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损伤机制与肾脏及腹膜纤维化研究进展
1
作者 吴颢 仲典 +2 位作者 吴蓉 李旭萍 薛国忠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362-364,共3页
线粒体是诸多真核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在生化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当有害因素刺激线粒体,会出现细胞功能损伤,导致组织纤维化及器官功能障碍:新冠病毒中的原始毒株可能通过线粒体损伤导致免疫代谢受损, 其攻击肾脏细胞引起急性肾损伤最... 线粒体是诸多真核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在生化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当有害因素刺激线粒体,会出现细胞功能损伤,导致组织纤维化及器官功能障碍:新冠病毒中的原始毒株可能通过线粒体损伤导致免疫代谢受损, 其攻击肾脏细胞引起急性肾损伤最终导致肾脏纤维化;肾衰竭患者腹膜透析导致TGF-β 表达增加,诱导和加速腹膜纤维化。部分药物可减轻线粒体损伤,维持其功能以延缓组织纤维化,因此进一步探究干预线粒体损伤以延缓纤维化的途径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损伤 组织纤维化 器官功能障碍 急性肾损伤 腹膜纤维化 肾脏细胞 功能损伤 肾脏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萆薢水提物对尿酸性肾病大鼠TNF-α、MCP-1和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0
2
作者 苏筠霞 李建华 +3 位作者 刘天喜 肖祖容 刘明龙 魏玉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88-1091,共4页
目的考察萆薢水提物对尿酸性肾病模型大鼠肾脏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萆薢对尿酸性肾病肾脏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右侧肾脏切除术后的大鼠随机分为6组:... 目的考察萆薢水提物对尿酸性肾病模型大鼠肾脏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萆薢对尿酸性肾病肾脏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右侧肾脏切除术后的大鼠随机分为6组:手术对照组、模型组、别嘌呤醇组、萆薢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药物干预期间定期检测血尿酸、尿素氮、肌酐水平,实验结束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TNF-α、MCP-1和ICAM-1的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MCP-1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肾功能明显下降,肾脏组织TNF-α、MCP-1、ICAM-1表达、血清MCP-1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萆薢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肾功能显著改善,肾脏组织中TNF-α、MCP-1和ICAM-1表达、血清MCP-1均显著降低。结论萆薢水提物可降低尿酸性肾病模型大鼠肾组织中TNF-α、MCP-1和ICAM-1的表达及血清MCP-1的起到延缓肾功能损伤的进展,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性肾病 萆薢 水提物 肿瘤坏死因子-α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与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的相关性 被引量:29
3
作者 王荣珍 梁昭红 刘天喜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血清中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肾功能不同阶段的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84例,分别于入选初,6、12月后测定肾功能、高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丙二醛、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血清中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肾功能不同阶段的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84例,分别于入选初,6、12月后测定肾功能、高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丙二醛、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根据其血肌酐增长程度分为4组,并比较其微炎症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结果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微炎症,随肾功能损害加重其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增强,并且肾功能进展越快者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越明显。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非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微炎症反应相互促进,均参与并促进肾功能的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肾功能 微炎症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辛普利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表达的下调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卢守燕 刘明龙 +1 位作者 刘天喜 李建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54-958,共5页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TGF-activated kinase1,TAK1)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TGF-activated kinase1,TAK1)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致RIF大鼠模型。72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UUO模型组及福辛普利治疗组,每组24只。治疗组于术后2d给予福辛普利10mg/(kg.d)灌胃,假手术组与模型组每天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分别于术后7、14、21d处死8只大鼠,采用HE及Masson染色观察梗阻侧肾脏病理变化,原位杂交、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TAK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梗阻侧肾脏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明显高于同期假手术组(P<0.05),福辛普利干预后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明显降低(P<0.05);TAK1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模型组各时间段TAK1表达升高,且随着病理损害的进展呈现下降趋势,但表达量仍显著高于同期假手术组(P<0.05),经福辛普利干预后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福辛普利可能通过下调TAK1表达,从而减轻UUO术后肾组织间质纤维化的病程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梗阻 肾间质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 福辛普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卡尼汀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微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荣珍 梁昭红 +1 位作者 刘天喜 苏军霞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29-32,36,共5页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微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及长期门诊治疗的ESRD患者62例,分为血液透析组、保守治疗组,二组又各自分为左-卡尼汀组和对照组两个亚组,另设15例体检正常者为健康对照组,左-卡尼...