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水体中18种氨基酸
1
作者 梁锦汉 刘则华 +1 位作者 刘婉琼 董燕珊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2-253,I0006,共13页
在自来水消毒过程中,氨基酸可以与氯、氯胺等消毒剂发生反应,生成具有生物毒性和异味的消毒副产物,需要特别关注。然而,水体中的氨基酸浓度较低,这给检测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此,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 在自来水消毒过程中,氨基酸可以与氯、氯胺等消毒剂发生反应,生成具有生物毒性和异味的消毒副产物,需要特别关注。然而,水体中的氨基酸浓度较低,这给检测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此,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测定水体中18种氨基酸的方法,并对样品前处理条件和仪器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最适水样pH 2.8、淋洗液为甲醇-乙酸溶液(1:9,V/V),洗脱液为氨水-甲醇溶液(1:9,V/V),流动相为0.2%甲酸水溶液和含0.2%甲酸的甲醇-乙腈溶液(1:9,V/V)。结果表明,18种氨基酸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13,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6~0.23 nmol/L和0.19~0.76 nmol/L,回收率在60.1%~123.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7%~18.7%,日间和日内精密度分别为3.7%~7.0%和3.3%~7.1%。采用本方法测定华南地区某自来水厂源水,氨基酸总浓度为300~500 nmol/L,其中,丙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和天冬酰胺的浓度水平占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氨基酸 定量分析 含氮有机物前体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水区农村供水水质普查及其风险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成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4年第8期118-120,共3页
为保障农村供水水质安全,本文对三水区直供水区域农村管网的终端及水质不利点进行了水质普查,根据不达标管网点相关资料分析,对普遍存在浑浊度和游离氯的水质不达标问题,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农村供水水质风险评价体系,从而得到农... 为保障农村供水水质安全,本文对三水区直供水区域农村管网的终端及水质不利点进行了水质普查,根据不达标管网点相关资料分析,对普遍存在浑浊度和游离氯的水质不达标问题,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农村供水水质风险评价体系,从而得到农村供水管网各管道水质风险指数,全面地掌握整个管网系统的水质风险。量化评价各管道水质安全风险,提出加强农村水质日常监测,加快农村旧供水管网的更新改造以及采取提高水质稳定性的必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水质普查 水质原因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 水质风险评价 水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来水厂用10%聚氯化铝原液稀释投加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何成 何健华 杨军强 《城镇供水》 2024年第6期9-13,共5页
本文对10%聚氯化铝原液稀释使用并开展混凝试验,分析投药量对沉淀池出水浊度控制的影响,指导水厂选用合适的稀释投加操作方式,解决水厂直接投加10%聚氯化铝原液存在药耗过大的问题。结果表明:实际生产可用出厂水稀释聚氯化铝,并且原水... 本文对10%聚氯化铝原液稀释使用并开展混凝试验,分析投药量对沉淀池出水浊度控制的影响,指导水厂选用合适的稀释投加操作方式,解决水厂直接投加10%聚氯化铝原液存在药耗过大的问题。结果表明:实际生产可用出厂水稀释聚氯化铝,并且原水浊度在小于160NTU范围时,适合使用稀释后的聚氯化铝进行投加,原水浊度在大于160NTU范围时,适合使用10%聚氯化铝原液进行投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化铝稀释 混凝试验 浊度 投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氧化剂投加方式对北江原水消毒副产物生成情况的影响
4
作者 齐秋红 董燕珊 +1 位作者 梁晓琳 许泽彬 《广东化工》 CAS 2022年第21期131-133,共3页
本试验通过改变预氧化剂的投加种类、投加方式、投加量、投加顺序,探讨其对北江原水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去除情况影响,进而指导水厂生产实践。结果表明:三氯甲烷含量先随时间的增加有所上升,在20h左右升至最高,随后呈现下降趋势;预氧化... 本试验通过改变预氧化剂的投加种类、投加方式、投加量、投加顺序,探讨其对北江原水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去除情况影响,进而指导水厂生产实践。结果表明:三氯甲烷含量先随时间的增加有所上升,在20h左右升至最高,随后呈现下降趋势;预氧化效果优于预混凝效果,部分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在预氧化阶段反应比较充分;当二氧化氯投加量较低时,不能抑制三氯甲烷的生成,随着投加浓度的增加,对消毒副产物的去除效果得以提升;三氯甲烷生成潜能随腐殖酸浓度的增加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北江原水中三卤甲烷类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含量较低,投加过量次氯酸钠,反应较长时间,检测结果均低于国标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氧化剂 腐殖酸 北江原水 消毒副产物生成量 三氯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混凝—超滤工艺处理滤池反冲洗废水中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许泽彬 韩永辉 +2 位作者 刘婉琼 黄泽宇 梁恒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5-20,共6页
通过中试探究超滤技术处理滤池反冲洗废水的效果以及对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直接超滤相比,在线混凝—超滤的跨膜压差增长速率明显降低,即混凝预处理能够有效缓解膜污染;当膜通量和过滤周期较小时,造成的膜污染以可逆污染为主,膜通... 通过中试探究超滤技术处理滤池反冲洗废水的效果以及对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直接超滤相比,在线混凝—超滤的跨膜压差增长速率明显降低,即混凝预处理能够有效缓解膜污染;当膜通量和过滤周期较小时,造成的膜污染以可逆污染为主,膜通量越大、过滤周期越长,引起的膜污染越严重;在线混凝—超滤对滤池反冲洗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能,对浊度和UV_(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42%和42.24%,出水COD_(Mn)均在2 mg/L以下,铁和铝含量均在0.06 mg/L以下,能够基本去除所有的细菌和大肠杆菌,保证了出水的生物安全性,但超滤对氨氮和荧光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不佳。X射线能谱(EDS)元素分析显示,膜表面存在无机金属污染,与单独碱洗相比,碱洗+酸洗的化学清洗方式对膜污染的去除效果更好。混凝—超滤工艺成本较低,这为超滤技术用于滤池反冲洗废水的处理及安全回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池反冲洗废水 在线混凝 超滤 膜污染
原文传递
北江水厂10KV配电所小电阻接地零序保护的应用与分析
6
作者 李涛 《电子乐园》 2022年第11期115-117,共3页
分析了“消改小”实施过程中的 10kV 配电所接地告警信号,提出零序电流综合继电保护装置或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两种应对措施,并根据实际应用做对比分析。
关键词 10kV母线接地告警 零序保护 小电流选线装置 基于暂态信号的选线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