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外加强环螺栓连接节点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丁发兴 罗开源 +2 位作者 吕飞 张威振 胡明文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9,共10页
为深入研究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外加强环螺栓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建立了螺栓连接节点的精细化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在对已有试验成果进行验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加劲肋、螺栓连接数量对节点塑性耗能分配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钢材本构后... 为深入研究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外加强环螺栓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建立了螺栓连接节点的精细化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在对已有试验成果进行验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加劲肋、螺栓连接数量对节点塑性耗能分配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钢材本构后期考虑韧性损伤后,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已有拟静力试验结果更吻合;CFST-1节点(梁高300 mm,有螺栓垫板)耗能能力最优,但仅达到相应焊接节点的一半;与CFST-1节点相比,CFST-3节点(梁高300 mm,无螺栓垫板)及CFST-2节点(梁高250 mm,有螺栓垫板)的总耗能更低;各螺栓节点的塑性耗能分配机制主要依靠梁耗能,而相应的加强环焊接节点主要依靠梁与加强环耗能;当螺栓节点采用环板加劲肋、4排螺栓以及腹板加劲肋构造优化后,刚度、承载力、延性与相应焊接节点一致,总塑性耗能达到刚接节点的79.1%,基本达到刚接节点的抗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柱节点 螺栓连接 抗震性能 塑性耗能分配机制 刚接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钢管混凝土柱穿入式组合节点耗能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庆元 雷建雄 +4 位作者 丁发兴 周期石 张华帅 邱远光 杨建军 《工程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8,共13页
开展了4个翼缘削弱的钢管混凝土柱穿入式组合节点抗震性能与三维实体有限元精细化模型分析。在混凝土三轴塑性损伤和钢材混合强化模型基础上,进一步引入钢材的韧性损伤模型,探讨了钢梁削弱程度对节点抗震性能与破坏形式的影响规律,结果... 开展了4个翼缘削弱的钢管混凝土柱穿入式组合节点抗震性能与三维实体有限元精细化模型分析。在混凝土三轴塑性损伤和钢材混合强化模型基础上,进一步引入钢材的韧性损伤模型,探讨了钢梁削弱程度对节点抗震性能与破坏形式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引入钢材韧性损伤的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更加吻合,且钢梁削弱程度降低了该节点的刚度、承载力和耗能。随后对不同钢梁尺寸和柱端拉筋强构造下的组合节点进行了承载力、刚度和塑性耗能分配与失效机制的影响规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穿入式节点分别在梁-柱抗弯承载力比介于1.66~2.11、梁-柱线刚度比介于1.90~1.96、梁-柱截面刚度比介于1.16~1.21时,将由梁耗能向柱耗能转变;柱端拉筋强构造技术后,由于拉筋直接约束混凝土,大幅度提升了柱端抗弯承载力和耗能能力,组合节点在高轴压比时仍维持梁端失效破坏模式;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梁-柱抗弯承载力比取值小于1时为强柱弱梁,这对穿入式组合节点强柱弱梁的定义较为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柱 钢-混凝土组合梁 穿入式组合节点 韧性损伤 塑性耗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渣对气泡混合轻质土力学及干湿循环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杨伟军 卜端锋 +1 位作者 杨建宇 刘义平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53-60,共8页
为解决锂渣堆积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试验研究锂渣取代率对气泡混合轻质土流动度、无侧限抗压强度以及抗干湿循环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微观结构分析锂渣对轻质土孔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泡混合轻质土的流动性随锂渣的增加而下降... 为解决锂渣堆积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试验研究锂渣取代率对气泡混合轻质土流动度、无侧限抗压强度以及抗干湿循环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微观结构分析锂渣对轻质土孔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泡混合轻质土的流动性随锂渣的增加而下降.锂渣取代率在10%时轻质土强度达到相对最大值为2.43MPa,比未掺锂渣提高了14.6%;当锂渣取代率为40%时制备的轻质土28d强度为1.12MPa,相比未掺锂渣的轻质土强度降低了47.2%,但仍能满足路基填筑要求.在15次干湿循环后,不同锂渣取代率制备的轻质土质量损失率均在10%之内,说明锂渣制备的气泡混合轻质土具有良好的抗干湿循环性能.锂渣可以改善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内部孔隙,使其内部结构更加紧密,但其掺量过大时,会使轻质土内部连通孔变多,进而导致强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渣 气泡混合轻质土 抗压强度 干湿循环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栓固定式型钢悬挑脚手架在装配式住宅中的应用
