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教学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唐海阔 刘海潮 +1 位作者 侯劲松 廖贵清 《西北医学教育》 2005年第1期106-107,共2页
对PBL教学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从教学的实施方法、教学中体现出来的优点、尤其是目前条件下存在的问题和亟待改进的地方进行了探讨,为PBL教学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点经验.
关键词 PBL教学模式 见习教学 口腔颌面外科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式典型病例研讨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侯劲松 唐海阔 +2 位作者 刘海潮 陶谦 廖贵清 《西北医学教育》 2005年第5期560-561,共2页
介绍全程式典型病例研讨教学法的内涵和实施办法,并对全程式典型病例研讨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初步评价,为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改革提供有益探索.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学 临床教学 典型病例研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6
3
作者 侯劲松 黄洪章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63-169,共7页
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是近年兴起的新型真皮移植替代材料,由异体或异种皮经过特殊处理制备而成。由于ADM去除了皮肤中的全部细胞成分和部分可溶性蛋白,生物相容性极佳,目前在皮肤烧伤治疗、腹壁缺损修补、硬脑... 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是近年兴起的新型真皮移植替代材料,由异体或异种皮经过特殊处理制备而成。由于ADM去除了皮肤中的全部细胞成分和部分可溶性蛋白,生物相容性极佳,目前在皮肤烧伤治疗、腹壁缺损修补、硬脑膜修复、软硬组织充填和美容整形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作者着重对ADM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同时也对其制备和生物学特性作了简单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真皮基质 缺损修复 组织充填 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腔机器人手术在头颈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许演 苏宇雄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75-78,共4页
经口腔机器人手术(transoral robotic surgery,TORS)是近年来国际上头颈外科领域引人注目的一大进展,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头颈-颅颌面肿瘤切除及游离皮瓣重建术。它突破了传统外科医师手术的概念,提高了手术质量,减小了手术创伤,极大地满... 经口腔机器人手术(transoral robotic surgery,TORS)是近年来国际上头颈外科领域引人注目的一大进展,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头颈-颅颌面肿瘤切除及游离皮瓣重建术。它突破了传统外科医师手术的概念,提高了手术质量,减小了手术创伤,极大地满足了患者的安全与美观需求,在头颈外科中的应用已被初步证实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本文就TORS的组成、优点、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头颈外科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修复口腔上皮缺损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3
5
作者 侯劲松 廖贵清 +3 位作者 黄洪章 杨小平 唐海阔 陶谦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27-429,共3页
目的:评价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acellulardermalmatrix,ADM)修复口内上皮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2年7月~2005年12月应用ADM修复口内黏膜缺损和移植组织瓣上皮不足的5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并追踪随访1~12个月,对近期效果和远期效果... 目的:评价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acellulardermalmatrix,ADM)修复口内上皮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2年7月~2005年12月应用ADM修复口内黏膜缺损和移植组织瓣上皮不足的5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并追踪随访1~12个月,对近期效果和远期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以ADM修复口腔黏膜缺损51例,除1例发生基质溶解外,其余ADM全部成活。修复后2周左右,修复区色泽与周围组织相近。随访发现,修复舌缺损近期效果好,舌活动度佳,1~2个月后可见修复区组织收缩,3个月后最明显,舌活动度受影响;颊部修复区可见类似结果;修复前庭沟可见前庭沟变浅,累及唇部,可出现轻度活动受限。用于牙槽突、硬腭等骨性创面修复,则远期效果良好。另以ADM修复髂骨肌皮瓣移植后皮岛面积不足1例,临床效果与骨性创面类似。结论:ADM修复口内上皮缺损成活率高,覆盖创面效果好,无瘢痕形成,是较理想的口腔上皮缺损修复材料,但应考虑修复后局部收缩对软组织活动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 移植 修复重建 上皮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唇腭裂术后成人颌面部畸形的序列治疗:附4例分析(英文)
