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消化道狭窄介入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
作者 周经兴 许凌云 +3 位作者 陈耀庭 骆江红 许林锋 江容坚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89-391,共3页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狭窄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92例上消化道狭窄行介入治疗 ,其中贲门失弛缓 5 4例 (A组 ) ;食管吻合口狭窄 18例 (B组 ) ;恶性食管狭窄 2 0例 (C组 )。在X线引导下 ,A组行气囊扩张 78例次 (平均 1 5...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狭窄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92例上消化道狭窄行介入治疗 ,其中贲门失弛缓 5 4例 (A组 ) ;食管吻合口狭窄 18例 (B组 ) ;恶性食管狭窄 2 0例 (C组 )。在X线引导下 ,A组行气囊扩张 78例次 (平均 1 5次 ) ,B组行气囊扩张 43例次 (平均 2 4次 ) ,4例扩张后再狭窄行内支架置入术 ;C组置入食管内支架 2 3个。结果 A组扩张治疗有效率 10 0 % ,一次扩张显效率 65 % (35 / 5 4)。B组扩张治疗有效率 10 0 % ,显效率 44 %(8/ 18)。C组食管内支架置入术后吞咽困难症状均改善 ,生存期 6个月以上 10例 ,1年以上 1例。结论 气囊扩张是治疗贲门失弛缓和食管吻合口狭窄的简易、安全、有效的方法。食管恶性狭窄行内支架置入术可解除吞咽困难症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狭窄 食管失驰缓 介入性放射科 气囊扩张术 治疗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内支架置入术后再梗阻的介入处理 被引量:3
2
作者 陈耀庭 许林锋 +4 位作者 马海清 骆江红 江容坚 周经兴 何艳芬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634-636,共3页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内支架置入术后再梗阻的原因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13例内支架置入术后病人出现再梗阻症状 ,8例行CT检查 ,5例MR检查后 ,再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 ,5例再次行金属内支架置入术 ,共使用 5枚金属内支架...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内支架置入术后再梗阻的原因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13例内支架置入术后病人出现再梗阻症状 ,8例行CT检查 ,5例MR检查后 ,再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 ,5例再次行金属内支架置入术 ,共使用 5枚金属内支架 ,6例配合动脉灌注化疗 ,使用药物有 5 FU、健择 ,每隔 3~ 5周重复 1次。结果 病人再梗阻可能的原因是肿瘤向支架近端生长 (5例 ) ,支架腔内堵塞 (9例 ) ,左侧胆管梗阻 (1例 )和胆道感染化脓 (8例 )。 13例行PTCD均获得成功。 1例病人由于肿瘤发展侵犯多支肝内胆管和严重的胆道感染于PTCD术后 15天死亡 ,5例于引流 5~ 10天后再次行金属内支架置入术 ,共使用 5枚 ,其中右侧胆道 4枚 ,左侧胆道 1枚 ,7例带管出院 ,6例于肝功能明显改善后先后行腹腔动脉灌注化疗 1~ 4次。经 30个月的随访 ,13例病人自初次PTCD术后半年、1年和 2年的生存率分别是 10 0 % ,75 %和 33.3% ,其中 1例病人带管引流 2年尚在生存 ,发生了穿刺道皮肤转移。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内支架置入术后再梗阻的原因多种 ,再次PTCD引流和 /或再次内支架置入后在肝功能改善的情况下 ,配合动脉灌注化疗 ,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学 介入性 内支架 肝门部胆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外伤后腰动脉假性动脉瘤伴右肾动脉-下腔静脉瘘介入治疗一例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斌 许林锋 陈耀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75-75,共1页
患者男,23岁。因“上腹部刀伤术后半个月,呕血、黑便半天”从外院转入,当时诊断:①腹部外伤术后(胃、十二指肠、胰头刀伤修补术后)胰瘘、肠瘘;②上消化道大出血;③多器官系统衰竭(MOSF);④双侧胸腔积液。经积极处理后患者生... 患者男,23岁。因“上腹部刀伤术后半个月,呕血、黑便半天”从外院转入,当时诊断:①腹部外伤术后(胃、十二指肠、胰头刀伤修补术后)胰瘘、肠瘘;②上消化道大出血;③多器官系统衰竭(MOSF);④双侧胸腔积液。经积极处理后患者生命体征渐平稳,3个月后活动时出现右腰区疼痛,伴发热,血压升高,160/95mmHg。行上腹部CT示胰头右侧有一肿物,外围壁厚,增强时肿物内有明显强化;B超示腹主动脉旁肿块,内有血流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动脉假性动脉瘤 右肾动脉-下腔静脉瘘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高流量型动静脉畸形的DSA诊断和介入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劲松 许林锋 陈绍维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7期256-257,共2页
