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山市南朗镇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泌尿系结石危险因素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吴耀华 饶惠平 丁敏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分析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泌尿系结石的患病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体检资料获得南朗镇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W组)和本地子女(B组)4~10岁儿童各1 260例。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泌尿系结石的影响因素信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 目的分析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泌尿系结石的患病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体检资料获得南朗镇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W组)和本地子女(B组)4~10岁儿童各1 260例。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泌尿系结石的影响因素信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泌尿系结石患病率W组(3.14%)高于B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64,P=0.008);饮水达标率W组(36.0%)低于B组(8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979,P〈0.001);尿道感染率W组(46.5%)高于B组(22.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78、P=0.062);2组高钙尿发生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7,P=0.896);父母对预防小儿泌尿系结石知识评分W组为(2.39±1.913)分,低于B组的(4.12±1.7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33,P〈0.001)。结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泌尿系结石患病率高于本地户籍儿童。小儿泌尿系结石可能与饮水量不足、父母对预防小儿泌尿系结石知识知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泌尿系结石 危险因素 南朗 中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胆外科术后患者腹腔感染细菌学临床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吴耀华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5年第5期22-24,共3页
目的分析肝胆术后患者腹腔感染细菌学临床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78例肝胆术后患者腹腔细菌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患者发生腹腔细菌感染的临床因素。结果肝胆术后患者腹部感染的细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为... 目的分析肝胆术后患者腹腔感染细菌学临床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78例肝胆术后患者腹腔细菌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患者发生腹腔细菌感染的临床因素。结果肝胆术后患者腹部感染的细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经过分析有10项临床因素相关,其中有3项与腹部细菌感染的发病有显著性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有手术持续时间(P=0.038)、静脉插管留置时间(P=0.030)、术后使用呼吸机时间(P=0.013)3个因素为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针对腹部细菌感染的临床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如手术技巧的提高、缩短手术持续时间,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和静脉置管时间,对降低肝胆术后腹部细菌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手术 腹腔感染 临床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阮敦朴 何子丹 张博燊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17期4000-4001,共2页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42例肝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2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应用常规方式进行肠内营养;观察组患者则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42例肝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2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应用常规方式进行肠内营养;观察组患者则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痊愈14例(66.7%),好转6例(28.5%),无效1例(4.8%),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中痊愈患者12例(57.1%),好转4例(19.1%),无效5例(23.8%),总有效率为76.2%;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及首次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临床上可对接受外科手术后的肝胆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显著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从而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患者 外科手术 胃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行裁剪网片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113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7
4
作者 李飞跃 冼均标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3期153-153,23,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113例临床资料,从解剖和手术技巧中进一步阐述手术与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自行裁剪网片,分述腹股沟疝手术方法。结果无张力网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手术时间短,复发率低等特点,复发与术者经验知识有关。而本院自行裁... 目的回顾性分析113例临床资料,从解剖和手术技巧中进一步阐述手术与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自行裁剪网片,分述腹股沟疝手术方法。结果无张力网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手术时间短,复发率低等特点,复发与术者经验知识有关。而本院自行裁剪网片修补法,具有费用低廉等特点。结论操作好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疝最好的方法之一,手术者熟练的解剖是完美手术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术 网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5
5
作者 陈静宜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2期91-92,共2页
目的分析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和对其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骨科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88例患者均为手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分析造成患者发生手术后认知障碍的原因... 目的分析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和对其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骨科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88例患者均为手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分析造成患者发生手术后认知障碍的原因,观察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由麻醉因素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有61(69.31%)例,作息时间紊乱引起的有11(12.51%)例,心理异常引起的有16(18.18%)例。上述数据说明引起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为麻醉因素,比较各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21(23.86%)例患者在3 d内恢复认知功能,51(57.95%)例患者在3~7 d内恢复认知功能,16(18.19%)例患者在7~15 d的内恢复认知功能。结论引起骨科老年患者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为麻醉因素、心理因素、作息时间紊乱等,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情况,可以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老年患者 术后 认知功能障碍 原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结石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博燊 吴耀华 华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4期71-72,共2页