6
作者 王剑宁 曾融生 王大为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25-430,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因唇腭裂手术导致颌面部畸形的治疗,探讨序列治疗的方式及效果。方法:4例唇腭裂患者在幼儿时进行唇腭裂治疗,成人后出现颌面部畸形。通过术前正畸、正颌手术、牙槽突裂植骨、术后正畸治疗、义齿修复以及软组织矫正等6个阶... 目的:通过研究因唇腭裂手术导致颌面部畸形的治疗,探讨序列治疗的方式及效果。方法:4例唇腭裂患者在幼儿时进行唇腭裂治疗,成人后出现颌面部畸形。通过术前正畸、正颌手术、牙槽突裂植骨、术后正畸治疗、义齿修复以及软组织矫正等6个阶段,对畸形进行序列治疗。通过面型分析、头影测量分析,探讨颌面部畸形的矫治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关系良好,关系稳定,未出现复发。面部容貌和软组织形态得到较大改善。结论:通过序列治疗,唇腭裂手术所致的成人颌面部畸形可得到良好的矫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畸形 唇腭裂修补术 序列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医学临床前实践技能培训平台的建设 被引量:7
7
作者 苏凯 张志光 郑有华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0年第5期744-745,共2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口腔医学临床前实践技能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继而介绍了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通过强化临床前实践技能培训观念,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建立规范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和提高教师素质等措施,积极构建创新... 本文首先分析了口腔医学临床前实践技能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继而介绍了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通过强化临床前实践技能培训观念,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建立规范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和提高教师素质等措施,积极构建创新型口腔医学临床前实践技能培训平台的经验,并对改革效果进行了探讨.这项改革的目的在于使医学生能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熟练地掌握口腔医学临床基本技能,从而促进临床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前教育 口腔医学教育 实践教学
原文传递
胸大肌肌皮瓣在头颈部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郑有华 廖贵清 +3 位作者 张志光 杨小平 曾融生 陈亦阳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 评价胸大肌肌皮瓣在头颈部各类病变术后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 998年 5月~2 0 0 3年 1 0月我科应用胸大肌肌皮瓣对 4 7例病人头颈部病变术后组织缺损进行Ⅰ期修复 ,皮瓣面积为5cm× 6cm~ 1 5cm× 30cm。... 目的 评价胸大肌肌皮瓣在头颈部各类病变术后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 998年 5月~2 0 0 3年 1 0月我科应用胸大肌肌皮瓣对 4 7例病人头颈部病变术后组织缺损进行Ⅰ期修复 ,皮瓣面积为5cm× 6cm~ 1 5cm× 30cm。结果  4 4例 (93.6 %)胸大肌肌皮瓣完全存活 ,3例 (6 .4 %)胸大肌肌皮瓣部分坏死。结论 胸大肌肌皮瓣血供可靠、组织量多、修复操作简单 ,能满足头颈部各类病变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缺损 胸大肌 外科皮瓣 头颈部肿瘤/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GF基因转染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蒋柳宏 郑有华 +2 位作者 张志光 苏凯 匡世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4期41-46,共6页
