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剂科中麻醉药品的管理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崔元侠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33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药剂科中麻醉药品的管理方法,加强对麻醉药物的科学管理,以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药剂科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的500张麻醉药品处方,并进行研究,分析麻醉药品管理的现状,总结麻醉药品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分析其原... 目的探讨药剂科中麻醉药品的管理方法,加强对麻醉药物的科学管理,以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药剂科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的500张麻醉药品处方,并进行研究,分析麻醉药品管理的现状,总结麻醉药品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①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500张麻醉药品处方中,共有8种麻醉药品品种,分别为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布桂嗪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布桂嗪片和阿桔片。其中5种为注射剂,2种为普通片剂、1种为缓释片。② 8种麻醉药品中,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盐酸布桂嗪注射液的DDDs较大;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硫酸吗啡缓释片的DUI较高,其余麻醉药品的DUI均<1.0,在合理用药范围内。结论加强麻醉药品的管理,可以保障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科 麻醉药品 管理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处方点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9
2
作者 邓志威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29期92-93,共2页
目的通过处方点评促进医师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减少药物滥用现象和不良反应。方法每月抽查医院的门急诊处方和住院病历,由处方点评小组根据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等要求进行点评;将点评结果以书面形式反馈至医师个人,要求医... 目的通过处方点评促进医师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减少药物滥用现象和不良反应。方法每月抽查医院的门急诊处方和住院病历,由处方点评小组根据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等要求进行点评;将点评结果以书面形式反馈至医师个人,要求医师改进不足之处;并将点评结果与医师的晋升、科室的绩效工资挂钩,促进医师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结果通过实施处方点评2年,我院处方合格率从68.2%提高至91.6%,药品种数从6.7种下降至4.9种,不合理用药现象逐渐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病例从56例减少至26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更趋合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81.6%降至61.4%,使用强度从108.5DDD降至61.7DDD,药品收入占比从40.6%下降至33.5%。结论通过点评、反馈、整改、学习提高等措施,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并持续改进处方质量,对提高医疗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减轻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医疗质量 医药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工作现状与体会 被引量:4
3
作者 金旭辉 臧蓓蓓 +1 位作者 柳小飞 柴晓方 《药品评价》 CAS 2015年第12期28-29,40,共3页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开始参与到临床合理用药中。笔者结合在基层医院的工作经历,就基层医院临床药师的工作现状、工作中的成绩与面临的问题、临床药师如何更快进步等问题总结了个人体会,并对基层医院临床药...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开始参与到临床合理用药中。笔者结合在基层医院的工作经历,就基层医院临床药师的工作现状、工作中的成绩与面临的问题、临床药师如何更快进步等问题总结了个人体会,并对基层医院临床药师的工作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机构 临床药师 合理用药 沟通 医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金旭辉 柳小飞 +1 位作者 柴晓方 雷建正 《药品评价》 CAS 2014年第22期42-43,46,共3页
目的:全面了解我院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促进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通过医院HIS系统,对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儿科2362份住院病历进行分析。结果:2362份住院病历中,应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有2176份,其中合理使用抗菌药... 目的:全面了解我院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促进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通过医院HIS系统,对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儿科2362份住院病历进行分析。结果:2362份住院病历中,应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有2176份,其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有1963份,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有213份。不合理应用的病例有:越级应用抗菌药物的有83份(39%),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的有45份(21%),无指征更换抗菌药物的有57份(27%),无指征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有28份(13%)。结论:我院儿科总体用药较为合理,但尚存在一些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现象,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抗菌药物 用药分析 合理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工作现状与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金旭辉 臧蓓蓓 +1 位作者 柳小飞 柴晓方 《药品评价》 CAS 2015年第20期30-32,共3页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开始参与到临床合理用药中。笔者结合在基层医院的工作经历,就基层医院临床药师的工作现状、工作中的成绩与面临的问题、临床药师如何更快进步等问题总结了个人体会,并对基层医院临床药...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开始参与到临床合理用药中。笔者结合在基层医院的工作经历,就基层医院临床药师的工作现状、工作中的成绩与面临的问题、临床药师如何更快进步等问题总结了个人体会,并对基层医院临床药师的工作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机构 临床药师 合理用药 沟通 医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药剂的现状及分析
