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0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建构浅析——以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江彬 贾杰 《科教导刊》 2012年第22期140-141,共2页
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建构的目的是,进一步调动教职工从事教学、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促进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促使教师提升自身素质,最终提高职业院校的综合竞争实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激励机制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探析——以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
作者 江彬 王迪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3期33-34,共2页
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完善培养培训制度是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紧迫任务。
关键词 高职教师 培养培训制度 必要性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本科院校高职办学的实践探索——以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3
作者 周登莲 董兴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39-141,共3页
近年来,云南高等职业教育成长迅速,其中一些本科院校下的二级职业学院办学卓有成效。在依托与本科学校的大背景下,云南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学院规模、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方面表现突出。文章以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以... 近年来,云南高等职业教育成长迅速,其中一些本科院校下的二级职业学院办学卓有成效。在依托与本科学校的大背景下,云南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学院规模、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方面表现突出。文章以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以上几个方面探讨云南本科院校高职办学取得的成绩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院校 高等职业教育 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文秘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云南民族大学文秘教育专业为例
4
作者 刘瑞萍 朱莉莉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37-139,共3页
文章就文秘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做出了简要的论述,全文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文秘教育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三是文秘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文秘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根据文秘教育专... 文章就文秘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做出了简要的论述,全文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文秘教育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三是文秘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文秘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根据文秘教育专业的职业定向特性,做到以理论教育为基础,课堂教学为先导,实践技能训练为桥梁,社会实践实习为关键,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高技能文秘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秘教育 实践能力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调查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普丽春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2008年第6期17-22,共6页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也不例外,并在政治思想方面呈现多元化的个性特征。因此,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意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的...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也不例外,并在政治思想方面呈现多元化的个性特征。因此,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意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的放矢地探索教育管理的方法和途径,乃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 政治思想状况 管理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高俊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99-101,共3页
本文使用压力应对方式量表对云南某高校的309名少数民族大学生和187名汉族大学生进行了测查,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承受着来自就业、学业和经济等方面的较大压力,并且能更多地采用积极... 本文使用压力应对方式量表对云南某高校的309名少数民族大学生和187名汉族大学生进行了测查,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承受着来自就业、学业和经济等方面的较大压力,并且能更多地采用积极应对方式、韬光养晦和以退为进的理性中庸的应对方式来解决问题;少数民族大学生倾向于使用中庸的思维和方式来应对困境和压力;宗教信仰对积极的应对取向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压力源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高俊 《昆明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107-109,共3页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云南某高校的263名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和367名汉族大学新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民族学生除敌对一项以外其他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与本校汉族学生相比,民族学生的各项因子分均偏高,且都达到了非常显著水平;...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云南某高校的263名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和367名汉族大学新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民族学生除敌对一项以外其他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与本校汉族学生相比,民族学生的各项因子分均偏高,且都达到了非常显著水平;心理问题验出率为35.2%,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采取相应措施有效预防和消解民族学生心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新生 心理健康状况 SCL-9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推进现状及建议研究——以楚雄州G乡村小学为例
8
作者 张梦莉 尚新宇 《科学咨询》 2024年第16期273-276,共4页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是国家要求列入地方课程开展实施的一项重要专项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1]。学校管理者以及教师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主...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是国家要求列入地方课程开展实施的一项重要专项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1]。学校管理者以及教师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实践者,如何看待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现实中实际存在的教育需求,以及一系列教育措施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有力地验证该项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作为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主体,如何看待学校开展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有哪些教育实效以及存在哪些不足,是检验这项教育工作是否真正落到实处并获有成效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团结教育 推进现状 建议 乡村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高校大学生移动学习行为调查研究——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常魏巍 谢非 周波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3年第11期78-79,共2页
移动学习是当代信息社会新兴的一种学习形式,它以非正式学习理论为基础,日益为教育界所重视。由于数字鸿沟的存在,东西部地区对移动学习的研究进度发展不平衡。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调查研究大学生的移动学习行为,分析了西部高校大学生... 移动学习是当代信息社会新兴的一种学习形式,它以非正式学习理论为基础,日益为教育界所重视。由于数字鸿沟的存在,东西部地区对移动学习的研究进度发展不平衡。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调查研究大学生的移动学习行为,分析了西部高校大学生对移动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了解并掌握移动学习在西部高校大学中的基本情况,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学习 非正式学习 数字鸿沟 西部高校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民族大学在校研究生网络学习行为调查与研究
10
作者 王思思 谢非 周波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4年第3期75-78,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网络学习的研究重点逐渐倾向于学习效果和对学习者的评价上。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提取网络学习者进行网络学习的相关信息,利用SPSS等软件进行了数据分析和处理,对网络学习者目前的学习行为现状进行...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网络学习的研究重点逐渐倾向于学习效果和对学习者的评价上。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提取网络学习者进行网络学习的相关信息,利用SPSS等软件进行了数据分析和处理,对网络学习者目前的学习行为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希望能为未来网络学习资源和平台的设计与开发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学习 信息素养 在校研究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传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形感效”路径 被引量:3
11
作者 普丽春 《学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4期55-61,共7页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正逐渐走向系统化、常态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在人们日常化的交流互鉴中孕育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化特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带来的“有形”...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正逐渐走向系统化、常态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在人们日常化的交流互鉴中孕育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化特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带来的“有形”活动,使各族人民在“有感”的体验中不断增强“四个认同”,内化“四个与共”,由“形”入“感”,有“效”跃迁,有力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非遗传承 “形感效”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教育中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研究——基于对云南省的调查 被引量:43