【目的】探讨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体外培养条件下bFGF基因转染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穿刺抽取新西兰大白兔胫骨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BMSCs,在采用贴壁筛选法对分离出的BMSCs进行纯化。将D... 【目的】探讨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体外培养条件下bFGF基因转染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穿刺抽取新西兰大白兔胫骨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BMSCs,在采用贴壁筛选法对分离出的BMSCs进行纯化。将DH-5α菌(含牛bFGF-pcDNA3真核表达载体)扩增,用UNIQ-10柱式质粒小量抽提试剂盒抽提质粒,并对所提取的bFGF-pcDNA3重组表达质粒酶切鉴定。利用脂质体转染bFGF-pcDNA3到BMSCs,G418筛选获得抗性克隆。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MTT法检测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bFGF的骨髓基质干细胞表达bFGF蛋白、细胞的增殖情况和细胞周期。【结果】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获得大量形态均一的BMSCs,部分细胞经成骨诱导培养后,Vonkossa染色可见黑色结节。脂质体介导bFGF-pcDNA3重组表达质粒转染BMSCs,经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转染细胞确实表达bFGF,并且表达部位在胞浆。转染细胞增值活力加强,生长曲线上移,处于增殖周期的细胞比例加大(P<0.05)。【结论】用脂质体转染法能将bFGF-pcDNA3重组真核表达载体成功导入体外培养的BMSCs,筛选得到稳定表达bFGF的BMSCs细胞株,自身表达的bFGF可以促进BMSCs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基因转染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人工骨/自体骨髓复合移植修复颌骨缺损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有华 任材年 +2 位作者 张志光 曾融生 陈卓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27-1230,共4页
目的探讨珊瑚人工骨复合自体骨髓细胞移植修复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珊瑚人工骨复合自体骨髓细胞移植修复颌骨缺损,共治疗32例病人,骨病变面积9.0~48.0cm2,平均24.4cm2。术中从髂嵴穿刺抽取5~9mL富含骨髓基质细胞的自体骨髓,... 目的探讨珊瑚人工骨复合自体骨髓细胞移植修复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珊瑚人工骨复合自体骨髓细胞移植修复颌骨缺损,共治疗32例病人,骨病变面积9.0~48.0cm2,平均24.4cm2。术中从髂嵴穿刺抽取5~9mL富含骨髓基质细胞的自体骨髓,将珊瑚骨浸泡在红骨髓中,使其完全渗透,然后将其修复颌骨缺损。术后随访1 ̄8a。术后拍X线片动态检查;选择6例病例,术后进行99mTc-MDP核素骨三相显像动态观察。结果32例病人中伤口Ⅰ期愈合28例,伤口Ⅱ期愈合2例,2例因感染失败。99mTc-MDP核素骨三相显像,术后1个月,植骨区的中央有核素浓聚,提示已有新骨形成;X线检查术后3个月,珊瑚骨密度开始降低,提示出现吸收;术后9~24个月,复合珊瑚骨完全被宿主骨取代,不留痕迹。结论珊瑚人工骨复合自体骨髓细胞移植修复颌骨缺损临床效果良好,是一种可供选择的骨代用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 骨髓细胞 颌骨缺损 组织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染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珊瑚骨表面生长状况(英文) 被引量:5
11
作者 郑有华 蒋柳宏 +2 位作者 张志光 苏凯 匡世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4105-4108,共4页
背景:颌面骨缺损是临床上常遇到的问题,寻找理想的种子细胞同支架材料复合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骨成为该类疾病治疗的发展趋势。目的:将转染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珊瑚骨的复合培养,观察转染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基因... 背景:颌面骨缺损是临床上常遇到的问题,寻找理想的种子细胞同支架材料复合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骨成为该类疾病治疗的发展趋势。目的:将转染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珊瑚骨的复合培养,观察转染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珊瑚支架材料上生长状况。设计、时间及单位:骨组织工程实验,于2006-03/2008-06在中山大学口腔医学研究所完成。材料:选用海南省浅海滩产石头状滨珊瑚为原料,将其制成8mm×8mm×2mm的珊瑚人工骨小块。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贴壁筛选法对分离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纯化,利用脂质体转染bFGF-pcDNA3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生长良好的转染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未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接种于不同珊瑚表面。主要观察指标:MTT法观察细胞-支架联合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情况和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珊瑚支架上细胞的生长状况。结果:MTT法检测显示细胞-支架联合培养转染组细胞与联合培养未转染组细胞增殖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联合培养转染组细胞生长增殖强于未转染组细胞。