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微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及长期门诊治疗的ESRD患者62例,分为血液透析组、保守治疗组,二组又各自分为左-卡尼汀组和对照组两个亚组,另设15例体检正常者为健康对照组,左-卡尼汀组给予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g,3次/周,进行为期6月的随访,分别于入选初、3、6月后测定微炎症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结果血液透析组、保守治疗组患者hs-CRP、IL-6和MDA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GSH-Px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液透析组患者hs-CRP水平高于保守治疗组患者,GSH-Px低于保守治疗组患者(P<0.05);左-卡尼汀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hs-CRP、IL-6和MDA水平降低,GSH-Px水平升高(P<0.05)。结论 ESRD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增强,左-卡尼汀可明显改善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左-卡尼汀 微炎症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风定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脏肿瘤坏死因子-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苏筠霞 刘明龙 +2 位作者 刘天喜 肖祖容 李建华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痛风定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的影响。方法将右侧肾脏切除手术后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手术组、模型组(氧嗪酸钾750 mg/(kg·d))、别嘌... 目的探讨痛风定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的影响。方法将右侧肾脏切除手术后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手术组、模型组(氧嗪酸钾750 mg/(kg·d))、别嘌呤醇组(氧嗪酸钾750 mg/(kg·d)+别嘌呤醇50 mg/(kg·d))、痛风定组(氧嗪酸钾750 mg/(kg·d)+痛风定500 mg/(kg·d))。实验期间定期检测血尿酸、尿素氮、肌酐水平和24 h尿蛋白定量,药物干预第8周结束时处死所有大鼠,留取肾脏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大鼠肾脏组织中TNF-α、MCP-1和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别嘌呤醇和痛定均有效降低血清尿酸水平(P<0.01),改善肾功能(P<0.05)。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TNF-α、MCP-1和ICAM-1明显高于手术组(P<0.01),别嘌呤醇和痛定均能减少氧嗪酸钾所致的TNF-α、MCP-1和ICAM-1表达升高(P<0.01)。结论 TNF-α、MCP-1和ICAM-1介导的炎症反应可能参与尿酸性肾脏病的进展过程,痛风定可能部分通过抑制尿酸所致的炎症反应而保护肾功能,延缓肾脏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定 尿酸性肾病 大鼠 肿瘤坏死因子-Α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患者尿单核-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苏军霞 梁昭红 +1 位作者 刘天喜 王荣珍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尿单核-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 (TGF-β_1)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7例经肾活检证实为LN患者的尿MCP-1和TGF-β_1水平进行检测,24名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57例L...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尿单核-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 (TGF-β_1)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7例经肾活检证实为LN患者的尿MCP-1和TGF-β_1水平进行检测,24名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57例LN患者尿MCP-1和TGF-β_1增高(P<0.05),LN-Ⅳ型尿MCP-1和TGF-β_1明显高于LN-Ⅱ和LN-Ⅲ型(P<0.05),LN-Ⅴ和LN-Ⅵ型尿MCP-1无改变(P>0.05),而尿TGF-β_1增高(P<0.05);在活动期和非活动期LN患者尿MCP-1和TGF-β_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活动期尿MCP-1和TGF-β_1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期(P<0.05);LN-Ⅳ型尿MCP-1和TGF-β_1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呈明显正相关(r=0.621、0.711,P<0.05;r=0.568、0.631,P<0.05)。LN-Ⅱ、LN-Ⅲ、LN-Ⅴ、LN-Ⅵ型尿MCP-1和TGF-β_1与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肌酐无明显相关性(P>0.05);尿MCP-1水平与肾脏活动指数成正相关(r=0.681,P<0.05),尿TGF-β_1与慢性化指数密切相关(r=0.605,P<0.05)。结论尿MCP-1和TGF-β_1水平可作为反映LN病情变化,判断病理类型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 转化生长因子-Β1 狼疮性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组织MCP-1和ICAM-1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肖祖容 苏筠霞 李建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5期406-409,共4页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血清尿酸、尿素氮、肌酐、尿蛋白以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肾脏中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给予右侧肾脏切除术后大鼠氧嗪酸钾或者联合别嘌呤醇或者联合氯沙坦灌胃8周,...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血清尿酸、尿素氮、肌酐、尿蛋白以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肾脏中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给予右侧肾脏切除术后大鼠氧嗪酸钾或者联合别嘌呤醇或者联合氯沙坦灌胃8周,监测上述指标变化情况,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各组大鼠肾脏MCP-1和ICAM-1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别嘌呤醇和氯沙坦均有效降低血清尿酸水平(P<0.01),改善肾功能(P<0.05)。