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9型走航式ADCP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杜江 向文礼 +2 位作者 韦明昌 赵安楠 刘婉秋 《科技与创新》 2024年第24期185-187,共3页
主要介绍了M9型走航式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的原理和性能,以及传统流量测验方法的选择,并列举了M9型走航式ADCP的优越性,通过对金沙江流域云南出境断面4个监测断面的流量进行多次监测,以实际案例验证该仪器的优越性能,总结得出该... 主要介绍了M9型走航式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的原理和性能,以及传统流量测验方法的选择,并列举了M9型走航式ADCP的优越性,通过对金沙江流域云南出境断面4个监测断面的流量进行多次监测,以实际案例验证该仪器的优越性能,总结得出该仪器的适用性和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9型 走航式ADCP 生态环境 流量监测 实际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环境治理预警系统的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监测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殷丽萍 王开德 王剑敏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第4期74-76,共3页
在城市化发展过程当中,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空间不断扩张,为此需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注重环保观念深入人心。尤其是在城市经济发展转型时期,要求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发展,需要构建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并结合污染源监督、环境质量... 在城市化发展过程当中,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空间不断扩张,为此需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注重环保观念深入人心。尤其是在城市经济发展转型时期,要求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发展,需要构建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并结合污染源监督、环境质量监测、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等环境信息监测的各方面内容,对噪声污染形成有效的监测体系。在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架构设计、信息技术监测预警、支撑架构服务保障推进了监测技术的不断成熟。其中,城市交通造成的噪声污染受到人们的关注。各国在解决噪声环境污染的问题时,可以借助于生态环境治理预警体系监测城市噪声污染,并采取对应的措施解决噪声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预警系统 城市环境 噪声污染 监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土地整治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措施 被引量:4
3
作者 艾志敏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1年第3期32-33,共2页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我国的土地资源紧张,而土地整治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耕地质量,确保全国总耕地面积保持动态平稳。但土地整治是一项系统又复杂的过程,涉及土地...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我国的土地资源紧张,而土地整治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耕地质量,确保全国总耕地面积保持动态平稳。但土地整治是一项系统又复杂的过程,涉及土地结构的系统规划与管理,当前在土地整治的过程中尚未足够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使得生态多样性遭到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简析土地整治,分析土地整治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针对当前土地整治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土地整治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处理措施,以不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生态环境保护 问题与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南城市群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及原因分析
4
作者 毕丽玫 万普娟 +4 位作者 向峰 吕艳玲 刘炤寰 段学新 邱飞 《环境科学导刊》 2025年第1期63-69,共7页
滇南城市群是云南省环境空气污染的高发区,为厘清此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污染成因,对2021—2022年环境空气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滇南城市群大气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优良率在96.7%~100%,污染时段集中发生在3—4月,首要污染... 滇南城市群是云南省环境空气污染的高发区,为厘清此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污染成因,对2021—2022年环境空气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滇南城市群大气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优良率在96.7%~100%,污染时段集中发生在3—4月,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研究期间,云南省滇南城市群及中南半岛国家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分布规律与火点分布高度一致;后向轨迹分析表明,典型污染过程期间,五个州市的气团以来自缅甸的西南气流为主。综上,来自西南方向的污染物传输是导致滇南城市群出现PM2.5污染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南城市群 中南半岛 生物质燃烧 传输 空气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玉溪市杞麓湖及主要入湖河道(含湿地)水质监测分析与评价报告和改善水质方案及措施建议
5
作者 张锐 《区域治理》 2021年第20期11-12,共2页
通过对云南省玉溪市杞麓湖及主要入湖河道(含湿地)水质检测分析与杞麓湖周边点源、面源调查发现,总氮为主要污染物,6条河流总氮均超标,超标率为85.7%,最大超标倍数24.4倍(白鱼沟),最小超标倍数0.03倍(者湾河),再加上杞麓湖水浅、底泥厚... 通过对云南省玉溪市杞麓湖及主要入湖河道(含湿地)水质检测分析与杞麓湖周边点源、面源调查发现,总氮为主要污染物,6条河流总氮均超标,超标率为85.7%,最大超标倍数24.4倍(白鱼沟),最小超标倍数0.03倍(者湾河),再加上杞麓湖水浅、底泥厚重,补水严重缺乏,从而导致杞麓湖总氮同样超标。通过云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每年两次的监测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最大超标倍数为0.05倍,本文经分析研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有效改善杞麓湖水质状况的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杞麓湖主要入湖河道监测 点源面源污染 措施及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典型石漠化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苗培培 赵祖军 +4 位作者 赵筱青 普军伟 李思楠 王茜 谭琨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6-374,共9页
