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油沉降罐在线改造中油水界位测量仪表的选型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蔺权权 张小平 阳思远 《石油化工自动化》 CAS 2018年第3期71-73,共3页
随着进站原油含水率的逐年提高,集油站沉降罐调节水箱已不能保证下游产品的质量。以某油田现场沉降罐在线改造为例,根据测量原理、安装方式对油水界位测量仪表进行了选型分析,最终确定了以单法兰差压液位变送器近似测量油水界位的方案... 随着进站原油含水率的逐年提高,集油站沉降罐调节水箱已不能保证下游产品的质量。以某油田现场沉降罐在线改造为例,根据测量原理、安装方式对油水界位测量仪表进行了选型分析,最终确定了以单法兰差压液位变送器近似测量油水界位的方案。现场实际应用表明:通过单法兰差压液位变送器与下游水线调节阀组成的闭环控制回路,可以将油水界面维持在期望的范围内,从而使沉降罐出口的原油和产出水满足了生产技术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沉降罐 油水界面 在线改造 差压液位变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相沉积的河型转换特征与控制因素及其油气地质意义——以南苏丹Melut盆地Ruman地区坳陷期Jimidi组为例 被引量:16
2
作者 陈彬滔 于兴河 +6 位作者 王磊 史忠生 马轮 薛罗 史江龙 白洁 赵艳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24-433,共10页
河流相砂体是陆相含油气盆地的重要储层类型,其河型的时空转换不仅是研究盆地演化的直接证据,更是精准评价与预测油气储层的核心内容,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沉积研究的热点之一。以Melut盆地Ruman地区坳陷期Jimidi组为例,通过开展层序划分... 河流相砂体是陆相含油气盆地的重要储层类型,其河型的时空转换不仅是研究盆地演化的直接证据,更是精准评价与预测油气储层的核心内容,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沉积研究的热点之一。以Melut盆地Ruman地区坳陷期Jimidi组为例,通过开展层序划分、岩相类型与岩相组合分析、高分辨率储层反演、以及砂体平面展布分析,结果表明:1)坳陷期Jimidi组河流相研究层段发育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可识别出垂向加积型、侧向加积型、充填型、充填—废弃型、漫溢型等5类典型岩相组合。2)揭示出Jimidi组由下至上具有"曲—辫—曲"河型转换规律,明确了构造作用所造就的古地貌背景和长期基准面上升的总体趋势是控制河型转换的主要因素。3)河型转换的新认识有效指导了研究区曲流河型层段内连续分布的相对低孔封隔带的发现,推动了Jimidi组首口岩性油藏风险探井的部署与勘探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 辫状河 河型转换 控制因素 岩性油气藏 Melut盆地 Jimidi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湖盆坳陷期源-汇系统的要素特征及耦合关系--以南苏丹Melut盆地北部坳陷新近系Jimidi组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杨丽莎 陈彬滔 +5 位作者 马轮 史忠生 薛罗 王磊 史江龙 赵艳军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38,共12页
源—汇系统要素特征与耦合关系分析作为当前沉积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已成为定量预测沉积体及油气储集体规模的重要思路与手段之一。为了研究Melut盆地新近系Jimidi组沉积期的源—汇系统要素及其耦合关系,开展了钻测井资料分析、高分辨连... 源—汇系统要素特征与耦合关系分析作为当前沉积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已成为定量预测沉积体及油气储集体规模的重要思路与手段之一。为了研究Melut盆地新近系Jimidi组沉积期的源—汇系统要素及其耦合关系,开展了钻测井资料分析、高分辨连片三维地震资料和盆缘区二维地震资料解释、表征了各源—汇要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Melut盆地北部坳陷基岩岩石类型为前寒武系千枚岩和花岗片麻岩,Jimidi组沉积时期发育3个一级汇水单元,存在V型、U型、W型下切谷型以及断槽型四种搬运通道类型。②研究区可划分出3个源—汇系统,其中西北部Kaka—Ruman源汇系统为典型的斜坡型源—汇耦合模式,汇水区发育面积约600 km^(2)的河流-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东北部的Gandool—Wengi源—汇系统和西南部的Tean—Ruman West源—汇系统具有断裂坡折型源—汇系统的特征,盆内分别发育面积约400 km^(2)和112 km^(2)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③研究区源—汇系统要素定量分析显示,湖盆坳陷期盆内沉积物总量与源区汇水面积、地形高差、搬运通道截面积密切相关,汇水单元面积是决定沉积体系规模的首要影响因素,汇水单元面积大,则易于形成大规模沉积体系。