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nSOD 9Ala/Val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迟东升 凌文华 +6 位作者 马静 夏敏 候孟君 王庆 朱惠莲 唐志红 余小平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78-1080,共3页
目的探讨锰超氧化物歧化酶9 Ala/Val(MnSOD9 Ala/Val)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浓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262例冠心... 目的探讨锰超氧化物歧化酶9 Ala/Val(MnSOD9 Ala/Val)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浓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262例冠心病患者和100例对照组的MnSOD9 Ala/Val基因多态性的基因型,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浆T-SOD、MnSOD活性以及MDA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患者的血浆T-SOD和MnSOD活性[(23.61±16.51)U/ml与(44.01±22.68)U/ml,P<0.001和(21.56±13.11)U/ml与(28.79±8.65)U/ml,P<0.001]明显降低,MDA浓度显著增高[(2.47±0.73),(2.15±0.55)nmol/ml,P<0.01];冠心病患者的MnSOD 9 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64.2%与43.0%,P=0.001和80.0%与67.0%,P=0.014);MnSODAA基因型的MnSOD活牲较VV基因型明显降低[(22.87±13.47)与(32.04±9.19)U/ml,P<0.01)];MnSOD与MDA负相关(r=-0.15,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浆T-SOD和MnSOD活性明显降低,MDA浓度显著增高;MnSOD 9 Ala/Val基因多态性AA基因型的血浆MnSOD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基础代谢率与人体组成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彩霞 蒋卓勤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4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通过对儿童基础代谢率与人体组成关系的研究,为临床基础代谢率的应用提供资料。方法对114名儿童进行基础代谢能量消耗和人体组成(脂肪组织和去脂组织)测定,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肥胖组儿童高于非肥胖组儿童,两者... 目的通过对儿童基础代谢率与人体组成关系的研究,为临床基础代谢率的应用提供资料。方法对114名儿童进行基础代谢能量消耗和人体组成(脂肪组织和去脂组织)测定,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肥胖组儿童高于非肥胖组儿童,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用去脂组织(FFM)和脂肪组织(FM)校正后,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男、女儿童间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基础代谢率与FFM呈显著正相关(r=0.895,P<0.001),FFM可解释基础代谢率变化的80%,是影响基础代谢率的主要因素,性别和FM分别可解释其2.4%和2.7%。用去脂组织、脂肪组织和性别预测基础代谢能量消耗的回归方程:基础代谢率kJ/h=100.984+3.243×去脂组织+15.333×性别+1.533×脂肪组织(性别:男童为1,女童为0)。结论用FFM和FM对基础代谢率校正以后,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量肥胖儿童与非肥胖儿童无显著性差异。FFM是影响儿童基础代谢率的主要因素,FM对基础代谢率也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基础代谢率 人体组成 肥胖 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期妇女多不饱和脂肪酸营养状况及其动态变化
3
作者 钱兴国 苏宜香 +3 位作者 张晓坤 陈超刚 郭爱卿 黄诗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0期6656-6658,共3页
目的:国内外少见有关孕妇、乳母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fattyacids,PUFA)摄入水平及血中PUFA水平的动态变化报道,为了解围生期妇女PUFA摄入情况并追踪观察母婴PUFA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产检门诊孕妇146名,在孕(22±2)周,孕... 目的:国内外少见有关孕妇、乳母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fattyacids,PUFA)摄入水平及血中PUFA水平的动态变化报道,为了解围生期妇女PUFA摄入情况并追踪观察母婴PUFA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产检门诊孕妇146名,在孕(22±2)周,孕(38±2)周,产后(13±2)周分3次进行3d24h回顾法膳食调查。同时随机抽取48名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孕(22±2)周,孕(38±2)周,产后(13±2)周及其婴儿出生时血浆、红细胞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水平。结果:孕期、哺乳期妇女人均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acid,A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aicd,DHA)摄入量分别为(268.71±102.3)mg/d和(103.17±51.43)mg/d。