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服务着眼细节管理入手不断提高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水平—仪征市壮禾植保专业合作社运行管理方式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金伟 吴永方 +2 位作者 刘学儒 杨进 秦玉金 《新农村(黑龙江)》 2012年第4期35-35,99,共2页
仪征市壮禾植保专业合作社创办成立于2009年,开展全程承包植保专业化服务,结合商品化供秧机插,当年服务面积900亩,2010年达3600亩,2011年服务面积达1万亩,三年均实现翻两番。回顾合作社发展壮大的过程,主要抓了三个重点环节:
关键词 专业合作社 专业化服务 运行管理方式 仪征市 综合服务 植保 细节管理 统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07年仪征市稻纵卷叶螟的发生特点及治理对策探讨 被引量:13
2
作者 奚本贵 姚满昌 +4 位作者 张桥 吴庭友 秦吉洋 张春云 翁爱平 《农技服务》 2008年第2期90-91,共2页
针对2000~2007年水稻稻纵卷叶螟在仪征市的发生概况与特点,分析了重发年份的主要原因,认为迁入量、气候、苗情、防治四大因素影响较大,通过总结和归纳,提出了“吃准虫情、把握适期、合理配方、提高用药质量”的科学治理对策。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重发原因 治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耕地轮作休耕角度浅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以仪征市为例
3
作者 秦吉洋 孔祥英 +4 位作者 浦田惠子 潘燕 张桥 吴庭友 梁有军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8年第11期34-34,42,共2页
轮作休耕可以有效培肥地力、调整茬口、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但在实际的轮作休耕实施过程中发现,由于农民素质整体偏低、高质量新型职业农民偏少、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轮作休耕的综合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本文... 轮作休耕可以有效培肥地力、调整茬口、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但在实际的轮作休耕实施过程中发现,由于农民素质整体偏低、高质量新型职业农民偏少、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轮作休耕的综合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本文从轮作休耕角度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进行思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休耕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虫苯甲酰胺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及对稻田有益节肢动物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51
4
作者 刘芳 奚本贵 +5 位作者 包善微 张桥 秦吉祥 石细敏 江涛 赵俊玲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9-144,共6页
研究了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及对稻田常见有益节肢动物的安全性。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将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稀释3000、6000倍浸渍水稻叶片,接稻纵卷叶螟幼虫24h死亡率在40%左右,96h死亡率达i00%。稻田... 研究了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及对稻田常见有益节肢动物的安全性。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将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稀释3000、6000倍浸渍水稻叶片,接稻纵卷叶螟幼虫24h死亡率在40%左右,96h死亡率达i00%。稻田小区和大面积示范试验结果显示:药后14d,氯虫苯甲酰胺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分别为90.s9%、97.07%,高于药后4、7d的防效。其防效好于氟虫腈、虫酰肼+辛硫磷。田间与施药前相比,药后14d球腹蛛显著增加,微蛛、狼蛛的数量及蜘蛛总量无显著差别。室内测定,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后,黑肩绿盲蝽及稻虱缨小蜂的死亡率在O~6.67%。上述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稻纵卷叶螟有很好的防效,且对稻田有益节肢动物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虫苯甲酰胺 稻纵卷叶螟 防效 有益节肢动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棉田烟粉虱的种群动态及控制 被引量:34
