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云南经济发展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
作者 牛鸿宾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90-94,28,共6页
元代蒙古统治者在云南建立“行省”,使之纳入中央封建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在设置路、府、州、县的同时,对大理旧政权及其他民族上层实行招降与利用的政策。云南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元王朝的继承者明王朝更大力经营云南,其统... 元代蒙古统治者在云南建立“行省”,使之纳入中央封建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在设置路、府、州、县的同时,对大理旧政权及其他民族上层实行招降与利用的政策。云南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元王朝的继承者明王朝更大力经营云南,其统治云南的260多年成为云南历史上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最重要时期之一。经济的发展引致了社会阶级结构、阶级关系以及民族、人口构成的一系列变化。这一情况吸引了不少中外学者的注意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云南 云南地方史 经济发展研究 屯田 土司制度 地主制经济 述评 卫所 云南社会 地主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年来云南地方史志的研究和出版 被引量:1
2
作者 荆德新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59-63,共5页
云南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如同中国的历史一样,有着它悠久的过去。对于云南的历史,省内外乃至国外的某些学者都比较关注。这不仅是因为云南有着它光辉的历史,而且是因为它地处我国的西南边疆,民族众多,截至解放前夕为止,不同地... 云南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如同中国的历史一样,有着它悠久的过去。对于云南的历史,省内外乃至国外的某些学者都比较关注。这不仅是因为云南有着它光辉的历史,而且是因为它地处我国的西南边疆,民族众多,截至解放前夕为止,不同地区在不同的程度上大都保留着人类社会的各种社会形态,有人针对着这种情况,说云南解放前是一部活的社会“化石”,这是有道理的。 对于云南历史的研究,应该说我们的前人是有所贡献的。诸如史实的记载,专题的研究,方志的编纂,专著的出版。其中,明清以来问世的方志,在这个数量中尤占较大的比重。但勿庸讳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地方史 40年 民族史 红军长征 历史研究 南诏 护国运动 彝族 起义 方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不是亚洲栽培稻的发源地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晓岑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86-89,共4页
云南不是亚洲栽培稻的发源地李晓岑宾川白羊村和元谋大墩子等云南新石器时代遗址都发现了炭化稻谷或稻的痕迹,这是新石器时代云南坝区的先民在农业上最显著的特征。据C14法测定,它们的年代分别是:宾川白羊村为1820±85... 云南不是亚洲栽培稻的发源地李晓岑宾川白羊村和元谋大墩子等云南新石器时代遗址都发现了炭化稻谷或稻的痕迹,这是新石器时代云南坝区的先民在农业上最显著的特征。据C14法测定,它们的年代分别是:宾川白羊村为1820±85年BC[1],元谋大墩子为12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栽培稻 云南社会科学 第四纪冰川 普通野生稻 新石器 考古研究所 放射性碳 湖南省 起源地 测定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佛教寺庙艺术概论 被引量:2
4
作者 郭净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68-74,67,共8页
云南地处中原、东南亚和藏文化的结合部,受到这三大文化体系的渗透和影响,云南的佛教寺庙因而呈现出了多元、多色彩的特征。本文将云南的佛教寺庙划分为汉式、藏式和傣式三大类型,就其历史源流、总体布局和单体结构进行了概括性的比较分... 云南地处中原、东南亚和藏文化的结合部,受到这三大文化体系的渗透和影响,云南的佛教寺庙因而呈现出了多元、多色彩的特征。本文将云南的佛教寺庙划分为汉式、藏式和傣式三大类型,就其历史源流、总体布局和单体结构进行了概括性的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云南佛寺艺术作了一些较新的观察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寺 寺庙建筑 云南佛教 艺术概论 云南中部 傣族 汉式 圆通 大雄宝殿 西双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民族源流考
5
作者 王懿之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8-75,共8页
云南民族源流考王懿之中国现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云南省分布着25个,这些少数民族人口约占云南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居住面积却占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从历史文献记载和民族学、考古学考证说明,云南是亚洲古人类的重要发祥地,... 云南民族源流考王懿之中国现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云南省分布着25个,这些少数民族人口约占云南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居住面积却占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从历史文献记载和民族学、考古学考证说明,云南是亚洲古人类的重要发祥地,元谋猿人至今已有170万年的历史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云南民族 德昂族 傣族先民 新石器文化 土著民族 云南人民出版社 西双版纳 布朗族 彝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云南近代工业发展的三个时期及其性质和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林晓星 牛鸿斌 《昆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51-57,共7页
云南近代工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兴起期、鼎盛期和衰退期三个时期.文章分别就这三个时期的概况及各自发生、发展、衰落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和民营企业的性质,并从阶级关系、阶级结构以及社会经济... 云南近代工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兴起期、鼎盛期和衰退期三个时期.文章分别就这三个时期的概况及各自发生、发展、衰落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和民营企业的性质,并从阶级关系、阶级结构以及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探讨了云南近代工业对云南社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近代工业 性质 近代经济史