该研究成果可预测Melut盆地Ruman地区Jimidi组的物源方向、沉积体系类型以及有利储集砂体展布,对下一步勘探部署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汇系统 定量分析 耦合关系 Jimidi组 新近系 Melut盆地 坳陷湖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潜山周缘滩坝沉积模式与岩性油藏勘探实践——以南苏丹Melut盆地Ruman地区Galhak组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彬滔 史忠生 +5 位作者 薛罗 马轮 赵艳军 何巍巍 王磊 史江龙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7-44,共8页
Melut盆地历经了近20年的构造圈闭勘探,目前可钻的剩余构造圈闭已十分有限,为应对储量和产量递减,亟待开展岩性油藏等新领域的探索。基于古地貌恢复、物源体系、单井微相、砂体展布等分析,综合青海湖现代沉积调查结果,提出Ruman潜山周... Melut盆地历经了近20年的构造圈闭勘探,目前可钻的剩余构造圈闭已十分有限,为应对储量和产量递减,亟待开展岩性油藏等新领域的探索。基于古地貌恢复、物源体系、单井微相、砂体展布等分析,综合青海湖现代沉积调查结果,提出Ruman潜山周缘白垩系Galhak组发育大型滩坝沉积,建立了潜山隆起周缘型和水下潜山台地型2类沉积模式,认为长轴三角洲前端侧翼的古潜山地貌所造就的高能滨浅湖环境是滩坝沉积的关键控制因素。Galhak组沉积初期,因强烈断层掀斜作用,Ruman潜山短暂露出水面,基岩-长轴三角洲复合供源,发育大型坝砂,单层厚度10~20 m,面积约10 km^2;随后,因相对湖平面上升,Ruman潜山没入水下,发育水下潜山台地型滩坝,长轴三角洲单一供源,以大面积薄层滩砂为主,局部发育厚层坝砂。滩坝砂体与上倾尖灭线、下伏Renk组烃源岩、顶板洪泛泥岩、侧向湖相泥岩封隔等配套,形成上倾尖灭、孤立透镜体等类型的岩性圈闭。滩坝沉积的提出有效指导了岩性油藏勘探,部署的多口探井获勘探发现,提升了Ruman地区的储量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ut盆地 Ruman凹陷 滩坝沉积 沉积模式 青海湖现代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苏丹Melut盆地Ruman潜山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薛罗 马轮 +4 位作者 史忠生 赵艳军 陈彬滔 史江龙 王磊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3-60,共8页
Melut盆地Ruman潜山经历了多期构造演化,导致该区油气成藏规律复杂。为落实Ruman潜山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进一步探索油气勘探潜力,综合利用地震、钻井及区域构造资料,开展基于平衡剖面技术的构造演化分析,并结合烃源岩生排烃... Melut盆地Ruman潜山经历了多期构造演化,导致该区油气成藏规律复杂。为落实Ruman潜山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进一步探索油气勘探潜力,综合利用地震、钻井及区域构造资料,开展基于平衡剖面技术的构造演化分析,并结合烃源岩生排烃史,对Ruman潜山周缘油藏动态成藏过程进行剖析。结果表明:Ruman潜山自白垩纪以来经历了2期规模较大的翘倾抬升;白垩纪末期的翘倾抬升有利于潜山周缘地层-岩性圈闭的形成,古近纪末期的翘倾抬升导致潜山暴露,先期成藏的原生油藏遭受破坏,形成次生型稠油油藏;新近纪以来构造活动弱,围绕Ruman潜山形成晚期成藏型白垩系Galhak组地层-岩性稠油油藏以及新近系Jimidi组构造-岩性稠油油藏,二者均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排烃史 稠油油藏 Ruman潜山 Melut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苏丹Melut盆地Ruman凹陷东斜坡稠油成藏机理及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薛罗 史忠生 +4 位作者 马轮 赵艳军 陈彬滔 史江龙 王磊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7-73,共7页