肾切除联合氧嗪酸钾灌胃组大鼠肾脏组织MCP-1和ICAM-1明显高于单纯肾切除组(P<0.01),别嘌呤醇和氯沙坦均能减少氧嗪酸钾所致的上述基因表达的增加(P<0.01)。结论:MCP-1和ICAM-1介导的炎症反应可能参与高尿酸血症加速肾脏病进展过程,氯沙坦可能通过抑制尿酸所致的炎症反应而延缓肾脏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性肾病 氯沙坦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phrin表达与糖尿病肾病预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荣珍 姚灿 刘沨 《临床荟萃》 CAS 2019年第5期431-435,共5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组织及尿液中nephrin表达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经肾活检诊断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32例,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肾脏组织nephrin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尿液nephrin表达水平,观察nephrin表达与...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组织及尿液中nephrin表达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经肾活检诊断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32例,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肾脏组织nephrin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尿液nephrin表达水平,观察nephrin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糖尿病肾病组肾脏nephrin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尿nephrin/尿肌酐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根据肾脏nephrin表达水平分成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低表达组糖尿病病程较长、糖化血红蛋白更高、白蛋白及eGFR较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较高,尿nephrin/肌酐值比值较高(P均<0.01)。同时也发现低表达组肾脏肾小球、肾小管间质、间质炎症及动脉硬化病变均较高表达组严重(P<0.01)。糖化血红蛋白升高与nephrin损伤有相关性,nephrin损伤与尿蛋白增多、eGFR下降有显著相关性。两组间肾脏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单因素COX相关回归分析提示肾脏nephrin表达量下降,尿液nephrin排泄增加是肾脏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nephrin蛋白及尿液nephrin蛋白检测有助于糖尿病病情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天喜 李宇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8年第5期218-220,共3页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LEF)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和副作用。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为MsPGN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19例,采取激素联合LEF治疗。用药期间监测血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等并记录所有不良...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LEF)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和副作用。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为MsPGN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19例,采取激素联合LEF治疗。用药期间监测血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等并记录所有不良反应,6个月后行疗效和安全性的评价。结果17例(89.47%)完全缓解,2例(10.53%)部分缓解,0例无效;1例出现皮疹,1例发生轻度脱发,未见肝功能异常。结论LE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MsPGN疗效明显、耐受性好,其在维持缓解期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有待更长期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氟米特 糖皮质激素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11
作者 王荣珍 梁昭红 +1 位作者 刘天喜 李建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078-4080,共3页
目的:观察过氧化脂质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盐酸吡格列酮在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缺血组(I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盐酸吡格列酮预处理组(P组)、设假手术组为对照(SHAM组)。P组于术... 目的:观察过氧化脂质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盐酸吡格列酮在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缺血组(I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盐酸吡格列酮预处理组(P组)、设假手术组为对照(SHAM组)。P组于术前7d给予盐酸吡格列酮10mg(kg·d)灌胃。经缺血及再灌注损伤后取肾,用生化指标反映肾功能障碍,肾脏组织学评分反映肾脏损伤,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PPARγ、CD68的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P组肾脏生化及组织学评分均明显减轻(P<0.01),PPARγ表达没有明显量的改变,但出现新的表达部位,CD68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发展中表达增多,盐酸吡格列酮可减少其表达。结论:PPARγ激动剂盐酸吡格列酮可减轻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保护机制与抑制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过氧化脂质体增殖激活受体γ 盐酸吡格列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性肾病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祖容 苏军霞 李建华 《甘肃科技纵横》 2011年第4期191-193,共3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饮食结构发生了一些改变,尿酸性肾病的患病率逐渐升高,因此日益受到医学界及社会的关注。本文就尿酸性肾病的治疗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尿酸性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相关性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3
作者 蒋宇婷 唐飞飞 +1 位作者 刘明龙 李建华 《医学综述》 2015年第22期4082-4084,共3页
