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教学与系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耳鼻咽喉科教学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永奇 杨钦泰 张革化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8期157-158,共2页
在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耳鼻咽喉科见习教学过程中,一组学生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教学)与系统教学法相结合的临床教学方法,另一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科理论考试成绩等进行组间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前一组学生... 在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耳鼻咽喉科见习教学过程中,一组学生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教学)与系统教学法相结合的临床教学方法,另一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科理论考试成绩等进行组间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前一组学生在学习兴趣、操作主动性及临床病例分析能力方面都优于后组(P<0.01),但理论考试成绩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其与系统教学法结合,可明显提高耳鼻咽喉科的临床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 系统教学 临床教学 耳鼻咽喉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鼻咽喉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梁娟梅 蔡克文 刘光娥 《医学信息》 2010年第5期1243-1244,共2页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围手术期耳鼻咽喉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18例耳鼻咽喉患者的护理.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对照组未接受心理护理,采用围手术期患者心理护理评分表进行评分,通过...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围手术期耳鼻咽喉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18例耳鼻咽喉患者的护理.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对照组未接受心理护理,采用围手术期患者心理护理评分表进行评分,通过询问患者的自我感觉,观察患者面部表情、肌肉紧张程度、情绪反应、对手术的思想准备等进行总体评分。比较术后两组患者满意程度。结果经心理护理后.观察组耳鼻咽喉患者满意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72.88%)显著高于对照组(18.64%)。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可减轻耳鼻咽喉患者心理负担,消除其紧张及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早习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咽喉 心理护理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鼻眼、鼻颅底外科技术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源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4年第1期33-35,共3页
本文概述我国近10年来对鼻内镜鼻眼、鼻 颅底外科技术的探索和进展。重点叙述了手术的可控范 围、适应证、主要术式、手术进路以及展望。
关键词 耳鼻喉外科 内窥镜 眼眶 研究进展 适应证 手术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鼻炎的实验室诊断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黄雪琨 杨钦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0-42,共3页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过敏性疾病,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刺激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常见的发病机制为过敏原接触过敏性个体后发生由IgE介导的Ⅰ型过敏反应,以T_(H)2型炎症反应为主,此外,非IgE...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过敏性疾病,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刺激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常见的发病机制为过敏原接触过敏性个体后发生由IgE介导的Ⅰ型过敏反应,以T_(H)2型炎症反应为主,此外,非IgE介导的过敏反应也参与其发病过程。精准诊断AR对疾病的治疗和防控极其重要。过敏原体内外检测以及其他生物学标志物的不断发展,为AR的精准防治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过敏原 体内检测 体外检测 生物学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电子喉镜诊治疑难性咽喉异物364例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何理凤 黄雪琨 +1 位作者 刘秀金 谢育楷 《临床医学工程》 2015年第9期1119-1120,共2页