【目的】研究头颈部高流量型动静脉畸形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探讨超选择性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5例头颈部高流量型动静脉畸形患者行DSA检查,并在其监视下超选择性永久栓塞病灶和供血动脉。【结果】DSA可以清晰... 【目的】研究头颈部高流量型动静脉畸形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探讨超选择性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5例头颈部高流量型动静脉畸形患者行DSA检查,并在其监视下超选择性永久栓塞病灶和供血动脉。【结果】DSA可以清晰显示高流量型动静脉畸形的供血动脉、病变区域及引流静脉,超选择性栓塞后原异常造影剂团状着色影消失,供血动脉大部分闭锁,出血立即停止,血管异常搏动和杂音消失;栓塞后患者仅有低热、局部疼痛肿胀感,无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DSA检查可直观地确定头颈部高流量型动静脉畸形的病变范围和供血特点,超选择性栓塞术对头颈部高流量型动静脉畸形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畸形 头颈部 高流量 超选择性 供血动脉 栓塞 DSA诊断 消失 着色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抗血管生成作用及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
5
作者 马海清 许林锋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6年第6期412-415,共4页
血管生成是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癌复发和转移的重要条件之一。姜黄素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前景的抗癌新药,已得到了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医学工作者的认可。随着研究的深入,它的抑制血管生成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在辅助肝癌介入治疗方面... 血管生成是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癌复发和转移的重要条件之一。姜黄素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前景的抗癌新药,已得到了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医学工作者的认可。随着研究的深入,它的抑制血管生成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在辅助肝癌介入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血管生成抑制刑 肝癌 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圈栓塞治疗肝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耀庭 许林锋 +4 位作者 江容坚 周经兴 骆江红 谭绮云 胡仁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2期803-806,共4页
目的探讨钢圈栓塞治疗肝动脉假性动脉瘤(HAPA)的方法、安全性及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例以反复上消化道大出血为主要表现的患者,行腹腔动脉和肝动脉造影检查,明确HAPA诊断后,以钢圈或微钢圈超选择栓塞假性动脉瘤的供养动脉,栓塞后... 目的探讨钢圈栓塞治疗肝动脉假性动脉瘤(HAPA)的方法、安全性及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例以反复上消化道大出血为主要表现的患者,行腹腔动脉和肝动脉造影检查,明确HAPA诊断后,以钢圈或微钢圈超选择栓塞假性动脉瘤的供养动脉,栓塞后造影复查,并于术后观察和随访6~60个月(平均38个月)。结果血管造影前的出血量为1200~4000ml(平均2385ml),3例肝功能正常,4例肝功能异常(ALT升高2例85~156μ/L、阻塞性黄疸2例TBIL 76~112μmol/L)。动脉造影能清晰显示HAPA的位置、形态和供养血管。其中肝外型HAPA 4例,肝内型HAPA 3例,合并动门静脉瘘1例。分别以钢圈或微钢圈栓塞其供养动脉,共计应用钢圈13枚,微钢圈12枚,介入治疗成功率为100%。所有行栓塞后患者均未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等临床表现,随访期内无复发出血和因栓塞引起的并发症。结论钢圈栓塞是治疗HAPA安全、有效的治疗,其中远期临床疗效肯定,无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肝动脉 大出血 钢圈 栓塞 疗效 中远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联合冷循环PMC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许林锋 陈耀庭 +5 位作者 任强 马海清 张靖 陈斌 陆佩霞 谭绮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53-557,共5页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冷循环经皮微波凝固治疗(PMCT)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71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分期是Ⅰa~Ⅲa,随机分为治疗组(PMCT和TACE联合治疗组)33例,对照组(TACE组)38例。治疗组患者先行TACE治疗,2~...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冷循环经皮微波凝固治疗(PMCT)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71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分期是Ⅰa~Ⅲa,随机分为治疗组(PMCT和TACE联合治疗组)33例,对照组(TACE组)38例。治疗组患者先行TACE治疗,2~4周后根据复查的AFP和CT/MR等的影像学检查决定再次行TACE或者PMCT。随访时间5~48个月(平均25.5个月),随访内容包括AFP、肝功能、影像学资料、并发症等。