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3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山大学开设生命伦理学课程的调研、分析与探讨
1
作者 郑凌伶 贺竹梅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2年第3期8-11,I0001-I0003,共7页
生命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伴随产生了一系列生命伦理问题。高校开设生命伦理学相关课程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进行相关课程建设,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本文对中山大学修读生命伦理学课程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及数据分... 生命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伴随产生了一系列生命伦理问题。高校开设生命伦理学相关课程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进行相关课程建设,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本文对中山大学修读生命伦理学课程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及数据分析,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并比较了本科生、研究生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学生们对于新兴的生物技术及生命伦理问题的关注度较高,但缺乏有效的专业科技信息获取途径;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及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修读生命伦理学课程后普遍增强了科技伦理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伦理 科技伦理 教学研究 调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生科,智启未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专辑简介
2
作者 贺雄雷 林浩然 何建国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93-1496,共4页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历史源远流长,前身是成立于1924年的国立中山大学生物学系,当时是中国高校五大生物学系之一.费鸿年教授是中山大学生物学系创始人,其所著《动物生态学纲要》和《鲶鱼呼吸生理之研究》分别是中国...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历史源远流长,前身是成立于1924年的国立中山大学生物学系,当时是中国高校五大生物学系之一.费鸿年教授是中山大学生物学系创始人,其所著《动物生态学纲要》和《鲶鱼呼吸生理之研究》分别是中国生态学的第一本专著和中国鱼类生理学的第一篇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大学 动物生态学 生物学系 呼吸生理 鱼类生理学 生命科学学院 费鸿年
原文传递
中山大学“生物学野外实习”课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20
3
作者 项辉 廖文波 +2 位作者 陆勇军 余世孝 张雁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5年第1期36-40,共5页
"生物学野外实习"是生命科学学院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为满足每年近三百人规模的学生实习,学院大力建设了黑石顶、大亚湾和珠海三个实习基地,并且根据三地的区域特点安排实习内容,较好完成了生物学野外实习课程的实施,近年更... "生物学野外实习"是生命科学学院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为满足每年近三百人规模的学生实习,学院大力建设了黑石顶、大亚湾和珠海三个实习基地,并且根据三地的区域特点安排实习内容,较好完成了生物学野外实习课程的实施,近年更是加强了此课程的国际交流。作者也客观反映了本课程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提高实习效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 实践教学 黑石顶基地 大亚湾基地 珠海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大学生态学本科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探索 被引量:9
4
作者 辛国荣 胡文武 +1 位作者 余世孝 陆勇军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4年第1期38-42,共5页
生态学专业的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要以社会需要、学生能力发展和学科优势为导向,根据学校自身现状和优势,明确本专业的培养需求,进而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近年来,中山大学生态学专业依托区域自然资源和学科的科研与教学条件优势,着力于... 生态学专业的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要以社会需要、学生能力发展和学科优势为导向,根据学校自身现状和优势,明确本专业的培养需求,进而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近年来,中山大学生态学专业依托区域自然资源和学科的科研与教学条件优势,着力于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验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全面的生态学专业本科生,专业课程建设则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优势学科发展和实际应用出发,加强特色课程、实验和野外实习课程、跨学科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同时配以教学方式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本科 专业建设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本科生生命科学研讨课教学设计--以“癌症细胞中circRNA功能及其表达与分析”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文涛 张雁 陈月琴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年第3期3-7,I0001,I0002,共7页
RNA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在本科生中开展与RNA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癌症细胞中circRNA功能及其表达与分析”这一生物学前沿发现为例探讨生命科学研讨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授课过程中,教师设置circRNA研讨... RNA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在本科生中开展与RNA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癌症细胞中circRNA功能及其表达与分析”这一生物学前沿发现为例探讨生命科学研讨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授课过程中,教师设置circRNA研讨主题和方向,学生参与研讨并结合实践,加深理解circRNA的功能。同时,课程以circRNA在癌症细胞中表达的开放性结果,鼓励学生紧跟前沿研究,激发学生对未知结果的探索欲,并通过文献阅读与课堂自由讨论增强了学生的思辨力。该教学实践引导了学生对非编码RNA功能的理解和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及探索性学习的能力。该课程的设计研究也揭示本科教学改革需不断根据学科发展前沿及学生的需求更新教学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RNA 本科生教育 实时定量PCR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大学东校区野生草地植被群落多样性研究
