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明清时期乐山城市史略
1
作者 干鸣丰 向玉成 《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1期61-68,共8页
元明清三代是乐山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时期,其政治地位、经济结构、城市建设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从元伊始,乐山城市作为地方区划的次级政权治所地位得到稳定,经济结构中手工业和商业的比重逐渐增加;另一方面,城市建设则... 元明清三代是乐山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时期,其政治地位、经济结构、城市建设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从元伊始,乐山城市作为地方区划的次级政权治所地位得到稳定,经济结构中手工业和商业的比重逐渐增加;另一方面,城市建设则由于战乱而兴废相间,呈现出一种波浪起伏的发展态势,至清代中期恢复超过前代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山 元明清 城市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霄顶历史溯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天贵 屈彬 《乐山师专学报》 1997年第1期77-80,共4页
老霄顶位于乐山城区西北,是我市的最高点和风景胜地.《嘉定府志·方舆志·山川》中记:“城内,一名高望山,又名万景山,府之主山也.有宋神霄玉清宫.登绝顶四望,其西三峨竦峙,青衣沫水自西来,会于双湖.岷江自北来,经平羌峡,至凌云... 老霄顶位于乐山城区西北,是我市的最高点和风景胜地.《嘉定府志·方舆志·山川》中记:“城内,一名高望山,又名万景山,府之主山也.有宋神霄玉清宫.登绝顶四望,其西三峨竦峙,青衣沫水自西来,会于双湖.岷江自北来,经平羌峡,至凌云前,三江合流,浩渺无际,凌云九峰相接.稍南,乌尤、马鞍二山鳞次江岸,丹岸翠壁,望若画图.宛在杯寨,昔人谓嘉阳山水为西州冠,非虚语也.”.而老霄顶历史又可追朔到北周(557一581年).经过千多年的兴衰更替,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但也造成了对它历史的模糊.本文拟就此,作初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溯源 玉清宫 万寿宫 道教 乐山城 乐山崖墓 范成大 乐山地区 乐山市 古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高校德育领导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3
作者 陈立志 谢相勋 《乐山师专学报》 1996年第4期6-10,共5页
长期以来,高等学校都努力探索并实施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德育领导管理体制,对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在运行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如片面地认为凡是学校德育工作都是党委和党组织系统的事;或各部门在育人工作... 长期以来,高等学校都努力探索并实施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德育领导管理体制,对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在运行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如片面地认为凡是学校德育工作都是党委和党组织系统的事;或各部门在育人工作中各“施”其职,“三育人”缺乏协调一致;或育人层次紊乱,执行层“婆婆太多”,忙于应付;或从育人过程管理着眼的多,未突出育人质量管理等.针对这些问题,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下同)、《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简称《大纲》,下同)的精神,运用现代管理的矩阵原理,闭环原理,将德育领导管理视为一个系统化整体,试图构建并优化高等学校德育领导管理体系,提高德育领导管理的科学性,从而提高育人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德育 管理体系 决策中心 学校德育工作 领导管理体制 职能部门 育人目标 执行系统 教书育人 德育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专学生双休日现状及对策
4
作者 李涛 李同果 《乐山师专学报》 1997年第1期63-65,共3页
从1995年5月1日起,国务院规定全国普遍实行每周休息两天的五天工作制.这表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1995年9月,我校实行了双休日制度.该制度的实施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为广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了... 从1995年5月1日起,国务院规定全国普遍实行每周休息两天的五天工作制.这表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1995年9月,我校实行了双休日制度.该制度的实施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为广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实行双休日制度一年多来,我校学生双休日现状怎样?学生能否充分、合理地安排双休日?高校教育工作者是否必要介入管理?带着上述问题,我们在96年5月对在校7个系289名大专生进行双休日抽样调查(男女同学比例相当),共发出289份《大学生双休日活动调查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休日 师专学生 当代大学生 双休日制度 闲暇时间 高校德育工作者 学分制 调查分析 体育锻炼 学习积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战争的历史使命──“甲申”的纪念
5
作者 杨炳昆 《郭沫若学刊》 1994年第1期8-12,共5页
农民战争的历史使命──“甲申”的纪念杨炳昆一五十年前的甲申年──1944年,郭老发表了《甲申三百年祭》;再上溯三百年前的甲申年──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打入北京。这两件事都是值得纪念的。李向成打下北京,推翻了... 农民战争的历史使命──“甲申”的纪念杨炳昆一五十年前的甲申年──1944年,郭老发表了《甲申三百年祭》;再上溯三百年前的甲申年──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打入北京。这两件事都是值得纪念的。李向成打下北京,推翻了明王朝,完成了农民战争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战争 历史使命 农民起义 农民阶级 封建社会 《甲申三百年祭》 资产阶级革命 政治制度 太平天国 人身依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以来乐山城墙的修拆与城市近代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汝 《乐山师专学报》 1998年第4期33-37,共5页