目的 探讨经鼻电子喉镜诊治疑难性咽喉异物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经鼻电子喉镜诊治疑难性咽喉异物364例,根据年龄分为四组:未成年组(〈18岁),青年组(18~39岁),中年组(40~59岁),老年组(≥60岁)。结果 36... 目的 探讨经鼻电子喉镜诊治疑难性咽喉异物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经鼻电子喉镜诊治疑难性咽喉异物364例,根据年龄分为四组:未成年组(〈18岁),青年组(18~39岁),中年组(40~59岁),老年组(≥60岁)。结果 364例咽喉异物中,98.6%为鱼刺(359例),1.4%为其他异物;不同年龄组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青年组为59.9%,中年组26.4%,老年组9.3%,未成年组4.4%。咽喉异物常见的停留位置主要为:舌根56.0%,会厌谷15.4%,扁桃体13.2%,梨状窝10.4%,咽后壁2.7%;364例咽喉异物中,359例电子喉镜下使用配套活检钳成功取出异物,3例异物需使用喉异物钳自口腔取出,2例扁桃体鱼刺经电子喉镜检查发现后在间接喉镜下取出。结论 疑难性咽喉异物的异物种类主要为鱼刺;患者多为青年人;异物常见停留位置主要为舌根,会厌谷,扁桃体,梨状窝;经鼻电子喉镜诊治疑难性咽喉异物准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喉镜 咽喉 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炎1号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张晋韬 陈鸿杰 +5 位作者 柯千山 肖阁敏 杨宏志 黄雪琨 杨钦泰 戴敏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928-935,共8页
目的探讨鼻炎1号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哮喘)的效果,为岭南中药在鼻肺异病同治中的应用提供新的临床依据。方法将140例符合过敏性鼻炎及哮喘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各70... 目的探讨鼻炎1号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哮喘)的效果,为岭南中药在鼻肺异病同治中的应用提供新的临床依据。方法将140例符合过敏性鼻炎及哮喘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各70例。西药组予舒利迭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药组基础上加用鼻炎1号方(党参15 g、甘草6 g、柯子10 g、桔梗10 g、细辛3 g、荆芥10 g、熟地15 g、茯苓10 g、桂枝3 g、陈皮6 g、巴戟天6 g、乌梅10 g),每日1剂,分2次服用。2组均连续观察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自制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CT)、鼻炎症状评分(TNSS)、鼻炎伴随症状评分(TNNSS)、免疫功能指标、炎症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中西医结合组脱落5例,西药组脱落7例,脱落患者纳入安全性分析,但不纳入疗效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中医量表评分、ACT、TNSS、鼻炎伴随症状评分、免疫功能指标、炎症指标具可比性(P均>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中医证候量表评分、TNSS、TNNSS均低于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ACT高于西药组(P均<0.05)。中西医结合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TNSS、TNNSS、ACT改善程度均优于西药组(P均<0.05)。治疗后,2组IgA、IgG水平均高于治疗前,Ig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中西医结合组的IgA、IgG水平均高于西药组,IgE低于西药组(P均<0.05)。治疗后,2组IL-10水平均高于治疗前,IL-6及IL-17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IL-10水平高于西药组,IL-6及IL-17水平均低于西药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3)。结论与单用舒利迭相比,鼻炎1号方联合舒利迭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的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哮喘 中西医结合 岭南中医方药 鼻炎1号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眼相关疾病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史剑波 文卫平 +3 位作者 许庚 李源 谢民强 陈合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6-519,共4页