为研究人类活动对喀斯特山区生态系统服务产生的影响,以滇东南典型石漠化区广南县为研究区,选取6种生态系统服务从空间上与石漠化强度进行对比,并运用相关系数分析其权衡协同关系,通过热点图分析了其提供能力强弱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 为研究人类活动对喀斯特山区生态系统服务产生的影响,以滇东南典型石漠化区广南县为研究区,选取6种生态系统服务从空间上与石漠化强度进行对比,并运用相关系数分析其权衡协同关系,通过热点图分析了其提供能力强弱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2000—2018年,研究区食物供给和文化服务与石漠化程度空间分布基本无相关性,而土壤保持、固碳、产水量和生境服务与其分布基本呈负相关关系;(2)2000—2018年,研究区生境支持—固碳和土壤保持—固碳等呈协同关系,而产水量—土壤保持和产水量—生境支持等呈权衡关系;(3)2000—2018年,研究区热点区占比为“6类”>“5类”>“0类”>“1类”>“2类”>“3类”>“4类”;空间上,“0类”为生态脆弱区且为无热点区,分布在中部和西南部的石漠化中度区域;“6类”为供给能力最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北部及东北部。总之,石漠化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较无石漠化区低且基本为无热点区,但权衡协同关系较为显著。因此,应继续采取相应的生态恢复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南县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与协同 热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技术体系构建初探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琴 杨永贵 +2 位作者 提布 许琨 赵筱青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9-54,共6页
以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监测对象,设置植物群落监测固定样地7块、动物监测样线2条、红外相机布设线路2条及环境要素监测点11个。采用地面监测、低空无人机监测、遥感监测3种方法,对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天空地一体化”... 以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监测对象,设置植物群落监测固定样地7块、动物监测样线2条、红外相机布设线路2条及环境要素监测点11个。采用地面监测、低空无人机监测、遥感监测3种方法,对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结果显示:7个植物群落监测样地中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是位于海拔3074 m的温性针阔混交林样方;动物样线和红外相机共监测到5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和12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的活动踪迹;无人机监测获取了样地及周边的光谱数据,并构建了三维数据模型;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以有林地、草地和灌木林地3种景观类型为主,其中有林地面积占比就达到了66%,主要分布在监测区南部、中部和东北部;保护区自然环境较好,空气质量优良率和珠巴洛河入金沙江口水质达到或优于Ⅱ类以上比例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监测 动物监测 红外相机 无人机监测 遥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光谱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杨晓红 陈丽琼 刘婉秋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61-868,共8页
对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在土壤、大气、水和固体废物等环境介质,以及在线监测、应急监测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该技术在测定方法、仪器设备、标准方法及标准物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对XRF在环境监测领域未来... 对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在土壤、大气、水和固体废物等环境介质,以及在线监测、应急监测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该技术在测定方法、仪器设备、标准方法及标准物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对XRF在环境监测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78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法 环境监测 应用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0年云南省主要城市酸雨污染特征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徐丽霞 向峰 +4 位作者 邱飞 彭启洋 万普娟 马强 徐博雯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6-101,共6页
为评价云南省酸雨的污染特征及变化趋势,收集了2016—2020年云南省21个主要城市连续5 a的降水监测数据,利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分析了云南省“十三五”期间城市酸雨污染的变化趋势,并与“十二五”末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5 a降水pH平... 为评价云南省酸雨的污染特征及变化趋势,收集了2016—2020年云南省21个主要城市连续5 a的降水监测数据,利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分析了云南省“十三五”期间城市酸雨污染的变化趋势,并与“十二五”末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5 a降水pH平均值均高于5.6,呈逐年上升趋势;酸雨发生频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总体上酸雨污染有明显改善。降水组分表明属硫酸硝酸混合型,阳离子、阴离子浓度呈下降趋势。全省降水pH最低值出现在个旧市,属于轻酸雨区;5 a来个旧市酸雨污染状况有明显好转,而紧临个旧市的蒙自市酸雨污染不明显,个旧市是云南省城市酸雨防治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酸雨 降水PH值 酸雨频率 秩相关 混合型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2019年臭氧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潘春梅 朱翔 +5 位作者 王健 向峰 沈秋莹 夏万永 万普娟 邱飞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6-164,共9页
