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提高,需要长期化疗的患者在不断增加。作为肿瘤患者长期化疗的最佳静脉通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并带管治疗的患者亦在不断增加。PICC导管留置时间...近年来,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提高,需要长期化疗的患者在不断增加。作为肿瘤患者长期化疗的最佳静脉通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并带管治疗的患者亦在不断增加。PICC导管留置时间可长达一年[1],在给患者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对带管期间的导管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需要在未开展PICC技术的基层医院进行导管维护的患者,治疗期间PICC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3.73%[2],导致PICC导管的留置时间减少,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和效果[3]。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以组为单位的全程责任制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实施与效果。方法根据ICU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ICU工作经历、工作能力等确定护士能级并将其分为若个组,在组长的带领下以组为单位建立微信群,实施以组...目的探讨以组为单位的全程责任制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实施与效果。方法根据ICU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ICU工作经历、工作能力等确定护士能级并将其分为若个组,在组长的带领下以组为单位建立微信群,实施以组为单位的全程责任制护理模式。主要包括:确定责任护士职责、确定组长职责,全面落实患者在ICU期间的全程责任制护理。比较实施以组为单位的全程管理模式前(2014年1-12月)及实施后(2015年1-12月)的护理质量指标和ICU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实施以组为单位的全程管理模式后护士在专科护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等项目评分分别为(98.02士2.18)、(98.35士2.03)、(97.03±1.96)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施以组为单位的全程管理模式后,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5.52%,与实施前(86.9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709,P<0.01)。结论以组为单位的全程责任制护理模式有效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有利于保障护理安全。展开更多
文摘近年来,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提高,需要长期化疗的患者在不断增加。作为肿瘤患者长期化疗的最佳静脉通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并带管治疗的患者亦在不断增加。PICC导管留置时间可长达一年[1],在给患者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对带管期间的导管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需要在未开展PICC技术的基层医院进行导管维护的患者,治疗期间PICC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3.73%[2],导致PICC导管的留置时间减少,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和效果[3]。
文摘目的探讨以组为单位的全程责任制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实施与效果。方法根据ICU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ICU工作经历、工作能力等确定护士能级并将其分为若个组,在组长的带领下以组为单位建立微信群,实施以组为单位的全程责任制护理模式。主要包括:确定责任护士职责、确定组长职责,全面落实患者在ICU期间的全程责任制护理。比较实施以组为单位的全程管理模式前(2014年1-12月)及实施后(2015年1-12月)的护理质量指标和ICU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实施以组为单位的全程管理模式后护士在专科护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等项目评分分别为(98.02士2.18)、(98.35士2.03)、(97.03±1.96)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施以组为单位的全程管理模式后,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5.52%,与实施前(86.9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709,P<0.01)。结论以组为单位的全程责任制护理模式有效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有利于保障护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