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9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杯状纵磁触头结构参数对电弧特性影响实验研究
1
作者 张宁 周万迪 +4 位作者 陈立学 袁召 兰昕宇 尤彭昊 何俊磊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8,共9页
真空灭弧室触头的结构参数对其燃弧过程电弧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设计两种实验平台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了触头开槽数、开距和铁磁结构对电弧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触头开槽对加快电弧扩散、改善开断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开槽数的增... 真空灭弧室触头的结构参数对其燃弧过程电弧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设计两种实验平台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了触头开槽数、开距和铁磁结构对电弧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触头开槽对加快电弧扩散、改善开断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开槽数的增加会使得电弧形态更加稳定,但同时过多的开槽数会使得纵向磁场强度幅值过大,不利于电弧快速扩散;开距对阴极斑点的运动有两种相反的影响,适当的开距可以改善电弧形态;添加铁磁材料可以使触头阴极斑点分布更加均匀,且能使触头边缘更稳定地燃烧,提高触头表面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头结构 铁磁材料 电弧特性 阴极斑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局部放电监测用压电传感器的压电材料特性及器件尺寸对灵敏度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王妍 陈川 +2 位作者 朱佳怡 刘泳斌 高景晖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72,共10页
针对核心传感元件为压电陶瓷圆柱的接触式压电超声传感器,研究了其压电材料特性及器件尺寸对声电转换灵敏度的影响。基于多物理场有限元仿真建立了压电超声传感器模型,计算分析了压电材料特性参数和传感器结构参数变化对传感器在变压器... 针对核心传感元件为压电陶瓷圆柱的接触式压电超声传感器,研究了其压电材料特性及器件尺寸对声电转换灵敏度的影响。基于多物理场有限元仿真建立了压电超声传感器模型,计算分析了压电材料特性参数和传感器结构参数变化对传感器在变压器局部放电超声频率范围内声电转换灵敏度和谐振频率的影响,提出了提升声电转换灵敏度的压电传感器结构的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20~250 kHz频率范围内,压电材料选取PZT-2、直径取6 mm、厚度取12 mm时灵敏度性能最高。在选择传感器的压电材料时,应先选择压电常数d33大的压电材料,再通过对材料进行改性,改变材料的短路弹性顺度常数sE 13和sE 33,实现对传感器谐振频率的调节。最后,对该结构优化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超声波 压电传感器 结构设计 灵敏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卸载的电力物联网能效优化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世栋 卜宪德 +1 位作者 刘川 田峰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8-34,45,共8页
基于异构网络架构,考虑基于三层计算的电力物联网移动边缘计算架构,构建了各层计算的能量消耗模型和延迟模型,实现智能移动设备的任务从本地计算卸载到小基站的边缘服务器和宏基站边缘云服务器进行计算。针对电力物联网计算卸载的能耗... 基于异构网络架构,考虑基于三层计算的电力物联网移动边缘计算架构,构建了各层计算的能量消耗模型和延迟模型,实现智能移动设备的任务从本地计算卸载到小基站的边缘服务器和宏基站边缘云服务器进行计算。针对电力物联网计算卸载的能耗最小化问题,采用变量替换分解问题,并利用目标函数单调性进行理论推导,得到优化的参数解。仿真结果表明,通过与其他方案相比,所提优化方案可以在较小的延迟条件下,实现优化的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物联网 异构网络 移动边缘计算 计算卸载 能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变压器分区互联装置接地故障特性研究及控制保护策略设计 被引量:9
4
作者 周杨 尹昌新 +3 位作者 贺之渊 杨杰 黄仁乐 常乾坤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6901-6909,共9页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技术的分区互联装置在城市电磁环网解环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重点研究单变压器分区互联装置交流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和直流系统单极控制接地故障的故障特性。针对交流单相接地故障引起零序电压问题,分析零序电...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技术的分区互联装置在城市电磁环网解环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重点研究单变压器分区互联装置交流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和直流系统单极控制接地故障的故障特性。针对交流单相接地故障引起零序电压问题,分析零序电压对故障穿越策略的影响,提出零序电压策略,降低故障情况下的直流侧过电压水平。针对直流单极接地故障引起的交流电流直流偏置问题,分析交流电流直流偏置机理,推导故障情况下交流电流的数学表达式,提出基于切除子模块和闭合子模块旁路开关的保护动作策略。在PSCAD/EMTDC中建立单变压器分区互联装置系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保护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变压器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分区互联装置 直流单极接地故障 交流单相接地故障 控制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波动性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的氢储能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6