6
作者 徐龙 邹宏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7期335-336,共2页
药剂学的持续发展推动其进入到现代伦理的发展过程中来,作为药剂学重要分支的物理药剂学也逐渐受到各大研究机构的充分重视并被作为高校课程教学的一部分。一些医学院校将物理药剂学作为一种新型的学科在医学院校中专门开设。由于我国... 药剂学的持续发展推动其进入到现代伦理的发展过程中来,作为药剂学重要分支的物理药剂学也逐渐受到各大研究机构的充分重视并被作为高校课程教学的一部分。一些医学院校将物理药剂学作为一种新型的学科在医学院校中专门开设。由于我国针对物理药剂学的研究较少,未来在这样一个新型的领域中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探索和研究。本文通过对物理药剂意义和性质的分析来深入了解物理药剂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药剂 现状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普外科围手术期应激性溃疡预防用药的合理性管控
7
作者 王香兰 崔元侠 +1 位作者 孙伟 刘昙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2期74-76,共3页
目的 对某院普外科围手术期应激性溃疡(SU)预防用药的合理性管控方法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随机抽取某院普外科管控前(2021年1~6月)及管控后(2022年1~6月)手术患者出院病历各150份,分析管控前后SU预防用药的合理性。结果 通过制定和实... 目的 对某院普外科围手术期应激性溃疡(SU)预防用药的合理性管控方法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随机抽取某院普外科管控前(2021年1~6月)及管控后(2022年1~6月)手术患者出院病历各150份,分析管控前后SU预防用药的合理性。结果 通过制定和实施预防用药评价标准及干预措施,预防用药不合理使用率由68.7%降至14.7%。预防用药不合理类型中,溶剂选择错误的比例已降至0%;无指征预防用药、剂型选择不合理、疗程过长、单次剂量过大及给药频次不合理的比例也大幅降低。结论 管控措施效果明显,有效促进了SU预防用药的合理性及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应激性溃疡 预防用药 管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药学服务对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的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崔元侠 李春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17期80-81,共2页
目的分析药学服务对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患者100例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不接受干预的1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对本研究的对照组,分析并研究药学服务预防性应用抗... 目的分析药学服务对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患者100例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不接受干预的1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对本研究的对照组,分析并研究药学服务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使用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类、林克酰胺类等频次相对较低,而采用第二代头孢类药物的频次明显更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观察组的单药使用频次明显高于对照组,联合用药使用频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采用非限制级的抗菌药物的使用频次明显更高,采用限制级和特殊抗菌药物的频次相对较低,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明显。对两组预防用药的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住院各项费用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接受药学服务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后合理用药比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为患者提供恰当有效的药学服务,能够提高骨科Ⅰ类切口患者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服务 骨科Ⅰ类切口 预防用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注射剂用药规则精细化设置应用效果分析
9
作者 王香兰 张艳 李春 《北方药学》 2024年第8期63-66,共4页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用药规则的精细化设置在住院医嘱前置审核中的应用效果,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根据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临床指南及专家共识结合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中药注射剂用药规则进行精细化设置,比较精细化...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用药规则的精细化设置在住院医嘱前置审核中的应用效果,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根据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临床指南及专家共识结合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中药注射剂用药规则进行精细化设置,比较精细化设置前(2023年1—3月)和设置后(2023年7—9月)中药注射剂医嘱合理率、不合理医嘱问题类型与分布情况及药师干预成功率变化情况。结果:中药注射剂医嘱合理率由用药规则精细化设置前的51.00%提高至设置后的92.00%,药师干预不合理医嘱成功率从49.97%上升至92.02%。结论:中药注射剂用药规则精细化设置在住院医嘱前置审核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用药规则 精细化设置 住院医嘱 前置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奈诺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
10
作者 李春 张心怡 +1 位作者 王丹丹 张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38-0041,共4页
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治疗中应用奈诺沙星、左氧氟沙星的疗效差异。方法 采集CAP病例(均收治于本院,共计70例,采集起止时间2022.1-2023.12),划分至2组(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A组(入组例数:35;用药方案:左氧氟沙星)、B组(入组例数:35... 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治疗中应用奈诺沙星、左氧氟沙星的疗效差异。方法 采集CAP病例(均收治于本院,共计70例,采集起止时间2022.1-2023.12),划分至2组(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A组(入组例数:35;用药方案:左氧氟沙星)、B组(入组例数:35;用药方案:奈诺沙星);统计指标:疗效、症状消失时间、炎症水平、不良反应。结果 疗效[88.57% vs 94.29%]:无统计差异(P>0.05)。肺部阴影吸收>50%、咳嗽/咳痰、发热、肺啰音消失时间:对比A组,B组均更短(均P<0.05)。炎症水平[hs-CRP、PCT、PCT、WBC]:用药前,无差异(P>0.05);用药1周,组内数据对比,A、B组均较治疗前低(均P<0.05);组间数据对比,较A组,B组更低(均P<0.05)。不良反应[8.58% vs 11.44%]: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 CAP治疗中,应用奈诺沙星、左氧氟沙星均具有良好效果与安全性,但前者可更好地减轻患者机体炎症反应,促进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诺沙星 左氧氟沙星 社区获得性肺炎 炎症水平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酸奈诺沙星氯化钠治疗老年肺炎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分析