6
作者 姜景鹤 贾戌禹 臧作鹏 《价值工程》 2018年第22期288-290,共3页
为了调查和实践物种多样性以及种群优势度等生态学特征,我们在中山大学东校区利用样方法对一块野生草地植被进行了统计和研究。调查样地面积为49m2,我们所记录的全部植物有31种,29属,25科。为了对群落种类组成进行多样性数量分析,我们... 为了调查和实践物种多样性以及种群优势度等生态学特征,我们在中山大学东校区利用样方法对一块野生草地植被进行了统计和研究。调查样地面积为49m2,我们所记录的全部植物有31种,29属,25科。为了对群落种类组成进行多样性数量分析,我们采用物种丰度,群落均匀度指数(E),物种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H),生态优势度Simpson指数(D)来分析样方草地中各物种在自然群落中的一般结构、组成及其特点。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菊科构成了样方内野生植物区系的主要成分,优势现象明显。画眉草,鸡矢藤和三叶草占据着较高的地位,它们为该群落贡献出了最大的作用。东校区野生草地植物物种多样性较高,并且有较稳定的群落结构,已初步具有生态稳定性且能够发挥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杂草 中山大学东校区 多样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期实验技能课整合毕业设计促进生命科学本科培养的改革初探
7
作者 黄燕 黄军就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7年第1期49-53,共5页
生命科学是实践性学科。为了提高本科培养质量,促进科研发展,以适应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需求,本改革以小学期实验技能课为起点,挖掘一批对科研感兴趣的本科人才,进一步整合毕业设计,使本科生提早进入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文献阅读、实验计... 生命科学是实践性学科。为了提高本科培养质量,促进科研发展,以适应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需求,本改革以小学期实验技能课为起点,挖掘一批对科研感兴趣的本科人才,进一步整合毕业设计,使本科生提早进入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文献阅读、实验计划和项目实施中,促进本科人才的系统培养。同时科研项目得到加速孵化,实现人才激励和教学科研双赢。经笔者4年实践,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为教学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期 实验技能课 毕业设计 科研 人才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实验课教学体系初探——以墨尔本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院开设的前沿分子生物学技术课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高子钧 张雁 陈敏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6年第4期49-55,共7页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生物科学技术实验课教学体系相对完善,独具特色。学生通过课程中探究性综合实验进行技术学习,严格进行实验记录,注重实验预习;教师通过精准课堂教学和课后深度辅导,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及对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本...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生物科学技术实验课教学体系相对完善,独具特色。学生通过课程中探究性综合实验进行技术学习,严格进行实验记录,注重实验预习;教师通过精准课堂教学和课后深度辅导,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及对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本文将对其教学体系及其特点、课程具体安排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介绍,略述其诸多可借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科学 实验课教学 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I+1”教学理论培养生命科学类本科生创新性和跨学科思维 被引量:1
9
作者 甘滔 张潇潇 +3 位作者 周艳超 齐进焕 严思睿 刘秋云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1年第1期7-12,共6页
在建设"双一流"高等院校的形势下,高等教育必须面向学术创新,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促进国家、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因此,培养创造性思维成为高等院校本科生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如何有效培养本科生的创新性思维一直是高等教... 在建设"双一流"高等院校的形势下,高等教育必须面向学术创新,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促进国家、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因此,培养创造性思维成为高等院校本科生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如何有效培养本科生的创新性思维一直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难题。由美国教育学家克拉申提出的"I+1"教学理论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获得可理解的信息输入,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在本研究中,我们尝试将"I+1"理论与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相结合,通过为生命科学类本科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平台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促进其创新性和跨学科思维的塑造,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他们进一步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本科生教学 “I+1”教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的沿革——以标本的采集、研究和共享服务为视角
10
作者 张兵兰 蔡浩然 +4 位作者 陈振耀 梁铬球 李鸣光 廖文波 庞虹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55-1564,共10页
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the Museum of Biology,Sun Yat-sen University)由植物标本馆、昆虫标本馆、动物标本馆及化石标本馆4个专业馆组成,以中山大学南校园马文辉堂为馆址,于2000年11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并同时对社会开放,2013年成为首家... 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the Museum of Biology,Sun Yat-sen University)由植物标本馆、昆虫标本馆、动物标本馆及化石标本馆4个专业馆组成,以中山大学南校园马文辉堂为馆址,于2000年11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并同时对社会开放,2013年成为首家纯高校属性的国家二级博物馆(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社会开放 植物标本馆 中山大学 共享服务 博物馆