5
作者 周福才 杜予州 +5 位作者 任顺祥 陈后庆 王勇 李瑛 秦洁洋 戴率善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9-93,共5页
2002-2003年通过系统调查对江苏棉田烟粉虱种群动态规律及其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扬州市郊区棉田,7月下旬始见烟粉虱成虫,8月中、下旬形成第1个成虫高峰,10月上旬成虫消失;丰县棉田,7月中旬始见烟粉虱成虫,8月中旬出现第1个成虫... 2002-2003年通过系统调查对江苏棉田烟粉虱种群动态规律及其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扬州市郊区棉田,7月下旬始见烟粉虱成虫,8月中、下旬形成第1个成虫高峰,10月上旬成虫消失;丰县棉田,7月中旬始见烟粉虱成虫,8月中旬出现第1个成虫高峰,10月下旬随着气温的下降田间成虫逐渐消失。棉田烟粉虱虫口密度,江苏北部棉区高于中部棉区,转Bt基因棉田高于常规棉田。黄板对烟粉虱成虫有一定的诱集作用。阿维菌素与吡虫啉混剂、灭多威和氧化乐果对棉田烟粉虱种群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其9d的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2.32%、84.59%和8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烟粉虱 种群动态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茶园杂草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粉华 孙国俊 +7 位作者 季敏 储寅芳 吴永方 张海艳 韩敏 袁方 邱淑芬 王虎琴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69-71,74,共4页
据2009~2012年的调查结果,江苏茶园杂草有51科163属206种,菊科、禾本科、豆科杂草为江苏茶园优势杂草种群,占杂草总种类的35.92%;双子叶杂草为江苏茶园优势杂草类群,占杂草总种数的76.21%;由于人为干扰频繁和自然选择,茶园中一年生和... 据2009~2012年的调查结果,江苏茶园杂草有51科163属206种,菊科、禾本科、豆科杂草为江苏茶园优势杂草种群,占杂草总种类的35.92%;双子叶杂草为江苏茶园优势杂草类群,占杂草总种数的76.21%;由于人为干扰频繁和自然选择,茶园中一年生和二年生杂草占杂草总种数的60.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杂草 物种多样性 生活型 优势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南部丘陵茶园外来入侵杂草发生危害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季敏 孙国俊 +5 位作者 储寅芳 吴永方 李粉华 张海艳 韩敏 袁方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7-161,共5页
调查明确了江苏南部丘陵茶园外来入侵杂草的种类和发生情况,分析了外来杂草原产地及其生活型组成。共调查到外来杂草39种,占调查全部杂草种类数的18.93%。这39种外来杂草中,菊科的最多为9种,其次为禾本科和苋科,各5种。这些外来杂草主... 调查明确了江苏南部丘陵茶园外来入侵杂草的种类和发生情况,分析了外来杂草原产地及其生活型组成。共调查到外来杂草39种,占调查全部杂草种类数的18.93%。这39种外来杂草中,菊科的最多为9种,其次为禾本科和苋科,各5种。这些外来杂草主要来自于美洲(27种),并且以非多年生植物为主(占76.92%)。江苏金坛茶园连续两年的野外调查发现,一年蓬(Erigeron annuus)、野老鹳草(Geranium carolinianum)、婆婆纳(Veronica didyma)和小白酒草(Conyza canadensis)是春季的优势外来杂草;牛筋草(Eleusine indica)、一年蓬、小白酒草是秋季的优势外来杂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外来杂草 原产地 生活型 优势种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不同栽插方式对褐飞虱及其天敌种群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芳 江涛 +5 位作者 赵俊玲 张桥 秦吉祥 石细敏 包善微 傅强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9-161,共3页
对江苏省仪征市手栽稻、机插稻、直播稻等不同栽插方式水稻田的褐飞虱及其天敌的发生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3种栽插方式水稻上褐飞虱的发生程度各不相同,总体表现为手栽稻重,机插稻次之,直播稻最轻;不同栽插方式水稻上褐飞虱天敌蜘... 对江苏省仪征市手栽稻、机插稻、直播稻等不同栽插方式水稻田的褐飞虱及其天敌的发生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3种栽插方式水稻上褐飞虱的发生程度各不相同,总体表现为手栽稻重,机插稻次之,直播稻最轻;不同栽插方式水稻上褐飞虱天敌蜘蛛和黑肩绿盲蝽的数量存在明显差异,蜘蛛量表现为机插稻上最高,手栽稻次之,直播稻最低,黑肩绿盲蝽的数量手栽稻显著高于机插稻与直播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栽插方式 褐飞虱 天敌 种群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腈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及对水稻生长与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赵阳 杨进 +6 位作者 季正文 张桥 张春云 吴庭友 蔡小卫 李红 糜俊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0-192,共3页
