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井冈蜜柚叶片营养诊断研究初报
1
作者 严志雁 王雨亭 +3 位作者 梁喜欢 李聪 丁建 梁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7-52,共6页
以吉安地区井冈蜜柚有代表性的97个柚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井冈蜜柚叶片中营养元素N、P、K、Ca、Mg、Zn、Fe、Mn、Po、S的含量,运用诊断施肥综合法(DRIS)对叶片营养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依据高品质园蜜柚叶片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范... 以吉安地区井冈蜜柚有代表性的97个柚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井冈蜜柚叶片中营养元素N、P、K、Ca、Mg、Zn、Fe、Mn、Po、S的含量,运用诊断施肥综合法(DRIS)对叶片营养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依据高品质园蜜柚叶片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范围,确定井冈蜜柚叶片矿质营养元素N、P、K、Ca、Mg含量的最适范围分别为23.15~25.86、1.89~2.56、12.06~15.24、40.65~61.45、1.85~2.00 g/kg;Zn、Fe、Mn、Po、S含量的最适范围分别为20.13~32.30、124.04~178.98、88.87~147.56、86.39~143.25、1.19~1.59 mg/kg。吉安市果园蜜柚叶片总体上需肥顺序由大到小为Mn>Po>Zn>Fe>Ca>Mg>N>S>P>K,其中井冈蜜柚园相对缺乏微量元素,低品质园则尤其突出,因此,应该采取具有区域针对性的施肥管理策略,并提出了相应的营养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IS 井冈蜜柚 叶片营养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酸培肥技术对井冈蜜柚果园土壤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梁喜欢 李秀秀 +11 位作者 黎鑫林 伍亮 曾天宝 陈先茂 谢江 邓国强 关贤交 邹雪兰 旷允慧 戴星照 彭春瑞 陈金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135,共7页
井冈蜜柚是江西省果业三大品牌之一,生产中不合理的肥料施用导致的土壤酸化是柚园土壤退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制约蜜柚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选取江西省吉安市6年树龄金沙柚,在2020-2022年开展田间定位试验,试验设置农民习惯施肥... 井冈蜜柚是江西省果业三大品牌之一,生产中不合理的肥料施用导致的土壤酸化是柚园土壤退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制约蜜柚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选取江西省吉安市6年树龄金沙柚,在2020-2022年开展田间定位试验,试验设置农民习惯施肥技术和调酸培肥技术(有机肥替代30%化肥+石灰+硅钙钾镁肥+绿肥周年间作)2个处理,研究调酸培肥技术对土壤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技术相比,采用调酸培肥技术3年,土壤pH平均提高了0.93(P<0.05),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了19.17%(P<0.05),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镁、交换性钙含量显著增加,土壤质量指数显著提高了0.25(P<0.05),蜜柚叶片氮、钾、镁和钙含量均随之显著提高。同时,施用调酸培肥技术蜜柚产量显著提高了25.99%(P<0.05),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糖酸比分别提高了5.85%和23.60%(P<0.05),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此外,采用调酸培肥技术3年,产值平均增加了3.41万元·hm^(-2),经济效益平均增加了2.28万元·hm^(-2)。综上,调酸培肥技术能够降低红壤区蜜柚果园土壤酸度,提高土壤和叶片养分含量,改善树体营养,提升果实产量和品质,提高果园经济效益,是改善土壤质量、实现井冈蜜柚果园提质增效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调酸培肥 井冈蜜柚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便携式蜜柚光谱仪的金沙柚叶片氮含量监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艳大 曹中盛 +6 位作者 潘玉霞 孙滨峰 黄俊宝 杨伟光 彭忻怡 舒时富 叶春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7-806,共10页
