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ys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思莹 张芝平 +2 位作者 王艺璇 周江慧 刘锋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8期1482-1484,共3页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肾病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并且已经成为引起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大病因糖尿病肾病的新陈代谢十分紊乱且复杂,当糖尿病肾病进入到晚期时的治疗将比其他肾脏病更为困难,近1/3的糖尿病患者会逐渐发展为肾衰竭,最后可能需...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肾病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并且已经成为引起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大病因糖尿病肾病的新陈代谢十分紊乱且复杂,当糖尿病肾病进入到晚期时的治疗将比其他肾脏病更为困难,近1/3的糖尿病患者会逐渐发展为肾衰竭,最后可能需要透析治疗。由于糖尿病肾病的肾损伤程度在早期的病理过程中很难被诊断和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CYSC 肾损伤程度 终末期肾脏病 早期诊断 肾小球滤过功能 正常白蛋白尿 肾脏功能 大量白蛋白尿 微量清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GAL及NGALR在肾脏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瑞芳 尹敏 +2 位作者 范卉 李倩玉 刘锋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第2期347-350,共4页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是Kjeldsen等1993年研究人类中性粒细胞时首先发现,它与92kD的明胶酶-B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密切相关,是一个分子量只有25kD的分泌型糖蛋白。
关键词 NGALR 系膜细胞 TGF ECM 肾脏纤维化 肾小管间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型磷脂酶A2受体及其抗体在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断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广宇 郭莹 +4 位作者 王婉宁 尹敏 王雪婷 吴晨 张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51-655,共5页
膜性肾病(MN)是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自身抗原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和抗M型PLA2R自身抗体是近年来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热门研究方向。本文从M型PLA2R和抗M型PLA2R抗体与IMN的诊断、病情活动性、疗效及预后等方面的关系归纳总结M型P... 膜性肾病(MN)是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自身抗原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和抗M型PLA2R自身抗体是近年来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热门研究方向。本文从M型PLA2R和抗M型PLA2R抗体与IMN的诊断、病情活动性、疗效及预后等方面的关系归纳总结M型PLA2R及抗M型PLA2R抗体在IMN诊断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膜性 受体 M型磷脂酶A2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与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0
4
作者 姜丹凤 刘锋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275-2276,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与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CDE)在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明确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37例(肾功能代偿者25例,肾功能失代偿者12例),正常对照组20例,彩色多普勒CDFI观察双肾大小、皮...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与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CDE)在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明确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37例(肾功能代偿者25例,肾功能失代偿者12例),正常对照组20例,彩色多普勒CDFI观察双肾大小、皮质厚度,CDFI取双肾斜冠状切面显示肾脏血流,同样方法 CDE观察双肾各分支血管血流,将血流分布情况分为四型,再分别应用CDFI及CDE测量肾主动脉、小叶间动脉和弓状动脉各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Vd)及RI值。结果 CDFI测量肾脏长、宽、厚及皮质厚度,与DN肾功能代偿组相比,正常对照组及DN肾功能失代偿组肾脏体积、皮质厚度有显著差异(P<0.01),即随着肾功能恶化,肾脏的体积变小、皮质变薄。测量DN患者肾内血流分布情况,CDE多显示Ⅰ型、Ⅱ型、Ⅲ型,CDFI多显示Ⅳ型,提示CDE对低速血流敏感。CDFI与CDE检测DN患者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Vd)的结果有差异(P<0.05);两者检测弓状动脉各血流参数均有显著差异(P<0.01),而检测DN患者肾主动脉各血流参数肾脏无显著差异(P>0.05),即CDE在显示低流速、分支血管的血流参数方面优于CDFI。结论 CDFI可联合二维超声对DN患者形态学改变做出分析。CDE对末梢血流、低速信号血流较CDFI敏感,CDFI对肾内近端血管血流速度显示较好。CDFI与CDE联合应用,对提高DN患者病变的检出率和预防及正确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2R和抗PLA2R抗体在膜性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思莹 张芝平 +1 位作者 于晶 刘锋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161-164,共4页
近年来,磷脂酶A2受体(PLA2R)在膜性肾病中作为一种自身抗原已被证实,因此人们对膜性肾病的发生机制过程有了新的认识。丰富的临床试验数据充分的表明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在膜性肾病中参与形成了重要的致病机制,与其疾病的活动、结果以及... 近年来,磷脂酶A2受体(PLA2R)在膜性肾病中作为一种自身抗原已被证实,因此人们对膜性肾病的发生机制过程有了新的认识。丰富的临床试验数据充分的表明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在膜性肾病中参与形成了重要的致病机制,与其疾病的活动、结果以及预后相关,还可以预测疾病缓解的过程,甚至细化到可以制定病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该文通过搜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来阐述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在膜性肾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A2受体 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 膜性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中心医院5年胃癌死亡率变化情况分析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韩坤 唐海灵 姜琦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年第4期605-607,共3页
