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征在贵州的民间历史——对合肥地区红军歌谣的考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勇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5期18-20,25,共4页
黔北地区流传的红军歌谣不光表达了普通民众对红军的热爱和思念之情,而且也是底层民众记录红军在贵州历史的一种叙事方式,它从侧面反映了长征在贵州的民间历史,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关键词 长征 歌谣 历史叙事 民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与程朱理学的关系——以《劝学篇》为中心的考察
2
作者 张勇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23-25,共3页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一方面继承程朱理学的“一本万殊”思想方法,另一方面它以追求国家富强为目标,表明它开始摆脱程朱理学的道德、伦理取向,转向专制保守与实用主义的结合,说明“体用”的思维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时代背景。
关键词 张之洞 中体西用 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梁启超历史观中的矛盾现象
3
作者 蔡静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5期47-51,共5页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理论的奠基者和实践者,其历史观是在对旧史学进行批判,创建新史学的过程中形成起来的,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流质多变的特点,所包含的多种思想因素中既有合理的进步的成分,而又时常会出现观点前后、彼此的...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理论的奠基者和实践者,其历史观是在对旧史学进行批判,创建新史学的过程中形成起来的,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流质多变的特点,所包含的多种思想因素中既有合理的进步的成分,而又时常会出现观点前后、彼此的矛盾与抵牾,自己也难以自圆其说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历史观 多元 多变 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拜上帝教中国化特点辨析——兼议太平天国的“反孔”现象 被引量:1
4
作者 程永奎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04-107,共4页
拜上帝教缘起于基督教,却与基督教的教义相去甚远,存在着明显的中国化倾向;而在中国化倾向中又出现与传统文化的背离,即"反孔",但"反孔"又未能阻止儒学的回归。洪秀全及其创立的拜上帝教成为了一个矛盾的交织体。
关键词 洪秀全 拜上帝教 基督教 上帝 孔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长征中的重要会议与根据地的选择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勇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5期52-57,共6页
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以确定中央根据地的地点。通过不断地选择与放弃,最终选定陕北为革命的大本营。这个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身上具有坚持革命理想、信念和坚持实事求是完美结合的长征精神。
关键词 长征 中共中央 重要会议 根据地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的抑制性功能——兼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程永奎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5期8-12,共5页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的探索,史学界众说纷纭。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得不考虑传统文化的因素。传统文化的抑制性功能对内表现为对其它文化元素的抑制,窒息了中国传统文化原有的天性发展和文化创造力,对外则表...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的探索,史学界众说纷纭。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得不考虑传统文化的因素。传统文化的抑制性功能对内表现为对其它文化元素的抑制,窒息了中国传统文化原有的天性发展和文化创造力,对外则表现为对异己文化的排斥和消解,抑制了推动社会更新的外来驱动力,从而维系了封建社会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抑制 意识形态 文化传承 文化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化视野下的义和团运动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程永奎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92-194,共3页
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面对中国社会亘古未有之变局与困境,中国人民面临着三大根本任务:一为反帝,二为反封建,三为资本主义近代化,三大任务相辅相成。在"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国的命运不得不与反帝反封建反复纠缠。对义和团运动... 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面对中国社会亘古未有之变局与困境,中国人民面临着三大根本任务:一为反帝,二为反封建,三为资本主义近代化,三大任务相辅相成。在"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国的命运不得不与反帝反封建反复纠缠。对义和团运动的讨论与评价也因此充满了矛盾和分歧。从近代化的角度看,义和团运动包含着众多相反的信息、相反的价值和互相冲突的目标,存在着"反帝"和"反文明"的冲突与错位。将义和团置于近代化视野下而不是置于政治引领下是其是,非其非,是理性评价义和团应有的基本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和团 近代化 反帝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拜上帝教的信仰特征及其内在理性思考
8
作者 程永奎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2期32-36,共5页
拜上帝教缘起于基督教,从表象来看,拜上帝教与基督教有一定关联,而事实上,二者之间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从现实斗争形势的需要出发,拜上帝教的信仰特征呈现出明显的现实性和功利性趋势。这个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拜上帝教作为农民战... 拜上帝教缘起于基督教,从表象来看,拜上帝教与基督教有一定关联,而事实上,二者之间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从现实斗争形势的需要出发,拜上帝教的信仰特征呈现出明显的现实性和功利性趋势。这个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拜上帝教作为农民战争工具的本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秀全 拜上帝教 信仰特征 民间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辛亥革命前革命思想在贵州知识分子中的传播
9
作者 张勇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4期18-22,共5页
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在贵州知识分子中的传播,主要通过报刊、书籍等传媒和人际网络进行。这些途径受到传受双方的经验范围、社会背景、思想基础和当时社会形势等因素影响。
关键词 辛亥革命 传播 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史家素养理论的形成及现代要求
10
作者 蔡静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77-80,共4页
中国传统史家素养理论的形成及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现代学术尤其是历史学自身的发展,对史学工作者的素养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 传统 史家素养理论 现代 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桂芬的理想社会
11
作者 刘庆艳 《宜宾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59-61,共3页
冯桂芬在看到中国当时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之后,参照西方思想,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提出了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案,也构成了他的理想社会。
关键词 冯桂芬 西方血液 理想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史料及其目前在实际运用中的思考
12
作者 蔡静 《安顺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71-74,共4页
网络史料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而产生的,它变革了传统的存储、传播和搜集史料的方法,虽然就目前而言其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些隐忧和不足,但凭借其具有的容量大、便捷、快速、不受地域限制等优势,一定会成为现代史学工作者获取资料最便利... 网络史料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而产生的,它变革了传统的存储、传播和搜集史料的方法,虽然就目前而言其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些隐忧和不足,但凭借其具有的容量大、便捷、快速、不受地域限制等优势,一定会成为现代史学工作者获取资料最便利的工具,推进历史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史料 优势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梁启超墨学研究之目的及成就
13
作者 蔡静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1期52-55,85,共5页
梁启超是我国学术近代化的开拓者和实践者,他在清末国学复兴,尤其是墨学复兴的时代背景和学术传承下,为了图存自强、挽救时弊,运用西方近代社会科学方法对墨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墨子的学术思想进行了全面阐发,从而第一次把墨学纳入了... 梁启超是我国学术近代化的开拓者和实践者,他在清末国学复兴,尤其是墨学复兴的时代背景和学术传承下,为了图存自强、挽救时弊,运用西方近代社会科学方法对墨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墨子的学术思想进行了全面阐发,从而第一次把墨学纳入了近代社会科学体系,成为了我国将墨学研究推向近代化的第一个重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墨学 近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