母体产后3个月时血浆α-亚麻酸(α-linolenicacid,ALA)、亚油酸(lenoleicacid,LA)、AA和DHA水平分别为(370.64±162.76),(25.58±9.17),(132.09±44.58)和(39.46±16.81)mg/L均显著性低于孕38周水平,分别为(872.20±208.20),(49.67±19.49),(175.24±55.64)和(68.32±19.95)mg/L(P<0.05),红细胞中脂肪酸也有相似的变化。母体产后3个月时血浆、红细胞LA,ALA和DHA水平也显著性低于孕22周水平(P<0.05)。脐血浆、红细胞中LA,ALA水平均显著低于母孕38周水平(P<0.05),而AA,DHA水平与母孕38周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浆 产后 红细胞 妇女 AA ALA DHA 水平 显著性 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储存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
4
作者 韩平华 王庆 +1 位作者 马文军 凌文华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2005年第6期361-363,共3页
目的:观察储铁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AS)危险因素的关系,探讨铁参与AS发生和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59例AS患者和60例体检健康者,测定机体储存铁水平方面的指标,如血清铁蛋白、血清铁,测定与AS有关的一些指标,如C-反应蛋白、超氧化物歧... 目的:观察储铁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AS)危险因素的关系,探讨铁参与AS发生和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59例AS患者和60例体检健康者,测定机体储存铁水平方面的指标,如血清铁蛋白、血清铁,测定与AS有关的一些指标,如C-反应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抗氧化能力等.结果:AS组的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为(217.02±136.65)ng/ml对(117.75±47.89)ng/ml.血清铁蛋白水平与舒张压及收缩压呈正相关(γ=0.357,0.344).AS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AS患者体内有较高的铁储存,血清铁蛋白水平可作为AS的一个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蛋白 C-反应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烯脂肪酸对海马神经元细胞脂肪酸构成和生长的作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超刚 苏宜香 +2 位作者 谭炳炎 冯翔 闻剑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目的 : 观察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 (AA)和 /或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对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脂肪酸构成和生长发育的作用。方法 : 采用无血清培养液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 ,实验组分别在对照组的无血清培养液中添加 4μ... 目的 : 观察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 (AA)和 /或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对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脂肪酸构成和生长发育的作用。方法 : 采用无血清培养液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 ,实验组分别在对照组的无血清培养液中添加 4μmol/L AA、4μ mol/L DHA或总浓度为 4μmol/L、比例为 1∶ 2~ 1 6∶ 1的 AA和 DHA。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神经元中脂肪酸的构成 ,NSE染色鉴定神经元并利用图像分析技术 ,测量神经元胞体大小和突起长度。结果 : 当培养液中 AA和 DHA总浓度为 4μmol/L、比例为 1∶ 2~ 1 6∶ 1 ,海马神经元中 AA百分含量、AA/DHA比值与培养液中 AA和 DHA比例均呈正相关 ;当培养液中 AA和 DHA总浓度为4μmol/L,比例为 2∶ 1或 4∶ 1时 ,海马神经元的胞体面积、最大长径、最大短径和平均突起长度均显著高于单一添加 4μ mol/L AA、4μmol/L DHA、对照组以及其余各比例组。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烯脂肪酸 神经元 花生四烯酸 二十二碳六烯酸 海马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春期女性节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4
6
作者 冯翔 郑琳 +2 位作者 肖新才 苏宜香 罗晓林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4年第4期85-86,共2页
目的 :了解青春期女性节食行为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为对青春期女性进行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 6 85名 8~ 2 1岁青春期女性进行节食行为调查。结果 :青春期前、中、后期女性中发生节食的比例分别为 4 .9%、... 目的 :了解青春期女性节食行为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为对青春期女性进行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 6 85名 8~ 2 1岁青春期女性进行节食行为调查。结果 :青春期前、中、后期女性中发生节食的比例分别为 4 .9%、2 2 .6 %和 2 8.9% ,各年龄段发生节食的比例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调查还发现 ,节食与非节食的青春期女性对自身体形的认识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部分青春期女性存在节食行为 ,应制定有效的营养教育措施 ,培养青春期女性健康的饮食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 女性 节食行为 影响因素 调查 减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性肥胖儿童能量代谢的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彩霞 蒋卓勤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7-361,共5页
