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孕产妇死亡率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估
1
作者 赵珊 高赛 +3 位作者 李堂春 赵钟鸣 吴亚婷 郑敏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10-117,共8页
目的构建并评估云南省孕产妇死亡率预测模型,预测2024—2030年云南省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基于1994—2023年云南省孕产妇死亡率,构建灰色预测模型和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选择平均绝对误差、均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比较两种模型回代拟合效... 目的构建并评估云南省孕产妇死亡率预测模型,预测2024—2030年云南省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基于1994—2023年云南省孕产妇死亡率,构建灰色预测模型和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选择平均绝对误差、均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比较两种模型回代拟合效果,使用最优模型预测2024—2030年云南省孕产妇死亡率。结果1994—2023年云南省孕产妇死亡率整体呈持续下降趋势(χ2=50170.0,P<0.05),构建的灰色预测模型和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平均绝对误差、均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424、12.389、3.519和3.966、27.651、5.258,灰色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后验差比值C=0.079,小概率误差P=1,预测精确度为1级。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24—2030年云南省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10.05/10万、9.16/10万、8.34/10万、7.59/10万、6.91/10万、6.30/10万、5.73/10万。结论灰色预测模型对云南省孕产妇死亡率有较好预测效果。经预测,云南省2030年孕产妇死亡率能达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云南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中的孕产妇死亡率控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死亡率 灰色预测模型 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0年云南省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万英 黄泽荣 +6 位作者 郭光萍 郑敏 杨雄 张倩 李汶枷 夏玮 吴亚婷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7期1-5,53,共6页
目的探讨2016—2020年云南省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率变化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2020年云南省助产机构分娩产妇和活产儿的资料,排除非云南省户籍、数据不全、异常个案的资料。对产妇年龄、民族、现住址、孕产次、分娩孕周、胎... 目的探讨2016—2020年云南省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率变化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2020年云南省助产机构分娩产妇和活产儿的资料,排除非云南省户籍、数据不全、异常个案的资料。对产妇年龄、民族、现住址、孕产次、分娩孕周、胎儿数量及新生儿性别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活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2016—2020年云南省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率为5.17%。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率从2016年的4.93%上升至2020年的5.48%,整体呈上升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为2.74%(t=4.67,P=0.018)。以低出生体质量发生与否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采用进入法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产妇年龄<20岁或≥35岁、少数民族(彝族、苗族、傣族、壮族、其他民族)、居住地类别为Ⅱ、Ⅲ类、孕次=1次或≥3次、产次=1次或≥3次、早产、多胎和女婴是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足月儿组中,产妇年龄<20岁或≥35岁、少数民族、居住地类别为Ⅱ、Ⅲ类、孕产次=1次或≥3次、多胎和女婴为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早产儿组,产妇年龄<20岁、少数民族、居住地类别为Ⅱ类、产次=1次、多胎和女婴为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2016—2020年云南省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率逐年上升,早产是造成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早产结局的预防,以及对低龄产妇、多胎妊娠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出生体重 发生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