研究了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5%氟虫腈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及对水稻一些生长与生理指标的影响。小区试验显示:四(2)代、五(3)代稻纵卷叶螟药后14 d,氯虫苯甲酰胺防效和保叶效果都高于氟虫腈;氯虫苯甲酰胺连续施用2次>第1次施... 研究了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5%氟虫腈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及对水稻一些生长与生理指标的影响。小区试验显示:四(2)代、五(3)代稻纵卷叶螟药后14 d,氯虫苯甲酰胺防效和保叶效果都高于氟虫腈;氯虫苯甲酰胺连续施用2次>第1次施用氟虫腈+第2次施用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连续施用2次的防效和保叶效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好于氟虫腈。施药14 d后对水稻植株株高、分蘖数未产生明显影响,但水稻叶片过氧化物酶(POD)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虫苯甲酰胺 氟虫腈 稻纵卷叶螟 防效 保叶效果 生长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套稻田杂草防除现状及2.5%稻杰·10%千金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5
10
作者 吴永方 王德江 +4 位作者 奚本贵 赵阳 张桥 张长云 王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43-944,959,共3页
大田调查和试验结果表明,仪征市(沿江圩区)麦套稻田杂草种类多、出草峰次多、草相组合复杂,出草数量大,为害损失重,目前除草技术不配套、问题多、成本高。2.5%稻杰、10%千金单用或桶混防除麦套稻田主要杂草速效、高效,简便易行。
关键词 麦套稻 杂草 化除 2.5%稻杰 10%千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蜘蛛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及吡蚜酮对蜘蛛种群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秦吉洋 吴庭友 +1 位作者 张桥 张春云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9-181,共3页
研究了稻田蜘蛛在自然观察圃中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确认了在虱蛛比小于2时,蜘蛛对稻飞虱控制有效,大于2时控制力减弱;如遇轻发生年份,虱蛛比可能回归2以下,如大量稻飞虱集中孵化,蜘蛛对稻飞虱将会失去控制能力。探索了吡蚜酮对蜘蛛的安... 研究了稻田蜘蛛在自然观察圃中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确认了在虱蛛比小于2时,蜘蛛对稻飞虱控制有效,大于2时控制力减弱;如遇轻发生年份,虱蛛比可能回归2以下,如大量稻飞虱集中孵化,蜘蛛对稻飞虱将会失去控制能力。探索了吡蚜酮对蜘蛛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吡蚜酮处理药后7 d虱蛛比即从5.06降到0.56,低于氟虫腈处理的4.91,药后30 d药剂持效期过后,吡蚜酮处理的虱蛛比为0.57,仍低于氟虫腈处理和空白对照,表明吡蚜酮对蜘蛛安全性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蜘蛛 稻飞虱 生物控制 吡蚜酮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及真菌毒素的控制效果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春云 张桥 +1 位作者 吴庭友 梅爱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0期155-158,共4页
根据江苏省抗性监测结果,研究几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及籽粒中真菌毒素积累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防效均较高,达78.19%~98.47%。其中,氰烯·戊唑醇、氰烯菌酯、戊唑·咪鲜胺病指防效最好,分别为98.47%、97.45%和96.82%... 根据江苏省抗性监测结果,研究几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及籽粒中真菌毒素积累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防效均较高,达78.19%~98.47%。其中,氰烯·戊唑醇、氰烯菌酯、戊唑·咪鲜胺病指防效最好,分别为98.47%、97.45%和96.82%;其次为烯肟·氟环唑单用、烯肟·氟环唑+咪鲜胺、烯肟·戊唑醇,为89.93%~94.61%;烯肟·戊唑醇+咪鲜胺、啶菌恶唑+咪鲜胺、啶菌恶唑防效偏低,为78.19%~87.46%。