根据随访的生存时间、复发情况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的肝癌患者的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是84.23%、72.29%、61.96%和55.84%、22.79%、11.40%,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的肝癌患者的6个月、12个月、24个月累积复发率分别6.06%、9.09%、24.24%和7.89%、31.57%、60.52%。TACE联合PMCT治疗肝癌没有严重并发症,对肝功能的损害轻。治疗组33例有5例合并动静脉瘘(AVF),经动脉栓塞治疗后2例AVF消失,3例治疗后效果不理想的患者行PMCT后AVF消失。结论:本组研究初步显示,TACE联合PMCT治疗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近、中期的效果好。PMCT提供了治疗肝癌合并AVF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经皮微波凝固治疗 动静脉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动脉插管持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经兴 洪国斌 +4 位作者 许凌云 许林锋 陈耀庭 江容坚 骆江红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677-1680,共4页
背景与目的:晚期胰腺癌化学治疗效果差。本研究目的是探讨选择性动脉插管持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20例晚期胰腺癌经选择性动脉插管持续灌注化疗。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留置导管12例,经左锁骨下... 背景与目的:晚期胰腺癌化学治疗效果差。本研究目的是探讨选择性动脉插管持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20例晚期胰腺癌经选择性动脉插管持续灌注化疗。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留置导管12例,经左锁骨下动脉插管植入药盒导管系统8例。导管选择至肿瘤供血动脉持续灌注化疗药物。9例采用THP-ADM+HCPT+5-FU/CF方案,11例采用GEM+CBP+5-FU/CF方案,4天为一疗程。4~6周重复1次疗程。治疗后观察客观缓解率、临床受益疗效(CBR)和病人的生存时间。结果:客观缓解率10%(CR、PR各1例),临床受益疗效70.0%,6个月及9个月生存率分别为58.8%和39.2%,中位生存期8.8个月。无出现插管合并症。结论:选择性动脉插管持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安全可靠。临床受益疗效良好,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动脉灌注 化学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二步法穿刺经皮微波凝固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陈耀庭 许林锋 +5 位作者 马海清 张靖 陈斌 骆江红 江容坚 周经兴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6期428-431,共4页
目的评价CT引导微波凝固治疗(PMCT)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3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先行TACE治疗,2~4周后根据复查的AFP和影像学结果的情况决定再次行TACE或PMCT。行PMCT治疗的患者,应用“二... 目的评价CT引导微波凝固治疗(PMCT)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3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先行TACE治疗,2~4周后根据复查的AFP和影像学结果的情况决定再次行TACE或PMCT。行PMCT治疗的患者,应用“二步法”穿刺:定位后行穿刺道局部麻醉,首先以直径0.6mm、长8cm的腰穿针向肝内病灶穿刺;复查CT,根据骨穿针与病灶的角度和深度,再引入直径2.0mm、长13.5cm的微波天线引导针,针的头端超出病灶边缘约0.5cm,然后引入直径1.6mm的微波天线行微波治疗。所有的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48个月(平均25.5个月),随访的内容包括影像学资料以及并发症。结果CT引导下行PMCT治疗TACE后肝癌,穿刺成功率100%,患者1、2、3年的累积生存率和复发率分别是84.23%、72.29%、61.96%和9.09%、24.24%、33.33%,出现肝脓肿2例,没有其他严重并发症。PMCT对肝功能的损害轻。结论CT引导下行TACE后肝癌的PMCT操作方便、定位准确,无严重并发症,临床疗效明确,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动脉化疗栓塞 经皮微波凝固治疗 穿刺 CT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血管内栓塞治疗肝动脉假性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经兴 许林锋 +3 位作者 骆江红 陈耀庭 洪国斌 吴静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69-1272,共4页