4
作者 钟宏宇 《大众标准化》 2025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现今装配式结构已在高层住宅中广泛应用,在高层和超高层住宅施工中,选用悬挑脚手架是一项关键技术。传统的悬挑工艺在新式的装配式结构上使用有诸多问题,不便于施工。文章结合工程项目的应用实践,对螺栓固定式型钢悬挑外架技术在装配式... 现今装配式结构已在高层住宅中广泛应用,在高层和超高层住宅施工中,选用悬挑脚手架是一项关键技术。传统的悬挑工艺在新式的装配式结构上使用有诸多问题,不便于施工。文章结合工程项目的应用实践,对螺栓固定式型钢悬挑外架技术在装配式高层住宅中应用方法和优势进行了阐述,为此项技术在装配式住宅应用提供实践经验,保证在新环境下脚手架的施工效果,强化安全管理的力度,减少各种事故问题的发生,全面提升高层住宅施工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住宅 螺栓固定式型钢悬挑脚手架 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管穿越既有线施工中的轨道加固方案研究
5
作者 顾宝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199-202,共4页
本文重点分析了成都地铁5号线红花堰车辆段室外道路及管网改造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即顶管作业阶段对轨道稳定性的加固技术。考虑到轨道运行的安全性以及预防其塌陷风险,我们选择了横梁与纵梁相结合的轨道加固策略,其中横梁采用H型钢,纵梁... 本文重点分析了成都地铁5号线红花堰车辆段室外道路及管网改造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即顶管作业阶段对轨道稳定性的加固技术。考虑到轨道运行的安全性以及预防其塌陷风险,我们选择了横梁与纵梁相结合的轨道加固策略,其中横梁采用H型钢,纵梁则由43型钢轨按照3-5-3的模式组成纵向轨束梁。文章详细阐述了轨道加固方案的实施流程,包括轨底横梁施工和纵梁施工等关键环节,如横梁制造、轨底穿横梁、线路碎石恢复、纵梁扣轨方法等。通过深入研究此类轨道加固方案,为类似的顶管穿越既有线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际操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穿越 既有线施工 轨道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位波动条件下临河基坑支护性能研究
6
作者 龚浩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25年第1期166-168,共3页
以凤台沁园春晓项目中邻近排涝河流、周边环境复杂的地下车库基坑工程为依托,分析了该项目的关键技术难点。通过比较不同水位波动条件下的地下水处理方案及多种基坑支护方式(如SMW工法桩、支护桩和搅拌桩)的优缺点,最终选用“搅拌桩+支... 以凤台沁园春晓项目中邻近排涝河流、周边环境复杂的地下车库基坑工程为依托,分析了该项目的关键技术难点。通过比较不同水位波动条件下的地下水处理方案及多种基坑支护方式(如SMW工法桩、支护桩和搅拌桩)的优缺点,最终选用“搅拌桩+支护桩”的联合支护结构,并配合基坑内降水措施,成功解决了止水与基坑稳定性问题。结合BIM技术与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支护方案进行了计算验证,确保了设计的合理性与施工的可靠性。同时,围护结构兼作后期挡墙及围挡基础,满足后期使用要求并节约了造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有限元分析技术 支护方式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复合钢管混凝土短柱在轴压下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慈俊昌 闫维明 贾洪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18-928,共11页
为了分析不同参数对短柱轴压性能的影响,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圆复合双钢管混凝土(concrete-filled double steel tubular,CFDST)短柱在轴压下的有限元模型.针对核心混凝土受到内外钢管同时约束的情况,采用了2种核心混凝土本构模... 为了分析不同参数对短柱轴压性能的影响,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圆复合双钢管混凝土(concrete-filled double steel tubular,CFDST)短柱在轴压下的有限元模型.针对核心混凝土受到内外钢管同时约束的情况,采用了2种核心混凝土本构模型,同时将采用2种本构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前人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提出了适合夹层混凝土、核心混凝土和钢管的本构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ABAQUS拓宽了参数研究范围,对圆CFDST短柱在不同参数下进行了受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复合双钢管混凝土柱 有限元分析 轴心受压 极限强度 短柱 混凝土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业财融合趋势下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开展策略
8
作者 石葳蕤 《商界(评论)》 2025年第1期0017-0019,共3页
原文传递
再生微粉性能激活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马昆林 孟维琦 +4 位作者 申景涛 胡明文 王晓杰 龙广成 曾晓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6-108,共13页