检出DON为主要毒素。防治后,48%氰烯·戊唑醇SC、25%氰烯菌酯SC、20%烯肟·戊唑醇SC对麦粒中DON毒素积累降低效果最好,分别达92.95%、89.36%、74.53%,其他药剂或处理为34.70%~67.32%。综合上述2个因素,推荐25%氰烯菌酯SC、48%氰烯·戊唑醇SC为小麦赤霉病防治的首选药剂品种,其次,推荐20%烯肟·戊唑醇SC、400g/L戊唑·咪鲜胺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杀菌剂 防治效果 DON毒素 ZEN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赤霉病发生与菌源·气象因子量关系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春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6期151-153,156,共4页
[目的]明确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各影响因子,分析各因子不同量级对病害流行的影响。[方法]以2000年以来的数据为基础,分析江淮南部丘陵地区小麦赤霉病大流行各发生影响因子量以及各因子不同量级对病害流行的抑制作用。[结果]菌源的存在是赤... [目的]明确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各影响因子,分析各因子不同量级对病害流行的影响。[方法]以2000年以来的数据为基础,分析江淮南部丘陵地区小麦赤霉病大流行各发生影响因子量以及各因子不同量级对病害流行的抑制作用。[结果]菌源的存在是赤霉病发生的前提条件;雨水是赤霉病发生的主导性影响因子;正常年份温度都能满足病害流行要求。[结论]研究结果为赤霉病测报及大面积防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病 气象因子 菌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发生年份不同药剂防治褐飞虱的效果 被引量:5
14
作者 奚本贵 秦吉洋 +5 位作者 张桥 吴永方 王德江 赵阳 吴庭友 李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3905-3906,共2页
研究了大面积生产上常用药剂以及新农药吡蚜酮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在褐飞虱大发生或特大发生年份控虫效果不同.低龄盛期施药,毒死蜱速效性良好,药后1~3 d防效接近75%;吡蚜酮持效性极佳,药后28 d控虫效果约90%;氟虫... 研究了大面积生产上常用药剂以及新农药吡蚜酮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在褐飞虱大发生或特大发生年份控虫效果不同.低龄盛期施药,毒死蜱速效性良好,药后1~3 d防效接近75%;吡蚜酮持效性极佳,药后28 d控虫效果约90%;氟虫腈持效性不及吡蚜酮,但优于吡虫啉和噻唪酮;啶虫脒、丙溴磷不宜作为褐飞虱防治的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药剂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方法和时间浸种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春云 卢毅 +3 位作者 张桥 吴庭友 梅爱萍 蒋媛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9期2590-2592,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药剂、方法和时间浸种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生产上常用及目前新上市的几种药剂,采取不同方式、时间等进行试验,以明确最佳药剂及处理方式.[结果]咪氰烯菌脂及其复配剂防效优异,浸种方法、时间与效果无明显... [目的]研究不同药剂、方法和时间浸种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生产上常用及目前新上市的几种药剂,采取不同方式、时间等进行试验,以明确最佳药剂及处理方式.[结果]咪氰烯菌脂及其复配剂防效优异,浸种方法、时间与效果无明显相关性.咪鲜·杀螟丹日浸夜露法优于连续浸种法;24~60 h浸种时间延长,秧田期防效有升高趋势,但分蘖和灌浆期不明显.亮盾、适乐时与锐胜混用拌种,前期防效较高,但灌浆期(后期)效果下降.杀螟·乙蒜素防效一般.[结论]氰烯菌酯及其复配剂效果表现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苗病 浸种 氰烯菌脂 咪鲜胺 咯菌腈 种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4)代稻纵卷叶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其防治指标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学儒 吴永方 +4 位作者 杨进 秦玉金 丁涛 赵阳 奚本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7891-7892,共2页