针对南苏丹Melut盆地Ruman凹陷稠油油藏成藏机理及勘探潜力认识不清的问题,运用烃源岩盆地模拟、油藏分析等研究方法,对Ruman凹陷东斜坡稠油油藏成藏机理进行研究,并对该区稠油的勘探潜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Ruman凹陷东斜坡Yabus组... 针对南苏丹Melut盆地Ruman凹陷稠油油藏成藏机理及勘探潜力认识不清的问题,运用烃源岩盆地模拟、油藏分析等研究方法,对Ruman凹陷东斜坡稠油油藏成藏机理进行研究,并对该区稠油的勘探潜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Ruman凹陷东斜坡Yabus组、Gayger组与基岩油藏受Lau组沉积时期构造运动影响,原生油藏发生破坏,现今为次生型残留稠油油藏,勘探潜力十分有限;Jimidi组油藏为晚期成藏次生型稠油油藏,有利勘探面积约为21 km 2,Galhak组油藏属于晚期成藏原生型稠油油藏,有利勘探面积约为105 km 2,均具有较大勘探潜力。该研究可为研究区下步油气勘探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成藏机理 勘探潜力 油源分析 成藏过程 Ruman地区 Melut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glad盆地Sufyan凹陷下白垩统AG组2段沉积特征与成因模式 被引量:3
7
作者 袁圣强 史卜庆 +5 位作者 客伟利 袁选俊 於拥军 潘春孚 邹荃 贺金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13-1224,共12页
下白垩统AG组2段(后简称AG2段)是苏丹Muglad盆地Sufyan凹陷的主力烃源岩和最重要的含油层系。本文基于岩石学、测井相、地震相和地震属性研究,对Sufyan凹陷下白垩统AG2段沉积体系进行精细研究,结合其沉积期构造特征、古地貌特征、古气... 下白垩统AG组2段(后简称AG2段)是苏丹Muglad盆地Sufyan凹陷的主力烃源岩和最重要的含油层系。本文基于岩石学、测井相、地震相和地震属性研究,对Sufyan凹陷下白垩统AG2段沉积体系进行精细研究,结合其沉积期构造特征、古地貌特征、古气候环境及内物源和外物源发育特征,建立了其断陷期沉积模式。Sufyan凹陷AG组断陷初期为双断模式,南北两侧高陡断层发育规模相当,随着盆地的演化和湖平面的变化,到AG2段进入高水位期,凹陷北部逐渐演变为缓坡沉积环境,南部仍然为陡坡沉积环境。凹陷北部为Babanusa凸起和中非走滑带,为Muglad盆地的盆外物源,凹陷南部以Tomat凸起与Nugara凹陷分割,发育内物源。从钻井和岩心资料来看,凹陷北部以分选较好、细粒沉积为主,在断层下降盘发现中粗粒重力流沉积,反映了北部物源长距离搬运和长期供应的特点,据此建立了断陷后期AG2段北部曲流河三角洲沉积模式,北部物源为主力物源区;南部临近凹陷断裂带钻井揭示其发育较高砂地比的细粒沉积,显示物源供给的周期性和近源性,研究认为发育辨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类似于扇三角洲,总体物源供给能力较弱,具有近源水下搬运特征。南部物源和西部物源一起,构成凹陷的次物源。本文综合编制了Sufyan凹陷AG2段沉积期的两期沉积相图,建立了立体沉积模式,认为盆地优质储层应以凹陷中部近烃源岩的区带为目标进行寻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 裂谷盆地 Muglad盆地 Sufyan凹陷 下白垩统 AG组 沉积体系 成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深化和加强中非油气合作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4
8
作者 史忠生 石兰亭 +3 位作者 汪望泉 金博 薛罗 陈彬滔 《国际石油经济》 2020年第10期46-50,72,共6页
非洲是中国第二大原油进口来源地,加强中非油气合作对建立多元稳定的油气供给市场、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加强中非油气合作,不断提高中非油气合作的质量与规模。具体措施包括:充分发挥苏丹、安哥拉等合作模式... 非洲是中国第二大原油进口来源地,加强中非油气合作对建立多元稳定的油气供给市场、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加强中非油气合作,不断提高中非油气合作的质量与规模。具体措施包括:充分发挥苏丹、安哥拉等合作模式优势,推进中国企业进入非洲油气市场,扩大非洲市场份额;加强成熟探区"三新领域"勘探力度,推动现有项目滚动挖潜与高效勘探;加大在传统产油大国投资布局,建立更加稳定的非洲油气供给市场;加大对安哥拉深海盐下勘探开发投资力度,提高中安合作份额油比重,同时积极进入非洲东西海岸新兴资源国海上勘探,寻找陆上成熟探区接替新领域;积极参与非洲炼化与LNG业务,全面升级中非油气合作的质量与规模,建议积极进入安哥拉及埃及炼化产业,延伸业务价值链,提高项目营收能力,布局莫桑比克与坦桑尼亚LNG业务,打造中国LNG进口新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非油气合作 苏丹模式 安哥拉模式 能源安全 L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石油工程技术研发管理动向及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闫娜 王敏生 张大军 《石油科技论坛》 2018年第2期56-63,共8页