再生微粉是以混凝土、砖瓦等为主要成分的建筑垃圾制备再生骨料过程中产生的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其主要化学组成与粉煤灰类似,具有一定的潜在活性。将再生微粉作为掺合料使用,可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资源的循环利... 再生微粉是以混凝土、砖瓦等为主要成分的建筑垃圾制备再生骨料过程中产生的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其主要化学组成与粉煤灰类似,具有一定的潜在活性。将再生微粉作为掺合料使用,可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再生微粉具有组成复杂、需水量大、活性指数低等特点,直接作为掺合料使用不利于砂浆或混凝土的性能,但再生微粉中SiO_(2)、CaO和Al_(2)O_(3)含量均较高,具有较好的活性潜质,经过适当的技术处理后可以有效激发其活性,提高利用效率。目前再生微粉主要激活方式有物理激活、化学激活和热激活。热激活可以燃尽再生微粉中的有机物杂质,改变部分物质组成,从而激发其活性;物理激活通过机械力增大了再生微粉的比表面积,从而提高了再生微粉活性;化学激活主要通过加入碱性激发剂等提供碱性环境或提供可参与反应的离子,从而促进水化程度提高再生微粉活性。相关学者对再生微粉的活性激发方法及其在砂浆和混凝土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这对再生微粉的应用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基于已有文献资料,对再生微粉的物理性能、化学组成、激活方式、激活机理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分析了目前再生微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以期为再生微粉的高品质利用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垃圾 再生微粉 激活方式 作用机理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各向异性土层中考虑挡墙厚度的基坑稳态渗流解析解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俊 李东凯 +2 位作者 和振 张志中 张鑫全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151,共10页
本文对考虑厚度挡墙支护下渗透各向异性土层中基坑的二维稳态渗流进行了解析研究。根据对称性取基坑半截面,将周围土层划分为5个规则区域,采用坐标变换将渗透各向异性土层转换成等效各向同性土层,对各区域利用叠加法和分离变量法推导得... 本文对考虑厚度挡墙支护下渗透各向异性土层中基坑的二维稳态渗流进行了解析研究。根据对称性取基坑半截面,将周围土层划分为5个规则区域,采用坐标变换将渗透各向异性土层转换成等效各向同性土层,对各区域利用叠加法和分离变量法推导得到二维稳态渗流场、挡墙上水压力以及坑底出逸比降的显式解析解。对比保角变换和积分变换方法,本文解渗流场计算结果连续且无奇异点,且基坑水头和挡墙两侧水压力分布情况与数值软件分析一致性较好,说明本文解析解的正确性和优越性。本文解与不同计算方法得到的挡墙水压力结果对比分析发现,挡墙厚度d、竖直与水平向渗透系数比α对挡墙上水压力的影响不可忽略。分析α、d对挡墙底部水压力及出逸比降的影响,随着α和d的增大,基坑外侧挡墙底部水压力增大,基坑内侧挡墙底部水压力减小;随着α和d的逐渐减小,坑底出逸比降不断增大;当α和d较小时,考虑一维渗流情况得到的出逸比降安全性较低,且随着α和d的减小与本文解析解差距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稳态渗流 渗透各向异性 显式解析解 考虑厚度的挡墙 总水头分布 出逸比降 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氧条件下粉绿狐尾藻的氮磷吸收特征
11
作者 张文萍 蒋易 +4 位作者 张鑫全 文清柏 李汉常 谭歆 王润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1-282,共12页
为探明增氧处理下粉绿狐尾藻植株的氮磷吸收特征,该研究以粉绿狐尾藻为研究材料,设置5个不同增氧水平(增氧时长),即CK (0 min)、JO1(4 min)、JO_(2)(6 min)、JO3(8 min)、JO4(10 min),系统分析了不同增氧水平下粉绿狐尾藻幼苗期(7月10日... 为探明增氧处理下粉绿狐尾藻植株的氮磷吸收特征,该研究以粉绿狐尾藻为研究材料,设置5个不同增氧水平(增氧时长),即CK (0 min)、JO1(4 min)、JO_(2)(6 min)、JO3(8 min)、JO4(10 min),系统分析了不同增氧水平下粉绿狐尾藻幼苗期(7月10日—9月15日)、生长旺盛期(9月16日—12月22日)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明确了植株N、P含量、N/P和叶绿素含量、底泥各形态氮磷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增氧8 min时,t_(1)、t_(2)取样时期(9月15日、10月10日)粉绿狐尾藻的氮、磷吸收量及t5取样时期(12月22日)的氮吸收量最高;增氧6 min时,t_(3)、t4取样时期(10月27日、11月16日)粉绿狐尾藻的氮、磷吸收量及t5取样时期的磷吸收量最高;增氧有利于粉绿狐尾藻在t_(1)、t_(2)、t_(3)时期对氮的吸收,t4时期对磷的吸收,表现为t_(1)、t_(2)、t_(3)时期粉绿狐尾藻的植株氮磷比分别增加5.27%~36.57%、9.04%~63.07%、3.50%~73.45%,t4时期的N/P降低1.38%-34.05%;增氧使t_(2)、t5时期粉绿狐尾藻叶片叶绿素a、b及叶绿素总含量降低,t4时期叶绿素含量增加同时,使t_(1)、t_(2)时期底泥氮磷比值(sediment total nitrogen/phosphorus,STN/P)分别降低64.84%、54.76%,t4、t5时期STN/P分别增高138.97%、47.02%;层次聚类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增氧6 min是增氧促进粉绿狐尾藻氮磷吸收利用的理论满意方案,增氧降低t_(1)时期叶绿素a、b含量、t5时期底泥碱解氮含量(sediment alkali-hydro nitrogen,SAHN)和t4时期铁结合态磷(Fe-P)含量同时,促进了粉绿狐尾藻t5时期氮磷的吸收。增氧调控粉绿狐尾藻叶片叶绿素形成和底泥氮磷的形态转化,促进其对底泥氮磷吸收,同时提高了粉绿狐尾藻氮磷的吸收利用效果,可抑制甲烷和氧化亚氮、CO_(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株氮磷比 氮磷形态 增氧处理 粉绿狐尾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阳 《陶瓷》 CAS 2024年第4期222-224,共3页