目的评价血管内栓塞治疗肝动脉假性动脉瘤(HAPA)的疗效和对肝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8例HAPA患者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明确动脉瘤的部位后,再超选择至载瘤动脉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栓塞术后随访3—60个月,观察临床和肝功能情况。结... 目的评价血管内栓塞治疗肝动脉假性动脉瘤(HAPA)的疗效和对肝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8例HAPA患者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明确动脉瘤的部位后,再超选择至载瘤动脉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栓塞术后随访3—60个月,观察临床和肝功能情况。结果8例血管造影均明确诊断。其中肝外型4例,肝内型4例;7例用弹簧圈或微弹簧圈栓塞,1例单纯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栓塞术后造影复查8例HAPA均消失。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出血均停止。阻塞性黄疸的患者术后1周黄疸消褪。1例单纯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者术后3天出血复发;7例钢圈栓塞者无出血和HAPA复发,影像学复查4例HAPA消失,3例HAPA缩小、机化。肝功能检查,2例转氨酶一过性轻度升高[谷-草转氨酶(AST)达286U/L,谷-丙转氨酶(ALT)达103U/L)],2例栓塞前肝功能异常栓塞后1周恢复正常;余4例肝功能无异常改变。结论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HAPA疗效好、并发症少。选择性肝动脉弹簧圈栓塞,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肝动脉 栓塞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动脉灌注吉西他滨和5-氟尿嘧啶联合热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林锋 洪国斌 +3 位作者 陈耀庭 周经兴 骆江红 任强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16期1247-1249,共3页
目的:探讨经动脉灌注吉西他滨(Gemcitabine,商品名健择)和5-氟尿嘧啶(5-FU)联合内生场热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动脉插管后选择性置管于胰腺癌的供血动脉,灌注吉西他滨1000mg/... 目的:探讨经动脉灌注吉西他滨(Gemcitabine,商品名健择)和5-氟尿嘧啶(5-FU)联合内生场热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动脉插管后选择性置管于胰腺癌的供血动脉,灌注吉西他滨1000mg/m2;之后行内生场热疗,热疗同时经动脉留置导管灌注卡铂400mg/m2;热疗后,用输液泵经动脉留置管灌注5-FU1g,连用2d。随访观察客观疗效、临床受益反应、患者的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等。结果:18例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22.20%,临床受益反应为44.40%,Kaplan-Meier法计算6、9和12个月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3.33%、66.67%和33.33%,频数分布法计算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结论:经动脉灌注吉西他滨和5-FU联合内生场热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患者耐受良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学 介入性 胰腺肿瘤/药物疗法 药物疗法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Y型胆管支架治疗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2
作者 许林锋 陈耀庭 +3 位作者 张靖 陈斌 崔斌 杨志刚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11-913,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T/Y型胆管金属支架系统在肝门部恶性胆管梗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15例临床确诊为肝门部恶性胆管梗阻的患者先行单侧或双侧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再根据双侧肝内胆管的夹角置入"T"型或"Y&qu... 目的探讨新型T/Y型胆管金属支架系统在肝门部恶性胆管梗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15例临床确诊为肝门部恶性胆管梗阻的患者先行单侧或双侧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再根据双侧肝内胆管的夹角置入"T"型或"Y"型胆管金属支架。结果15例均成功置入支架,其中单侧置入呈"T"型12例,双侧置入呈"Y"型3例。术后患者黄疸指数、胆管扩张状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实现了内引流,未出现与支架置入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术后3~5天复查,胆管造影示支架系统几乎完全展开。结论T/Y型胆管支架在肝门部恶性胆管梗阻治疗中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及内引流效果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肝门部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高流量型动静脉畸形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伟良 王建广 +1 位作者 李劲松 许林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高流量型动静脉畸形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用超选择性动脉内栓塞术、硬化剂注射、放射治疗、颌骨瘤腔骨蜡充填加骨腔刮治术和手术切除术中之一种或结合多种治疗措施治疗28例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结果]治疗后3...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高流量型动静脉畸形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用超选择性动脉内栓塞术、硬化剂注射、放射治疗、颌骨瘤腔骨蜡充填加骨腔刮治术和手术切除术中之一种或结合多种治疗措施治疗28例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结果]治疗后3个月至5年随访,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89.3%和60.7%。