为探讨高原山地城市臭氧污染特征,基于云南省国家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点臭氧及相关污染物、气象监测数据,该文分析了臭氧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其他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19年臭氧污染集中在滇中区域的曲靖、玉溪以及滇西南区域的... 为探讨高原山地城市臭氧污染特征,基于云南省国家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点臭氧及相关污染物、气象监测数据,该文分析了臭氧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其他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19年臭氧污染集中在滇中区域的曲靖、玉溪以及滇西南区域的普洱等城市;臭氧浓度月变化呈现"双峰型",日变化呈现"单峰型"特征,不同区域存在不同程度的"周末效应";臭氧与湿度、温度的相关性较好,温度25~35℃,湿度20%~40%,风速0~5 m/s及西南风向容易出现臭氧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污染特征 气象条件 双峰型 单峰型 周末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一次典型空气污染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万普娟 朱翔 +3 位作者 王健 向峰 邱飞 潘春梅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9-544,共6页
云南省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较好,但部分时段污染天气隐患依然持续存在,文章选取一次典型污染过程,对云南省各地理区环境空气常规污染物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合云南及中南半岛主要国家气溶胶变化趋势和火点监测分布情况,利用后向轨迹模型等... 云南省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较好,但部分时段污染天气隐患依然持续存在,文章选取一次典型污染过程,对云南省各地理区环境空气常规污染物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合云南及中南半岛主要国家气溶胶变化趋势和火点监测分布情况,利用后向轨迹模型等分析方法对该地区污染成因进行了探究。研究表明:2019年4月1-6日期间发生了一次持续时间长、污染范围广、污染程度深的复合型污染过程,除滇西北、滇东北部分城市外,其他地理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天气,部分时段达到中度污染,超标污染物为PM_(2.5)、O_(3)和PM_(10);污染原因主要是在不利气象条件下,中南半岛国家生物质燃烧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在气流作用下与本地污染物叠加所致。滇中地理区的昆明市PM_(2.5)污染主要源于缅甸东部、缅甸西部以及孟加拉国东部生物质燃烧的传输,另外滇西南也是其潜在污染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气溶胶 火点监测 后向轨迹 气象条件 生物质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工业水污染点源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万普娟 邱飞 +2 位作者 向峰 潘春梅 朱翔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97,共7页
基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利用标准差椭圆分析和核密度分析等方法,从行业、水系、行政辖区等不同角度来探究云南省工业水污染点源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点源数量最多的行业主要是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基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利用标准差椭圆分析和核密度分析等方法,从行业、水系、行政辖区等不同角度来探究云南省工业水污染点源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点源数量最多的行业主要是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化学需氧量排放前3的行业是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氨氮排放前3的行业是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化学需氧量排放主要位于玉溪市、德宏州、丽江市、曲靖市,占云南省90.77%;氨氮排放集中于大理州、红河州、玉溪市、楚雄州,占81.93%。(3)点源排放的主要行业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方向性并形成相对集中的趋势,聚集中心均位于滇中,污染浓度较高的聚集区县大部分位于州市政府所在地或其相邻地区。点源和水污染物浓度值在空间分布上总体保持一致,少数区域不同。研究成果可为云南省制定水污染治理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水污染 化学需氧量 氨氮 点源空间分布 标准差椭圆分析 核密度分析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数据审核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殷丽萍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2年第7期159-162,共4页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 633—2012)同步实施后,云南省落实向公众发布主要空气污染物数据的要求,针对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构建了数据审核小组,对自动监测数据进行审核...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 633—2012)同步实施后,云南省落实向公众发布主要空气污染物数据的要求,针对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构建了数据审核小组,对自动监测数据进行审核和日报。由于自动监测数据数量大、变化多、随机性强,且自动监测系统不可避免会出现故障,因此要加强数据审核,建立科学、完善的数据审核架构,提高自动监测系统的数据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空气质量 自动监测系统 数据审核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问题及有效路径探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艾志敏 《华北自然资源》 2021年第2期104-105,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的建筑工程对于土壤环境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对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的建筑工程对于土壤环境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对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的质量控制措施,希望能给土壤环境监测提供有效建议,以期带来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环境监测 质量控制 有效路径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环境监测中的采样质量管理浅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锐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第3期35-36,39,共3页