5
作者 赵波 赵鹏程 +3 位作者 胡娟 牛萌 肖宇 刘锋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18年第16期1-7,共7页
为了保障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和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必须合理配置储能系统。介绍了一种理想的绿色储能技术——氢储能技术原理及特点、国内外应用情况、发展趋势以及关键技术,并对其未来应用及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全球能源互联网 清洁能源 大规模储能技术 氢储能 新能源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工膜用高纯聚丙烯脱灰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昌浩 邢照亮 +1 位作者 姜涛 李健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0,共8页
开发低灰分聚丙烯专用料、突破国外“卡脖子”技术,对于我国BOPP薄膜行业乃至整个电力电容器产业都具有重要意义。设计了“己烷+乙酰乙酸乙酯”双组分复配洗涤溶剂体系,针对本身灰分含量较低的聚丙烯树脂进行深度洗涤脱灰处理,进一步降... 开发低灰分聚丙烯专用料、突破国外“卡脖子”技术,对于我国BOPP薄膜行业乃至整个电力电容器产业都具有重要意义。设计了“己烷+乙酰乙酸乙酯”双组分复配洗涤溶剂体系,针对本身灰分含量较低的聚丙烯树脂进行深度洗涤脱灰处理,进一步降低ZN催化剂体系下残余在聚丙烯内的残余的Ti、Mg和Al元素,得到了低于20μg·g^(-1)的聚丙烯粉料,灰分脱除率可达70%以上。针对洗涤剂种类、洗涤时间、洗涤温度和洗涤配比等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对聚丙烯产品的理化性能和电气性能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洗涤前后的薄膜击穿强度从562.3提升至632.8 kV·mm^(-1),电导率从2.0×10^(-11)降低至1.0×10^(-11) S·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树脂 灰分 BOPP薄膜 电容器 脱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海外研究院档案管理实践
7
作者 苏玲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0-70,共1页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研院")前身为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2017年10月改制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直属科研单位和国内首家专业从事全球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和设备开发的高端研发机构。联研...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研院")前身为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2017年10月改制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直属科研单位和国内首家专业从事全球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和设备开发的高端研发机构。联研院所属海外研究院(以下简称"海外院")包括美国研究院、欧洲研究院(以下简称"美国院、欧洲院"),定位于国家电网公司高端技术研发基地、高端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试验基地和重大成果输出平台。海外院档案管理因所在国家的法律法规等约束,给海外院文件归档带来了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档案管理 研究院 海外 管理实践 国家电网公司 人才培养基地 研发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钡三维复合材料微观结构与电学性能研究
8
作者 吴超峰 龚文 +5 位作者 耿进锋 崔建业 秘立鹏 聂京凯 何强 裘旭挺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5,共8页
压电材料可实现机械能与电能的相互转换,采用增材制造的方式,将具有压电性能的钛酸钡(BaTiO_(3),BT)功能陶瓷材料打造为三维结构。通过对比PDMS、BT/PDMS和三维(BT)/PDMS柔性复合材料的介电频谱测试结果,发现三维结构有助于提升复合材... 压电材料可实现机械能与电能的相互转换,采用增材制造的方式,将具有压电性能的钛酸钡(BaTiO_(3),BT)功能陶瓷材料打造为三维结构。通过对比PDMS、BT/PDMS和三维(BT)/PDMS柔性复合材料的介电频谱测试结果,发现三维结构有助于提升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同时,在一定的循环压力下对比了以上三者的输出电压,表明三维结构能大幅提升复合材料的输出电压,且极化后内部电势场的建立将3D-BT/PDMS的输出电压提升至250mV。可见3D-BT/PDMS复合柔性聚合物具有优异的电能转换能力,在柔性电容器和柔性传感器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增材制造 柔性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储氢及电蓄热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配置
9
作者 于雪风 徐桂芝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24年第6期30-36,共7页