【目的】旨在检验便携式蜜柚光谱仪(PPS)监测金沙柚叶片氮含量(LNC)的准确性,构建基于PPS的金沙柚LNC光谱监测模型。【方法】通过实施不同施氮量的试验,于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利用便携式蜜柚光谱仪(PPS)、ASD高光谱仪和RapidSCAN光谱仪... 【目的】旨在检验便携式蜜柚光谱仪(PPS)监测金沙柚叶片氮含量(LNC)的准确性,构建基于PPS的金沙柚LNC光谱监测模型。【方法】通过实施不同施氮量的试验,于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利用便携式蜜柚光谱仪(PPS)、ASD高光谱仪和RapidSCAN光谱仪测定冠层光谱反射率,计算得到归一化红边指数(NDRE)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分析比较3种光谱仪测定的冠层植被指数变化规律与相关性,检验PPS的测定精度,构建基于PPS的金沙柚LNC光谱监测模型,采用不同试验点的数据检验模型。【结果】金沙柚LNC、NDVI和NDRE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表现为递增趋势;PPS和ASD测定的NDVI、NDRE间拟合的决定系数(R2)依次为0.9095和0.9005,PPS和RapidSCAN测定的NDVI、NDRE间拟合的R2依次为0.9543和0.9002,证明PPS的测定结果与ASD、Rapid SCAN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的光谱监测模型的监测效果比生长中期好;PPS测定的NDVIPPS与NDREPPS相比,NDVIPPS与LNC之间的相关性高于NDREPPS;基于NDVIPPS的幂函数模型能准确地监测LNC,模型构建R2介于0.8210~0.8472之间,模型检验的相关系数(r)、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和均方根误差(RMSE)依次为0.8952~0.9333、4.4%~8.1%和0.1%~0.2%。【结论】与常规化学测试LNC相比,利用PPS可实时准确获取金沙柚LNC信息,在金沙柚轻简化种植与养分无损监测诊断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柚 叶片氮含量 便携式蜜柚光谱仪 光谱监测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配施下氮肥减施对红壤旱地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志华 吕丰娟 +5 位作者 肖运萍 汪瑞清 林洪鑫 袁展汽 魏林根 吕茹洁 《土壤与作物》 2022年第4期417-427,共11页
为明确有机无机配施下氮肥减施对红壤旱地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置单施化肥对照(CK0,N 135 kg·hm^(-2),基施70%,花针期追施30%)、有机无机肥配施(CK1,N 135 kg·hm^(-2),其中有机替代无机氮25%,基施无... 为明确有机无机配施下氮肥减施对红壤旱地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置单施化肥对照(CK0,N 135 kg·hm^(-2),基施70%,花针期追施30%)、有机无机肥配施(CK1,N 135 kg·hm^(-2),其中有机替代无机氮25%,基施无机氮45%,追施无机氮30%)、有机无机配施下基施化肥减氮15%(B15)、有机无机配施下基施化肥减氮30%(B30)、有机无机配施下基施化肥减氮45%(B45)、有机无机配施下基施化肥减氮15%+追施化肥减氮15%(B15T15)、有机无机配施下追施化肥减氮30%(T30)共7个处理,分析了有机无机肥配施和不同时期氮肥减施比例对红壤旱地花生产量、农艺性状、养分吸收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CK0)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CK1,3895 kg·hm^(-2))增产22.4%,有机无机肥配施下减氮处理增产15.7%~28.0%;有机无机配施条件下,氮肥减施15%(B15)处理的花生产量最高,达到了4073 kg·hm^(-2),较CK1处理增产4.7%,其余减氮处理产量均表现为下降;此外,B15处理不仅增加了花生分枝数、单株饱果数、单株生产力、收获指数、出仁率,还提升了花生茎叶和果仁的氮、磷、钾素养分含量,其花生仁的蛋白质、油酸、亚油酸含量等品质指标也有所提升。在有机无机配施化肥减氮30%条件下,基肥减施氮处理的花生产量、农艺性状和品质要优于追肥减施氮处理。综上所述,红壤旱地上有机无机肥配施和氮肥减施15%可以提升花生产量、农艺性状、养分吸收和品质,以基肥期减施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配施 氮肥减施 红壤旱地 花生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丘陵区稻田土壤剖面肥力特征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秀秀 涂田华 +10 位作者 柳开楼 陈先茂 谢江 邓国强 梁喜欢 黄晶 关贤交 邱才飞 钱银飞 彭春瑞 陈金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90-1399,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产量稻田土壤肥力的剖面特征,明确调控作物产量的关键环境因子,以提高低产田、稳定高产田的粮食产量,实现“藏粮于地”的国家战略目标。【方法】试验在江西进贤进行,稻田年产量>15000 kg/hm^(2)、12000~15000 kg/hm^... 【目的】探究不同产量稻田土壤肥力的剖面特征,明确调控作物产量的关键环境因子,以提高低产田、稳定高产田的粮食产量,实现“藏粮于地”的国家战略目标。