[结论]超选择性动脉内栓塞术可作为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动静脉畸形的辅助治疗,而放射治疗适用于软组织动静脉畸形的辅助治疗;手术切除仍是治愈动静脉畸形的重要手段;骨蜡骨腔充填加刮治术是治疗颌骨内动静脉畸形较简单、安全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畸形/外科学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骨腔充填术 硬化剂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栓塞在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林锋 张靖 +2 位作者 陈耀庭 骆江红 陈斌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26-1028,共3页
目的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瘤(JNA)术前栓塞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病理证实的JNA患者的诊治情况,其中6例术前行供血动脉栓塞术。结果JNA栓塞后再行切除者,平均出血量、输血量均少于未行栓塞者,其中对于Ⅰ-Ⅲ期者先栓塞后行内镜... 目的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瘤(JNA)术前栓塞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病理证实的JNA患者的诊治情况,其中6例术前行供血动脉栓塞术。结果JNA栓塞后再行切除者,平均出血量、输血量均少于未行栓塞者,其中对于Ⅰ-Ⅲ期者先栓塞后行内镜切除者出血、输血量及手术时间明显减少。结论JNA术前栓塞疗效确切,对于Ⅰ-Ⅲ期者行栓塞术后再行内镜直视下切除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 栓塞 鼻咽纤维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静脉球瘤的栓塞治疗 被引量:5
15
作者 马海清 许林锋 +3 位作者 洪国斌 陈耀庭 任强 骆江红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5期511-513,共3页
目的评价介入栓塞治疗对颈静脉球瘤的作用。方法3例颈静脉球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超选择性插管造影明确病变部位及其供血动脉,然后灌注聚乙烯醇颗粒(PVA颗粒)适量。结果3例患者肿瘤供血动脉均被栓塞,肿瘤染色消失;2例栓塞后1周行... 目的评价介入栓塞治疗对颈静脉球瘤的作用。方法3例颈静脉球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超选择性插管造影明确病变部位及其供血动脉,然后灌注聚乙烯醇颗粒(PVA颗粒)适量。结果3例患者肿瘤供血动脉均被栓塞,肿瘤染色消失;2例栓塞后1周行手术切除,均完全切除且出血量少。栓塞后随访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减轻或消失。结论颈静脉球瘤的栓塞治疗对于减少术中出血和抑制肿瘤生长有积极的作用,术前栓塞加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颈静脉球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球瘤 栓塞 治疗性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经皮微波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探讨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耀庭 许林锋 +4 位作者 任强 马海清 张靖 周经兴 骆江红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6年第5期254-257,共4页
目的评价CT引导PMCT治疗TACE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3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病人,先行TACE治疗,2~4周后根据复查的AFP和影像学结果的情况决定再次行TACE或者PMCT。行PMCT治疗的病人,应用“二步法”穿刺:定位后行穿刺道局部麻醉... 目的评价CT引导PMCT治疗TACE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3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病人,先行TACE治疗,2~4周后根据复查的AFP和影像学结果的情况决定再次行TACE或者PMCT。行PMCT治疗的病人,应用“二步法”穿刺:定位后行穿刺道局部麻醉,首先以直径0.6mm、长8cm的腰穿针向肝内病灶穿刺;复查CT,根据骨穿针与病灶的角度和深度,再引入直径2.0mm、长13.5cm的微波天线引导针,针的头端超出病灶边缘约0.5cm,然后引入直径1.6mm的微波天线行微波治疗。所有病人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48个月(平均25.5个月),随访的内容包括影像学资料以及并发症。结果33例病人的CT引导下行PMCT治疗TACE后肝癌穿刺成功率100%,病人1-、2-、3-年的累积生存率和复发率分别是84.85%、75.76%、72.73%和9.09%、24.24%、33.33%,出现肝脓肿2例,没有其他严重并发症。PMCT对肝功能的损害轻。结论CT引导下行TACE后肝癌的PMCT操作方便、定位准确,无严重并发症,临床疗效明确,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经皮微波凝固治疗 “二步法”穿刺 CT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造影及选择性栓塞术在颈部副神经节瘤诊治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靖 许林锋 +3 位作者 陈耀庭 任强 洪国斌 马海清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评价颈动脉造影及介入栓塞在颈部副神经节瘤诊治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颈部副神经节瘤的诊治情况,其中5例行造影及栓塞术。