在石油工程市场的寒冬期,石油工程科研管理面临着用更少的投资驱动更多资源,以实现技术快速发展的巨大挑战。在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各参与主体(最终用户、技术集成者、技术创新者、技术投资人)的专注点有所不同,协调参与者间的关系和利... 在石油工程市场的寒冬期,石油工程科研管理面临着用更少的投资驱动更多资源,以实现技术快速发展的巨大挑战。在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各参与主体(最终用户、技术集成者、技术创新者、技术投资人)的专注点有所不同,协调参与者间的关系和利益成为研发管理的重点。为应对低油价,国际油服行业在研发管理上形成了一些新动向:以更快响应客户需求为核心,以更开放的态势加速推进各方合作;使用以技术成熟度评价为基础的评价工具,降低研发风险;探索与认证、标准制定机构的合作研发模式,推动技术融合进展;关注公司和技术收并购后的融合和协同,迅速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并提出了我国国有油服企业需开放思维,提高技术商业模式设计能力,建设灵活、柔性的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工程 科研管理 技术成熟度 技术评价 收并购 合资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油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宏伟 张松 +1 位作者 管磊 信硕 《天然气与石油》 2019年第5期119-124,共6页
快速、准确地识别出油气管道高后果区,对降低管道沿线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环境破坏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油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工作存在任务重、效率低、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展油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工作,梳理了国内外油气... 快速、准确地识别出油气管道高后果区,对降低管道沿线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环境破坏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油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工作存在任务重、效率低、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展油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工作,梳理了国内外油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的技术现状、高后果区的主要类型及识别规则,提出了一种基于GIS缓冲区分析的油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某地区输油管道进行高后果区识别实践,快速识别出该地区输油管线的高后果区地段。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效率高,节省人力、财力和物力的优势,为油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工作提供了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高后果区 管道 缓冲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式水力振动工具的辽河油区内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亮 张大军 +4 位作者 王佳露 吕楠 魏帝 王湃 董清坤 《辽宁化工》 CAS 2018年第11期1162-1164,共3页
随着油田稳产需求的增加,辽河油区内,近年开展施工的三段制及五段制定向井的比例日益增加,随着施工设计的不断调整,在该类定向井的实施过程中,受井眼曲率大、造斜段长、裸眼段长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导致造斜井段滑动钻进时摩阻扭矩增加,... 随着油田稳产需求的增加,辽河油区内,近年开展施工的三段制及五段制定向井的比例日益增加,随着施工设计的不断调整,在该类定向井的实施过程中,受井眼曲率大、造斜段长、裸眼段长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导致造斜井段滑动钻进时摩阻扭矩增加,定向托压,可能导致钻具发生屈曲,当发生屈曲时会影响定向钻进的效率和严重时影响钻具使用寿命,个别情况钻具锁死,导致井下事故,严重制约了钻速和钻井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井 摩阻 滑动钻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增斜式导向钻具组合的现场应用
12
作者 唐亮 张大军 +3 位作者 王佳露 魏帝 王湃 董清坤 《辽宁化工》 CAS 2018年第10期1065-1067,共3页