目的研究西安市中心医院5年胃癌死亡率变化情况并分析及其发展趋势。方法对5年来西安市中心医院615例胃癌患者的基础资料、疾病相关因素和治疗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与胃癌死亡的相关性并做出对趋势的判断。结果 5年来西安市中... 目的研究西安市中心医院5年胃癌死亡率变化情况并分析及其发展趋势。方法对5年来西安市中心医院615例胃癌患者的基础资料、疾病相关因素和治疗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与胃癌死亡的相关性并做出对趋势的判断。结果 5年来西安市中心医院胃癌的发生率逐年上升,死亡率居高但呈微弱的下降趋势;患者的年龄、合并症、胃癌的肿瘤部位、病理分型、大小、手术方式、TNM分期与胃癌死亡呈显著相关(P<0.05),且除肿瘤部位外,其余各项还是胃癌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胃癌未来的发展趋势仍然呈发生率上升和死亡率居高的状态,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对其发生发展有重要的良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死亡率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146b在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7
作者 王艺璇 赵冠杰 辛光大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第11期1859-1862,共4页
目的观察MicroRNA-146b在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肾间质纤维化模型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肾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只SD成年雄性大鼠,分为Sham组和UUO组。Sham组大鼠仅游离左侧输尿管,但不结扎,而UUO组大鼠结扎左侧输尿管。... 目的观察MicroRNA-146b在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肾间质纤维化模型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肾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只SD成年雄性大鼠,分为Sham组和UUO组。Sham组大鼠仅游离左侧输尿管,但不结扎,而UUO组大鼠结扎左侧输尿管。并分别于建模后第7天、第14天采集各组5只大鼠的左侧肾脏组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评估肾间质损伤及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中TGF-β1表达水平。qRTPCR检测肾组织中microRNA-146b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相同时点Sham组相比,UUO组大鼠肾间质损伤评分、肾间质纤维化评分、肾组织microRNA-146b和TGF-β1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7dUUO组大鼠相比,14dUUO组大鼠肾间质损伤评分、肾间质纤维化评分、肾组织microRNA-146b和TGF-β1表达水平升高(P<0.05)。UUO组大鼠肾组织MicroRNA-146b表达水平与肾间质损伤评分、肾间质纤维化评分、TGF-β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58、0.765、0.647,P<0.05)。结论UUO组大鼠肾组织microRNA-146b表达明显上调,且随着间质纤维化程度加重,表达越高。microRNA-146b可能通过参与对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介导肾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146b 肾间质纤维化 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X技术在家庭用水肾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8
作者 刘锋 刘寅 +1 位作者 尹敏 陈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199-201,共3页
基于LINX电化学去离子技术在离子膜透析过程中效果显著,LINX技术采用间歇式工艺,具有卓越的能源效率,并提供非常好的水回收率(低水浪费)。本文通过构建具备LINX技术的实验装置对家庭透析用水病人进行对比透析实验,验证此技术的透析效果... 基于LINX电化学去离子技术在离子膜透析过程中效果显著,LINX技术采用间歇式工艺,具有卓越的能源效率,并提供非常好的水回收率(低水浪费)。本文通过构建具备LINX技术的实验装置对家庭透析用水病人进行对比透析实验,验证此技术的透析效果,并分析透析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膜透析技术 LINX技术 间歇式工艺 家庭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1分子糖基化异常在IgA肾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孔荣珍 尹敏 +4 位作者 王艺璇 于晶 解洪梅 姜琦 刘锋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3期513-516,共4页
原发性IgAN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终末期肾病(ESRD)重要病因之一。Berger和Hinglais于1968年首次描述IgAN的病理特点,其肾小球系膜区沉积着含IgA1的免疫复合物[1]。目前IgAN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但已有诸多研究证实IgA... 原发性IgAN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终末期肾病(ESRD)重要病因之一。Berger和Hinglais于1968年首次描述IgAN的病理特点,其肾小球系膜区沉积着含IgA1的免疫复合物[1]。目前IgAN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但已有诸多研究证实IgA1分子糖基化的异常及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在IgAN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1 IGA肾病 发病机制 终末期肾病 肾小球系膜 Berger 免疫复合物 细胞因子 肾脏损伤 铰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应用活性维生素D治疗对肾性贫血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8
10