结果6例颈动脉体瘤(CBT)中4例未行动脉造影均诊断不明确或误诊,2例行颈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并行... 目的评价颈动脉造影及介入栓塞在颈部副神经节瘤诊治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颈部副神经节瘤的诊治情况,其中5例行造影及栓塞术。结果6例颈动脉体瘤(CBT)中4例未行动脉造影均诊断不明确或误诊,2例行颈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并行术前栓塞,术中出血平均140ml,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有一侧瘤体仅行栓塞术随访半年肿瘤未见增大。6例颈静脉球瘤(JP)中5例行外科全部或大部分切除,其中1例恶性者术中出血500ml,未完全切除后行介入栓塞残留瘤体,2例经造影明确诊断并行栓塞术,后行切除术中平均出血125ml,明显少于未行栓塞者。患者随访期间症状未见加重。结论颈部副神经节瘤诊断中常规行颈动脉造影,必要时予以血管内栓塞治疗,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及降低手术的风险,同时也可作为一种姑息性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瘤 颈静脉球瘤 造影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p53基因治疗肝癌的给药途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靖 许林锋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7年第1期58-60,64,共4页
目前腺病毒介导的p53基因(rAd/p53)治疗肝癌主要的给药方式有选择性肝动脉给药、经门静脉给药、瘤内注射以及静脉给药等。就应用rAd/p53的安全性及不同给药途径进行综述。
关键词 腺病毒 P53 基因治疗 肝癌 给药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D诊断、治疗胆道-胃肠道吻合术后梗阻性黄疸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陈耀庭 许林锋 +4 位作者 陈斌 周经兴 骆江红 谭绮尹 胡仁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8年第5期382-385,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drainage,PTCD)在胆道-胃肠道吻合术后出现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9月-2008年1月。对45例胆道-胃肠道吻合术后出现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治疗。结果4...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drainage,PTCD)在胆道-胃肠道吻合术后出现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9月-2008年1月。对45例胆道-胃肠道吻合术后出现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治疗。结果45例均成功进行PTCD,其中11例(24.44%)合并胆道感染。PTCD前患者黄疸TBIL(185.89±104.68)μmol/L,DBIL(136.85±84.53)μmol/L,引流4~14天后,患者黄疸情况明显改善,术后TBIL(84.09±63.82)/xmol/L(t=8.72,P〈O.05),DBIL(60.54±51.37)μmol/L(t=8.15,P〈0.05)。随访2~48个月(平均10.21个月)期间发现胆瘘1例,肝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未见其他并发症,42例获得二次治疗机会。结论PTCD对胆道胃肠道吻合术后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诊断、治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吻合术 Roux-en—Y和胃肠 黄疸 梗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血管选择性栓塞治疗肺动静脉畸形
20
作者 许林锋 孔键 +1 位作者 柳曦 杨建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经血管选择性栓塞治疗肺动静脉畸形(PAVM)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本组12例PAVM患者,单发囊状肺动静脉瘘8例,多发肺小动静脉瘘4例。回顾性分析12例经血管选择性栓塞治疗的肺动静脉畸形患者症状和影像学资料,以及栓塞... 【目的】探讨经血管选择性栓塞治疗肺动静脉畸形(PAVM)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本组12例PAVM患者,单发囊状肺动静脉瘘8例,多发肺小动静脉瘘4例。回顾性分析12例经血管选择性栓塞治疗的肺动静脉畸形患者症状和影像学资料,以及栓塞治疗的经过并统计其并发症,记录8例患者随访结果,5例患者治疗前后测定了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合度。【结果】胸片检出病灶10/12例,确诊9例;CT、MR分别检出病灶8/8、3/3例;全部病例均经肺动脉造影确诊。PAVM栓塞操作成功率100%。5例患者动脉血氧分压由栓塞术前平均9.60kPa升至术后13.14kPa;SaO2由栓塞前平均86.0%上升至90.5%。栓塞后6例患者出现低热、胸痛等轻微并发症,1例出现较为严重的胸膜炎,经处理后症状消失;随访结果表明全例治疗有效,无栓子移位及医源性异位体循环栓塞发生。【结论】经血管选择性栓塞治疗肺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静脉畸形 钢圈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