随着水平井施工比例的不断增加,浅层油气田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利用水平井技术开发浅层油气田已成为目前行业内普遍采用的方式。但由于油藏埋藏浅,胶结疏松,造斜井段井眼尺寸大,导致该井段内造斜率无法有效控制,通过开展对造斜率理论的... 随着水平井施工比例的不断增加,浅层油气田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利用水平井技术开发浅层油气田已成为目前行业内普遍采用的方式。但由于油藏埋藏浅,胶结疏松,造斜井段井眼尺寸大,导致该井段内造斜率无法有效控制,通过开展对造斜率理论的研究,在地层自身造斜率一定的前提下,通过改变部分造斜钻具组合的使用参数并调整钻井参数的方式提高该井段内组合的造斜能力,从而达到有效控制井眼轨迹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水平井 造斜率 钻具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苏丹Melut盆地北部地区岩性油藏成藏条件及勘探启示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国林 史忠生 +2 位作者 赵艳军 陈彬滔 薛罗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45,共9页
南苏丹Melut盆地北部地区经过十多年的勘探部署,目前剩余构造圈闭少、面积小,难以满足勘探需求,勘探领域需向岩性油藏领域转移。以近200口探井的测井、录井、岩心,以及4 000多km^2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开展了Melut盆地烃源岩、沉积相及... 南苏丹Melut盆地北部地区经过十多年的勘探部署,目前剩余构造圈闭少、面积小,难以满足勘探需求,勘探领域需向岩性油藏领域转移。以近200口探井的测井、录井、岩心,以及4 000多km^2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开展了Melut盆地烃源岩、沉积相及断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北部地区发育Jamous凹陷、Abyat凹陷、Moleeta凹陷和Ruman凹陷4个生油凹陷,油源条件优越;(2)白垩系Galhak组和古近系Yabus组上段发育三角洲前缘砂泥岩互层沉积,其岩性组合特征有利于岩性圈闭的形成;(3)断裂为Galhak组源内及Yabus组源上岩性油藏的形成提供了油气运移通道。Melut盆地北部地区具备形成岩性油藏的地质条件,该认识指导了Ruman地区Galhak组上倾尖灭、Gasab地区Yabus组构造-岩性等一批岩性油藏的勘探发现,推动了Melut盆地岩性油藏的勘探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lhak组 Yabus组 岩性油藏 成藏条件 Melut盆地 南苏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尔凹陷扇三角洲河道砂体刻画及油气勘探开发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崔鑫 姜洪福 李艳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46-155,共10页
为定量刻画断陷盆地内扇三角洲河道砂体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于油气勘探开发的影响,利用井-震合成记录标定和储层反演对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苏德尔特构造带兴安岭组Ⅰ、Ⅱ、Ⅲ油组河道砂体进行识别。通过均方根属性切片反演三个油组河道... 为定量刻画断陷盆地内扇三角洲河道砂体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于油气勘探开发的影响,利用井-震合成记录标定和储层反演对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苏德尔特构造带兴安岭组Ⅰ、Ⅱ、Ⅲ油组河道砂体进行识别。通过均方根属性切片反演三个油组河道砂体范围,甜点属性刻画河道形态,结合重点井位单井相得出兴安岭组Ⅰ、Ⅱ、Ⅲ油组的沉积相图。对河道砂体储层定量计算,得出Ⅰ、Ⅱ、Ⅲ油组河道参数。结果表明:兴安岭组Ⅰ油组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河道宽度范围800~1 500 m,厚度范围7~9 m;Ⅱ油组以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缘溢岸砂和河道间砂沉积为主,河道宽度范围450~650 m,厚度范围4~6 m;Ⅲ油组主要发育席状砂,河道间砂和席间泥,河道宽度范围130~170 m,厚度范围在2.5~4 m。结合沉积微相、河道参数及生产动态资料,得出研究区河道砂体既控制油气分布与储产比,也控制油水流通和注采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定量刻画 扇三角洲河道 兴安岭组 贝尔凹陷 海拉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丹穆格莱德盆地油气地质新进展与勘探新领域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国林 汪望泉 +1 位作者 郑永林 潘春孚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41,共9页
