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地方知识赋新饮食品牌——以云南“乍甸鲜奶”为例 |
邓玉函
徐广玄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道路空间的文化塑造:路学视角下的云南会泽铜商古道研究 |
邓玉函
秦琨驭
|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3
|
“以汉化夷”与“因俗而治”——清代云南改土归流地区两种文化治理方略及其关系 |
廖国强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5
|
|
4
|
声明 |
无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从刀安仁冤案看清末民初的民族国家观及傣族土司的认同 |
龙晓燕
段丽波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6
|
论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 |
杨争光
经纬
|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1 |
0 |
|
7
|
“一村一品”型村落共同体的形成机制研究——以昆明市清水河月季村为例 |
邓玉函
罗国奡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3 |
5
|
|
8
|
独特的民间宗教仪式与符号--羌族释比文化的田野调查 |
余永清
何斯强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9
|
试论土地执法的合法性生成 |
甘霆浩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0
|
昆明市官渡区“一核多维、共建共享”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实践探索 |
张磊
|
《创造》
|
2022 |
0 |
|
11
|
论民国国家权力的扩张与云南腾龙边区的民族关系 |
龙晓燕
段丽波
|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CSSCI
|
2014 |
0 |
|
12
|
清代云南改土归流地区两种文化治理方略及其关系 |
廖国强
|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
2021 |
0 |
|
13
|
“以汉化夷”与“因俗而治”--清代云南改土归流地区两种文化治理方略及其关系 |
廖国强
|
《新华文摘》
|
2021 |
0 |
|
14
|
淸代云南儒学的兴盛与儒家文化圈的拓展 |
廖国强
|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
2019 |
0 |
|
15
|
民国初年川滇两省援藏西征之争研究 |
朱映占
段丽波
|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CSSCI
|
2015 |
1
|
|
16
|
苗族核心家庭在城市中的聚合与流动研究——以贵州苗族在昆明的手机贴膜业群体为例 |
何斯强
李军
|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CSSCI
|
2013 |
0 |
|
17
|
南诏国、大理国民族史研究与反思 |
段丽波
|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CSSCI
|
2012 |
0 |
|
18
|
期刊编排应重返以学者为本的立场 |
洪颖
|
《新华文摘》
|
2010 |
0 |
|
19
|
制度移植的动力与困境——北洋军阀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路径与效应分析 |
张健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8
|
|
20
|
监控:基层土地执法的功用 |
甘霆浩
|
《法律和社会科学》
CSSCI
|
201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