考虑到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的经济性和节能性,以及储氢及电蓄热系统在电力调峰方面的重要作用,设计了一种包含储氢及电蓄热系统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并提出系统的容量配置方法及优化调度策略。首先提出系统结构,... 考虑到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的经济性和节能性,以及储氢及电蓄热系统在电力调峰方面的重要作用,设计了一种包含储氢及电蓄热系统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并提出系统的容量配置方法及优化调度策略。首先提出系统结构,并建立关键设备的数学模型;然后以系统综合能量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提出系统优化设计模型;最后运用粒子群算法(partide swarm optimization,PSO)与Gurobi结合的双层求解方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能够将电-气-冷-热联合规划,合理分配资源;与园区原有供能系统相比,储氢及电蓄热系统可降低电、热、冷的用能成本,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具备在需求侧推广的潜能;综合能源系统可有效利用低谷期电能,具备较强的移峰填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氢储能 电蓄热 容量配置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电平四桥臂光伏逆变器漏电流抑制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宝诚 郭小强 +2 位作者 杨勇 贺冉 贲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4194-4201,共8页
为了解决非隔离型光伏逆变器的漏电流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三相三电平四桥臂逆变器的漏电流抑制方案。建立了三相三电平四桥臂逆变器系统的共模模型,分析了不同开关状态下共模电压的幅值及系统漏电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一种基于双载波调... 为了解决非隔离型光伏逆变器的漏电流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三相三电平四桥臂逆变器的漏电流抑制方案。建立了三相三电平四桥臂逆变器系统的共模模型,分析了不同开关状态下共模电压的幅值及系统漏电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一种基于双载波调制的新型载波调制策略。该调制可以实现共模电压恒定,从而有效抑制漏电流。最后,搭建了TMS320F28335DSP+XC3S400FPGA数字控制硬件实验平台,对提出的新型载波调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三电平逆变器 三相四桥臂逆变器 漏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脉宽调制的有源EMI滤波器高频抑制效果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虹 张冲默 +2 位作者 丁宇行 杨志昌 张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4642-4651,共10页
随着电力电子变换器向高功率密度的趋势发展,对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滤波器体积大小的要求也越发严格,有源EMI滤波器(active EMI filter,AEF)具有体积小、集成度高的特点,应用前景广阔。但相较于无源EMI滤波器,AE... 随着电力电子变换器向高功率密度的趋势发展,对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滤波器体积大小的要求也越发严格,有源EMI滤波器(active EMI filter,AEF)具有体积小、集成度高的特点,应用前景广阔。但相较于无源EMI滤波器,AEF在相对高频频段(通常为5~30MHz)存在EMI抑制效果不佳问题。文中以应用广泛的反馈型电流采样电流补偿AEF为例,详细分析运放增益带宽积限制AEF高频EMI抑制效果的机理,首次提出基于混沌脉宽调制的AEF高频抑制效果优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相同结构的AEF在同等级的低频EMI抑制效果下,基于混沌脉宽调制的AEF可显著降低AEF中所需的运放增益,将EMI高频抑制的有效带宽扩宽5~8MHz。文中提出的优化方法无需增加硬件成本,有效地提高了AEF的EMI高频抑制效果,适用于高功率密度的电力电子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滤波器 电磁干扰 电磁兼容 混沌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多尺度暂态建模与仿真研究(英文) 被引量:4
12
作者 叶华 安婷 +3 位作者 唐亚南 裴玮 齐智平 韩从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65-777,共13页
针对基于电压源转换器的高压直流(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based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HVDC)输电系统,该文提出电磁暂态–机电暂态多尺度建模方法并验证多尺度仿真算法的准确、快速和灵活性。该模型采用频移分析(shifted-... 针对基于电压源转换器的高压直流(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based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HVDC)输电系统,该文提出电磁暂态–机电暂态多尺度建模方法并验证多尺度仿真算法的准确、快速和灵活性。该模型采用频移分析(shifted-frequency analysis,SFA)等多尺度建模方法。首先推导移频(shifted frequency,SF)域和dq域之间的解析变换关系,并提出用于系统特性分析的VSC移频多尺度模型;其次,选择性插入π模型获得直流输电线的多尺度暂态模型;最后,通过调整仿真参数,如仿真时间步长和移动频率,使得建立的模型能够灵活仿真具有多个时间尺度和不同网络位置的各种暂态。