原文传递
面向新生“大学生物实验”教学中的SCOPE课程美育
11
作者 张雁 卢丹琪 夏军红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年第1期8-12,I0003,共6页
课程美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通过构筑美育与专业课程的融汇体系,实现以美育人、以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培根铸魂。本文介绍了中山大学面向本科新生的公共平台课程“大学生物实验”教学中的SCOPE课程美育方式。这种方式旨在突出美育在... 课程美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通过构筑美育与专业课程的融汇体系,实现以美育人、以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培根铸魂。本文介绍了中山大学面向本科新生的公共平台课程“大学生物实验”教学中的SCOPE课程美育方式。这种方式旨在突出美育在整体人格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阐述生物美育对提高高校新生的审美能力,帮助新生深刻理解生命、欣赏生命并爱护生命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课程美育 大学生物实验 本科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大学植物生物学研究:历史、传承与发展
12
作者 刘俊 李陈龙 +4 位作者 张玉婵 李剑峰 肖仕 陈月琴 姚楠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06-1517,共12页
中山大学在植物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包括对植物种子发育和保存、植物逆境生物学以及水稻产量和品质的相关研究.早在建校初期,丁颖院士和罗宗洛院士先后加入中山大学开展研究.丁颖院士对稻作的相关研究为发展华南粮食产... 中山大学在植物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包括对植物种子发育和保存、植物逆境生物学以及水稻产量和品质的相关研究.早在建校初期,丁颖院士和罗宗洛院士先后加入中山大学开展研究.丁颖院士对稻作的相关研究为发展华南粮食产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罗宗洛院士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植物生理实验室,开创了中山大学植物生理研究的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校初期 中山大学 植物生物学 植物生理 粮食产业 传承与发展 罗宗洛 植物种子
原文传递
中山大学基因编辑学科发展
13
作者 黎镇祥 周依潼 +1 位作者 黄军就 李剑峰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34-1548,共15页
DNA序列变异是决定许多人类疾病发生发展和农作物优良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基因编辑是指利用位点特异性核酸酶(site-specific nuclease,SSN)在基因组特定位点引入序列变异,从而实现基因功能操控、人类疾病治疗和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的目的.... DNA序列变异是决定许多人类疾病发生发展和农作物优良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基因编辑是指利用位点特异性核酸酶(site-specific nuclease,SSN)在基因组特定位点引入序列变异,从而实现基因功能操控、人类疾病治疗和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的目的.常用的SSN包括锌指蛋白核酸酶(zinc-finger nuclease,ZFN)、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蛋白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TALEN)和CRISPR/Cas(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CRISPR-associated)技术[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 分子设计育种 锌指蛋白 人类疾病 遗传基础
原文传递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在本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4
作者 张楚英 孙彩云 +2 位作者 许佳玲 陈笑霞 张雁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57,共6页
基于科教融合的教学理念,在本科生课程“生物科学综合实验”细胞培养单元中融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进行不同细胞、不同培养条件设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细胞形态,进一步分析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细胞的变化。该实验教学改革不仅可以充分... 基于科教融合的教学理念,在本科生课程“生物科学综合实验”细胞培养单元中融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进行不同细胞、不同培养条件设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细胞形态,进一步分析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细胞的变化。该实验教学改革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创新思维能力,还能拓宽学生科研视野,为开展课题研究提供更广泛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科教融合 生物科学 综合实验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生物技术:用基因重塑世界课程建设
15
作者 苏应娟 李彦玲 +1 位作者 王桢 王艇 《高教学刊》 2025年第2期52-55,60,共5页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生活发生巨大改变,当前,生物技术已然成为促进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现代生物技术:用基因重塑世界作为中山大学全校核心通识课程,以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概念和原理为基础,注重通过基因重塑世界的重...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生活发生巨大改变,当前,生物技术已然成为促进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现代生物技术:用基因重塑世界作为中山大学全校核心通识课程,以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概念和原理为基础,注重通过基因重塑世界的重要实例,展示现代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该文从课程目标与意义、课程内容、教学形式、课程思政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该课程建设进行总结,为扩展学生视野,更好地培养综合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生物技术 课程建设 教学探索 课程设计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研究生学风建设的思考