目的 : 通过对单纯性肥胖儿童的能量代谢研究 ,了解肥胖状态下儿童能量代谢的变化 ,为进一步研究儿童肥胖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 对筛选出来的 54名肥胖儿童和 60名正常体重儿童进行基础代谢、休息代谢、标准化骑车试... 目的 : 通过对单纯性肥胖儿童的能量代谢研究 ,了解肥胖状态下儿童能量代谢的变化 ,为进一步研究儿童肥胖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 对筛选出来的 54名肥胖儿童和 60名正常体重儿童进行基础代谢、休息代谢、标准化骑车试验以及能量摄入量和全日总能量消耗的测定。结果 : 基础代谢、休息代谢和标准化骑车试验能量消耗以 k J/ h表示 ,肥胖组儿童显著高于非肥胖组 (P<0 .0 5)。肥胖组儿童的全日能量摄入量、全日总能量消耗量均显著高于非肥胖组儿童 ,(P<0 .0 5)。肥胖组儿童中体力活动时间和重体力活动时间显著低于非肥胖组儿童 (P<0 .0 5) ,而轻体力活动时间和睡眠时间显著高于非肥胖组儿童 (P<0 .0 5)。基础代谢与去脂组织(FFM)呈显著正相关 ,用 FFM校正以后 ,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肥胖组儿童仍然高于非肥胖组儿童。结论 : 本研究观察的肥胖儿童并不存在能量代谢方面的缺陷使其发生肥胖的易感性增高。儿童肥胖 ,可能与其进食过多 ,加之每日运动量不足以及从事中体力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 儿童 能量代谢 发病机制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脂肪酸构成比对小鼠血脂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郭艳 苏宜香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以小鼠饲料正常脂肪摄入量7.84%为基础,比较不同脂肪酸构成比对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以小鼠正常饲料脂肪及脂肪酸构成为对照,分别设S/M/P比值为1∶1.7∶1.2和1∶1∶1的饲料,其中n-6/n-3比值在1~10∶1各设计4组,共10组, 喂小... 目的:以小鼠饲料正常脂肪摄入量7.84%为基础,比较不同脂肪酸构成比对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以小鼠正常饲料脂肪及脂肪酸构成为对照,分别设S/M/P比值为1∶1.7∶1.2和1∶1∶1的饲料,其中n-6/n-3比值在1~10∶1各设计4组,共10组, 喂小鼠10 w,测定血脂水平。结果: S/M/P为1∶1.7∶1.2, n-6/n-3在1~5∶1时TC和TC/HDL-C水平显著低于8∶1和10∶1组(P<0.05); S/M/P为1∶1∶1,n-6/n-3为1∶1时的TC和LDL-C水平显著低于其余各比值组(P<0.05);当n-6/n-3为10∶1时,S/M/P为1∶1.7∶1.2的TC、LDL-C、HDL-C以及TC/HDL-C和LDL-C/HDL-C水平均显著低于1∶1∶2组(P<0.05),S/M/P为1∶1∶2的LDL-C和TC/HDL-C水平显著低于1∶1∶1组(P<0.05)。结论: S/M/P现状1∶1.7∶1.2时,n-6/n-3在1~5∶1可维持血脂在较低水平;如脂肪酸构成比为1∶1∶1时,维持较低血脂所需的n-6/n-3为1∶1;在现状膳食n-6/n-3为10∶1时,S/M/P在1∶1.7∶1.2有利于维持低血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构成比 小鼠 血脂 实验研究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性肥胖儿童瘦素、胰岛素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彩霞 蒋卓勤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57-658,共2页
目的 研究单纯性肥胖儿童瘦素、胰岛素及其相关关系。方法 对筛选出来的 54名肥胖儿童和 60名正常体重儿童进行瘦素、胰岛素、C -肽、血糖水平的测定 ,并进行相关关系的研究。结果 肥胖组儿童瘦素、胰岛素、C -肽、血糖水平高于非肥... 目的 研究单纯性肥胖儿童瘦素、胰岛素及其相关关系。方法 对筛选出来的 54名肥胖儿童和 60名正常体重儿童进行瘦素、胰岛素、C -肽、血糖水平的测定 ,并进行相关关系的研究。结果 肥胖组儿童瘦素、胰岛素、C -肽、血糖水平高于非肥胖组儿童 ,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肥胖组儿童低于非肥胖组儿童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瘦素与体质指数、体脂百分比、体脂肪、臀围、胰岛素、C -肽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与血糖、瘦体重、腰臀围比没有相关性。结论 肥胖儿童存在瘦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瘦素与体质指数、胰岛素浓度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儿童 瘦素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春期女生食物选择倾向和节食行为调查 被引量:4
10
作者 冯翔 郑琳 +2 位作者 陈秋莲 肖新才 罗晓林 《中国健康教育》 2004年第11期983-986,共4页