采用两端和五端VSC-HVDC输电系统作为算例,仿真结果对比表明,提出的模型和算法能够精确模拟高频暂态,快速仿真慢变化暂态,降低计算成本。此外,多尺度模型还可提高VSC-HVDC输电系统电磁–机电暂态混合仿真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暂态 机电暂态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多尺度建模 移频分析 电压源换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化Al2O3涂覆聚丙烯薄膜及其电容器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储松潮 潘毓娴 +7 位作者 黄云锴 潘焱尧 梁志扬 束长青 汪威 石兆峰 张翀 邢照亮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67,72,共7页
为了提高聚丙烯薄膜的介电常数,利用陶瓷涂覆技术,在电容器用BOPP薄膜表面涂覆上一定厚度的Al2O3涂层,涂覆后,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从2.2提高到2.8(1 000 Hz)。把涂覆复合薄膜进行金属化蒸镀,制作成电容器,并进行了复合薄膜及其电容器相... 为了提高聚丙烯薄膜的介电常数,利用陶瓷涂覆技术,在电容器用BOPP薄膜表面涂覆上一定厚度的Al2O3涂层,涂覆后,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从2.2提高到2.8(1 000 Hz)。把涂覆复合薄膜进行金属化蒸镀,制作成电容器,并进行了复合薄膜及其电容器相关性能测试。虽然涂覆复合薄膜的击穿强度有所下降,但电容器的损耗角正切增加不大。另外,涂覆复合薄膜电容器具有良好的自愈性能,可实现电容器"隔离自愈",能有效防止电容器自愈击穿短路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化薄膜电容器 BOPP 涂覆 AL2O3 隔离自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流站电力电容器塔的相干辐射声指向性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中原 魏浩征 +4 位作者 黄国兴 陆益民 印崧 聂京凯 于金山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0,15,共7页
电力电容器是高压直流换流站中的重要噪声源。在换流站设计阶段,必须对电力电容器塔的噪声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准确的预测计算。本文在相干声源的叠加原理和声波传播衰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公式推导,提出一种计算电容器塔远场... 电力电容器是高压直流换流站中的重要噪声源。在换流站设计阶段,必须对电力电容器塔的噪声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准确的预测计算。本文在相干声源的叠加原理和声波传播衰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公式推导,提出一种计算电容器塔远场噪声辐射指向性的数值计算方法,并对典型的电容器塔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使用简化的相干声源叠加公式进行计算得到的指向性可以很好地模拟计算电容器塔架装置的噪声辐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容器塔 声学模型 指向性 相干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屏蔽服冷却系统对人体表面温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谢鹏 秦威南 +2 位作者 吕鹏飞 肖伟民 何强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9-165,共7页
为科学有效地论证多种方式组合的冷却屏蔽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人体表面温度控制的效果,需要对冷却系统及人体敏感部位发热量进行客观评估。通过对5名健康男性的高温测试,探究人体在不同环境温度下体表温度的变化,得出胸部、背部及额头... 为科学有效地论证多种方式组合的冷却屏蔽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人体表面温度控制的效果,需要对冷却系统及人体敏感部位发热量进行客观评估。通过对5名健康男性的高温测试,探究人体在不同环境温度下体表温度的变化,得出胸部、背部及额头为热量最高部位,并构建以“人体-降温屏蔽服-外界环境”为主体的冷却系统数值模型,对不同环境中的屏蔽服冷却效果展开研究,分析穿戴冷却屏蔽服时人体躯干部分的温度分布及影响。结果表明:在屏蔽服中靠近胸部、背部部位引入相变材料和风扇,均可帮助人体降低体温,提高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表温度 数值模拟 屏蔽服 相变材料 风速 热阻 新陈代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工级聚丙烯粒子国产化及其薄膜和电容器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储松潮 黄云锴 +8 位作者 潘毓娴 张翀 邢照亮 潘焱尧 吴建章 胡志坤 汪威 戴熙瀛 唐兵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2022年第5期64-69,共6页
本文研究了国产化电工级聚丙烯粒子主要技术要求,并将其制作成薄膜及电容器;分别与进口粒子及由其制作的薄膜和电容器进行了比较,国产化电工级聚丙烯粒子与进口粒子还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进一步改善提高。
关键词 电工级聚丙烯粒子 BOPP 薄膜电容器国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uNbSiB纳米晶合金软磁性能的热处理工艺调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帮少 周少雄 +4 位作者 支起铮 邢彦兴 杨富尧 乔光尧 韩钰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0-208,共9页