乐山城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东经 103°46′—103°44′,北纬 29°35′-29°32′.东距内江200公里,南距新市镇181公里,西距雅安160公里,北距成都165公里.处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会合处.是水路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十分... 乐山城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东经 103°46′—103°44′,北纬 29°35′-29°32′.东距内江200公里,南距新市镇181公里,西距雅安160公里,北距成都165公里.处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会合处.是水路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乐山的开发历史已有:3000多年,建置已有2600多年,史书有:“蜀王开明故治”的记载.筑城1440多年,周保定初(公元561年)在乐山设平羌郡治.后郡徙,仍为平羌县治,这是现在可以肯定的最早设“治”(一个地区政治中心)的情况.两汉、魏晋南北朝时,作为武阳、南安二县辖地时兴、时废,隋以后,乐山作为“治”从未间断,直至今.它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古代主要是水路).作为这样一重要城市,有必要探讨它的近代化问题,本文拟从明代以来城墙的修拆论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山城 明代以来 乐山市 丽正门 市中区 城市近代化 修拆 少数民族 古城墙 魏晋南北朝
全文增补中
唐宋时期乐山城市的发展及文化特色的形成 被引量:1
7
作者 向玉成 《乐山师专学报》 1998年第3期49-55,共7页
唐宋时期,乐山城市日益发展,逐渐成为川南地区一个重要的封建性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城市。 一、隋以后乐山沿革及城市概况 周保定初(公元561年)在乐山设平羌县,并为平羌郡治。后郡徒,仍为平羌县治,这是现在可以肯定... 唐宋时期,乐山城市日益发展,逐渐成为川南地区一个重要的封建性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城市。 一、隋以后乐山沿革及城市概况 周保定初(公元561年)在乐山设平羌县,并为平羌郡治。后郡徒,仍为平羌县治,这是现在可以肯定的乐山最早设“治”(一个地区的封建政治中心)的情况。隋文帝开皇四年,改平羌为峨眉,九年改青衣,十三年改为龙游。终隋一代,乐山为龙游县治。唐因之,且嘉州和犍为郡中都督府都先后治此。前、后蜀时期,乐山为龙游县,嘉州治。北宋为龙游县(一度改为嘉祥县,后复)、嘉州犍为郡治,嘉庆军节度使驻此。南宋后期,因乐山处于抗元前线,成为长江上游一重要军事支撑点,又升嘉州为嘉定府,仍治龙游县。总之,隋以后,乐山作为“治”从未间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山城市 唐宋时期 文化特色 嘉州 龙游县 凌云寺 嘉定 《四川通志》 造船业 《入蜀记》
全文增补中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考察
8
作者 向玉成 肖萍 《乐山师专学报》 1998年第1期6-9,41,共5页
建国至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已历时四十余年,改革开放也已进行了十多年。到底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应当建立什么形式的社会主义经济?什么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现在可以得出比较成熟、比较完整的结论了。由邓小平同志提出... 建国至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已历时四十余年,改革开放也已进行了十多年。到底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应当建立什么形式的社会主义经济?什么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现在可以得出比较成熟、比较完整的结论了。由邓小平同志提出并阐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上述问题。它是邓小平理论中最具创造性和划时代意义的内容,是在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通过总结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反思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和理论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沿革加以考察,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改造 历史考察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邓小平理论 商品货币关系 国家资本主义 “过渡时期” 我国社会主义
全文增补中
关于魏晋官吏考课制度研究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普罗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2期80-82,共3页
关于魏晋官吏考课制度研究的两个问题杨普罗魏晋官吏考课制度外观与执行实况之间,矛盾的现象十分突出。一方面是中央政府为加强集权统治,不断想方设法加强考课,在继承旧制的同时还有所创新和完善;另一方面,则是世家大族为代表的地... 关于魏晋官吏考课制度研究的两个问题杨普罗魏晋官吏考课制度外观与执行实况之间,矛盾的现象十分突出。一方面是中央政府为加强集权统治,不断想方设法加强考课,在继承旧制的同时还有所创新和完善;另一方面,则是世家大族为代表的地方势力竭力阻挠、破坏考课的进行,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吏考课制度 魏晋时期 制度研究 矛盾现象 集权统治 中央政府 世家大族 监察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制造局的选址问题与迁厂风波 被引量:3
10
作者 向玉成 《乐山师专学报》 1997年第4期41-46,共6页