目的 了解青春期女生食物选择倾向和节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为对青春期女生进行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 685名 8~ 2 1岁青春期女生进行食物选择倾向和节食行为调查。结果60 0 %以上女生存在食物好恶 ,影响... 目的 了解青春期女生食物选择倾向和节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为对青春期女生进行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 685名 8~ 2 1岁青春期女生进行食物选择倾向和节食行为调查。结果60 0 %以上女生存在食物好恶 ,影响食物选择倾向的主要因素是食物的味道、营养、外观、家庭饮食习惯、潮流时尚或节食减肥行为等。青春期前、中、后期女生中发生节食的比例分别为 4 9%、 2 2 6%和 2 8 9% ,各年龄组发生节食的比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调查还发现 ,节食与非节食的青春期女生对自身体形认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大多数青春期女生有食物好恶倾向 ,部分女生存在节食行为 ,应制定有效的营养教育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 女生 食物选择倾向 节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脂肪酸构成对小鼠淋巴细胞功能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潘妹霞 苏宜香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21-425,共5页
目的:探讨膳食多不饱和脂肪酸n-6/n-3比值对小鼠T淋巴细胞功能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9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8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S∶M∶P)为1:1.5:3.7和1:1.5:1,n-6/n-3比值分别为1、7.5、15、30,各4组... 目的:探讨膳食多不饱和脂肪酸n-6/n-3比值对小鼠T淋巴细胞功能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9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8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S∶M∶P)为1:1.5:3.7和1:1.5:1,n-6/n-3比值分别为1、7.5、15、30,各4组。基础饲料采用AIN-93G配方,各组饲料的脂肪酸构成以食用油脂调配。饲养12w。测定小鼠T淋巴细胞功能,IL-2和血清丙二醛(MDA)水平。结果:S:M:P为1:1.5∶3.7,n-6/n-3为1时,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IL-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两者显著正相关(r=0.438,P<0.05),n-6/n-3为1、30时,血清MDA水平明显高于n-6/n-3为7.5和15组(P<0.05);S:M:P为1:1.5:1,n-6/n-3为1时,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CD4+/CD8+T细胞比例、IL-2水平明显降低(P<0.05),n-6/n-3为1、30时,血清MDA水平明显高于n-6/n-3为7.5组(P<0.05)。结论:S:M:P为1:1.5:3.7和1:1.5:1,n-6/n-3为1时,T淋巴细胞功能受到抑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IL-2有关;DHA对CD4+/CD8+T细胞比例的抑制作用可能大于ALA;结合脂质过氧化程度来考虑,膳食n-6/n-3为7.5~15范围内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构成 免疫 n—6多不饱和脂肪酸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小鼠血脂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艳 苏宜香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341-1342,共2页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 小鼠 血脂 免疫功能 影响 膳食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海马神经元脂肪酸构成中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功能及其机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超刚 苏宜香 +2 位作者 郑树森 刘晓晖 钱兴国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31期4230-4232,共3页
目的:观察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AA)和/或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脂肪酸构成的影响。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液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实验组分别在对照组的无血清培养液中添加4μmol/LAA,4μmol/LDHA... 目的:观察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AA)和/或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脂肪酸构成的影响。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液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实验组分别在对照组的无血清培养液中添加4μmol/LAA,4μmol/LDHA或总浓度为4μmol/L、比例为1:2~16:1的AA和DHA。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神经元中脂肪酸的构成。结果:培养液中AA和DHA总浓度为4μmol/L、比例为1:2~16:1,海马神经元中AA百分含量、AA/DHA比值与培养液中AA和DHA比例均呈正相关(P均<0.001)。结论:培养液中海马神经元中AA百分含量、AA/DHA比值与培养液中AA和DHA比例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海马神经元 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长链 脑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血卵磷脂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源泡沫细胞胆固醇外流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翔 凌文华 郑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91-494,共4页