【方法】试验在江西进贤进行,稻田年产量>15000 kg/hm^(2)、12000~15000 kg/hm^(2)和<10000 kg/hm^(2)的地块分别代表高产、中产和低产土壤,选取高、中、低产量稻田样点各3个,采集耕作层、犁底层和潴育层土壤样品,测定耕作层厚度、容重、土壤紧实度、pH、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机质含量、全量和有效氮磷钾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氮(MBN)等,并对土壤剖面性质和水稻产量进行线性相关分析和随机森林分析。【结果】1)高产田耕作层最厚,在16 cm左右,而低产田在13 cm左右,高产田耕作层土壤容重最小,为1.09 g/cm^(3),而低产田为1.21 g/cm^(3),高产田犁底层厚度和紧实度均最高,低产田最低。2)高、中、低产田土壤pH、碳氮磷养分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均表现为高产田>中产田>低产田,在土壤剖面上具有明显的“表聚”特征。高产田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分别为38.82 g/kg、2.33 g/kg、198.54 mg/kg、0.81 g/kg和33.04 mg/kg,而低产田耕作层分别为29.75 g/kg、1.89 g/kg、158.71 mg/kg、0.62 g/kg和23.51 mg/kg。高产田耕作层土壤MBC和MBN含量分别为929.2、42.5 mg/kg,而低产田分别为533.6、30.8 mg/kg。3)在3个产量水平稻田土壤中钾素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在低产田表现尤其明显,低产田耕作层全钾含量为8.12 g/kg,但母质层为10.77 g/kg。4)相关性分析和随机森林分析结果表明,水稻产量与耕作层土壤pH、有机质、全量和有效氮磷钾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耕作层厚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这些变量可以解释水稻产量变化的53.7%,其中,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和耕作层厚度是影响作物产量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其解释能力分别为9.2%、8.7%和7.9%。【结论】耕作层厚度和耕作层微生物生物量是调控水稻产量的关键环境因素。相比低产田,高中产田耕作层厚,耕作层土壤容重低、有机质含量高,供肥保肥能力强。因此,增加耕作层厚度和提高微生物生物量是改良中、低产田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区 水稻土 产量水平 土壤剖面 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农田地膜残留状况研究——基于典型地块样方调查数据 被引量:5
6
作者 董爱琴 刘晖 +5 位作者 俞莹 杨涛 陈院华 吴火亮 徐昌旭 谢杰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128-135,共8页
在江西省22个县(市、区)设置66个监测点,对主要农作物种植制度下农田地膜的残留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江西省绝大多数监测点的农田地膜残留量<15 kg/hm^(2),且随着覆膜年限的增长,农田地膜残留量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江西省... 在江西省22个县(市、区)设置66个监测点,对主要农作物种植制度下农田地膜的残留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江西省绝大多数监测点的农田地膜残留量<15 kg/hm^(2),且随着覆膜年限的增长,农田地膜残留量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江西省蔬菜、瓜果、水果、烟叶、油料以及菇类监测点的平均农膜残留量分别为15.47、10.47、11.70、13.02、13.02、5.58 kg/hm^(2),但在不同作物类型田间农膜残留量没有显著差异;在六大作物类型中,烟叶和蔬菜田间地膜的年残留率居前2位,分别达3.57%和3.37%;65.2%监测点的地膜年残留量在1.5 kg/(hm^(2)·a)以下,50.0%监测点的地膜年残留率低于1.0%。总之,江西省农田地膜残留污染程度总体可控,覆膜年限、种植制度、农户回收农膜的积极性均对农膜的残留量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农用地 地膜 残留量 作物类型 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后移对优质稻井冈软粘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冯延聪 文春燕 +4 位作者 朱振华 陈金 陈先茂 刘文安 邱才飞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30-840,共11页