苏丹穆格莱德盆地Bentiu组—Aradeiba组主力成藏组合构造油气藏勘探进入成熟期,可钻探圈闭日趋减少,勘探难度越来越大。通过成藏地质条件研究,结合近期的勘探实践,提出了浅层次生油藏、岩性油藏、基岩潜山油藏和天然气藏等4个勘探新领域... 苏丹穆格莱德盆地Bentiu组—Aradeiba组主力成藏组合构造油气藏勘探进入成熟期,可钻探圈闭日趋减少,勘探难度越来越大。通过成藏地质条件研究,结合近期的勘探实践,提出了浅层次生油藏、岩性油藏、基岩潜山油藏和天然气藏等4个勘探新领域;同时,明确了下步勘探的有利方向,即:Kaikang凹陷断阶带及凹陷内部的古突起是继续寻找浅层次生油藏的有利区,Fula凹陷、Bamboo凹陷、Sufyan凹陷及Neem南斜坡等地区是寻找岩性油藏的有利区,凹陷斜坡区或低部位被Abu Gabra组二段或四段烃源岩整体覆盖的潜山圈闭是寻找基岩潜山油藏的有利目标,Neem地区、Fula—Moga构造带、Sharaf—Abu Gabra构造带、Sufyan凹陷中央构造带Abu Gabra组五段构造圈闭是寻找大中型天然气藏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格莱德盆地 浅层次生油藏 岩性油藏 基岩潜山油藏 天然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部分解除对苏丹制裁对中国在苏石油业务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于海涛 金博 《国际石油经济》 2018年第3期77-82,共6页
美国对苏丹部分解除经济制裁会对苏丹石油投资及作业产生重大影响。分析美国对苏丹实施制裁、解除制裁的原因;运用SWOT分析法,剖析中国石油企业在苏丹石油业务投资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对策建议:发挥核心竞争优势,巩固和创新... 美国对苏丹部分解除经济制裁会对苏丹石油投资及作业产生重大影响。分析美国对苏丹实施制裁、解除制裁的原因;运用SWOT分析法,剖析中国石油企业在苏丹石油业务投资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对策建议:发挥核心竞争优势,巩固和创新中苏石油合作关系;加强顶层设计,探索互利共赢合作方式;坚持技术和管理创新,不断提高投资合作效益;完善联动风险预警机制,努力降低投资合作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苏丹 经济制裁 中国石油企业 石油投资及作业 影响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民凹陷煤系烃源岩评价及潜力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芸 杨仓 +2 位作者 张承志 唐闻强 李岩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28,50,共7页
采用常规静态实验和动力学模拟方法,判识惠民凹陷石炭—二叠统煤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评价煤系烃源岩生气能力,建立煤岩生烃动力学参数,动态模拟生气过程。研究认为,惠民凹陷石炭—二叠纪煤系烃源岩属于中—好烃源岩,生烃潜力巨大,具有... 采用常规静态实验和动力学模拟方法,判识惠民凹陷石炭—二叠统煤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评价煤系烃源岩生气能力,建立煤岩生烃动力学参数,动态模拟生气过程。研究认为,惠民凹陷石炭—二叠纪煤系烃源岩属于中—好烃源岩,生烃潜力巨大,具有煤气成藏的物质基础,主要经历早三叠期和侏罗—白垩系二次生气高峰期,新生界沉积后基本没有生烃发生;煤成气藏未来的勘探重点在曲堤潜山构造带的东北部构造高点部分和局部高点部位、王判镇潜山带小而丰的甜点型气藏、济阳地堑东部的白桥断层遮挡的断块圈闭和西南缓坡带的靠近曲堤地堑一侧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民凹陷 煤系烃源岩 生烃潜力 生烃动力学 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非油气勘探合作项目现状、挑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3
18
作者 金博 于海涛 《国际石油经济》 2019年第6期87-93,共7页