【目的】寻找安全、有效、简单的治疗鼻眼相关疾病的新方法。【方法】采用经鼻内窥镜治疗鼻眼相关疾病65例。【结果】外伤性视神经损伤31例行视神经管减压术,好转15例;眶内异物2例,成功取出1例;外伤性眶尖综合症2例行眶减压术,痊愈1例2... 【目的】寻找安全、有效、简单的治疗鼻眼相关疾病的新方法。【方法】采用经鼻内窥镜治疗鼻眼相关疾病65例。【结果】外伤性视神经损伤31例行视神经管减压术,好转15例;眶内异物2例,成功取出1例;外伤性眶尖综合症2例行眶减压术,痊愈1例2眼;鼻窦囊肿引起眶内并发症18例全部痊愈。慢性泪囊炎行泪囊鼻腔造口术12例全部痊愈。随访时间6个月至2年。【结论】根据临床实践,提出经鼻内窥镜鼻眼相关疾病手术的解剖学依据、适应症、手术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主要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疾病 眼疾病 经鼻内窥镜手术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 眶内异物 外伤性眶尖综合症 鼻窦囊肿 慢性泪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鼻腔填塞材料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4
8
作者 谢民强 许庚 +7 位作者 李源 李仲汉 李永奇 史剑波 吕剑霆 刘贤 陈合新 王涛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12期19-22,共4页
目的 为了比较不同填塞材料的止血效果及在鼻腔的留置时间。方法 对 80例慢性鼻窦炎 ,36例鼻中隔偏曲术后及 2 0例鼻出血患者分别采用凡士林纱条 (40例 )、瑞纳凝胶快速止血材料 (Gel-Knit ,35例 )、藻酸钙纤维 (Sorbalgon ,2 3例 )... 目的 为了比较不同填塞材料的止血效果及在鼻腔的留置时间。方法 对 80例慢性鼻窦炎 ,36例鼻中隔偏曲术后及 2 0例鼻出血患者分别采用凡士林纱条 (40例 )、瑞纳凝胶快速止血材料 (Gel-Knit ,35例 )、藻酸钙纤维 (Sorbalgon ,2 3例 )和膨胀海绵 (Merocel,38例 )四种材料填塞鼻腔 ,2 4~ 4 8h取出填塞物 ,根据填塞后鼻腔胀痛、头痛程度 ,取出填塞物后鼻腔出血程度等评价疗效。结果 凡士林纱条填塞组 ,87.5 %有鼻腔胀痛或头痛 ;Cel-Knit组 5 .7% ;SorbalSon组 4 .3% ;Merocel组 4 7.4 % ,四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取出填塞物后鼻腔再出血分别为 95 % ,8.6 % ,4 .3%和 5 0 % ,四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凡士林纱条填塞止血效果虽然好 ,但严重头痛使患者难以接受 ,而且即使 4 8h后取出再出血的机会仍很大。Gel-Knit和Sorbalgon疗效确切 ,在鼻腔留置时间短 ,几乎没有上述副反应 ,但前者价格较高 ,后者不适合鼻中隔成形手术。Merocel的疗效介于凡士林纱条和后二者之间 ,取出后有再出血的可能 ,但应用范围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手术 鼻出血 鼻腔填塞 止血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7和IL-23在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4
9
作者 黄雪琨 陈玉莲 +3 位作者 张革化 王涛 杨钦泰 李源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3-255,262,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23(IL-23)在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血清特异性IgE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分为变应性鼻炎组(24例)和正常对照组(12例),分别收集受试者的血清,采用瑞典Pharmacia公司UniCAP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23(IL-23)在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血清特异性IgE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分为变应性鼻炎组(24例)和正常对照组(12例),分别收集受试者的血清,采用瑞典Pharmacia公司UniCAP100E全自动免疫荧光定量分析系统检测常见吸入性变应原血清特异性IgE、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7和IL-23表达情况。【结果】12例正常对照组者血清sIgE结果均为0级,2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sIgE的浓度为2~6级。IL-17和IL-23在变应性鼻炎患者组血清中的水平分别为(165±39)pg/mL和(79±26)pg/mL,在正常对照组分别为(68±18)pg/mL,和(14±4)pg/mL,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17和IL-23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17与IL-23、血清sIgE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3和0.687,P<0.01),IL-23含量与血清sIgE浓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13,P<0.05)。【结论】IL-17和IL-23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23 变应性鼻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鼻窦手术后局部应用Merogel对促进术腔黏膜上皮化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7
10