【目的】探究优质稻井冈软粘施氮后移对其生长、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明确其最佳基蘖肥与穗粒肥的施用比例。【方法】于2021年在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设置大田试验,在总施氮量(TN)180 kg/hm^(2)的基础上,按基肥∶蘖肥∶穗肥∶粒肥施用... 【目的】探究优质稻井冈软粘施氮后移对其生长、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明确其最佳基蘖肥与穗粒肥的施用比例。【方法】于2021年在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设置大田试验,在总施氮量(TN)180 kg/hm^(2)的基础上,按基肥∶蘖肥∶穗肥∶粒肥施用比例设置4种施肥方案(N1=10∶0∶0∶0、N2=5∶5∶0∶0、N3=5∶3∶2∶0、N4=5∶2∶2∶1),以不施用氮肥为对照(CK),共5个处理。采集井冈软粘的生长性状、产量及稻米品质等数据,测定其分蘖期、拔节期、齐穗期和成熟期的茎蘖数、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面积系数(LAI)和干物质含量,并分析成熟期水稻品质、产量及其构成、植株茎叶穗的含氮素量、总氮素吸收量及其氮素利用效率等。【结果】前两个生长时期茎蘖数最高是N2处理,而后两个生长时期的最高茎蘖数为N3处理;前3个水稻发育时期的SPAD值差异不大,成熟期表现为N3处理最高。总干物质含量变化与产量变化表现一致。总产上N4>N1>CK,最高值N4处理分别高出N1处理和CK9.34%、73.09%;氮肥后移对井冈软粘的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的影响较小,但处理间稻米直链淀粉、粗蛋白和出糙率间有显著水平差异,N4处理比CK按顺序分别高出2.75%、1.10%、1.56%,施氮处理的直链淀粉和粗蛋白区间为13.0%~15.0%、10.17%~10.57%,表明不同氮肥运筹对井冈软粘的米质影响较小。此外,水稻各生长时期的氮肥利用率和含氮量表现为从N1处理到N4处理依次增加,最高值N4处理的氮肥利用效率较N1处理提高了11.06%。【结论】上述结果表明在TN180 kg/hm^(2)条件下,优质常规稻井冈软粘的最适宜氮肥施用方式为基肥∶蘖肥∶穗肥∶粒肥为5∶2∶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冈软粘 产量 稻米品质 氮肥运筹 氮素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稻田不同肥力水平和施氮量对早晚季甲烷排放的互作效应 被引量:1
8
作者 贾震 付文涛 +3 位作者 王海媛 陈金 曾勇军 黄山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66,共6页
土壤肥力和施氮量是影响稻田甲烷(CH_(4))排放的重要因子,但二者的互作效应尚不明晰。明确不同土壤肥力下施氮量对稻田CH_(4)排放的影响,对提高稻田CH_(4)排放清单的准确性和改进稻田CH_(4)排放模型具有重要意义。以土壤有机质含量为标... 土壤肥力和施氮量是影响稻田甲烷(CH_(4))排放的重要因子,但二者的互作效应尚不明晰。明确不同土壤肥力下施氮量对稻田CH_(4)排放的影响,对提高稻田CH_(4)排放清单的准确性和改进稻田CH_(4)排放模型具有重要意义。以土壤有机质含量为标准,选择3个不同土壤肥力梯度(低、中、高)的红壤性双季稻田,设置4个施氮水平(N_(0)、N_(90)、N_(150)和N_(210)分别代表纯氮施用量为0、90、150和210 kg/hm^(2)),研究了土壤肥力和施氮量对稻田CH_(4)排放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在早稻季,与低肥力稻田相比,中、高肥力稻田CH_(4)排放量分别显著减少115.7%和32.4%;与N_(0)处理相比,N_(90)处理的CH_(4)排放量显著增加36.0%,而N_(150)和N_(210)处理分别显著减少32.9%和55.0%。在晚稻季,与低肥力稻田相比,中肥力稻田CH_(4)排放量显著增加40.0%,而高肥力稻田CH_(4)排放量有增加趋势,但两者差异不显著;与N_(0)处理相比,N_(90)处理CH_(4)排放量显著增加46.4%,而N_(150)、N_(210)处理无显著差异。从周年CH_(4)排放量来看,低肥力条件下,N_(90)处理比N_(0)处理显著增加82.8%,N_(150)和N_(210)处理与N_(0)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中、高肥力条件下,各施氮量处理间CH_(4)排放无显著差异。土壤肥力和施氮量对早稻季和周年CH_(4)排放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但对晚稻季CH_(4)排放量无显著互作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肥力 施氮量 双季稻 CH_(4)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RGB图像的金沙柚叶片叶绿素含量监测研究
9
作者 曹中盛 李艳大 +4 位作者 潘玉霞 孙滨峰 舒时富 叶春 彭忻怡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07-1418,共12页
【目的】叶片叶绿素含量(leaf chlorophyll content,LCC)是表征金沙柚(Citrus grandis(L.)Osbeck)长势状况的重要指标。利用无人机RGB图像可实现植被长势参数实时、无损监测。然而,当前人们对无人机RGB图像监测蜜柚LCC时的敏感图像特征... 【目的】叶片叶绿素含量(leaf chlorophyll content,LCC)是表征金沙柚(Citrus grandis(L.)Osbeck)长势状况的重要指标。利用无人机RGB图像可实现植被长势参数实时、无损监测。然而,当前人们对无人机RGB图像监测蜜柚LCC时的敏感图像特征及适宜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选取模式尚不明确。为构建基于无人机RGB图像的蜜柚LCC监测模型,实现利用无人机RGB图像快速监测金沙柚LCC。【方法】本研究基于不同氮肥水平的金沙柚田间试验,于开花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测定蜜柚LCC,同步使用无人机采集蜜柚RGB图像,并提取不同类型图像特征(6个颜色特征、9个植被指数、9个纹理特征);分别在叶片ROI和冠层ROI两种模式下,分析不同图像特征与蜜柚LCC之间的相关性,确定最优ROI选取模式及敏感图像特征,并构建定量监测模型。