,双侧桡骨膜反射减弱。压颈试验阳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双侧Hoffmann征阴性、双侧Babinski征阴性、双侧踝阵挛阴性、双侧髌阵挛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硬膜外脓肿 白索综合征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袖撕裂修复术后并发肩部僵硬因素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道吉才让 梁钧文 +1 位作者 刘涛 韵向东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1035-1040,共6页
肩袖撕裂是日常工作和体育活动中常见的一种肩部损伤。关节镜修复是目前治疗肩袖撕裂最广泛使用的方法,术后预后良好。但仍有一系列术后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如术后疼痛、感染、再次撕裂、肩部僵硬等。本文对肩袖撕裂关节镜... 肩袖撕裂是日常工作和体育活动中常见的一种肩部损伤。关节镜修复是目前治疗肩袖撕裂最广泛使用的方法,术后预后良好。但仍有一系列术后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如术后疼痛、感染、再次撕裂、肩部僵硬等。本文对肩袖撕裂关节镜修复术后肩关节僵硬的发生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预防术后肩部僵硬,探究术后肩部僵硬的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撕裂 肩袖损伤肩关节镜术后 肩部僵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MKⅡ参与调控成骨细胞分化和凋亡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梁晓远 向德剑 +3 位作者 陈长顺 牛永康 耿彬 夏亚一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33-1037,共5页
成骨细胞分化和凋亡在维持骨稳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异常的成骨细胞分化或凋亡会导致多种骨代谢疾病。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是一类广泛存在于体内的多功能蛋白激酶家族,它通过将细胞内的Ca^(2+)信号转化为多种生... 成骨细胞分化和凋亡在维持骨稳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异常的成骨细胞分化或凋亡会导致多种骨代谢疾病。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是一类广泛存在于体内的多功能蛋白激酶家族,它通过将细胞内的Ca^(2+)信号转化为多种生理或病理的细胞反应,在成骨细胞的分化和凋亡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aMKⅡ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主要通过3个信号通路实现:(1)通过1α-25(OH)_(2)D_(3)膜介导信号通路调节成骨细胞的分化;(2)参与WNT/Ca^(2+)信号通路;(3)通过RUNX2-OSX信号通路影响成骨细胞分化。这些信号通路共同作用于成骨细胞,促进其成熟和功能发挥。CaMKⅡ在成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则涉及调节内质网应激反应和调控Bax/Bcl-2表达比例。这些机制对于成骨细胞的存活和凋亡至关重要,影响骨组织的稳定性和重建。总体而言,CaMKⅡ作为一个多功能信号分子,在成骨细胞分化和凋亡的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对CaMKⅡ的进一步研究,特别是在骨代谢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KⅡ 成骨细胞 细胞分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刺激对髓核细胞的作用与椎间盘退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周缘 马崇文 +2 位作者 张义宝 雷栓虎 康学文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0期1586-1590,共5页
椎间盘退变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退行性疾病,其机制仍需深入探索。机械刺激对椎间盘内的髓核细胞具有显著影响,对理解退变机制和寻找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动物模型、新材料、细胞骨架、细胞通路、线粒体损伤和衰老等方面进行... 椎间盘退变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退行性疾病,其机制仍需深入探索。机械刺激对椎间盘内的髓核细胞具有显著影响,对理解退变机制和寻找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动物模型、新材料、细胞骨架、细胞通路、线粒体损伤和衰老等方面进行总结,深入挖掘机械刺激对髓核细胞的作用和影响,为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机械刺激 椎间盘退变 髓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