中非油气合作已开展多年,中资石油企业在非洲通过风险勘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油气发现,实现了油气资产的快速增值和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但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勘探区块多位于高风险国家,难以开展快速高效勘探作业;资源国... 中非油气合作已开展多年,中资石油企业在非洲通过风险勘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油气发现,实现了油气资产的快速增值和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但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勘探区块多位于高风险国家,难以开展快速高效勘探作业;资源国政府合作政策复杂多变,新区块石油合同条款趋于苛刻;现有区块储量储备不足,储量接替率逐年降低;低风险优质资源获取难度进一步加大,新项目开发明显迟缓;勘探的高风险与项目经营考核之间矛盾突出;战略性技术资源储备和创新不足,等等。为实现中非合作项目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建议采取以下应对措施:明确制定海外勘探中长期发展战略,实现勘探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努力完善风险勘探基金制度,建立效益勘探激励和保障机制;加强技术资源储备与创新,争取风险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开展成熟区块滚动勘探,积极推动勘探开发一体化;加大新项目的开发力度,优化海外勘探资源和资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非油气合作 油气勘探开发 滚动勘探 技术资源储备 资源结构优化 勘探开发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扩大深化中非油气合作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4
19
作者 金博 于海涛 《国际石油经济》 2018年第11期58-64,共7页
回顾中非合作历程、现状和前景,剖析中资石油企业在中非合作中的战略定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对策和建议: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制订中非油气合作整体规划,建立非洲油气风险勘探保障机制;统筹考虑国家和企业利益,优化中非油... 回顾中非合作历程、现状和前景,剖析中资石油企业在中非合作中的战略定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对策和建议: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制订中非油气合作整体规划,建立非洲油气风险勘探保障机制;统筹考虑国家和企业利益,优化中非油气合作战略布局;明确中资国有企业的战略定位,充分调动其参与中非油气合作的积极性;发挥中资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与资源国政府开展互利共赢合作;加强资源国风险预警,建立应急管理体系,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中非油气合作 思考和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油气投资环境与新项目开发的思考及建议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艳磊 于海涛 +1 位作者 金博 陈尔温 《国际石油经济》 2019年第8期81-89,共9页
澳大利亚是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政局稳定、投资环境良好、安全风险低、能源管理体系健全、基础设施完善、技术及后勤保障到位,成为全球热门的油气投资地之一。目前,澳大利亚液化天然气(LNG)出口能力已超过卡塔尔,但出口量仍逊于... 澳大利亚是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政局稳定、投资环境良好、安全风险低、能源管理体系健全、基础设施完善、技术及后勤保障到位,成为全球热门的油气投资地之一。目前,澳大利亚液化天然气(LNG)出口能力已超过卡塔尔,但出口量仍逊于卡塔尔。近年来,中澳两国天然气贸易快速增长,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受到中国高度重视,中国油气企业投资澳大利亚油气项目的意愿持续增强。但澳大利亚油气行业财税政策逐渐收紧,监管体系和投资环保要求严苛,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同时受北美等新兴LNG出口国的冲击,澳油气项目投资面临诸多挑战。作为已经或即将进入澳大利亚油气市场的中资油气企业,建议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优化油气投资布局;密切关注投资环境变化,制定和调整投资策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国际油气合作;建立完备风险预警机制,规避与降低经营风险;注重文化交流与社区责任,与当地政府和社区开展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油气投资 新项目开发 投资环境 液化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