甲状腺激素对肾脏的生长和发育是必需的,其水平还维持着水和电解质的平衡。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增加肾血浆流量,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的重吸收、尿蛋白及降低血肌酐。甲状腺功能减退对于肾脏的影响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相反。肾小球滤过率是评... 甲状腺激素对肾脏的生长和发育是必需的,其水平还维持着水和电解质的平衡。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增加肾血浆流量,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的重吸收、尿蛋白及降低血肌酐。甲状腺功能减退对于肾脏的影响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相反。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价肾功能的重要指标,甲状腺激素通过影响肾小球滤过率从而对肾功能造成影响。该文就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相关性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 肾功能 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4例IgA肾病肾脏病理与中医虚证分类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万廷信 戴恩来 +6 位作者 王文革 刘天喜 刘沨 徐成亮 李银霞 李建忠 杨百泉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8期696-700,共5页
目的:探讨 IgA 肾病病理与中医虚证的关系。方法:多家医院协作的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数据,对研究对象行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进行 Hass 分级、牛津分类、Katafuchi 积分和蒋镭评分,同步进行中医虚证辨证分类,分析各病理指数与中医... 目的:探讨 IgA 肾病病理与中医虚证的关系。方法:多家医院协作的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数据,对研究对象行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进行 Hass 分级、牛津分类、Katafuchi 积分和蒋镭评分,同步进行中医虚证辨证分类,分析各病理指数与中医虚证候的关系。结果:HassⅠ~Ⅱ级气虚类和无虚可辨(简称无虚)类相对较多;HassⅢ级气阴两虚类最多;HassⅣ级肝肾阴虚(简称阴虚)类最多;HassⅤ级脾肾阳虚(简称阳虚)类最多。牛津分类中,M1阳虚类最多;S1气阴两虚类最多,其次为阳虚类;E1、T1阳虚类最多,其次为阴虚类;T2阳虚类最多。Katafuchi 总积分阳虚类最高,其后为阴虚类、气阴两虚类;肾小球病变积分包括肾小球增生、球性硬化评分阳虚类高于其他类型,小球节段性病变积分阳虚类和气阴两虚类高于气虚类与无虚类;小管间质病变积分阳虚类高于其他4类、阴虚类高于其余3类;血管病变积分阳虚和阴虚类高于其他3类。蒋镭评分,内皮细胞增生积分阳虚类和阴虚类高于其他3类;破坏血管袢活动性病变积分气阴两虚类高于无虚类。结论:IgA 肾病病理分级、分类及2种病理积分与中医虚证类型具有一定相关性,中医虚证类型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 IgA 肾病病理改变程度及预后,对 IgA 肾病中医微观辨证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肾脏病理 中医辨证 虚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菌丝联合银杏叶片对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黄积仓 李建华 +1 位作者 刘天喜 梁昭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02-504,共3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况以及虫草菌丝联合银杏叶片对微炎症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长期血液透析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3例),两组均进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组加用金水宝(每粒含虫草菌丝0.33 g)3粒,银杏叶...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况以及虫草菌丝联合银杏叶片对微炎症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长期血液透析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3例),两组均进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组加用金水宝(每粒含虫草菌丝0.33 g)3粒,银杏叶片(每片0.23 g)1片,均每天3次口服,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另选择30例健康人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作为健康对照。结果与健康人对照组比较,长期血液透析患者hs-CRP、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在虫草茵丝联合银杏叶片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hs-CRP[(3.28±1.28)mg/L]、IL-6[(0.379±0.163)μg/L]、TNF-α[(1.330±0.458)μg/L]水平均较治疗前[分别为(4.94±2.21)mg/L、(0.472±0.220)μg/L、(1.748±0.724)μg/L]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hs-CRP、IL-6及TNF-α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炎症反应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普遍存在,虫草菌丝联合银杏叶片对这种微炎症反应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菌丝 银杏叶片 血液透析 微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用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露 刘明龙 李燕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757-759,共3页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用血液透析滤过(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探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方法.方法 将4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HD)组、HDF组、HD+还原型谷胱甘肽组、...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用血液透析滤过(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探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方法.方法 将4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HD)组、HDF组、HD+还原型谷胱甘肽组、HDF+还原型谷胱甘肽组,每组12例患者.各组患者均每周行HD、HDF各3次,并予控制血压、血脂,改善贫血及调整钙磷代谢紊乱等常规非透析疗法,同时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于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还原型谷胱甘肽(CSH)1200毫克/次,3次/周,疗程为8周.治疗8周后检测血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 HD组和HDF组患者治疗前血浆Hs-CRP、IL-6、IL-8、TNF-α和AOPP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尿毒症患者存在明显的微炎症状态;治疗2个月后可见HDF组患者血浆Hs-CRP、IL-6、IL-8、TNF-α、AOPP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明显(P〈0.05),HD组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下降(P〉0.05),说明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有明显改善作用;HD+还原性谷胱甘肽组与治疗前比较,HDF+还原性谷胱甘肽组与治疗前比较血浆Hs-CRP、IL-6、IL-8、TNF-α、AOPP,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与HDF均能够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还原型谷胱甘肽联用HDF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型谷胱甘肽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微炎症状态