【结果】包含有丰富红光信息的红光值(redness intensity,R)、超红植被指数(excess red vegetation index,ExR)和基于红光波段提取的均值(mean texture based on the red band,MEA-R)对蜜柚LCC敏感,在叶片ROI模式下利用其构建的监测模型精度高于在冠层ROI模式下构建的监测模型精度。3个图像特征中,ExR与蜜柚LCC之间相关性最高,在叶片ROI模式下构建的全生育期监测模型建模决定系数(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R^(2))达到0.83,模型检验时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ormalized root mean square error,nRMSE)和偏差(bias)分别为0.24和0.01 mg/g。R和MEA-R表现相似,叶片ROI模式下其建模R^(2)为0.72,检验nRMSE为0.33。【结论】考虑到监测模型的准确性和图像特征提取的方便性,本研究确定可基于叶片ROI模式提取图像特征ExR并构建全生育期蜜柚LCC监测模型:LCC=-0.01×ExR+2.83,实现利用无人机搭载数码相机快速、准确监测园区尺度金沙柚LCC,在金沙柚生长无损监测诊断和精确管理中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柚 叶片叶绿素含量 无人机 RGB图像 图像特征 监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云英和石灰配施对水稻镉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董爱琴 陈院华 +3 位作者 杨涛 徐昌旭 程丽群 谢杰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0-612,共13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单纯紫云英翻压(GM),以及紫云英与石灰共施(GM0HL)、紫云英+常量石灰晚施(GM5HL)、紫云英+减量石灰晚施(GM5LL)等处理对土壤性状、水稻根表铁膜及水稻对镉吸收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CK),翻压紫云英可显著(...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单纯紫云英翻压(GM),以及紫云英与石灰共施(GM0HL)、紫云英+常量石灰晚施(GM5HL)、紫云英+减量石灰晚施(GM5LL)等处理对土壤性状、水稻根表铁膜及水稻对镉吸收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CK),翻压紫云英可显著(P<0.05)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2.1~2.7 g·kg^(-1)。相较于GM处理,增施石灰后,土壤pH值显著提高0.38~0.78个pH单位,且土壤有效态Cd含量显著降低21.71%~41.28%。在紫云英快速腐解末期,增施了石灰的处理(GM0HL、GM5HL、GM5LL),土壤Eh显著高于GM处理。与CK相比,GM0HL、GM5HL、GM5LL处理在分蘖期的水稻根表铁膜Fe含量分别显著下降43.34%、38.82%和29.00%,根表铁膜Cd含量分别显著下降43.72%、35.56%和12.72%。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水稻Cd吸收的关键因子,提高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可以降低土壤Cd有效性,增加水稻根表铁膜厚度和根表铁膜Cd含量,从而抑制水稻对Cd的吸收。在试验条件下,紫云英翻压5 d后减量施用石灰,既可以达到较好的降Cd效果,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Cd污染耕地的治理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根表铁膜 紫云英 石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石灰和秸秆还田对清洁的酸性稻田籽粒镉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磊 陈晨 +5 位作者 陈金 蒋末云 贾震 杨星莲 曾勇军 黄山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2期53-58,共6页
为了探究清洁的酸性稻田施用石灰对双季稻籽粒镉(Cd)含量的影响,本研究在清洁的酸性稻田(土壤pH 5.2,土壤总Cd含量0.2 mg/kg)上开展田间定位试验,并测定籽粒镉含量,设置4个处理,分别是(1)对照,不施石灰,秸秆不还田;(2)施石灰,秸秆不还田... 为了探究清洁的酸性稻田施用石灰对双季稻籽粒镉(Cd)含量的影响,本研究在清洁的酸性稻田(土壤pH 5.2,土壤总Cd含量0.2 mg/kg)上开展田间定位试验,并测定籽粒镉含量,设置4个处理,分别是(1)对照,不施石灰,秸秆不还田;(2)施石灰,秸秆不还田;(3)每季秸秆全量还田,不施石灰;(4)秸秆还田配施石灰。结果表明:除2020年晚稻季外,施石灰显著降低了早、晚稻糙米Cd含量,秸秆还田对糙米Cd含量无显著影响。二者仅对2020年早稻糙米Cd含量有显著互作效应。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施石灰使2020年早稻糙米Cd含量降低61.0%;在秸秆不还田条件下,降幅为38.0%。施石灰显著降低了2019年早、晚稻精米Cd含量。秸秆还田仅显著增加了2020年晚稻精米Cd含量。二者对2020年晚稻精米Cd含量有显著互作效应。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施石灰使2020年晚稻季精米Cd含量降低38.1%;而在秸秆不还田条件下,降幅为4.2%。因此,在清洁的酸化红壤性双季稻田上,施石灰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稻米的Cd含量,而且能够降低秸秆还田导致的Cd污染风险,有利于保障稻米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 秸秆还田 双季稻 土壤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间作体系木薯、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12