江南制造局是晚清最大的兵工厂,在中国近代军事工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曾经为中国近代国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但该厂在创办过程中,也曾面临一系列令主办者头疼的问题.而局址选择失误便是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设局伊始,迁厂之议... 江南制造局是晚清最大的兵工厂,在中国近代军事工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曾经为中国近代国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但该厂在创办过程中,也曾面临一系列令主办者头疼的问题.而局址选择失误便是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设局伊始,迁厂之议便被提及,历经周折,直到清王朝寿终正寝,选址失误一直是制约该局生产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此问题产生的原因极为复杂,它涉及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史、工业思想史、工业布局学等众多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制造局 选址问题 军事工业 李鸿章 张之洞 兵工厂 近代军事 山东机器局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福州船政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卦起源新说──《周易》本义之一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炳昆 《郭沫若学刊》 1997年第3期16-23,共8页
关键词 《周易》本义 八卦 六十四卦 《易经》 基本符号 起源 甲骨文 《世界文明史》 《说文·序》 哲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苦”的哲学思考——叔本华“痛苦论”剖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钟兴频 《乐山师专学报》 1995年第1期20-24,共5页
叔本华,是19世纪德国的唯意志论哲学家,是悲观主义“痛苦论”的鼓吹者.他的哲学思想曾迷惑过处于茫然、彷徨的人们,也曾遭到过乐观主义者的唾弃.然而这种悲观的“痛苦论”在当今社会中,又有死灰复燃之势.消极失望的人们又寄宿到了叔本... 叔本华,是19世纪德国的唯意志论哲学家,是悲观主义“痛苦论”的鼓吹者.他的哲学思想曾迷惑过处于茫然、彷徨的人们,也曾遭到过乐观主义者的唾弃.然而这种悲观的“痛苦论”在当今社会中,又有死灰复燃之势.消极失望的人们又寄宿到了叔本华的“痛苦论”里,此起彼落地唱着“人生即是痛苦”的悲歌.因此,很有必要对叔本华“痛苦”理论做一番认真的哲学思考.一、叔本华“痛苦论”溯源一种哲学思想的出现,总与其所处的社会条件密不可分.追溯叔本华的痛苦论,也有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叔本华个人的生活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叔本华 哲学思考 悲观主义 生活意志 唯意志论 哲学思想 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 生命意志 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斯举矣”新释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普罗 《乐山师专学报》 1995年第1期54-55,共2页
“色斯举矣”为《论语·乡党》末篇首句、全章是: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按:此章记孔子与子路一次山行时所遇所感.文分三段,每段八字,层次分明,结构紧凑,首尾完具,文意贯通.无论从行文上... “色斯举矣”为《论语·乡党》末篇首句、全章是: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按:此章记孔子与子路一次山行时所遇所感.文分三段,每段八字,层次分明,结构紧凑,首尾完具,文意贯通.无论从行文上或从内容上看,都是一篇富文采、寓教义、有情趣的小品佳作,而且,通篇无一僻字,按说不应费解.可是,自汉代至今,笺注家们对它的解释却总是牵强附会.为此,商承祚先生在六十年代初和八十年代末两度撰文驳斥旧说、提出新见(详下文).商老所见确乎大胜前人,但仍有弱点.故特为此小文以期求得正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 孔子 子路 《论语》 《说文解字注》 《论语译注》 文意 杨伯峻 正解 郑玄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礼俗秩序:中国传统社会构造的特殊性——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龚晓 《乐山师专学报》 1995年第2期30-35,共6页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和其文化哲学的思想基础,运想方向是一致的.略有不同的是,他在1920年前后形成并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引起巨大反响的文化哲学,着重在中西文化的价值和中国文化的出路问题上,评判东西文化各家学说而专门发挥儒家...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和其文化哲学的思想基础,运想方向是一致的.略有不同的是,他在1920年前后形成并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引起巨大反响的文化哲学,着重在中西文化的价值和中国文化的出路问题上,评判东西文化各家学说而专门发挥儒家学说的现代价值和意义,“在人生思想上归路到中国儒家的人生,并指出世界最近未来将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而在1930年以后成熟的乡村建设理论,则直接关注当时严重的社会危机,主张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他把中国现实社会与政治问题都归结为中西文化冲撞下的“文化失调”.进而强调从中国的特殊性中寻找根本解决方案.以下专就这些观点展开分析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理论 梁漱溟 中国传统社会 特殊性 文化保守主义 社会秩序 组织构造 社会结构 中国文化 伦理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大学生违纪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钟英 熊文 《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4期68-72,共5页
大学生违纪,是高校学生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和目标、缺乏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缺乏较好的心理素质、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的消极影响、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为此,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提... 大学生违纪,是高校学生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和目标、缺乏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缺乏较好的心理素质、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的消极影响、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为此,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建立、健全学生管理模式,严格规章制度;发挥政工干部、教师、学生三方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对特殊群体的思想教育和正确引导;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教育作用,以尽量预防、减少和杜绝违纪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违纪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毛泽东的反腐倡廉思想