作者 许庚 陈合新 +2 位作者 文卫平 史剑波 李源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 观察使用美国Xomed公司生产的Merogel(透明质酸 )作为内镜鼻窦手术后的术腔填塞物对促进术腔上皮化的作用。方法 对 16例 (32侧 )经鼻内镜全鼻窦开放术患者进行同体对照观察 ,左侧为Merogel观察组 ,右侧为空白对照组 ,连续内镜随... 目的 观察使用美国Xomed公司生产的Merogel(透明质酸 )作为内镜鼻窦手术后的术腔填塞物对促进术腔上皮化的作用。方法 对 16例 (32侧 )经鼻内镜全鼻窦开放术患者进行同体对照观察 ,左侧为Merogel观察组 ,右侧为空白对照组 ,连续内镜随访 12周 ,观察双侧术腔上皮化过程。结果 Merogel侧治愈 93 75 % ,好转 6 2 5 % ,平均上皮化时间 3 4周 ;对照侧治愈 87 5 0 % ,好转12 5 0 % ,平均上皮化时间 8 3周。表明使用Merogel侧术腔上皮化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内镜鼻窦手术后局部使用Meroge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鼻窦手术 Merogel 黏膜上皮化 术腔填塞物 手术方式 透明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内镜筛窦纸板进路眶内手术 被引量:46
11
作者 许庚 李源 +7 位作者 谢民强 史剑波 陈合新 文卫平 张革化 刘贤 徐睿 吕剑霆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0-362,共3页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筛窦纸板进路手术治疗眶内各种疾病的可行性并确立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方法 经鼻内镜进路眶内手术 10例 :眶内异物取出术 4例、球后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 1例、眶内侵犯或转移的恶性肿瘤切除术 5例。结果 眶内异物...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筛窦纸板进路手术治疗眶内各种疾病的可行性并确立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方法 经鼻内镜进路眶内手术 10例 :眶内异物取出术 4例、球后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 1例、眶内侵犯或转移的恶性肿瘤切除术 5例。结果 眶内异物取出术 3例成功 ,1例失败 ;球后海绵状血管瘤 1例完整切除 ;鼻咽癌眶内转移 1例手术切除 +放射治疗后随访 4年无复发 ,视力恢复至 0 6 ;其他眶内恶性肿瘤 4例 ,手术后随访 1~ 4年均健在。 10例手术后 1例视力损伤 ,9例均保留原有视力 ,其中 3例失明病例中 2例视力有一定程度的恢复。结论 位于视神经内侧的某些占位性病变可以经鼻内镜筛窦纸板进路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内镜筛窦纸板进路 眶内手术 SURGICAL procedures endoscop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部脑膜脑膨出 被引量:32
12
作者 许庚 李源 +6 位作者 谢民强 文卫平 史剑波 陈合新 戚建伟 周家璇 张旭文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7-49,I003,共4页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部脑膜脑膨出的可行性并确立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方法 经鼻内镜下采用剪除、电切、切割等方式切除鼻内型脑膜脑膨出 5例 ,并根据颅底缺损的不同情况选择使用肌肉、筋膜、软骨、骨等一期修补颅底。结果  ...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部脑膜脑膨出的可行性并确立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方法 经鼻内镜下采用剪除、电切、切割等方式切除鼻内型脑膜脑膨出 5例 ,并根据颅底缺损的不同情况选择使用肌肉、筋膜、软骨、骨等一期修补颅底。结果  5例均一次手术治愈 ,除 1例术后颅内感染 (脑膜炎 )外 ,无并发症发生 ,随访 1~ 5年无复发。结论 位于鼻腔内的脑膜脑膨出可以经鼻内镜手术完成 ,直径 0 5cm以下的颅底缺损可使用肌肉填塞和筋膜覆盖的方法修补 ,直径超过 0 5cm的颅底缺损应先使用软骨或骨封闭缺损 ,然后再用肌肉填塞和筋膜覆盖 ,以免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内镜手术 治疗 鼻部脑膜脑膨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慢性耳鸣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曾祥丽 招柏明 +5 位作者 张姝琪 黎志成 岑锦添 顾晶 袁涛 李水颜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外耳道迷走神经刺激术对慢性主观性耳鸣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THI评分≥38分,病史6≥个月的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G6805-I型电针治疗仪实施经皮外耳道迷走神经刺激术(transcutaneous vagus ... 