以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源泡沫细胞为研究对象 ,观察溶血卵磷脂对泡沫细胞胆固醇外流的影响以及初步探讨其机制。分离正常及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以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负载形成巨噬细胞源泡沫细胞 ,分别以... 以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源泡沫细胞为研究对象 ,观察溶血卵磷脂对泡沫细胞胆固醇外流的影响以及初步探讨其机制。分离正常及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以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负载形成巨噬细胞源泡沫细胞 ,分别以溶血卵磷脂及载脂蛋白AI作为诱导物 ,观察其胆固醇外流情况。结果发现 ,溶血卵磷脂能引起正常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源泡沫细胞胆固醇外流 ,且呈剂量效应关系 ,但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组未见明显胆固醇外流 ;载脂蛋白AI能引起两组胆固醇外流 ,且外流量显著高于溶血卵磷脂。结果提示 ,溶血卵磷脂能促进巨噬细胞源泡沫细胞胆固醇外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卵磷脂 载脂蛋白E 巨噬细胞 胆固醇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与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韩平华 凌文华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2004年第6期347-349,共3页
体内过量的铁储存会促进活性氧的产生而造成组织损伤。实验研究证实铁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就动脉粥样硬化的"铁假说"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铁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氧磷酶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2
16
作者 迟东升 凌文华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5年第2期66-69,74,共5页
对氧磷酶(PON1 )是与高密度脂蛋白结合的Ca2+依赖性酯酶,通过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 LDL)生成和水解ox LDL中的氧化脂质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PON1 基因型决定了PON1 活性变化的 75%,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PON1... 对氧磷酶(PON1 )是与高密度脂蛋白结合的Ca2+依赖性酯酶,通过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 LDL)生成和水解ox LDL中的氧化脂质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PON1 基因型决定了PON1 活性变化的 75%,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PON1 活性下降,基因多态性可能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氧磷酶 多态性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构成对兔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戴军 凌文华 +3 位作者 苏宜香 郑树森 高玲 卓淑雨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 : 探讨防治动脉粥样斑形成的膳食脂肪酸构成 (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并从血脂代谢上阐释其机制。方法 :  3 1只雄性兔分为脂肪酸构成 1∶ 1∶ 1 (I)、1∶ 1 .7∶1 .2 (II)、1∶ 1 .7∶ 2 .3 (III)的高脂组和对照组。... 目的 : 探讨防治动脉粥样斑形成的膳食脂肪酸构成 (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并从血脂代谢上阐释其机制。方法 :  3 1只雄性兔分为脂肪酸构成 1∶ 1∶ 1 (I)、1∶ 1 .7∶1 .2 (II)、1∶ 1 .7∶ 2 .3 (III)的高脂组和对照组。喂养前、喂养第 44d和 77d测空腹血浆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第 77d处死动物 ,测定升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结果 :  (1 ) I、II、III组斑块面积 (mm2 )分别为 4.45±2 .3 8、6.0 9± 2 .73和 3 .90± 1 .68,III组显著低于 II组 (P<0 .0 5 ) ;(2 )喂养第 77d III组兔空腹血浆 TG为 0 .63± 0 .2 5 mmol/L显著低于 I组 1 .0 1± 0 .3 8和 II组 1 .2 4± 1 .1 7(P<0 .0 5 ) ,III组HDL-C/TG为 3 .68± 1 .69mmol/L,显著高于 I、II组的 2 .72± 1 .3 8和 2 .76± 1 .5 3 (P<0 .0 5 ) ,III组血浆 TG77d的累积浓度明显小于 I、II组 (P<0 .0 5 )。