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982-2005年云南省家鼠鼠疫流行状况分析
被引量:
13
1
作者
李俊勇
赵文红
+2 位作者
董兴齐
梁云
洪梅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4-657,共4页
目的分析云南省家鼠鼠疫复燃以来鼠疫流行情况和变化趋势,为鼠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省鼠疫监测资料和疫情现场处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82-2005年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情经过了复燃期、活跃期、高峰期、相对平稳期;鼠疫疫点共发生1 21...
目的分析云南省家鼠鼠疫复燃以来鼠疫流行情况和变化趋势,为鼠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省鼠疫监测资料和疫情现场处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82-2005年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情经过了复燃期、活跃期、高峰期、相对平稳期;鼠疫疫点共发生1 216点次,发现鼠疫病例507例,鼠疫病例数占全国同期病例的59%,病例数居各省份之首;1996-2002年每年有5~7个州(市)、14~20个县(市)出现疫情,2003- 2005年每年仍有4~5个州(市)、7~8个县(市)发生鼠疫疫情;发病区域主要在滇西、滇西南和滇东南地区。结论鼠疫仍然是云南省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需做好鼠疫流行重点地区的重点防治工作,完善各项防治措施,加强鼠疫科研工作,将疫情控制在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流行病学
预防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鼠疫菌对4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
被引量:
10
2
作者
梁云
胡晓玲
+1 位作者
洪梅
苏丽琼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7-499,共3页
目的通过鼠疫菌对新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实验.寻找比链霉素敏感性更高且毒性小的药物。方法采用纸片扩散(K-B)法,按照美国临床试验标准委员会(NCCLS)(1993年版)法规进行检测。结果除大环内酯类抗菌活性差外,其他30种抗菌药物抗菌活性高...
目的通过鼠疫菌对新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实验.寻找比链霉素敏感性更高且毒性小的药物。方法采用纸片扩散(K-B)法,按照美国临床试验标准委员会(NCCLS)(1993年版)法规进行检测。结果除大环内酯类抗菌活性差外,其他30种抗菌药物抗菌活性高于链霉素,处于各类抗生药物前2位的是:青霉素类的氨苄青霉素/舒巴坦、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的头孢他啶、头孢唑啉,氨基糖甙类的庆大霉素、小诺霉素,氯霉素类的氯霉素,多粘菌素类的多粘菌素B,喹喏酮类的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磺胺类的复方新诺明。结论为新型抗菌药物治疗实验动物鼠疫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耶尔森菌
抗生素
微生物敏感试验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型鼠疫菌耐链霉素菌株的检测
被引量:
2
3
作者
梁云
胡晓玲
+1 位作者
洪梅
苏丽琼
《医学动物防制》
2007年第1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耐链霉素菌株
鼠疫菌
检测
传统疗法
毒副作用
科学依据
治疗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86—2006年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人间鼠疫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
11
4
作者
李俊勇
董兴齐
+1 位作者
赵文红
梁云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0-212,共3页
目的分析1986—2006年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人间鼠疫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结合疫情现场调查资料和疫情总结报告,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986—2006年.云南省共发现507例人间鼠疫病例,占全国同期...
目的分析1986—2006年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人间鼠疫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结合疫情现场调查资料和疫情总结报告,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986—2006年.云南省共发现507例人间鼠疫病例,占全国同期病例的58.5%(507/866),居各省份之首。1990、1996、2000年出现3次流行高峰,分别占全国同期病例的97.3%(73/75)、89.8%(88/98)、48.0%(122/254),发病区域主要在滇西、滇西南和滇东南地区,不同州(市)不同年份鼠疫病例发生程度不一。人间鼠疫全年均可发病但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期在7-11月,高峰月为9月。人间鼠疫在年龄、职业等方面的差异与发病地区暴露人口接触疫鼠、疫蚤的机会有关。患病类型均为腺鼠疫。结论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人间鼠疫具有流行时间长、病例数多、发病地区广的特点,应加强监测和预警,落实各项综合性控制措施,以减少人间鼠疫病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流行病学
数据收集
原文传递
云南省腺鼠疫康复人群血清F1抗体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
3
5
作者
苏丽琼
苏鹏
宋志忠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8-551,共4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腺鼠疫康复人群血清F1抗体的水平分布和影响因素,为鼠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云南省1986—2005年的鼠疫监测资料为依据,设计调查表,确定调查地点和人群。采集云南省23个县的腺鼠疫康复人群血清...