目的探讨经皮外耳道迷走神经刺激术对慢性主观性耳鸣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THI评分≥38分,病史6≥个月的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G6805-I型电针治疗仪实施经皮外耳道迷走神经刺激术(transcutaneous vagus nerve stimulation,T-VNS),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以耳鸣残障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Index,PSQI),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epression,Anxiety and Stress Scale-21,DASS-21)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第10天,T-VNS组主观症状改善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显著;PSQI评分显示,T-VNS治疗期间睡眠质量获得明显改善,但3个月随访时,PSQI评分有轻度反弹;DASS-21评分显示,T-VNS治疗期间,T-VNS组焦虑评分较治疗前以及对照组均有下降;THI评分,治疗期间以及3个月随访时,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T-VNS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期间较治疗前THI评分降低,但差异不显著;3个月随访时,THI评分降低,差异显著。结论 T-VNS用于慢性主观性耳鸣的治疗对患者焦虑程度及睡眠质量有明显改善,仅少数患者治疗期间有短暂咳嗽或耳部刺痛感,安全性好。疗程及刺激参数的设置需要扩大样本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术 慢性主观性耳鸣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鼻漏的治疗 被引量:46
14
作者 文卫平 许庚 +5 位作者 张湘民 史剑波 谢民强 李源 陈合新 王海军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6-369,共4页
目的 总结脑脊液鼻漏治疗的临床经验 ,评价不同的治疗方法 ,提出脑脊液鼻漏外科治疗的术式。方法 回顾分析 1991年 3月~ 2 0 0 1年 11月 83例脑脊液鼻漏。共有 5种治疗形式 ,保守治疗 17例 ,开颅手术修补 8例 ,鼻外入路修补术 2例 ,... 目的 总结脑脊液鼻漏治疗的临床经验 ,评价不同的治疗方法 ,提出脑脊液鼻漏外科治疗的术式。方法 回顾分析 1991年 3月~ 2 0 0 1年 11月 83例脑脊液鼻漏。共有 5种治疗形式 ,保守治疗 17例 ,开颅手术修补 8例 ,鼻外入路修补术 2例 ,显微镜下鼻内入路修补术 3例 ,鼻内镜下修补术 5 4例。分析保守治疗的时间及外科治疗各组病例的病因、伴发病、漏口部位及修补材料等。讨论手术时机、手术适应证和术中的关键问题。结果 随访 6个月~ 9年。 17例保守治疗全部治愈 ,平均治愈时间 16d。开颅手术 8例、鼻外入路的 2例和显微镜下鼻内入路的 3例均治愈。 5 4例鼻内镜下修补术者 1次手术治愈 49例 (90 1% ) ;2次手术治愈 2例 (2 / 4) ,3次手术治愈 1例 ,4次手术治愈 1例 ,最终成功率 98% ,1例额窦漏口者第一次手术失败后改为鼻外入路修补成功。结论 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是外科治疗脑脊液鼻漏的首选术式 ,其他术式可依病情需要适当选择。外伤性或手术并发的脑脊液鼻漏保守治疗的时间一般为 2~ 4周 ,个别病例可达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脑脊液鼻漏 术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内镜颅底进路手术的探索 被引量:12
15
作者 许庚 李源 +7 位作者 谢民强 文卫平 史剑波 陈合新 吕剑霆 张革化 刘贤 徐睿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3-446,I003,共5页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颅底进路手术的可行性和适应证范围。方法 分别采用经鼻内镜前颅底进路和蝶窦后上壁进路完成前颅窝异物取出术、前颅窝嗅神经母细胞瘤和脑膜瘤切除术、侵入前颅窝的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侵入中颅窝的巨大蝶窦...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颅底进路手术的可行性和适应证范围。方法 分别采用经鼻内镜前颅底进路和蝶窦后上壁进路完成前颅窝异物取出术、前颅窝嗅神经母细胞瘤和脑膜瘤切除术、侵入前颅窝的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侵入中颅窝的巨大蝶窦囊肿切除术、原发性中颅窝鞍旁岩尖部胆脂瘤切除术、侵入鞍区的占位性病变切除术共 9例。结果  9例手术均获成功 ,未发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除 1例低分化鳞癌鞍区占位性病变术后 2年死于其他非相关性疾病外 ,另外良性 ( 5例 )和恶性 ( 3例 )占位性病变随访 1~ 7年未见复发。结论 紧靠颅底的颅内占位性病变有经鼻内镜手术的可能性 ,但是适应证选择应非常严格 ,术者必须具备熟练的解剖学知识、手术技巧和经验 ,并配备先进的手术设备。对范围局限的恶性病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颅底进路手术 前颅窝异物取出术 前颅窝嗅神经母细胞瘤 脑膜瘤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 被引量:44
16