为满足大容量高频变压器对大尺寸纳米晶铁芯低损耗需求,探索了50 mm高纳米晶铁芯的热处理工艺,研究了2种典型纳米晶合金Fe_(73.5)Cu_(1)Nb_(3)Si_(15.5)B_(7)和Fe_(73.5)Cu_(1)Nb_(3)Si_(13.5)B_(9)(简称B_(7)和B_(9))的热处理温度(330~... 为满足大容量高频变压器对大尺寸纳米晶铁芯低损耗需求,探索了50 mm高纳米晶铁芯的热处理工艺,研究了2种典型纳米晶合金Fe_(73.5)Cu_(1)Nb_(3)Si_(15.5)B_(7)和Fe_(73.5)Cu_(1)Nb_(3)Si_(13.5)B_(9)(简称B_(7)和B_(9))的热处理温度(330~600℃)对铁芯静态和动态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B_(7)和B_(9)合金在420℃退火已开始纳米晶化,要远早于通常认为的500℃。2种合金分别在550、580℃退火具有最低的铁芯损耗;而分别在500、550℃退火具有最优的静态磁性能,即最高的磁导率和最低的矫顽力。经施加横向磁场退火后,B_(7)合金的损耗进一步降低,Pcm(0.5T/20k)达到7.3W/kg,为目前报道的最低铁芯损耗。根据系列数据建立了铁芯损耗分形公式为Pcm=0.5f^(1.42)Bm^(2.27),预测的准确性得到了实验结果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合金 损耗 退火温度 大容量高频变压器 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金属电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奇 刘双宇 +2 位作者 王博 徐丽 李宝让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53-2057,共5页
液态金属电池是一类具备低成本长寿命潜力的大规模储能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并网、削峰填谷、调频辅助服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面向未来的热点储能技术之一。基于现阶段规模储能对储能技术成本、寿命等方面的实际要求,结合液态金... 液态金属电池是一类具备低成本长寿命潜力的大规模储能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并网、削峰填谷、调频辅助服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面向未来的热点储能技术之一。基于现阶段规模储能对储能技术成本、寿命等方面的实际要求,结合液态金属电池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液态金属电池的基本性质,以成本和能量转换效率为基准优选关键材料体系,简述关键材料体系及器件研究水平,并根据液态金属电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并展望了液态金属电池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并网 大规模储能技术 液态金属电池 关键材料 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封装形式压接型IGBT器件的电-热应力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辉 龙海洋 +3 位作者 姚然 王晓 钟懿 李金元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6-81,共6页
基于多物理场建模对比分析全压接和银烧结封装压接型IGBT器件的电-热应力。首先根据全压接和银烧结封装压接型IGBT的实际结构和材料属性,建立3.3 kV/50 A压接型IGBT器件的电-热-力多耦合场有限元模型;其次仿真分析额定工况下2种封装IGB... 基于多物理场建模对比分析全压接和银烧结封装压接型IGBT器件的电-热应力。首先根据全压接和银烧结封装压接型IGBT的实际结构和材料属性,建立3.3 kV/50 A压接型IGBT器件的电-热-力多耦合场有限元模型;其次仿真分析额定工况下2种封装IGBT器件的电-热性能,并通过实验平台验证所建模型的合理性;然后研究了3.3 kV/1500 A多芯片压接型IGBT模块的电-热应力,并探究了不同封装压接型IGBT器件电-热应力存在差异的原因;最后比较了2种封装压接型IGBT器件内部的电-热应力随夹具压力和导通电流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银烧结封装降低了压接型IGBT器件的导通压降和结温,提升了器件散热能力;但银烧结封装也增大了IGBT芯片表面的机械应力,应力增大对IGBT器件疲劳失效的影响亟需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接型IGBT 全压接封装 银烧结封装 多物理场建模 电-热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的多导体分布电容自动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刚 侯林玉 +2 位作者 纪锋 高路 林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26-1233,共8页
多导体的分布电容参数是电磁暂态问题分析的基础,为了能够准确高效地得到复杂结构多导体间的分布电容,首先基于电磁场理论推导了以感应系数为待求量的方程组,其次给出了方程组系数矩阵中各非零元素的计算方法,然后基于有限元法计算空间... 多导体的分布电容参数是电磁暂态问题分析的基础,为了能够准确高效地得到复杂结构多导体间的分布电容,首先基于电磁场理论推导了以感应系数为待求量的方程组,其次给出了方程组系数矩阵中各非零元素的计算方法,然后基于有限元法计算空间电场能量作为方程组的右端项元素,再通过求解方程组得到感应系数矩阵,最后由感应系数矩阵得到分布电容。将该方法应用于具有解析解的双导体传输线模型的分布电容参数计算问题,对比分析了不同截断边界条件和剖分网格下的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适当的截断边界条件和剖分尺寸下,电容计算结果最大相对误差<1%,从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将该方法应用于典型架空线路和绕组匝间的分布电容参数计算,所提出的基于有限元方法计算多导体间分布电容的自动求解方法只需在建模时对多各个导体施加一次边界条件,然后利用所提方法实现方程组的构造、求解和分布电容参数提取,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导体 有限元 分布电容 感应系数 自动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