目的了解云南省腺鼠疫康复人群血清F1抗体的水平分布和影响因素,为鼠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云南省1986—2005年的鼠疫监测资料为依据,设计调查表,确定调查地点和人群。采集云南省23个县的腺鼠疫康复人群血清248份作为病例组,采集7个县的有EV活菌疫苗接种史的健康人群血清295份作为人工免疫组,采集1个非疫区县的健康人群血清235份作为阴性对照组。用间接血凝试验进行检测,阳性判定标准为血清滴度≥1:20。结果①疫区F1抗体阳性率[22.10%(120/543)]与非疫区[0(0/2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44.80,P〈0.05)。②病例组F1抗体阳性率为35.89%(89/248),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84;人工免疫组阳性率为10.51%(31/295),GMT为1:34;阴性对照组235份均为阴性。病例组阳性率高于人工免疫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Х^2值分别为50.41、103.39,P〈0.0125);人工免疫组阳性率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6.23,P〈0.0125)。③病例组间F1抗体阳性率在年龄、性别、民族、职业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Х^2值分别为1.88、2.01、5.46、0.04,P〉0.05)。④89名F1抗体阳性的腺鼠疫康复者发病时的血清滴度和康复后的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P〉0.05)。结论①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人群鼠疫F1抗体阳性检出地均分布在疫区内,其地理分布与疫区分布相吻合。②自然感染鼠疫后,约有1/3的腺鼠疫康复人群能形成长期免疫,仍有2/3的人有再次感染的可能性,所形成的自然获得性免疫,其保护率和保护效果要好于接种EV活菌疫苗形成的人工获得性免疫。③人群感染鼠疫恢复后,F1抗体阳性检出率不受年龄、性别、民族、职业的影响。对于经过一定时间仍能检出F1抗体的部分腺鼠疫康复人群而言.时间的消长并不影响抗体滴度的变化,甚至能长期维持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抗体
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原文传递
题名
1982-2005年云南省家鼠鼠疫流行状况分析
被引量:
13
1
作者
李俊勇
赵文红
董兴齐
梁云
洪梅
机构
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鼠疫防治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4-657,共4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2002NG17)
文摘
目的分析云南省家鼠鼠疫复燃以来鼠疫流行情况和变化趋势,为鼠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省鼠疫监测资料和疫情现场处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82-2005年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情经过了复燃期、活跃期、高峰期、相对平稳期;鼠疫疫点共发生1 216点次,发现鼠疫病例507例,鼠疫病例数占全国同期病例的59%,病例数居各省份之首;1996-2002年每年有5~7个州(市)、14~20个县(市)出现疫情,2003- 2005年每年仍有4~5个州(市)、7~8个县(市)发生鼠疫疫情;发病区域主要在滇西、滇西南和滇东南地区。结论鼠疫仍然是云南省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需做好鼠疫流行重点地区的重点防治工作,完善各项防治措施,加强鼠疫科研工作,将疫情控制在较低水平。
关键词
鼠疫
流行病学
预防和控制
Keywords
Plague
Epidemiology
Prevention & control
分类号
S851.31 [农业科学—预防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鼠疫菌对4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
被引量:
10
2
作者
梁云
胡晓玲
洪梅
苏丽琼
机构
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鼠疫防治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7-499,共3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2002NG17)
文摘
目的通过鼠疫菌对新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实验.寻找比链霉素敏感性更高且毒性小的药物。方法采用纸片扩散(K-B)法,按照美国临床试验标准委员会(NCCLS)(1993年版)法规进行检测。结果除大环内酯类抗菌活性差外,其他30种抗菌药物抗菌活性高于链霉素,处于各类抗生药物前2位的是:青霉素类的氨苄青霉素/舒巴坦、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的头孢他啶、头孢唑啉,氨基糖甙类的庆大霉素、小诺霉素,氯霉素类的氯霉素,多粘菌素类的多粘菌素B,喹喏酮类的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磺胺类的复方新诺明。结论为新型抗菌药物治疗实验动物鼠疫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
鼠疫耶尔森菌
抗生素
微生物敏感试验
云南
Keywords
Yersinia pestis
Antibiotics
Microbial sensitivity
Yunnan
分类号
R446.5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型鼠疫菌耐链霉素菌株的检测
被引量:
2
3
作者
梁云
胡晓玲
洪梅
苏丽琼
机构
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鼠疫防治研究中心
出处
《医学动物防制》
2007年第1期26-28,共3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资金(2002NG17)资助项目
关键词
耐链霉素菌株
鼠疫菌
检测
传统疗法
毒副作用
科学依据
治疗
死亡率
分类号