16
作者 肖勇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23,共4页
当今腐败被称为“灰色瘟疫”,席卷全球,反腐败斗争也成为一项全球性的活动。腐败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根除腐败现象?毛泽东同志作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对此作出了长期的探索... 当今腐败被称为“灰色瘟疫”,席卷全球,反腐败斗争也成为一项全球性的活动。腐败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根除腐败现象?毛泽东同志作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对此作出了长期的探索,不仅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反腐倡廉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反腐倡廉思想 消极腐败现象 反腐败斗争 民主治腐 陕甘宁边区 毛泽东同志 共产党员 官僚主义 人民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侵华国策的反共谋略述评
17
作者 干鸣丰 《乐山师专学报》 1995年第3期27-33,共7页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可追溯到一百多年前,在后来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战争中,中华民族遭受了巨大的灾难.征服并统治中国进而称霸世界的军国主义和霸权主义。
关键词 日本共产党 日本侵华 共产主义运动 日本军国主义 蒋介石 中国共产 共同防共 共产国际 蒙古联合自治政府 军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三民主义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吗?
18
作者 干鸣丰 《乐山师专学报》 1996年第2期17-20,25,共5页
新三民主义,即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重新“详阐”的三民主义,是中国革命史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革命思想体系,它在毛泽东同志关于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体系中也占有十分显要的地位.毛泽东同志在论及“新三民主义”时,曾多次指出它是“新民... 新三民主义,即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重新“详阐”的三民主义,是中国革命史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革命思想体系,它在毛泽东同志关于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体系中也占有十分显要的地位.毛泽东同志在论及“新三民主义”时,曾多次指出它是“新民主主义的新三民主义”,“按其基本性质说来”是“新民主主义的纲领”,诸如此类的提法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和《论联合政府》等三文章中,就多达9处.如何正确认识新三民主义的基本性质,正确理解毛泽东同志的这个具体结论,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中国革命的客观发展规律.本文试图通过对新三民主义理论本身的剖析,提出点个人看法,若有文不达意之处,敬请指正.新民主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民主革命阶段的政治主张.1948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十分明确地指出:以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它是以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建立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 新三民主义 孙中山 中国共产 民主主义革命 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革命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中国国民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卦起源新说——《周易》本义之一
19
作者 杨炳昆 《乐山师专学报》 1996年第1期40-46,74,共8页
近几年,海内外掀起了“易学”热,这是前一段时间“文化热”的继续和深入.也反映了人们对预测学的偏爱.但是,执着于从预测学的角度研究《易经》,常常使人感到玄乎神秘;
关键词 《周易》本义 八卦 六十四卦 起源 基本符号 《易经》 甲骨文 《世界文明史》 《说文·序》 凉山彝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项英认识的片面性及其后果
20
作者 陈友道 《乐山师专学报》 1996年第4期55-59,共5页
对于皖南事变,已经有不少人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其发生的必然性,痛斥了蒋介石顽固派蓄意制造惨案、围歼新四军的罪行.而对于新四军如何避免重大损失却涉及较少.毛泽东在皖南事变发生后的1941年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发言指出:“皖南... 对于皖南事变,已经有不少人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其发生的必然性,痛斥了蒋介石顽固派蓄意制造惨案、围歼新四军的罪行.而对于新四军如何避免重大损失却涉及较少.毛泽东在皖南事变发生后的1941年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发言指出:“皖南新四军的失败,从我们自己方面来说,首先是由于新四军的领导项英、袁国平等没有反磨擦的思想准备,其次便是指挥上的错误.新四军本来可以北上但项英动摇,如不是项英动摇,是可以不失败的.”项英之所以未能防患于未然,犯严重错误,是与他认识上的片面性有关的.本文就项英认识的片面性及其后果加以初步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四军 项英 皖南事变 毛泽东 片面性 叶挺 国民党顽固派 周恩来 保存自己 刘少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