全文增补中
湄公河流域民间工艺的保护
7
作者 郭净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1-12,共2页
湄公河的上游连接着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三江流域,在中国西南的这一地区,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群体:白族、傣族、苗族、瑶族、彝族、哈尼族、纳西族、傈僳族和藏族等。从古至今,分布在这里的各个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手工艺术,如彝族的... 湄公河的上游连接着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三江流域,在中国西南的这一地区,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群体:白族、傣族、苗族、瑶族、彝族、哈尼族、纳西族、傈僳族和藏族等。从古至今,分布在这里的各个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手工艺术,如彝族的刺绣和面具雕刻;白族的扎染、手工造纸和木雕;傣族的服饰和制陶;苗、瑶族的纺织和银饰……都具有鲜明、独特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湄公河流域 民间工艺 手工造纸 傣族 纳西族 彝族 白族 手工艺术 造纸技术 少数民族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滇东北地区的学校教育 被引量:1
8
作者 顾霞 顾胜华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2期14-19,共6页
清代是滇东北地区(昭通地区、曲靖地区、昆明市的东川区及寻甸县)学校教育发展的鼎盛时期,清王朝在这一地区大力兴办书院、义学,培养了很多本地人才,改变了这一地区的风俗习惯,提高了昭通地区各族人民的文化素养,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 清代是滇东北地区(昭通地区、曲靖地区、昆明市的东川区及寻甸县)学校教育发展的鼎盛时期,清王朝在这一地区大力兴办书院、义学,培养了很多本地人才,改变了这一地区的风俗习惯,提高了昭通地区各族人民的文化素养,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促进边疆地区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也推动了昭通地区教育和文化的发展,为本地区教育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滇东北地区 学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北:中国冶金之发源地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晓岑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77-83,共7页
本文依据甲骨文、历史文献和考古材料,对商周时期中原青铜器的矿料来源进行了考证,认为早在商周时期,滇东北的金属矿产就大规模地输人中原,并产生过世界性的影响,从而推断滇东北是中国最重要的冶金发源地。
关键词 滇东北 中原青铜器 矿料来源 铅同位素 商周时期 郭沫若 甲骨文 冶金 金属矿产 出土的青铜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控制与人力控制——试论古代泰国“萨迪纳制”的功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净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52-58,共7页
本文认为,古代泰国的“萨迪纳制”是一个多层面多功能的复合体,它即包含着所有制关系,也包含着政治隶属关系,是一种将土地控制(封建土地国有制)和人力控制(等级隶属关系)结合在一起的封建农奴制体系。土地和人力,是古代农业社会赖以生... 本文认为,古代泰国的“萨迪纳制”是一个多层面多功能的复合体,它即包含着所有制关系,也包含着政治隶属关系,是一种将土地控制(封建土地国有制)和人力控制(等级隶属关系)结合在一起的封建农奴制体系。土地和人力,是古代农业社会赖以生存的两大资源,二者的结合是一个社会的过程。在农奴制时代的泰国,这两项资源的结合是通过封建国家对土地和人力的控制来实现的。土地控制,表现为封建的土地国有权;人力控制,表现为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依附关系。运用国家机器的力量对土地和人力实行双重控制,这正是“萨迪纳制”的基本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迪 人力控制 暹罗 土地控制 封建国家 农奴 泰国 奴隶 封建土地国有 斯金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重要开端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丹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7-63,共7页
以往的研究认为,西方列强瓜分中国,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开端,始于中日甲午战争后俄国强租旅顺大连、德国强租胶州湾。我国几本近代史著作都持这样的观点。本文作者认为,这实际上是只注意到了列强划分势力范围过程中较为突出的事件,而... 以往的研究认为,西方列强瓜分中国,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开端,始于中日甲午战争后俄国强租旅顺大连、德国强租胶州湾。我国几本近代史著作都持这样的观点。本文作者认为,这实际上是只注意到了列强划分势力范围过程中较为突出的事件,而忽视了这个历史事实的整个演变过程。事实上,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主要特征和实质内容,早在甲午战争前英法侵略云南的历史过程中就体现出来了。也从即19世纪80年代英法侵略云南开始,就揭开了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这一历史过程的序幕。这个时期英法对云南的争夺,是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明显例证,其特点在甲午战争后德俄日等列强划分势力范围的过程中又得到了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划分势力范围 英法争夺 云南 西方列强 中法战争 帝国主义 路权 殖民地 路矿 甲午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继尧与昆明的五四运动 被引量:2
12
作者 荆德新 《云南社会科学》 1988年第2期86-91,共6页
1919年5月在北京爆发的五四运动,是我国人民自近代以来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继续和发展,同时由于国际国内政治情况的变化,这个运动又成为我国近代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对于这样伟大的运动,云南督军兼省长唐继尧的态度如何?他在运动中... 1919年5月在北京爆发的五四运动,是我国人民自近代以来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继续和发展,同时由于国际国内政治情况的变化,这个运动又成为我国近代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对于这样伟大的运动,云南督军兼省长唐继尧的态度如何?他在运动中做了些什么?这将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 当北京爆发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昆明,昆明的各族各界首先是青年学生起而响应。他们印发“缘起”,奔走串连,发动和组织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唐继尧 昆明 旧民主主义革命 青年学生 云南 反帝反封建 国内政治 国会 缘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唐时期川滇缅印之间的交往 被引量:1