作者 吴晨 周广宇 +2 位作者 郭莹 王雪婷 赵圆圆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28-630,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活性维生素D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对于肾性贫血改善情况的影响,探讨活性维生素D在改善肾性贫血中的作用。方法选取MHD伴中重度SHPT和中重度肾性贫血患者48例,给予骨化三醇治疗3个月,比... 目的通过观察活性维生素D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对于肾性贫血改善情况的影响,探讨活性维生素D在改善肾性贫血中的作用。方法选取MHD伴中重度SHPT和中重度肾性贫血患者48例,给予骨化三醇治疗3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实验室指标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 EPO)用量的差异。结果 48例患者经骨化三醇治疗3个月后,甲状旁腺激素(PTH)、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骨痛、关节痛、皮肤瘙痒、肌无力等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缓解(P<0.01或P<0.05);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rh EPO的用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透析充分性(KT/V)、血钙、血磷、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PA)等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骨化三醇纠正MHD患者SHPT的同时,可有效改善肾性贫血,并减少rh EPO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维生素D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肾性贫血 维持性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前列素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雪婷 周广宇 +3 位作者 王艺璇 郭莹 尹敏 吴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91-1297,共7页
目的:探讨贝前列素钠(BPS)联合糖皮质激素(GC)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其应用于PNS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明确诊断为PNS的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应用GC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根据患者意... 目的:探讨贝前列素钠(BPS)联合糖皮质激素(GC)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其应用于PNS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明确诊断为PNS的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应用GC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根据患者意愿选择不同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分为应用BPS的BPS组(n=42)和应用双嘧达莫或阿司匹林的对照组(n=44)。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和6个月时BPS组患者尿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3、6和12个月时,BPS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和D-二聚体(DD)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个月时BPS组患者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明显降低(P<0.05)。治疗6个月时BPS组患者总有效率和总胆固醇(T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BPS组中基础血压正常患者血压升高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头晕和头痛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BPS联合GC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PNS患者安全性较高,优于传统抗血小板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贝前列素钠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塞膦酸钠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伴骨质疏松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锋 周广宇 +2 位作者 王雪婷 郭莹 吴晨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35-740,共6页
目的评价利塞膦酸钠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CKD)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老年CKD2期或3期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应用利塞膦酸钠联合碳酸钙D3咀嚼片的治疗组32例及单独口服碳酸钙D3咀嚼片的对照... 目的评价利塞膦酸钠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CKD)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老年CKD2期或3期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应用利塞膦酸钠联合碳酸钙D3咀嚼片的治疗组32例及单独口服碳酸钙D3咀嚼片的对照组33例,疗程均为6个月。通过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如总1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N-端中段骨钙素(N-MID OC)、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25-羟基维生素D(25-OH-VD)等,对利塞膦酸钠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T值及腰2~4、股骨颈的骨密度均显著升高(分别为P〈0.01和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腰2~4、股骨颈的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骨密度改善的总有效率(84.38%)显著高于对照组(60.61%)(P〈0.05)。治疗组治疗后t-P1NP、N-MID OC、β-CTx水平显著下降,25-OH-VD明显升高,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VAS评分显著下降(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新骨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中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利塞膦酸钠对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30 m L/(min·1.73m2)的老年CKD伴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有效,优于单用钙剂,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肾脏病 骨质疏松症 利塞膦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参中精氨酸双糖苷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黄宝亮 丁传波 +4 位作者 王佳奇 郑毅男 刘文丛 张晶 徐晓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97-902,共6页