作者 李永奇 陈愈彬 尹根蒂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0-614,共5页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自身病例对照研究,选择从2014年8月至2015年4月住院的11例(13耳)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全麻下施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鼓膜切开置管术,术后随访12月,以...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自身病例对照研究,选择从2014年8月至2015年4月住院的11例(13耳)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全麻下施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鼓膜切开置管术,术后随访12月,以患者的咽鼓管功能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分别记录和比较术前、术后1月、6月和12月时的咽鼓管功能评分,并在术后12月复诊时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术后1月时全部患者患耳症状均明显改善,咽鼓管功能评分增加,有效率为100%;术后6月,全部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咽鼓管功能评分显著增加,有效率为100%;术后12月,2耳症状复发,其咽鼓管功能评分比术后6月时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术前,其余10耳症状改善明显,咽鼓管功能评分比术前明显提高,有效率为84.6%。术后12月时的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表明84.6%患者对治疗过程满意。结论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施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鼓膜切开置管术,术后大部分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其咽鼓管功能评分显著提高。其近期和中期疗效均显著,总体治疗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球囊扩张 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 咽鼓管功能评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7/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 被引量:13
17
作者 黄雪琨 陈玉莲 +2 位作者 张富程 杨钦泰 张革化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6-770,共5页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2012年3月至5月,收集AR患者24例(AR组)和1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中Th17细胞和Treg...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2012年3月至5月,收集AR患者24例(AR组)和1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中Th17细胞和Treg细胞比例;ELISA检测血清中IL-17、TGF-β1的水平。【结果】AR组和对照组Th17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76±0.60)%、(0.59±0.17)%,AR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R组和对照组Treg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65±0.79)%、(5.03±1.92)%,AR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R组血清中IL-17的表达水平(669±63)pg/mL高于对照组(587±28)pg/mL,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R组血清中TGF-β1的表达水平(0.37±0.05)pg/mL低于对照组(0.50±0.07)pg/mL,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R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百分率和Treg细胞百分率存在负相关(r=-0.794,P<0.001),Th17细胞百分率和TGF-β1存在负相关(r=-0.579,P<0.01),Treg细胞百分率和TGF-β1存在正相关(r=0.771,P<0.001),IL-17和Th17细胞百分率、Treg细胞百分率、TGF-β1无相关性(r分别为0.225、-0.183、-0.131,P>0.05)。【结论】AR患者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存在功能失衡,其可能在AR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TH17细胞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态反应对慢性鼻-鼻窦炎发病的影响及初步调查 被引量:7
18
作者 洪海裕 樊韵平 +2 位作者 杨钦泰 史剑波 林志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81-785,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中IgE介导变态反应的情况,探讨变态反应在CRS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到2008年8月收集的687例CRS患者血清总IgE、常见变应原特异性IgE和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浓度...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中IgE介导变态反应的情况,探讨变态反应在CRS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到2008年8月收集的687例CRS患者血清总IgE、常见变应原特异性IgE和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浓度等资料,分析变态反应与CRS的关系。