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疗效及对患儿血清PCT、CRP、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蔡丽燕 黄斯铭 张桂花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21期2795-2798,共4页
目的观察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疗效,探讨其对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0例新生儿大肠埃希菌败血症患... 目的观察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疗效,探讨其对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0例新生儿大肠埃希菌败血症患儿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儿采用注射用头孢他啶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注射用美罗培南治疗,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7 d后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拒奶改善时间、黄疸消失时间、体温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和治疗7 d后的血清PCT、CRP、IL-6水平、免疫球蛋白(Ig)M、IgA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拒奶改善时间、黄疸消失时间、体温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74±1.22)d、(6.13±1.28)d、(3.27±0.53)d、(6.78±1.49)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85±1.36)d、(9.40±1.59)d、(5.88±1.06)d、(10.32±1.2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清PCT、CRP、IL-6水平分别为(0.74±0.16)μg/L、(6.18±1.32)mg/L、(11.52±2.71)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0±0.20)μg/L、(7.63±1.51)mg/L、(17.93±2.40)mg/L,IgM、IgA水平分别为(1.36±0.15)g/L、(3.80±0.37)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1±0.13)g/L、(3.15±0.29)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大肠埃希菌败血症有助于降低患儿的血清PCT、CRP、IL-6水平,治疗效果明显,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败血症 大肠埃希菌 美罗培南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2
作者 林淑仪 莫静金 陆卫娟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第19期3606-3610,共5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HQN)在新生儿黄疸(NJ)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儿胆红素(Bilirubin)水平变化与症状消退时间的影响,为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诊治与护理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案例支持。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HQN)在新生儿黄疸(NJ)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儿胆红素(Bilirubin)水平变化与症状消退时间的影响,为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诊治与护理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案例支持。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2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110例。A组予以优质护理模式干预,B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胆红素水平和症状消退时间。结果护理后,A组首次排便、黄疸消退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DBIL、TBIL、IBIL、CRP、IL-6、AFP、CD8^(+)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能有效提升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改善胆红素水平和缩短其症状消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模式 新生儿黄疸 胆红素 黄疸消退时间
原文传递
母乳在管饲喂养早产儿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林淑仪 莫静金 陆卫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11期142-144,共3页
目的研究母乳在管饲喂养早产儿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本院新生儿科接收的住院早产儿80例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分别采用氯化钠溶液、母乳进行口腔护理。将两组住院早产儿的临床相... 目的研究母乳在管饲喂养早产儿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本院新生儿科接收的住院早产儿80例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分别采用氯化钠溶液、母乳进行口腔护理。将两组住院早产儿的临床相关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的口腔清洁度评分、矫正胎龄37周体质量增长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胃管留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管饲喂养早产儿的口腔护理中采用母乳有助于早产儿口腔清洁度的提高以及早产儿体质量增长,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管饲喂养 早产儿 口腔 体质量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口腔运动干预护理对早产儿早期经口喂养的改善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陆卫娟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23期146-147,共2页
目的:研究口腔运动干预护理对早产儿早期经口喂养的改善效果。方法:本次纳入60例研究对象,均为于本院分娩并由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计算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实施常规规范护理的定为对照组,在常规为规范护理基础上配合口腔运动... 目的:研究口腔运动干预护理对早产儿早期经口喂养的改善效果。方法:本次纳入60例研究对象,均为于本院分娩并由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计算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实施常规规范护理的定为对照组,在常规为规范护理基础上配合口腔运动干预护理的定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早产儿喂养效果。结果:喂养初期早产儿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时观察组婴儿体重高于对照组,两组喂养情况比较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观察组不良反应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早产儿实施口腔运动干预护理,能够确保早产儿尽早建立吮吸和吞咽反射,强化自身协调能力,从而显著提升早期进口喂养实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运动干预护理 早产儿 经口喂养 运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早产儿的微量母乳喂养对肠道营养的影响
5
作者 林淑仪 陆卫娟 莫静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24期4199-4201,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早产儿的微量母乳喂养对肠道营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早产儿64例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照组早产儿出生24h后给予静脉营养,观察组早产儿出生2~10h内给... 目的:探讨早期早产儿的微量母乳喂养对肠道营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早产儿64例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照组早产儿出生24h后给予静脉营养,观察组早产儿出生2~10h内给予早期微量母乳口腔喂养,比较两组患儿喂养指标、胃肠耐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的摄奶量高于对照组,体重开始增长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胃肠不耐受情况的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早期早产儿的微量母乳喂养可以尽早达到营养需求,提高胃肠耐受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早期微量母乳喂养 肠道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致痛性操作的防范性护理干预效果
6
作者 林淑仪 陆卫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13期129-130,共2页
目的探讨防范性护理干预在早产儿致痛性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12月我院出生的12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并实施致痛性操作的防范护理,比较实施前后早产儿静脉穿刺、动脉采血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早产儿穿刺操作不同时间点心率... 目的探讨防范性护理干预在早产儿致痛性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12月我院出生的12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并实施致痛性操作的防范护理,比较实施前后早产儿静脉穿刺、动脉采血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早产儿穿刺操作不同时间点心率及呼吸频率。结果实施后早产儿静脉穿刺及动脉采血后5,10 min时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早产儿穿刺时及穿刺后2 min的心率及呼吸频率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早产儿致痛性操作中实施防范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早产儿的疼痛,降低早产儿治疗操作中心率及呼吸频率的波动幅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痛性操作护理 疼痛评分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