目的:观察小鼠强迫性游泳诱发的疲劳现象,探讨红参中非皂苷类物质——精氨酸双糖苷(AFG)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从红参中分离出AFG提取物,将80只ICR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100、200和400mg·kg^(-1))AFG... 目的:观察小鼠强迫性游泳诱发的疲劳现象,探讨红参中非皂苷类物质——精氨酸双糖苷(AFG)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从红参中分离出AFG提取物,将80只ICR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100、200和400mg·kg^(-1))AFG组,每组20只,连续灌胃给药28d后对小鼠进行强迫性游泳实验,检测各组小鼠体质量,脏器指数,强迫性游泳时间,乳酸(LD)、尿素氮(BUN)、肝糖原(Gly)水平及腓肠肌中PGC-1α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AFG组小鼠的体质量和脏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AFG组小鼠强迫性游泳时间、Gly水平和PGC-1αmRNA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AFG组小鼠血清中的LD和BUN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AFG对小鼠有抗疲劳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能量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参 精氨酸双糖苷 力竭性游泳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疗效及其抗PLA2R抗体对治疗的反应 被引量:11
14
作者 周广宇 郭莹 +2 位作者 张力 王雪婷 吴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37-941,共5页
目的:评价他克莫司(FK506)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疗效,并分析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对治疗的反应。方法:61例成人IMN患者,按照其选择不同免疫抑制剂的意愿分为FK506联合激素组(FK506组,n=24)和环磷酰胺联合激素... 目的:评价他克莫司(FK506)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疗效,并分析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对治疗的反应。方法:61例成人IMN患者,按照其选择不同免疫抑制剂的意愿分为FK506联合激素组(FK506组,n=24)和环磷酰胺联合激素组(CTX组,n=37),分析2组患者治疗第4、8、12和24周时的缓解率。应用ELISA法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抗PLA2R抗体,比较治疗前后抗体的变化及FK506组中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治疗缓解率的差异。结果:治疗24周时FK506组和CTX组患者总缓解率分别为91.7%和64.9%,FK506组患者治疗缓解率明显高于CTX组(P<0.05);FK506组患者治疗8、12和24周时总缓解率及治疗12和24周时部分缓解率高于CTX组(P<0.05)。治疗前FK506组和CTX组患者抗PLA2R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5.0%和70.3%,治疗24周后2组患者抗PLA2R抗体的转阴率分别为61.1%和57.7%,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FK506组中基线抗PLA2R抗体阳性和阴性患者的总缓解率分别为88.9%和100.0%,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除激素特征性不良反应外,FK506组无高血糖、肾间质损害、肝损害和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出现;CTX组出现轻度肝损害和胃肠道症状。结论:FK506联合激素治疗IMN的缓解率高于CTX联合激素治疗,且起效快、安全性较好。血清抗PLA2R抗体可随治疗后缓解转阴,但FK506和CTX组间抗体转阴率比较无明显差异,且FK506联合激素治疗IMN患者的缓解率与基线抗PLA2R抗体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肾小球肾炎 膜性 受体 M型磷脂酶A2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法测定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及尿液中的尿酸和肌酐 被引量:14
15
作者 马青山 王茜 +3 位作者 赵凯姝 翟淑波 刘舒 刘志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716-2720,共5页
建立了一种测定血清和尿液中尿酸和肌酐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UPLC—MS/MS)方法.样品经自动进样器引入液相色谱通过预柱富集和去除杂质后,直接引入质谱中进行分析.采用正离子电喷雾电离模式下的多反应监控模式对肌... 建立了一种测定血清和尿液中尿酸和肌酐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UPLC—MS/MS)方法.样品经自动进样器引入液相色谱通过预柱富集和去除杂质后,直接引入质谱中进行分析.采用正离子电喷雾电离模式下的多反应监控模式对肌酐进行定量分析,纯溶剂标准曲线的肌酐线性范围为0.03-400μmol/L;基质标准曲线的肌酐线性范围为0.2~400μmol/L;它们的最低定量限分别为0.03和0.2μmol/L.采用负离子电喷雾电离模式下的多反应监控模式对尿酸进行定量分析,纯溶剂标准曲线的尿酸线性范围为0.1~350μmol/L;基质标准曲线的尿酸线性范围为0.5—300~mol/L;它们的最低定量限分别为0.1和0.5ixmol/L.该方法的提取回收率在91.8%-103.7%之间,日内和日间RSD分别小于5.9%和6.8%,满足生物分析的要求.利用该方法进行抗痛风中药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与阳性对照药物别嘌呤醇和苯溴马隆相比,中药二妙丸、黄柏和苍术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尿酸水平,并可显著逆转肾功能损伤,对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尿酸 肌酐 三重四极杆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辛光大 周广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49-1450,共2页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老年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治疗组36例。两组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14 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检测治疗前后2...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老年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治疗组36例。两组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14 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检测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肌酐(SCr)、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丙二醛(MDA)、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水平。