R516.8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86—2006年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人间鼠疫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
11
4
作者
李俊勇
董兴齐
赵文红
梁云
机构
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鼠疫防治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0-212,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1986—2006年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人间鼠疫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结合疫情现场调查资料和疫情总结报告,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986—2006年.云南省共发现507例人间鼠疫病例,占全国同期病例的58.5%(507/866),居各省份之首。1990、1996、2000年出现3次流行高峰,分别占全国同期病例的97.3%(73/75)、89.8%(88/98)、48.0%(122/254),发病区域主要在滇西、滇西南和滇东南地区,不同州(市)不同年份鼠疫病例发生程度不一。人间鼠疫全年均可发病但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期在7-11月,高峰月为9月。人间鼠疫在年龄、职业等方面的差异与发病地区暴露人口接触疫鼠、疫蚤的机会有关。患病类型均为腺鼠疫。结论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人间鼠疫具有流行时间长、病例数多、发病地区广的特点,应加强监测和预警,落实各项综合性控制措施,以减少人间鼠疫病例的发生。
关键词
鼠疫
流行病学
数据收集
Keywords
Plague
Epidemiology
Data collection
分类号
R686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云南省腺鼠疫康复人群血清F1抗体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
3
5
作者
苏丽琼
苏鹏
宋志忠
机构
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鼠疫防治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8-551,共4页
基金
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素质培养项目(2005YP01-53)
文摘
目的了解云南省腺鼠疫康复人群血清F1抗体的水平分布和影响因素,为鼠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云南省1986—2005年的鼠疫监测资料为依据,设计调查表,确定调查地点和人群。采集云南省23个县的腺鼠疫康复人群血清248份作为病例组,采集7个县的有EV活菌疫苗接种史的健康人群血清295份作为人工免疫组,采集1个非疫区县的健康人群血清235份作为阴性对照组。用间接血凝试验进行检测,阳性判定标准为血清滴度≥1:20。结果①疫区F1抗体阳性率[22.10%(120/543)]与非疫区[0(0/2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44.80,P〈0.05)。②病例组F1抗体阳性率为35.89%(89/248),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84;人工免疫组阳性率为10.51%(31/295),GMT为1:34;阴性对照组235份均为阴性。病例组阳性率高于人工免疫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Х^2值分别为50.41、103.39,P〈0.0125);人工免疫组阳性率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6.23,P〈0.0125)。③病例组间F1抗体阳性率在年龄、性别、民族、职业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Х^2值分别为1.88、2.01、5.46、0.04,P〉0.05)。④89名F1抗体阳性的腺鼠疫康复者发病时的血清滴度和康复后的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P〉0.05)。结论①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人群鼠疫F1抗体阳性检出地均分布在疫区内,其地理分布与疫区分布相吻合。②自然感染鼠疫后,约有1/3的腺鼠疫康复人群能形成长期免疫,仍有2/3的人有再次感染的可能性,所形成的自然获得性免疫,其保护率和保护效果要好于接种EV活菌疫苗形成的人工获得性免疫。③人群感染鼠疫恢复后,F1抗体阳性检出率不受年龄、性别、民族、职业的影响。对于经过一定时间仍能检出F1抗体的部分腺鼠疫康复人群而言.时间的消长并不影响抗体滴度的变化,甚至能长期维持较高水平。
关键词
鼠疫
抗体
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Keywords
Plague
Antibodies
Seroepidemiologic studies
分类号
R686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982-2005年云南省家鼠鼠疫流行状况分析
李俊勇
赵文红
董兴齐
梁云
洪梅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云南鼠疫菌对4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
梁云
胡晓玲
洪梅
苏丽琼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两型鼠疫菌耐链霉素菌株的检测
梁云
胡晓玲
洪梅
苏丽琼
《医学动物防制》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1986—2006年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人间鼠疫流行病学分析
李俊勇
董兴齐
赵文红
梁云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1
原文传递
5
云南省腺鼠疫康复人群血清F1抗体流行病学调查
苏丽琼
苏鹏
宋志忠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