结论 :  1∶ 1 .7∶ 2 .3膳食脂肪酸构成能降低血浆 TG和升高 HDL-C/T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脂肪酸构成 血脂 主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类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邹海滨 苏宜香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目的 : 探讨大豆异黄酮类提取物预防骨质疏松症在细胞水平的作用机制。方法 : 以经口给予大鼠大豆异黄酮类提取物后分离的血清作为干预物 ,加入新生 SD大鼠颅骨分离培养的成骨细胞 (OB)中。以噻唑蓝 (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 ;用... 目的 : 探讨大豆异黄酮类提取物预防骨质疏松症在细胞水平的作用机制。方法 : 以经口给予大鼠大豆异黄酮类提取物后分离的血清作为干预物 ,加入新生 SD大鼠颅骨分离培养的成骨细胞 (OB)中。以噻唑蓝 (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 ;用对硝基酚磷酸盐法测定 OB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用放免法测定 OB骨钙素 (BGP)含量 ,以反映 OB的分化状况 ;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 OB分泌细胞因子 IL-6的水平。。结果 : 以大豆异黄酮类提取物灌胃的大鼠血清可使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 MTT吸光值明显增加 ,成骨细胞 ALP活性显著升高 ,成骨细胞BGP分泌显著增加 ,而其对 IL-6的分泌无明显影响。结论 : 大豆异黄酮类提取物可明显促进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 ;对骨吸收似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大豆异黄酮类 细胞增殖 碱性磷酸酶 骨钙素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锌对铅致大鼠记忆障碍的保护机制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琼 许月初 +1 位作者 朱惠莲 蒋卓勤 《卫生毒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09-212,共4页
目的 主要探讨饲料钙、锌干预对脑发育期低水平铅暴露致大鼠仔鼠学习记忆障碍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大鼠孕 14d至仔鼠出生 40d饮 10 0mg L含铅水 ,进食加钙 (1 2 5 % )和加锌 (10 0mg kg)配方饲料组 ,观察仔鼠生长发育情况 ,仔鼠 ... 目的 主要探讨饲料钙、锌干预对脑发育期低水平铅暴露致大鼠仔鼠学习记忆障碍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大鼠孕 14d至仔鼠出生 40d饮 10 0mg L含铅水 ,进食加钙 (1 2 5 % )和加锌 (10 0mg kg)配方饲料组 ,观察仔鼠生长发育情况 ,仔鼠 40d取股动脉血分析全血铅含量 ;取右半侧大脑分析脑铅含量 ;取左侧海马和小脑分析NO含量 ,右侧海马分析蛋白激酶C(PKC)活性。结果 两干预组仔鼠脑铅平均值分别为 3 0 5和 0 62 μg g ,明显低于进食普通配方饲料组 ,而加钙组血铅平均值为 0 2 9μmol L,明显低于加锌和普通配方组 ;两干预组海马和小脑一氧化氮 (NO)平均值分别为 2 7 68和 13 82 μmol g组织蛋白 ,均高于普通配方组 ,而海马细胞胞浆蛋白激酶C活性平均值分别为 0 3 3和 0 3 8pmol (min .μg组织蛋白 ) ,均低于普通配方组。结论 饲料中钙、锌干预对低水平铅暴露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其体内血、脑中铅蓄积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蛋白激酶C 铅暴露 神经毒性 营养学 记忆障碍 保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性肥胖症儿童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月嫦 刘锋 +4 位作者 陈卫红 黎艳梅 李庆富 张彩霞 蒋卓勤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74-475,共2页
目的 通过研究单纯性肥胖症儿童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变化情况 ,探讨其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增加的可能机制。方法 对 5 8名肥胖儿童和 5 5名对照儿童测定其血清脂质、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结果 肥胖组儿童TG ,LDL -C ,LDL -C/HDL ... 目的 通过研究单纯性肥胖症儿童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变化情况 ,探讨其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增加的可能机制。方法 对 5 8名肥胖儿童和 5 5名对照儿童测定其血清脂质、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结果 肥胖组儿童TG ,LDL -C ,LDL -C/HDL -C ,VLDL -C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HDL -C ,HDL -C/TC却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肥胖组与对照组儿童TC浓度差异没有显著性 (P >0 0 5 )。肥胖组儿童apoAⅠ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5 ) ,而apoB10 0 ,apoB10 0 /apoAⅠ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症 儿童 血脂 脂蛋白 载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