11
作者 刘晓莉 张艳 崔元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75-0178,共4页
以老年肺炎患者为例,予苹果酸奈诺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探讨并分析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62例患者(2023.04至2024.04),按1:1交替分组法,分成A(左氧氟沙星注射液)、B(苹果酸奈诺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组,比对、分析临床疗效、炎症因子... 以老年肺炎患者为例,予苹果酸奈诺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探讨并分析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62例患者(2023.04至2024.04),按1:1交替分组法,分成A(左氧氟沙星注射液)、B(苹果酸奈诺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组,比对、分析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临床疗效总有效率:A组为74.19%(23/31),B组为93.55%(29/31),后者>前者(2=4.292,P=0.038)。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RP、PCT水平:B组<A组(P<0.05)。(3)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为25.81%(8/31),B组为3.23%(1/31),后者<前者(2=4.679,P=0.031)。结论 对老年肺炎患者,苹果酸奈诺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治疗有效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肺炎 苹果酸奈诺沙星氯化钠 左氧氟沙星 有效性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在提高门诊西药房药品质量管理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芳 《中国药业》 CAS 2017年第17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用于提高门诊西药房药品质量管理的效果。方法医院于2016年5月至8月在门诊西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药房药师根据自愿原则参与,确定品管圈活动主题,分析医院门诊西药房药品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订活动方案,分析并拟订解... 目的探讨品管圈用于提高门诊西药房药品质量管理的效果。方法医院于2016年5月至8月在门诊西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药房药师根据自愿原则参与,确定品管圈活动主题,分析医院门诊西药房药品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订活动方案,分析并拟订解决对策,并对活动无形成果和有形成果进行评价,制订规范工作程序,并持续改进门诊西药房药品质量管理水平。结果医院门诊西药房通过品管圈活动,失效药品目标达成率为118.58%,潮解药品目标达成率为136.99%,冷藏药品目标达成率为125.52%;门诊西药房药师在发掘问题、脑力激荡、沟通协调、团队精神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提高。结论品管圈用于提高门诊西药房药品质量管理的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门诊西药房药品质量管理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门诊西药房 药品质量管理 药房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法在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6
13
作者 李义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35期142-143,共2页
目的 探讨PDCA(计划、实行、检查、行动)循环法在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3年4月医院药房发放药品资料,根据不同药房管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管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管理.比较两组药... 目的 探讨PDCA(计划、实行、检查、行动)循环法在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3年4月医院药房发放药品资料,根据不同药房管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管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管理.比较两组药品有效使用率、不合格报损率、去向明确率和复核差错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药品有效使用率和去向明确率分别为99.21%和99.9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6.36%和92.92%(P<0.05);观察组药品不合格报损率和复核差错率分别为0.27%和0.74%,均低于对照组的1.28%和2.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药房,能促使医院药房管理的科学发展,提高临床用药质量,减少医疗差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法 药房 管理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应用喜炎平注射液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宋瑞雪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14年第5期I0015-I0016,共2页
目的对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74例,将其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 目的对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74例,将其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并对两组临床资料及临床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咽部红肿消退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等,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总有效率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81.08%,组间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安全性较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喜炎平注射液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魏文革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35期78-79,共2页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作出指导.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13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n=57)与对照组(n=56).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作出指导.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13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n=57)与对照组(n=56).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相关临床指标、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相关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6%(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4%,对照组为12.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红霉素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口服给药成本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姚德良 连文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8-430,共3页