结果治疗组24 h mALB、hs-CRP、TNFα、血清MDA、AOPP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改善氧化应激状态,降低炎症反应,减少尿mALB排泄,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型谷胱甘肽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早期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肽激素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后的变化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张静 郭立华 +1 位作者 姜琦 李笑蕾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年第1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后胃肠肽激素的变化情况。方法以8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是否行血液透析治疗分为观察组A(29例未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B(53例行血液透析治疗),另选40例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后胃肠肽激素的变化情况。方法以8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是否行血液透析治疗分为观察组A(29例未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B(53例行血液透析治疗),另选40例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三组患者胃动素、血清胃泌素、生长抑素、血清瘦素水平及胃肠道症状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A和观察组B患者的胃动素、血清胃泌素、生长抑素、血清瘦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B血清胃泌素、血清瘦素水平高于观察组A,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B胃肠道症状的发生率为34.0%,明显高于观察组A的24.1%及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肾脏是胃肠肽激素的主要生物降解和清除场所,血液透析治疗可影响患者胃肠肽激素的血清水平,增加胃肠道症状的发生率,是引起患者消化道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胃肠肽激素 胃肠道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与膜性肾病表现及治疗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广宇 张文龙 +3 位作者 吴晨 庄振起 王雪婷 赵圆圆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3574-357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与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及治疗反应等的关系。方法选取经活检明确诊断为IMN患者56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清抗M型PLA2R抗体,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抗PLA2R... 目的探讨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与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及治疗反应等的关系。方法选取经活检明确诊断为IMN患者56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清抗M型PLA2R抗体,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抗PLA2R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和病理资料特点及对免疫抑制治疗的反应。结果 56例IMN患者中抗PLA2R抗体阳性率为71.43%;阳性组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阴性组、24 h尿蛋白水平高于阴性组(P<0.05)。阳性组中肾病综合征(NS)患者的比例高于阴性组(P<0.05)。阳性组肾组织Ig G1亚型荧光强度≥患者比例低于阴性组(P=0.015);Ig G4亚型荧光强度≥患者比例高于阴性组(P=0.022);PLA2R阳性表达者比例高于阴性组(P=0.015)。结论血清抗PLA2R抗体在IMN患者中阳性率较高,有助于协助IMN疾病的诊断。抗体阳性的IMN患者更易表现为NS,并与IMN的病情相关。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患者肾组织更多地表现为Ig G4亚型的强阳性沉积及PLA2R的阳性表达。但基线抗PLA2R抗体与IMN患者对免疫抑制治疗的反应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膜性 M型磷脂酶A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6
19
作者 娄群 陈兆杰 +1 位作者 姜琦 殷如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4-247,共4页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糖尿病及慢性肾衰竭(CRF)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我国糖尿病患者中,DN的患病率约为33.6%;在所有需要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中,DN患者占34.39%。糖尿病发生率的增高及糖尿病人口老年化...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糖尿病及慢性肾衰竭(CRF)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我国糖尿病患者中,DN的患病率约为33.6%;在所有需要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中,DN患者占34.39%。糖尿病发生率的增高及糖尿病人口老年化的持续加重使老年DN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目前老年DN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管理对消化内科护理安全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曹睿 王倩 姜琦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7年第5期731-733,共3页
目的观察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融入风险管理的安全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67例患者作为护理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风险管理)8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82例。结果观察组十分满意率为4... 目的观察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融入风险管理的安全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67例患者作为护理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风险管理)8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82例。结果观察组十分满意率为42.35%,总满意度为95.29%;对照组分别为23.71%、87.8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管理融入消化内科护理中,不仅提升了护理满意度,且降低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利于消化内科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科 风险管理 护理安全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