目的分析与评价胆结石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成A组(55例)和B组(51例)。A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B组采用开腹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的临床指标均优于B组,... 目的分析与评价胆结石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成A组(55例)和B组(51例)。A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B组采用开腹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的临床指标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45%,低于B组的5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胆结石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能够加强患者的康复速度,且并发症较少,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疗效 临床指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小儿骨科病房中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陈静宜 林小灵 吴雪芳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5期90-91,共2页
目的 :探讨分析在小儿骨科病房中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于我院儿科就诊后入住骨科病房的骨折患儿2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10例)和观察组(110例),为对照组患儿进... 目的 :探讨分析在小儿骨科病房中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于我院儿科就诊后入住骨科病房的骨折患儿2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10例)和观察组(110例),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在为观察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分析导致其发生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并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对医护人员、患儿及其家长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患儿家长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医护人员及患儿家长的安全意识不强、病房周围环境存在安全隐患及儿童本身心理防御能力较差是导致患儿发生意外伤害的主要危险因素。对照组患儿的意外伤害发生率为31.82%,观察组患儿的意外伤害发生率为6.36%,观察组患儿的意外伤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家长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4.5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36%,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小儿骨科病房中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能有效降低患儿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促进其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骨科病房 危险因素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临床价值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律间歇负压吸引装置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吴耀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3期205-207,共3页
目的探索分析规律间歇负压吸引装置在临床上的使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产生手术深度创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方式引流,研究组应用规律、间歇负压装置引流。将两组研究对象的创面治疗有效率、换药次数... 目的探索分析规律间歇负压吸引装置在临床上的使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产生手术深度创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方式引流,研究组应用规律、间歇负压装置引流。将两组研究对象的创面治疗有效率、换药次数、愈合时间、疼痛情况以及换药费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研究组患者的换药次数、愈合时间以及治疗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其疼痛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规律间歇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手术创面患者进行处理,可以显著加快创面愈合,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吸引 深度创面 创面修复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在结肠癌治疗中的远期疗效
9
作者 张博燊 刘宇斌 +1 位作者 吴耀华 华芹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6期75-77,共3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在结肠癌治疗中的远期疗效。方法 30例行腹腔镜的结肠癌患者为腹腔镜组,另选择同时期行传统开腹术的结肠癌患者30例作为开腹组,手术开始及手术结束后采集标本,记录两组结肠癌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开始进食...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在结肠癌治疗中的远期疗效。方法 30例行腹腔镜的结肠癌患者为腹腔镜组,另选择同时期行传统开腹术的结肠癌患者30例作为开腹组,手术开始及手术结束后采集标本,记录两组结肠癌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开始进食的时间;观察记录两组患者1、3、5年生存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15±1.16)h短于开腹组的(1.97±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失血量为(112.1±99.2)ml,少于开腹组的(181.2±121.3)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为(3.0±0.5)d,早于开腹组的(4.5±0.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安全、创伤小、恢复快,不增加腹腔癌细胞的种植,而且远期疗效好,适合在结肠癌患者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肠癌 腹膜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腹腔镜微创技术配合腹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耀华 张博焱 +6 位作者 梁佩韶 林荣恒 何子丹 饶惠平 陈静宜 丁敏 杨振标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1649-165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技术配合腹针在基层医院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78例由同一组医师连续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术39例(对照组),行腹腔镜微创技术配合腹针治疗39例(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技术配合腹针在基层医院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78例由同一组医师连续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术39例(对照组),行腹腔镜微创技术配合腹针治疗39例(研究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情况、胃肠减压、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62%(X2=7.94,P〈0.05);研究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胃肠减压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t=19.45、22.64、18.53、21.04、20.59,均P〈0.05);两组患者入院前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入院后2d、4d以及6d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19.34、20.46、22.91,均P〈0.05)。结论与单一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术相比,基层医院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腹腔镜微创技术配合腹针具有疗效高、症状改善快等优点,并发症仍需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微创技术 腹针 基层医院 粘连性肠梗阻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两种术式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及心理观察 被引量:9
11
作者 吴耀华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2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理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9月,中山市民众医院216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将其按患者意愿选择术式划分为TAP...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理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9月,中山市民众医院216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将其按患者意愿选择术式划分为TAPP组(126例)与TEP组(90)例,分别行TAPP与TEP术式。对比二组术后疼痛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复发情况、住院费用,以评价手术效果;统计二组患者入院时、术前、术后、出院时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评价患者焦虑程度变化。结果二组术后疼痛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4、0.619、0.397)。TEP组住院费用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手术前、手术后、出院前,TEP组患者SAS评分明显低于TA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结论腹腔镜下TAPP及TEP疝修补术均具备较好的临床疗效,TEP方案虽然住院费用较高,但能较好地缓解患者焦虑心理,二者各有优势,需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疝修补术 腹腔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