当前,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工程师以及技术人员需要利用BIM技术,借助虚拟数字化建模功能,引进协同设计,精细化设计,从多个角度来完善建筑结构。并且,利用BIM设计图纸、设计模型,提前告知生产商相关生产计划和方案,在生产制备过程中... 当前,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工程师以及技术人员需要利用BIM技术,借助虚拟数字化建模功能,引进协同设计,精细化设计,从多个角度来完善建筑结构。并且,利用BIM设计图纸、设计模型,提前告知生产商相关生产计划和方案,在生产制备过程中做好提前准备,减少生产成本。而在安装过程中,结合BIM系统的可视化管控功能,对安装施工细节进行严格把关,并且相关单位还可以利用相关系统开展质量追溯控制,提高施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装配式建筑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化土回填下拱涵涵顶垂直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
13
作者 沈科元 杨建宇 +2 位作者 曾乐 刘文轩 刘义平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11期118-121,共4页
研究依托某拱涵地下排水工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探明了拱涵涵顶垂直土压力的分布特性,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涵顶垂直土压力分布特性的拱涵土压力计算模型,利用正交试验与回归分析得出涵顶平面内土柱应力集中系数Nf,并推导出拱涵涵顶垂... 研究依托某拱涵地下排水工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探明了拱涵涵顶垂直土压力的分布特性,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涵顶垂直土压力分布特性的拱涵土压力计算模型,利用正交试验与回归分析得出涵顶平面内土柱应力集中系数Nf,并推导出拱涵涵顶垂直土压力理论公式。结果表明:拱涵涵顶垂直土压力理论公式通过涵顶平面内土柱应力集中系数Nf较好地反映了涵顶垂直土压力呈倒V形分布的特征,且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土 垂直土压力 正交试验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柱内置拉筋结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德庆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5期154-157,共4页
本工程瞄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抗震设防高烈度区域的重大需求,针对内置拉筋钢管混凝土柱及其结构体系构造的关键科学技术难题,从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强化技术和工程应用等多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内置拉筋结构钢管混凝土柱及... 本工程瞄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抗震设防高烈度区域的重大需求,针对内置拉筋钢管混凝土柱及其结构体系构造的关键科学技术难题,从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强化技术和工程应用等多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内置拉筋结构钢管混凝土柱及其结构体系约束系数理论,实现了抗震性能好、建造成本低、效率高、质量更优、绿色环保节能等目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柱 内置拉筋结构 结构性能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的管线综合支吊架布置间距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鑫全 曾乐 +2 位作者 杨学伟 张鹏 陈靓 《安装》 2024年第8期36-39,共4页
在传统建筑项目安装专业施工时,多数项目缺乏对支吊架的深化设计,因此项目经常出现支吊架布置间距不合理、排布杂乱等问题,进而造成支吊架拆改、返工,影响项目的工期和质量。本文通过BIM技术对项目机电管线综合支吊架进行设计,在合理考... 在传统建筑项目安装专业施工时,多数项目缺乏对支吊架的深化设计,因此项目经常出现支吊架布置间距不合理、排布杂乱等问题,进而造成支吊架拆改、返工,影响项目的工期和质量。本文通过BIM技术对项目机电管线综合支吊架进行设计,在合理考虑施工误差的基础上,利用Revit+HIBIM软件对综合支吊架的规格、间距、受力情况进行研究。基于BIM的综合支吊架深化设计方法,通过实例验证了深化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线 综合支吊架 深化设计方法 B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当前建筑工程如何做好电子投标相关工作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鹏 《新材料·新装饰》 2024年第9期179-182,共4页
