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腹膜转移临床病理分析76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泽宇 詹文华 +1 位作者 何裕隆 汪建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9期2241-2243,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腹膜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并评估手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我科1994-09/2003-09收治胃癌腹膜转移76例,对其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中下1/3胃癌和瘤体直径≥5 cm的胃癌易发生腹膜转移,分别占67.1%和82.9%... 目的:探讨胃癌腹膜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并评估手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我科1994-09/2003-09收治胃癌腹膜转移76例,对其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中下1/3胃癌和瘤体直径≥5 cm的胃癌易发生腹膜转移,分别占67.1%和82.9%;以低分化癌(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低分化黏液癌)多见,占81.6%.术中探查发现腹水31例(40.8%),浆膜侵犯75例(其中Se 26例,Si 49 例),高达98.7%.行手术切除58例术后病理资料表明, 发生腹膜转移者大多数属T3和T4期,共55例(94.8%).手术总切除率为76.3%.术中探查无腹水者手术切除率为86.6% (39/45),明显高于有腹水者60.6%(19/31,P<0.05).P1 和P2的手术切除率显著高于P3(P<0.001).生存分析表明手术切除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未切除者(P<0.05). 结论:胃癌腹膜转移与肿瘤部位、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浆膜侵犯密切相关.P3和合并腹水者手术切除率明显降低.手术切除可以明显延长胃癌腹膜转移术后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膜转移 腹水 手术切除率 临床病理分析 术中探查 临床病理特点 结论 情况 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COX-2和Ki-67及MVD表达与肝转移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玉明 韩方海 詹文华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研究COX-2、Ki-67和微血管密度(MVD)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探讨影响大肠癌肝转移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大肠癌肝转移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取56例无肝转移病例作对照。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肠癌标本中COX-2... 目的:研究COX-2、Ki-67和微血管密度(MVD)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探讨影响大肠癌肝转移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大肠癌肝转移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取56例无肝转移病例作对照。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肠癌标本中COX-2、Ki-67的表达和MVD,分析三者之间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影响大肠癌肝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大肠癌COX-2蛋白阳性率为91.1%,Ki-67LI为(44.1±15.0)%,MVD平均为(42.1±9.5)/高倍视野。大肠癌组织中COX-2、Ki-67LI和MVD相互之间具有极强的相关性,并且三者都与肿瘤的Duke分期和肝转移密切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Duke分期、浸润深度、腹水、COX-2表达和MVD是大肠癌肝转移最重要的5个影响因素。结论:Duke分期、浸润深度、腹水、COX-2表达和MVD是大肠癌肝转移的5个独立影响因素,常规检测临床和生化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大肠癌肝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肝转移 危险因素 COX-2 KI-67 M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结微转移检测对判断胃癌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泽宇 彭林 +1 位作者 赵刚 詹文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151-4153,共3页
目的:分析淋巴结微转移对胃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0例胃癌共850枚淋巴结采用CK-20mRNART-PCR扩增检测微转移。结果:14例(46.7%)患者共77枚(12.5%)淋巴结检出微转移。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淋巴结微转移阳性患者半数生存期为(18.00&... 目的:分析淋巴结微转移对胃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0例胃癌共850枚淋巴结采用CK-20mRNART-PCR扩增检测微转移。结果:14例(46.7%)患者共77枚(12.5%)淋巴结检出微转移。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淋巴结微转移阳性患者半数生存期为(18.00±7.48)个月(95%置信区间:3.33~32.67个月),明显短于淋巴结微转移阴性者的(22.86±3.17)个月(95%置信区间:16.64~29.08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淋巴结微转移阳性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结微转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支持方法在胃癌病人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35
4
作者 赵晓雷 彭俊生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7年第1期32-34,3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法在胃癌术后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胃癌根治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三组,分别进行肠外营养支持(PN组)、肠内营养支持(EN组)和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支持(PN-EN组)。观察在治疗过程中三组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法在胃癌术后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胃癌根治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三组,分别进行肠外营养支持(PN组)、肠内营养支持(EN组)和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支持(PN-EN组)。观察在治疗过程中三组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肝功能、血糖及营养评定等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肝功能、血糖无明显差异;EN组病人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PN组和PN-EN组(P<0.05)。各组术后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和转铁蛋白在营养支持后均明显升高(P<0.05),负氮平衡均得到有效纠正。结论:三种营养支持方法均能明显改善胃癌术后病人机体营养状况,肠外联合肠内营养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淋巴结微转移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7
5
作者 吴泽宇 李靖华 +3 位作者 詹文华 何裕隆 彭俊生 蔡世荣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9-300,共2页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探讨其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方法对30例胃癌共850枚淋巴结采用CK-20mRNA RT-PCR扩增检测微转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该30例胃癌组织中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70%的胃癌组织...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探讨其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方法对30例胃癌共850枚淋巴结采用CK-20mRNA RT-PCR扩增检测微转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该30例胃癌组织中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70%的胃癌组织MMP-2表达阳性;MMP-2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但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直径、Lauren分型及淋巴管侵犯无明显相关(P〉0.05);14例77枚淋巴结检出微转移;85.7%检测出淋巴结微转移的癌组织MMP-2表达阳性,高于未检测出淋巴结微转移的癌组织的56.3%。结论MMP-2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MMP-2表达阳性可能参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淋巴结 转移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原文传递
淋巴结微转移检测对胃癌病理分期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吴泽宇 詹文华 +5 位作者 李靖华 何裕隆 汪建平 兰平 彭俊生 蔡世荣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目的分析淋巴结微转移对胃癌pN分期的影响。方法采用CK-20m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2003年12月至2004年4月间行手术切除的30例胃癌患者共计850枚淋巴结扩增检测微转移。结果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淋巴结转移检出率为27.1%(2... 目的分析淋巴结微转移对胃癌pN分期的影响。方法采用CK-20m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2003年12月至2004年4月间行手术切除的30例胃癌患者共计850枚淋巴结扩增检测微转移。结果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淋巴结转移检出率为27.1%(233/850),而RT-PCR法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则为36.5%(310/850);两种方法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枚淋巴结检出有微转移(12.5%,77/617)。有7例(23.3%)患者的肿瘤TNM分期提高,分别为ⅠB→Ⅱ、ⅠB→ⅢA、Ⅱ→ⅢA、ⅢA→ⅢB、ⅢA→Ⅳ各1例,ⅢB→Ⅳ2例。结论RT-PCR法可以显著提高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有助于更准确地进行临床病理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结微转移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肿瘤分期
原文传递
胃癌组织中MMP-2和E—cadherin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吴泽宇 李靖华 +3 位作者 詹文华 何裕隆 彭俊生 蔡世荣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E-钙黏附素(E-cadherin)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对我科2003年12月至2004年4月30例胃癌手术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胃癌组织中MMP-2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E-钙黏附素(E-cadherin)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对我科2003年12月至2004年4月30例胃癌手术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胃癌组织中MMP-2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70%(21/30)的胃癌组织中MMP-2表达阳性。MMP-2表达阳性与浸润深度(P=0.022)、淋巴结转移(P=0.030)和肿瘤分化程度(P=0.043)密切相关,但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和直径、Lauren分型及淋巴管侵袭无关(P〉0.05)。46.7%(14/30)的胃癌组织中E-cadherin表达阴性。E-cadherin表达阴性与Lauren分型(P=0.026)、肿瘤分化程度(P=0.011)、淋巴结转移(P=0.038)和淋巴管侵袭(P:0.001)密切相关。结论胃癌组织中MMP-2表达上调和E-cadherin表达下移可能参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2 E-钙黏附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