12
作者 普丽春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42,共8页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兄弟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文化,形成了大量独特的文化。其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本民族存在的基础,既是其先民遗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也是少数民族生存、认同、发展的重要标识。保护和传承...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兄弟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文化,形成了大量独特的文化。其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本民族存在的基础,既是其先民遗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也是少数民族生存、认同、发展的重要标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的命题。教育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形式。因此,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应肩负起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保存、传承和创新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校教育 传承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反思——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彝族烟盒舞为例 被引量:16
13
作者 普丽春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2-117,共6页
少数民族文化的学校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和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再认知过程以及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 少数民族文化的学校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和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再认知过程以及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随着社会发展,学校教育尤其是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应肩负起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保存、传承和创新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教育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彝族烟盒舞 传承现状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境地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探索--基于中国边境云南段的调查 被引量:18
14
作者 普丽春 子华明 赵伦娜 《学术探索》 CSSCI 2022年第1期146-156,共11页
边境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于稳定边疆、加强边疆安全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主要是集中对高校大学生的教育探究,对边境地区学校教育的研究寥寥无几,总结归纳边境地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经验具有重要价值。云... 边境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于稳定边疆、加强边疆安全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主要是集中对高校大学生的教育探究,对边境地区学校教育的研究寥寥无几,总结归纳边境地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经验具有重要价值。云南大杂居、小聚居的多民族交融发展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一统”等理论渊源的写照,因此有必要以中国边境云南段为调查对象,应用在线访谈、实地开放式问卷调查等方法,围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三个维度对其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行考察,提炼经验成效,分析面临的困境,并结合相关理论提出适合边境地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边境学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基础教育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分层与家庭教育投入关系研究综述——以云南民族地区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燕 刘伟民 吕国光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95-100,共6页
社会分层与家庭教育投入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目前在学术界还没有取得认识上的一致。从现有的研究综述来看,也有相关研究在不同程度上证明了社会分层与家庭教育投入之间存在关联性,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相对较少。... 社会分层与家庭教育投入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目前在学术界还没有取得认识上的一致。从现有的研究综述来看,也有相关研究在不同程度上证明了社会分层与家庭教育投入之间存在关联性,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因此需要对社会分层与家庭教育投入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内在机制的探讨,明确提出阶层差异与家庭教育投入之间的双向建构作用,从而为云南民族地区的教育提出一些可操作的建议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分层 家庭教育投入 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民族地区家庭教育投入因素探析——以云南民族地区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燕 刘伟民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年第11期55-57,共3页
近年来家庭教育投入明显增强,成为家庭消费的一个主要支出方面,而在我国民族地区家庭教育投入又有着不同的特点。以云南民族地区为例,社会分层、家庭经济、宗教信仰、就业形势以及家庭背景等因素影响着民族地区家庭教育投入。针对其现状... 近年来家庭教育投入明显增强,成为家庭消费的一个主要支出方面,而在我国民族地区家庭教育投入又有着不同的特点。以云南民族地区为例,社会分层、家庭经济、宗教信仰、就业形势以及家庭背景等因素影响着民族地区家庭教育投入。针对其现状,社会要为少数民族子女增加就业机会、解决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造成的学生上学难问题、同时要强化教育培训,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做好少生、优生、优育工作等,来促进民族地区家庭教育的投入,使更多的孩子获得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家庭教育投入 因素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民族地区社会分层与义务教育机会获得研究——基于测量工具的视角 被引量:1
17
作者 吕国光 刘伟民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9-25,共7页
阐述了云南民族地区社会分层与教育机会获得的概况,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原理,系统研究了义务教育机会获得影响云南民族地区社会分层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城乡结构、单位性质、民族类别及性别属性的制度性因素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其中职业职... 阐述了云南民族地区社会分层与教育机会获得的概况,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原理,系统研究了义务教育机会获得影响云南民族地区社会分层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城乡结构、单位性质、民族类别及性别属性的制度性因素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其中职业职务、工作财产、教育投入、人际关系、政治面貌及宗教信仰的先赋性因素显著性呈现递增的趋势,进而累积在义务教育资本周转后的后致性因素发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社会分层 教育分层 义务教育 机会获得 结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保障问题研究——以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罗利群 黄敏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17-123,共7页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让边疆民族地区的儿童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文章以云南省勐腊县为例,在分析勐腊县义务教育质量保障的成效与措施的基础上,结合云南边疆民族地...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让边疆民族地区的儿童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文章以云南省勐腊县为例,在分析勐腊县义务教育质量保障的成效与措施的基础上,结合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对边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保障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义务教育 质量保障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直过民族”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怒江州傈僳族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封绚 李喆 吕国光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2年第9期120-121,共2页
由于受历史、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直过民族"地区不仅经济社会发展较慢,而且人口教育文化素质与云南其他区域的民族相比也不高。对"直过民族"怒江傈僳族进行调查,从中小学教育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 直过民族 中小学 教育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艺术助力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价值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邱玉兴 高婉玉 +1 位作者 麦茂生 胡晶莹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4-69,共6页
民族艺术作为多民族元素交融互鉴形构的综合性艺术样态,承载着各民族在族际交往中形成的文化符号,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学界从中华民族认同、民族艺术交融以及多民族文化交融与中华民族共... 民族艺术作为多民族元素交融互鉴形构的综合性艺术样态,承载着各民族在族际交往中形成的文化符号,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学界从中华民族认同、民族艺术交融以及多民族文化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三个维度入手,为民族艺术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提供有力的历史佐证与深厚的学理基础。通过挖掘民族艺术的教育价值,进一步探究民族艺术助力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三链联动”显拓展,创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教学方式;“四维贯通”助发展,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空间的开放度;“双向传递”激活力,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思政教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民族艺术元素 艺术教育价值 艺术教育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