【结果】在687例患者中,血清总IgE的平均值为(93±7)ku/L。血清高特异性IgE的出现率为32.89%到41.34%。特异性IgE阳性率为39.01%,主要为呼吸道变应原(33.04%)过敏,最主要变应原为尘螨(24.75%)。在鼻息肉和单纯鼻窦炎患者之间;单侧和双侧CRS之间;单发与多发(及全组)鼻窦炎之间;小于与大于14岁的患者之间;变应性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ECP的平均值为(21.2±1.6)μg/L,血清高ECP的发生率为50.78%。在血清总IgE、血嗜酸细胞计数和血清ECP之间有相关性。在所有研究患者中,哮喘的发生率是2.62%。【结论】变态反应在CRS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生率,与单纯鼻窦炎患者相比,鼻息肉的患者并不表现更高的变应性。但变态反应是否与CRS的发生有协同作用尚等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 慢性鼻-鼻窦炎 特异性免疫球蛋E 嗜酸细胞 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息肉组织T淋巴细胞IFN-γ、IL-4的表达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嵘 史剑波 +3 位作者 许庚 狄静芳 曾山 曾耀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623-1626,共4页
目的 :通过检测γ -干扰素 (IFN -γ)、白细胞介素 - 4 (IL - 4 )两种细胞因子在鼻息肉组织T淋巴细胞(CD3+ 细胞 )中的表达 ,探讨鼻息肉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2 1例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织、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IFN -γ... 目的 :通过检测γ -干扰素 (IFN -γ)、白细胞介素 - 4 (IL - 4 )两种细胞因子在鼻息肉组织T淋巴细胞(CD3+ 细胞 )中的表达 ,探讨鼻息肉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2 1例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织、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IFN -γ、IL - 4的分泌情况 ,并与正常人下鼻甲粘膜及外周血进行比较。结果 :在正常人下鼻甲粘膜中几乎未见CD3+ IL - 4 + 和CD3+ IFN -γ+ 细胞。鼻息肉组织中有大量T淋巴细胞浸润 [(39.6 5± 2 0 8) % ],IL - 4、IFN -γ的含量分别为 (13 6 0 6± 0 6 4 4 ) %、(32 938± 2 4 77) % ;患者外周血中IL - 4、IFN -γ的含量分别为 (6 6 86±0 2 0 4 ) %、(6 4 312± 1 6 11) % ,与之相比 ,病人鼻息肉组织中IL - 4的含量显著高于外周血 (P <0 0 5 )而IFN -γ的含量明显低于外周血 (P <0 0 5 )。正常人外周血IL - 4、IFN -γ的含量分别为 (0 5 6 0± 0 0 5 1) % ,(0 2 4 6± 0 0 2 0 ) % ,与之相比 ,病人外周血中IL - 4、IFN -γ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人 (P <0 0 5 )。结论 :鼻息肉患者鼻粘膜局部免疫异常 ,Th细胞因子分泌优势发生改变 ,造成鼻腔粘膜“微环境”改变 ,可能与鼻息肉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T淋巴细胞 干扰索Ⅱ型 白细胞介素4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内窥镜选择性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合新 徐睿 +6 位作者 许庚 史剑波 文卫平 柴丽萍 张湘民 王涛 杨钦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0-452,共3页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选择性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的意义及手术方法。方法:根据不同的手术目的对204例需要行鼻中隔手术的病人,经鼻内窥镜实施选择性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结果:采用该技术对单纯性鼻中隔偏曲患者手术临床治愈率100%,其手术...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选择性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的意义及手术方法。方法:根据不同的手术目的对204例需要行鼻中隔手术的病人,经鼻内窥镜实施选择性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结果:采用该技术对单纯性鼻中隔偏曲患者手术临床治愈率100%,其手术有效治愈头痛、鼻阻及鼻出血等鼻中隔偏曲临床症状,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未出现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有2例形成鼻中隔血肿,经放置引流管处理后治愈。对于解除高位鼻中隔偏曲解剖异常引发的鼻窦炎,手术后效果良好。取鼻中隔软骨做为修补材料手术效果满意。结论:经鼻内镜选择性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目的性强、方法灵活、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选择性 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