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烟台莱山机场国际航站楼建筑设计 |
布正伟
|
《时代建筑》
|
1998 |
0 |
|
2
|
建筑师的类型与设计服务型建筑师的培养——我国建筑学教育转型中的一个实质问题 |
布正伟
|
《新建筑》
北大核心
|
2004 |
6
|
|
3
|
富顿中心:一项基于建筑产品设计的探索 |
刘文杰
|
《建筑创作》
|
2005 |
0 |
|
4
|
建筑与城市设计的深层制约因素 |
刘蓬
|
《新建筑》
|
1996 |
0 |
|
5
|
自在生成的本体论──建筑中的理性与情感(上) |
布正伟
|
《新建筑》
|
1996 |
6
|
|
6
|
自在生成的本体论──建筑中的理性与情感(下) |
布正伟
|
《新建筑》
|
1996 |
5
|
|
7
|
关于现代建筑语言中的修辞 |
虞朋
布正伟
|
《世界建筑》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8
|
建筑语义的表达及其要点 |
布正伟
|
《城市建筑》
|
2004 |
5
|
|
9
|
追寻新地域建筑文化的隐性特征:2000年后建筑创作中的思考与探索 |
布正伟
|
《建筑创作》
|
2006 |
2
|
|
10
|
向青年建筑师学习:职业修炼中的一个必要途径 |
布正伟
|
《建筑创作》
|
2004 |
1
|
|
11
|
进入新世纪的建筑创作与结构运用 |
布正伟
|
《城市建筑》
|
2005 |
1
|
|
12
|
让《新建筑》精神发扬光大 |
布正伟
|
《新建筑》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3
|
体验与思辨 |
布正伟
|
《新建筑》
|
1998 |
0 |
|
14
|
连通器和混水器在一二次水系统中的应用 |
张锡虎
张威严
|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15
|
多元化如何走向?──重读《北京宪章》后的思考 |
布正伟
|
《世界建筑》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16
|
自在生成的方法论 |
布正伟
|
《新建筑》
|
1997 |
2
|
|
17
|
走出现代主义与历史主义的两极误区 |
布正伟
|
《新建筑》
|
1998 |
1
|
|
18
|
亨利·摩尔的环境雕塑语言艺术 |
布正伟
|
《世界建筑》
|
2000 |
1
|
|
19
|
自动转换开关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
金璞
|
《甘肃科技纵横》
|
2008 |
2
|
|
20
|
城市空间的文化探索:呼和浩特巨海傲城规划方案 |
刘文杰
|
《建筑创作》
|
200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