16
作者 陈旭凌 刘徐兵 梁琰 《高教学刊》 2025年第S2期92-95,共4页
现阶段我国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规模逐年扩大,研究生教育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步。然而,目前还存在高校党建和研究生学风建设工作较为脱离、研究生党员在学风建设工作中的模范作用不足、教师党员在学风建设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不强和党支部在促... 现阶段我国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规模逐年扩大,研究生教育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步。然而,目前还存在高校党建和研究生学风建设工作较为脱离、研究生党员在学风建设工作中的模范作用不足、教师党员在学风建设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不强和党支部在促进学风建设工作中模式单一等问题,导致高校党建在研究生学风建设中并未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各高校应结合自身情况,学校党委全面部署推进,坚持思想铸魂;研究生党支部加强模范作用,树立优秀典型;教师党支部发挥育人作用,强化规范意识;依托支部活动,搭建学风建设平台;深化宣传教育,营造优良学术氛围等措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研究生学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党建 学风建设 人才培养 研究生 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区人工湖泊PFU原生动物群落群集过程及其对水质差异的指示作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陈廷 黄建荣 +5 位作者 陈晟平 邱文智 林铁豪 郑则俊 温少明 徐润林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10-314,共5页
应用PFU法 (GB/T12 990 91)对广州市区主要湖泊———流花湖、荔湾湖和麓湖的原生动物群落与水质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用PFU法所测定和计算的原生动物群集的种类数、植鞭虫指数、群集参数 (Seq、G、T90 % )、群落多样性指数d和群落污染... 应用PFU法 (GB/T12 990 91)对广州市区主要湖泊———流花湖、荔湾湖和麓湖的原生动物群落与水质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用PFU法所测定和计算的原生动物群集的种类数、植鞭虫指数、群集参数 (Seq、G、T90 % )、群落多样性指数d和群落污染值 (CPV )等都能较好地指示 3个人工湖泊水质的差异 ,水质由优到劣的排列顺序为麓湖 >荔湾湖>流花湖 .流花湖、荔湾湖和麓湖目前虽仍处于富营养状态 ,但清污截流等对城市湖泊污染的综合治理措施可以减少湖泊外部营养物负荷及沉积物内负荷 ,降低水体的营养盐含量 ,有助于原生动物群落的恢复 .图 3表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湖泊 原生动物 PFU法 水质 群落 广州市 营养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赤潮有毒甲藻链状-塔马亚历山大藻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35
18
作者 陈月琴 屈良鹄 +2 位作者 曾陇梅 齐雨藻 郑磊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06-112,共7页
以核糖体rDNAITS为分子指标,采用RFLP及序列分析方法对南海海域Alexandriumcatenella和Alexandriumtamarense进行分析和鉴定,并通过与日本海域不同海区A.tenella和A.tamarense的比较,得出A.catenella或A.tamarense的不同地理株的... 以核糖体rDNAITS为分子指标,采用RFLP及序列分析方法对南海海域Alexandriumcatenella和Alexandriumtamarense进行分析和鉴定,并通过与日本海域不同海区A.tenella和A.tamarense的比较,得出A.catenella或A.tamarense的不同地理株的种内个体间ITS区序列非常相似,而种间序列则有显著差异,表明了ITS区用于不同海区A.catenella和A.tamarense种间鉴定是一个较稳定的指标.可看出,ITS区的研究从一个新的角度为海洋微藻种的界定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红潮 有毒甲藻 分子鉴定 微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广州市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与梯度分异 被引量:45
19
作者 郭泺 夏北成 +1 位作者 刘蔚秋 江学顶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71-1676,共6页
以广州市为研究对象,利用1985、1990、1995、2000和2004五期遥感影像,研究了广州市20年来景观空间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广州市1985~2004年间景观格局变化明显,斑块数和斑块密度增加,斑块的形状更加不规则,景观结构更加... 以广州市为研究对象,利用1985、1990、1995、2000和2004五期遥感影像,研究了广州市20年来景观空间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广州市1985~2004年间景观格局变化明显,斑块数和斑块密度增加,斑块的形状更加不规则,景观结构更加复杂,景观各指数的动态变化反映了景观格局明显分异变化的特征,但变化速率、强度和发展态势在全市和不同行政区表现出梯度变化特征.番禺区受城市化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主要发生在1990年以后,花都区的重要城市化过程主要发生在1985~1995年间,但整体受干扰程度和幅度相对小.增城和从化的景观组分变化主要发生在1990~2000年间,城区受城市化过程影响表现出的趋势和整个研究区最相似,表现为受城市化干扰程度大、城市化过程时间长、开始时间早等特点,表明不同分区的景观格局呈现出不同的时空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时空变化 梯度分异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能源供需结构问题及趋势预测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钟晓青 纪秀江 +2 位作者 朱海燕 易霞俊 任舫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0-623,共4页
针对广州市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需求与供给的紧张局面,分析了广州市能源供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运用部门分析法、时间序列法对广州市2005~2010年的能源需求进行预测,得出了2010年能源总需求的预测值为4534.7×100t标准煤,能源... 针对广州市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需求与供给的紧张局面,分析了广州市能源供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运用部门分析法、时间序列法对广州市2005~2010年的能源需求进行预测,得出了2010年能源总需求的预测值为4534.7×100t标准煤,能源供需差额为4500×100t标准煤.根据实证分析,结合全国和广东省能源供应和消费的大环境,认为广州市未来的能源发展战略应该包括以下要点:①立足于国家的整体能源发展规划即依靠“西电东送”、三峡的并网水电、核电和新能源;②停止建立或扩充目前污染较重、能耗物耗较高且布局在广州夏季上风方向上的黄埔火力发电厂;③不应该完全依靠广东的贫困山区的煤炭和小水电但可以充分发挥其资源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能源需求 能源供给 能源结构 发展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