近年来,建筑行业全面改革,数字化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在工程招投标环节越来越注重现代化技术在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电子投标是当前建筑工程开展招投标工作常见的方法,与传统投标方式比较,电子投标系统可以让工程招投标工作变得更加公正与... 近年来,建筑行业全面改革,数字化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在工程招投标环节越来越注重现代化技术在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电子投标是当前建筑工程开展招投标工作常见的方法,与传统投标方式比较,电子投标系统可以让工程招投标工作变得更加公正与客观,且可以帮助企业节省投标成本,但在具体操作中仍会出现各种问题与不足,如安全性差、监管不严等,因此在应用电子投标系统时要注重技术和方法的研究,优化电子投标工作效果,引导建筑行业实现数字化发展.基于此,文章以电子投标为重点,进一步探讨了当前建筑工程如何做好电子投标相关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电子投标 投标人诚信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粉末混凝土预应力箱梁施工技术研究
17
作者 王晓杰 《中外公路》 2024年第1期141-146,共6页
目前的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存在抗折强度不高、脆性大、体积稳定性不良等缺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是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高抗渗性,能够更大程度地降低混凝土用量和结构自重,从而达到安全可靠、节约成本的目的。该文将活... 目前的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存在抗折强度不高、脆性大、体积稳定性不良等缺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是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高抗渗性,能够更大程度地降低混凝土用量和结构自重,从而达到安全可靠、节约成本的目的。该文将活性粉末混凝土应用于公路预应力箱梁中,通过创新优化配合比、改变传统运输工艺、蒸气养生棚养生技术研究,有效缩短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保证浇筑质量和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箱梁 配合比 运输工艺 养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化的框架式玻璃幕墙热工性能分析与优化
18
作者 曾乐 《建筑技术》 2024年第18期2301-2304,共4页
“双碳”背景下,“节能建筑”对幕墙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旨在不改变幕墙外立面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幕墙自身因传热系数及太阳得热系数较高而带来的能耗较高的问题。因此,精准掌握幕墙传热路径及热工特性成为设计阶段的重要任务之... “双碳”背景下,“节能建筑”对幕墙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旨在不改变幕墙外立面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幕墙自身因传热系数及太阳得热系数较高而带来的能耗较高的问题。因此,精准掌握幕墙传热路径及热工特性成为设计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对此,本研究选取应用最广泛的竖明横隐框架式玻璃幕墙,采用BIM模型配合热工计算软件进行热工性能分析,以隔热条尺寸及形状、玻璃中空气体间隔层尺寸及层数、中空玻璃Low-E膜层位置、填充气体种类等作为关键因素进行影响分析,揭示其对框架幕墙热工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此构建优化设计策略,并通过实例验证设计策略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式玻璃幕墙 数字化 热工学分析 参数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资人+EPC”模式下项目设计管理工作要点
19
作者 邓斌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第1期57-60,共4页
文章以“投资人+EPC”模式为背景,分析了该模式下设计管理工作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站在投资人的视角,总结出组织架构、商务条款、设计策划、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图纸管理和复盘总结等八个方面的设计管理工作要点,旨在为提升... 文章以“投资人+EPC”模式为背景,分析了该模式下设计管理工作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站在投资人的视角,总结出组织架构、商务条款、设计策划、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图纸管理和复盘总结等八个方面的设计管理工作要点,旨在为提升设计管理经验和项目价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人+EPC” 设计管理 管控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崩坡积堆积体综合治理与进洞技术探讨
20
作者 汤泽民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4年第6期123-125,133,共4页
为了给富水崩坡积堆积体的综合治理与进洞提供参考,本文利用案例分析法,介绍了富水崩坡积堆积体的综合治理与进洞背景,根据结构分析结果,论述了富水崩坡积堆积体的综合治理与进洞技术方案,并对富水崩坡积堆积体的综合治理与进洞要点、... 为了给富水崩坡积堆积体的综合治理与进洞提供参考,本文利用案例分析法,介绍了富水崩坡积堆积体的综合治理与进洞背景,根据结构分析结果,论述了富水崩坡积堆积体的综合治理与进洞技术方案,并对富水崩坡积堆积体的综合治理与进洞要点、实施效果进行了探讨。得出结论 :富水崩坡积堆积体须综合应用防排水、隧道底部加固、变形体防护等技术,有效控制堆积体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崩坡积 堆积体 进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