作者 张志华 林洪鑫 +3 位作者 袁展汽 肖运萍 汪瑞清 吕丰娟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为明确木薯不同施氮量对间作体系木薯、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木薯品种‘华南8号’、花生品种‘粤油256’为试验材料,在木薯间作花生种植模式下,设置5个木薯施氮水平(0、90、135、180、225 kg/hm^(2)),共5个处理,采用田间随机区... 为明确木薯不同施氮量对间作体系木薯、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木薯品种‘华南8号’、花生品种‘粤油256’为试验材料,在木薯间作花生种植模式下,设置5个木薯施氮水平(0、90、135、180、225 kg/hm^(2)),共5个处理,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间作体系木薯、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木薯间作花生模式下,随着木薯施氮量的增加,木薯和花生的产量均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且均以木薯施氮量135 kg/hm^(2)(N135)产量最高,分别为木薯鲜薯23.86 t/hm^(2)和花生荚果2027.5 kg/hm^(2),较N0分别增加了17.9%和23.9%,所有处理间产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N0相比,N135处理下木薯单株生物产量、株高、茎粗、薯数均表现为增加,花生单穴生物产量、百果重、百仁重也均表现为增加趋势;木薯间作花生模式下,木薯增施氮肥,花生饱果期的叶面积指数在3.72~4.64,表现为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透光率在7.09%~11.73%,其变化趋势与叶面积指数相反,表现为随施氮量增加呈下降趋势;木薯与花生间作的总产值和经济效益均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且均以木薯施氮量135 kg/hm^(2)最高,与木薯不施氮肥相比,二者间作总产值和经济效益分别增加了4514.9元/hm^(2)和3634.4元/hm^(2),产投比表现为N135最高,达3.80,较N0增加了0.19,其余处理则表现为下降,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木薯间作花生模式下,木薯增施氮肥可增加木薯、花生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同时改善木薯、花生的农艺性状,且在木薯施氮量为135 kg/hm^(2)时,木薯和花生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均达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间作 花生 氮肥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硫酸盐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秧苗镉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爱琴 李建国 +5 位作者 杨涛 陈院华 徐昌旭 万辉 彭志平 谢杰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13-2223,共11页
为了解金属硫酸盐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秧苗吸收Cd等元素的影响,以水稻品种五丰优286为试验材料,选择多种浓度的硫酸亚铁(FeSO_(4))、硫酸锌(ZnSO_(4))和硫酸锰(MnSO_(4))作为浸种剂进行室内催芽和水培试验,测定水稻胚根长、胚芽长、发... 为了解金属硫酸盐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秧苗吸收Cd等元素的影响,以水稻品种五丰优286为试验材料,选择多种浓度的硫酸亚铁(FeSO_(4))、硫酸锌(ZnSO_(4))和硫酸锰(MnSO_(4))作为浸种剂进行室内催芽和水培试验,测定水稻胚根长、胚芽长、发芽率,以及秧苗中的Cd、Mg、B、P、K含量。结果显示,FeSO_(4)和MnSO_(4)浸种均可提高水稻的发芽率,促进胚根和胚芽生长,且能有效降低秧苗中的Cd含量;而ZnSO_(4)浸种对水稻胚根和胚芽的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会增加秧苗中的Cd含量。FeSO_(4)和MnSO_(4)浸种对水稻秧苗Mg、B、P、K的吸收无明显抑制作用,且FeSO_(4)浸种对秧苗B的吸收有促进作用。总的来看,FeSO_(4)和MnSO_(4)浸种具有较好的降低水稻Cd吸收的应用潜力,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种剂 离子通道 发芽率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