目的研究在现有医疗模式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干预后的达标率与直接医疗成本。方法回顾性实境研究糖尿病管理数据库中随访超过1年的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30例,从数据库检索治疗前后血脂情况,计算代谢指标达标率、药物费用,并... 目的研究在现有医疗模式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干预后的达标率与直接医疗成本。方法回顾性实境研究糖尿病管理数据库中随访超过1年的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30例,从数据库检索治疗前后血脂情况,计算代谢指标达标率、药物费用,并根据糖尿病筛查路径计算年检查费用。结果30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脂血症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血脂达标为11人(36.7%)。就诊过程中支付治疗药物的费用平均为6307.1元/人.年,其中降糖药费用为4897.9元/人.年;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降脂费用平均为1928.0元/人.年。在血糖达标组中每降1%HbA1c的降糖药费用平均为4615.3元/人.年。结论虽然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高血糖及血脂的达标率,但现有的达标现状仍有待提高。目前效益目标为纠正代谢紊乱所带来的医疗费用仍比较高。但是该项研究寄希望于血糖、血脂长期达标使远期并发症发病率下降,就可以节省治疗并发症的费用而提高治疗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成本及成本分析 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姚德良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7年第12期21-22,共2页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用血塞通5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滴,1次/d,15 d为1疗程;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6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滴,1次/d...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用血塞通5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滴,1次/d,15 d为1疗程;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6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滴,1次/d,15 d为1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84%)(P<0.01);仅发生一例皮疹。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注射液 脑梗死 急性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丁勇 孙伟 丁长青 《中国处方药》 2018年第11期52-55,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特点及原因,探讨减少中药注射剂ADR的措施。方法对某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报告的中药注射剂引起的56例ADR进行归类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ADR大多发生在静脉滴注10~30 min。60岁以... 目的通过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特点及原因,探讨减少中药注射剂ADR的措施。方法对某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报告的中药注射剂引起的56例ADR进行归类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ADR大多发生在静脉滴注10~30 min。60岁以上患者ADR发生率最高。ADR发生在机体多个器官和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较为常见。活血化瘀类和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率较高。结论认识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的规律、特点及原因,加强临床合理用药,注意监测,以减少AD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67例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香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17期88-89,共2页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6年收集的67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不良反应高发人群为老年人,以喹诺酮类、头孢菌...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6年收集的67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不良反应高发人群为老年人,以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最为多见,牵涉人体九大系统,首位为变态反应,其次为消化系统;给药方式中以静脉给药方式发生几率最高。结论临床应重视并加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上报工作,促进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不良反应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4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干预前后对比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香兰 崔景修 李春 《中国处方药》 2018年第10期29-30,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干预前后某院4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结果,为规范抗菌药物管理和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0月~12月与2017年10月~12月期间接受乳腺手术、甲状腺手术、腹股沟疝修补术、大隐静脉手术患者各... 目的对比分析干预前后某院4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结果,为规范抗菌药物管理和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0月~12月与2017年10月~12月期间接受乳腺手术、甲状腺手术、腹股沟疝修补术、大隐静脉手术患者各100例,对比分析干预前后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结果干预后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从46.00%下降到21.00%;用药品种选择合理率由23.92%上升到57.14%;用药时机合理率由65.22%上升到90.48%;用药疗程合理率由41.30%上升到85.71%。结论通过干预,Ⅰ类切口各项不合理用药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干预措施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类切口 围手术期 预防性应用 抗菌药物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