13
作者 申旭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1-64,64+66-68,共8页
汉唐时期川滇缅印之间的交往申旭一中国和印度是东方两个著名的文明古国,二者之间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着密切的贸易往来和文化联系。除了从中国北方丝绸之路和从海上丝绸之路可以到达印度以外,还存在着一条从中国西南经过缅甸到达印度的... 汉唐时期川滇缅印之间的交往申旭一中国和印度是东方两个著名的文明古国,二者之间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着密切的贸易往来和文化联系。除了从中国北方丝绸之路和从海上丝绸之路可以到达印度以外,还存在着一条从中国西南经过缅甸到达印度的贸易古道,这其中,缅甸在沟通中印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丝绸之路 汉唐时期 印度支那 缅甸 海上丝绸之路 东南亚 伊洛瓦底江 永昌郡 贸易 云南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大西南 走向东南亚
14
作者 谢本书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58-60,共3页
面向东南亚,走向东南亚,应该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战略重点。联合大西南,走向东南亚,是我们西南地区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西南地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经济发展 东南亚 对外开放 边境贸易 区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汉时期滇东北的经济开发
15
作者 孙大江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77-81,共5页
秦汉时期,滇东北的经济在云南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里出土的东汉孟孝琚碑曾经震动了考古界,被考古学家视为汉碑珍宝,在我国金石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地区又是著名全国的朱提银和朱提堂狼洗的产地。因之,具体考察该地区经济... 秦汉时期,滇东北的经济在云南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里出土的东汉孟孝琚碑曾经震动了考古界,被考古学家视为汉碑珍宝,在我国金石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地区又是著名全国的朱提银和朱提堂狼洗的产地。因之,具体考察该地区经济开发的情况,对于了解当时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有益的。 秦、汉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阶段,也是中原王朝加强开发云南边疆地区的时期。秦统一六国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北 朱提银 牛耕 铁农具 秦汉时期 云南 犍为 经济开发 汪宁 东汉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学应该为现实服务
16
作者 荆德新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6-80,共5页
历史科学要不要为现实服务?如何为现实服务?近年来在史学界有的同志的言论中,又十分明确地提出了这类问题。对此我想谈些个人的看法,想来不会是多余的。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指引下,祖国大地经历了前... 历史科学要不要为现实服务?如何为现实服务?近年来在史学界有的同志的言论中,又十分明确地提出了这类问题。对此我想谈些个人的看法,想来不会是多余的。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指引下,祖国大地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各方面的建设成就辉煌,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在这10多年中,也存在着“左”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历史科学要不要为现实服务,以及这一提法的公诸于世,应该说是与这些年来资产阶级的自由化思想泛滥这一历史背景相联系着的,或者说它是受这一影响而出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现实服务 史学 历史科学 资产阶级 土司制度 平世 统治阶级 为社会主义服务 张三世 两个基本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白族学者杨士云的天文学成就
17
作者 李晓岑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75-80,共6页
明代白族学者杨士云的天文学成就李晓岑杨士云,号弘山,大理喜洲人,白族。生于成化丁酉年(公元1477年),卒于嘉靖甲寅年(公元1554年),享年78岁。曾中解元和进士,选为翰林庶吉士,任工科给事中,兵科给事中等职,后来... 明代白族学者杨士云的天文学成就李晓岑杨士云,号弘山,大理喜洲人,白族。生于成化丁酉年(公元1477年),卒于嘉靖甲寅年(公元1554年),享年78岁。曾中解元和进士,选为翰林庶吉士,任工科给事中,兵科给事中等职,后来称病辞官回乡,“朝不问夕,闭户读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天文学史 白族学 二十八宿 日月食 天文历 天文学成就 中原地区 岁星纪年 太阳黑子活动 中国内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两大职能的变化
18
作者 段玉明 《云南社会科学》 1988年第5期85-90,共6页
本文将中国封建社会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认为在周秦至隋唐这个时期,中国地主阶级的政治职能和经济职能基本上是合一的,身份性地主占统治地位是其总的趋势。在宋到鸦片战争爆发这个时期,中国地主阶级两种职能的总趋势是由分到合。宋代,... 本文将中国封建社会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认为在周秦至隋唐这个时期,中国地主阶级的政治职能和经济职能基本上是合一的,身份性地主占统治地位是其总的趋势。在宋到鸦片战争爆发这个时期,中国地主阶级两种职能的总趋势是由分到合。宋代,地主阶级两大职能是分离的,明清以降,又逐渐趋于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主阶级 政治职能 中国封建社会 经济职能 统治地位 隋唐 鸦片战争 总趋势 周秦 明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的内阁
19
作者 孙大江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5期42-49,共8页
明洪武十三年(1380),太祖朱元璋“特诏天下”,“罢中书省,升六部,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废除左右丞相及其一切官属,只留下职司抄写的中书舍人。升六部,御史台等官品秩,
关键词 五军都督府 票拟 品秩 首辅 明洪武 司礼监 条旨 叶向高 批红 徐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