原文传递
非布司他致药物不良反应1例诊治分析并文献复习
17
作者 李侃 李燕 +4 位作者 肖啸 戴慧 丁潇 刘晓光 刘天喜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1期75-77,I0007,共4页
非布司他是一种新型非嘌呤类黄嘌呤氧化酶选择性抑制剂,通过降低血尿酸发挥作用,在治疗痛风方面与别嘌醇相比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严重不良反应少见。本文报道了我科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1例由非布司他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高尿... 非布司他是一种新型非嘌呤类黄嘌呤氧化酶选择性抑制剂,通过降低血尿酸发挥作用,在治疗痛风方面与别嘌醇相比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严重不良反应少见。本文报道了我科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1例由非布司他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高尿酸血症肾病患者的诊治过程。特殊时期,对于发热伴有肺部影像学改变的2019冠状病毒病疑似患者,应加强鉴别诊断,但不要因此扰乱了诊治思路,胸部CT结合实时荧光RT-PCR病毒核酸检测可以提高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嘌呤氧化酶 非布司他 病毒核酸检测 疑似患者 药物不良反应 选择性抑制剂 别嘌醇 嘌呤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klotho蛋白、FGF23与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姚灿 王荣珍 刘天喜 《临床荟萃》 CAS 2020年第10期922-926,共5页
目的探究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血清klotho蛋白和FGF23水平与营养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分法(MQsGA),将CAPD患者分为3组,A组:营养... 目的探究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血清klotho蛋白和FGF23水平与营养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分法(MQsGA),将CAPD患者分为3组,A组:营养良好组;B组:轻-中度营养不良组;C组:重度营养不良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klotho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结果本中心CAPD合并营养不良的概率为59.2%,重度营养不良概率为16.7%。与营养良好组比较,轻-中度营养不良组、重度营养不良组白蛋白、肌酐、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CRP)、甲状旁腺激素(PTH)、体质量指数(BMI)、上臂肌围(MAMC)、klotho及FGF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中度营养不良组比较,重度营养不良组白蛋白、肌酐、血红蛋白、PTH、klotho及FGF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MQsGA评分与肌酐、血红蛋白、白蛋白及klotho呈负相关,与CRP、FGF23及PTH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klotho、FGF23与腹膜透析营养状态存在相关性。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合并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血清klotho、FGF23水平与患者营养状况密切相关,血清klotho、FGF23水平是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KLOTHO蛋白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腹膜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C2/PKD1邻接基因综合征并维持性血液透析1例
19
作者 姚灿 王荣珍 +1 位作者 吴蓉 刘天喜 《中华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73,共3页
本文报道1例结节性硬化症2型/多囊肾病1型(TSC2/PKD1)邻接基因综合征并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病例。患者男,27岁,以全身丘疹、间断癫痫发作、血尿、肾功能不全起病。该患者出生无异常,其父母非近亲结婚,均体健。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显... 本文报道1例结节性硬化症2型/多囊肾病1型(TSC2/PKD1)邻接基因综合征并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病例。患者男,27岁,以全身丘疹、间断癫痫发作、血尿、肾功能不全起病。该患者出生无异常,其父母非近亲结婚,均体健。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显示,TSC2和PKD1基因存在杂合缺失变异,患者未接受针对性治疗,缓慢进展至肾衰竭尿毒症期。该病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方式,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可以延缓病情进展,及早经分子遗传学检测明确诊断后采取针对性治疗或可使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接基因综合征 多囊肾 结节性硬化 血液透析
原文传递
IL-17与狼疮性肾炎关系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唐飞飞 蒋宇婷 +4 位作者 褚夫宝 李侃 吴蓉 孟磊 李建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9期1782-1784,1777,共4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涉及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之一是狼疮性肾炎。研究表明,IL-17和产IL-17细胞可以浸润肾脏,与其他细胞因子协同作用,引起肾脏局部炎症反应。拮抗IL-17的生物制剂已应用于银屑病、强制...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涉及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之一是狼疮性肾炎。研究表明,IL-17和产IL-17细胞可以浸润肾脏,与其他细胞因子协同作用,引起肾脏局部炎症反应。拮抗IL-17的生物制剂已应用于银屑病、强制性脊柱炎等免疫介导炎症性疾病,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性肾炎的研究尚少。本文对IL-17与狼疮性肾炎的关系进行综述,探讨IL-17及其抑制剂在狼疮性肾炎治疗的作用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IL-17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