在地表水环境监测过程中,现场采样作为其中重要的环节,关系到样品是否具备代表性和准确性,所以本文主要是从采样点位设置、监测人员管理、设备管理与仪器运输,样品保存、运输、完善,现场采样质量制度等多个方面出发,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在地表水环境监测过程中,现场采样作为其中重要的环节,关系到样品是否具备代表性和准确性,所以本文主要是从采样点位设置、监测人员管理、设备管理与仪器运输,样品保存、运输、完善,现场采样质量制度等多个方面出发,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不断提高现场采样的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采样 环境监测 主要问题 实施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大棚温室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锐 《集成电路应用》 2022年第6期100-101,共2页
阐述物联网的特点和案例分析,温室大棚环境监测系统设计,物联网的三层体系结构、ZigBee无线传输技术、嵌入式技术、数据采集和传输流程、温室环境监测终端子系统。
关键词 物联网 数据采集 环境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视角下喀斯特地貌土地利用对河流水质的响应关系:以赤水河流域(云南段)为例
17
作者 范佳乐 李玥葶 +6 位作者 程明豪 张亘 高欣 顾济沧 朱彬 宁平 黄建洪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7-189,共13页
为探究不同空间尺度、季节和地形坡度等多因素视角下喀斯特地貌土地利用与河流水质的响应关系,根据滇东北典型喀斯特地貌赤水河流域(云南段)2021年丰、平、枯水期TN、TP浓度监测数据,结合土地利用类型及坡度遥感监测影像,基于200 m缓冲... 为探究不同空间尺度、季节和地形坡度等多因素视角下喀斯特地貌土地利用与河流水质的响应关系,根据滇东北典型喀斯特地貌赤水河流域(云南段)2021年丰、平、枯水期TN、TP浓度监测数据,结合土地利用类型及坡度遥感监测影像,基于200 m缓冲区、500 m缓冲区、1000 m缓冲区和子流域4种空间尺度定量描述了赤水河(云南段)水质对流域土地利用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赤水河流域(云南段)2021年Ⅰ~Ⅲ类水质占总体的87.0%,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但TN超标较为严重,部分断面超标可达4倍以上;(2)随空间尺度增大,林地与TN正相关性增强,子流域尺度下相关性显著(0.720,P<0.05)。多元线性回归R2拟合结果表明,子流域尺度对水质变化的解释度最高;(3)丰水期陡坡(坡度>25°)林地与TP呈显著正相关(0.795,P<0.05),平水期、枯水期与TN呈显著正相关(依次为0.728,P<0.05;0.800,P<0.01);丰水期缓坡(坡度8°~25°)建设用地与TN呈显著正相关(0.733,P<0.05)。显著相关性主要集中于缓坡及陡坡地带;(4)林地、牧场、耕地是水质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其中,牧场在流域面积中占比最小,却能够对河流水质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对牧场进行管理能够以较高效率改善河流水质。研究结果可为喀斯特地貌土地利用对河流水质的响应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污染 地形坡度 土地利用 喀斯特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考核方式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梅红兵 彭剑平 +2 位作者 闫琨 王剑敏 刘浪 《环境科学导刊》 2021年第4期94-96,共3页
目前我国对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质量管理及运维考核技术体系尚无统一的核查方法,结合近年来对全省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运维质控考核开展核查的情况,对遇到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尝试性提出省控站点外部运维考核的技术方法和技术路线,通过... 目前我国对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质量管理及运维考核技术体系尚无统一的核查方法,结合近年来对全省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运维质控考核开展核查的情况,对遇到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尝试性提出省控站点外部运维考核的技术方法和技术路线,通过实践该方法的可行性,提出下一步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 质量管理 运维考核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环境监测中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艾志敏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0年第17期71-75,共5页
土壤环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土壤问题是环境问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进行土壤环境监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原子光谱吸收法是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常用技术手段,能够高精准地检测出土壤中所含有的重金属元素及其形态和... 土壤环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土壤问题是环境问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进行土壤环境监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原子光谱吸收法是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常用技术手段,能够高精准地检测出土壤中所含有的重金属元素及其形态和含量。本文主要介绍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分类和应用优势,分析其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为相关单位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法 土壤环境监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功能区噪声状况变化和趋势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殷丽萍 向峰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2年第2期165-167,共3页
根据云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2016—2020年主要功能区噪声监测数据资料,分析云南省23个主要城市功能区噪声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同时对比分析“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云南省功能区噪声监测结果及评价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十三五”期间全... 根据云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2016—2020年主要功能区噪声监测数据资料,分析云南省23个主要城市功能区噪声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同时对比分析“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云南省功能区噪声监测结果及评价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十三五”期间全省各类功能区中1类、2类、3类、4a类功能区昼夜间时段声环境质量均呈现下降趋势,下降最明显的是1类功能区昼夜间,监测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声环境质量总体变化趋势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区噪声 噪声污染 声环境质量 噪声检测 等效声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