[目的]为探明田间六(4)代稻纵卷叶螟对扬州地区水稻生产的影响及其防治指标。[方法]通过田间人工控制虫量,设立4个不同虫量梯度,测定不同虫量稻纵卷叶螟为害对武运粳23号(顶部倒1~3叶)卷叶率、产量损失的影响。[结果]在稻纵卷叶螟2龄幼... [目的]为探明田间六(4)代稻纵卷叶螟对扬州地区水稻生产的影响及其防治指标。[方法]通过田间人工控制虫量,设立4个不同虫量梯度,测定不同虫量稻纵卷叶螟为害对武运粳23号(顶部倒1~3叶)卷叶率、产量损失的影响。[结果]在稻纵卷叶螟2龄幼虫0~20头/穴范围内,随着虫量的增加,叶片卷叶率增大、水稻产量下降、水稻产量损失率增高;根据经济允许损失率为3%的计算标准,得出稻纵卷叶螟在武运粳23号上的防治指标为2龄幼虫虫量173头/百穴。[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扬州地区六(4)代稻纵卷叶螟的有效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卷叶率 产量损失 防治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环唑对稻曲病菌的毒力与田间防治增产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奚本贵 吴庭友 +5 位作者 赵阳 王德江 张桥 秦吉洋 张春云 尹厚田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0-171,共2页
为了研究丙环唑对稻曲病菌的毒力及施药后的田间防病增产效果,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得丙环唑对稻曲病菌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5.28+1.61x(r2=0.979 8),EC50=0.67μg/mL。田间施药用量为丙环唑112.5 g/hm2,于破口前6 d和齐穗后各用药1次,... 为了研究丙环唑对稻曲病菌的毒力及施药后的田间防病增产效果,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得丙环唑对稻曲病菌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5.28+1.61x(r2=0.979 8),EC50=0.67μg/mL。田间施药用量为丙环唑112.5 g/hm2,于破口前6 d和齐穗后各用药1次,田间病穗防效与病粒防效分别达68.20%和73.71%,可提高水稻产量10.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环唑 稻曲病菌 毒力 田间防治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金好年乳油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蚜虫的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姚满昌 吴庭友 +2 位作者 赵阳 张桥 王湘云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49,74,共2页
15 %金好年乳油 40 0 0~ 5 0 0 0倍液对十字花科蔬菜 (青花菜 )蚜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表现为触杀击倒性强 ,杀虫效果高 ,持效期长。药后无任何药害症状表现 ,对青花菜安全。
关键词 金好年乳油 药效 安全性 蚜虫 十字花科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春云 张桥 +3 位作者 秦吉洋 李红 周宏芳 梅爱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9期3870-3870,3900,共2页
研究了不同药剂及其不同用药时期、不同用药次数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始病期(病穴率≤5%)的用药效果好于发病盛期;不同药剂防效差异大,满穗、拿敌稳等防效高、有效期长,明显优于井冈霉素;增加用药次数可明显提高防效。建... 研究了不同药剂及其不同用药时期、不同用药次数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始病期(病穴率≤5%)的用药效果好于发病盛期;不同药剂防效差异大,满穗、拿敌稳等防效高、有效期长,明显优于井冈霉素;增加用药次数可明显提高防效。建议生产上坚持始病期用药,选用长效药剂,后期结合稻曲病进行1次兼治,如选用一般药剂,需增加用药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防治适期 防治药剂 用药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对小麦白粉病重发时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春云 吴庭友 +3 位作者 张桥 方永明 宣德华 王月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4期130-131,164,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药剂对小麦白粉病重发时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三唑酮、醚菌·氟环唑2个药剂,分别于零星见病期、始盛期、盛病期3个时期用药,研究重发年或重发田块小麦白粉病的药剂防治策略。[结果]淘汰三唑酮,筛选合适的药剂如醚菌... [目的]研究不同药剂对小麦白粉病重发时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三唑酮、醚菌·氟环唑2个药剂,分别于零星见病期、始盛期、盛病期3个时期用药,研究重发年或重发田块小麦白粉病的药剂防治策略。[结果]淘汰三唑酮,筛选合适的药剂如醚菌·氟环唑等,与纹枯病防治结合,适期提早用药,有效控制病害大流行。[结论]该研究为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防治 三唑酮 醚菌·氟环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