而联合培养的转染组细胞同单纯培养转染组细胞增殖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贴附在珊瑚上,并在材料上完全铺展,形态多样,细胞向孔内长入或跨越微孔表面,部分区域有细胞外基质形成。结论:转染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珊瑚支架材料上生长状况较未转染组好,珊瑚人工骨不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可以作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碱性成纤维细胞 生长因子 基因转染 珊瑚人工骨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硬化治疗11例婴幼儿唇部血管瘤疗效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侯劲松 陶谦 +3 位作者 唐海阔 廖贵清 杨小平 黄洪章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PYM)硬化治疗婴幼儿唇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采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婴幼儿唇部血管瘤11例,一次注射不能治愈者,隔周重复注射1次,最多3次为1疗程。记录患儿的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追踪随访1~2.5a,观...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PYM)硬化治疗婴幼儿唇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采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婴幼儿唇部血管瘤11例,一次注射不能治愈者,隔周重复注射1次,最多3次为1疗程。记录患儿的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追踪随访1~2.5a,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1例患儿全部治愈,其中注射1次6例,注射2次4例,注射3次1例。最初治疗的3例均出现局部溃疡,改进注射方法和剂量治疗8例,无1例发生溃疡。观察1~2.5a,发生溃疡部位未见瘢痕形成,无一例复发。注射后局部不良反应包括肿胀,全身不良反应包括低热(5例)和食欲下降(2例)。无一例出现过敏反应。结论: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婴幼儿唇部血管瘤治愈率高,疗程较短。但使用时需注意注射剂量,避免发生局部溃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唇部 血管瘤 平阳霉素 硬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半定量唾液腺动态显像分析腮腺功能方法初探 被引量:13
13
作者 许杰华 程木华 +4 位作者 苏宇雄 廖贵清 吴春兴 王平 单鸿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44-347,共4页
目的:建立改良99mTcO4-唾液腺动态显像方法和腮腺半定量功能指标。材料和方法:对30例正常人和44例干燥综合征患者分别进行30min 99mTcO4-动态显像,于第15min时舌下含服维生素C(Vit.C)0.1g,利用计算机感兴趣区(ROI)技术和自编软件获得腮... 目的:建立改良99mTcO4-唾液腺动态显像方法和腮腺半定量功能指标。材料和方法:对30例正常人和44例干燥综合征患者分别进行30min 99mTcO4-动态显像,于第15min时舌下含服维生素C(Vit.C)0.1g,利用计算机感兴趣区(ROI)技术和自编软件获得腮腺时间-放射性曲线和各功能参数,比较两组各功能指标。结果:74例受检者顺利完成检查。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双侧腮腺第15min摄取指数、相对摄取指数及排泄分数差异明显(P<0.05)。结论:改良99mTcO4-唾液腺动态显像省时,其功能指标可直观、客观反映腮腺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腺显像 腮腺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钛记忆合金牵张成骨修复犬下颌骨缺损与不同截骨方式的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曾融生 张朋 王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7-220,共4页
目的:镍钛记忆合金具有记忆性、耐磨性及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与常规牵张成骨在截骨方式、生物力学上存在着不同。建立犬下颌骨矩形缺损的动物模型,探讨不同截骨方式下镍钛记忆合金牵张器的牵张成骨效果。方法:实验于2005-10/12在中山大... 目的:镍钛记忆合金具有记忆性、耐磨性及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与常规牵张成骨在截骨方式、生物力学上存在着不同。建立犬下颌骨矩形缺损的动物模型,探讨不同截骨方式下镍钛记忆合金牵张器的牵张成骨效果。方法:实验于2005-10/12在中山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①实验材料:成年雄性Beagle犬8只,体质量12~14kg。②实验过程:双侧下颌骨体制造1.5cm×1.0cm矩形缺损,并在近中形成相应大小的骨传送盘。左侧骨传送盘行颊舌侧全层截骨术,右侧骨传送盘行保留部分松质骨的皮质切开术,置入镍钛记忆合金牵张器。③评估:于术后1,4,7d及9周拍摄X射线片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比双侧牵张区新骨生成情况。结果:8只犬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体观察:所有动物术后创口无感染,愈合良好。②X射线检查:见右侧即骨皮质切开侧术后骨传送盘逐渐向缺损区移动,于术后7d基本占据骨缺损区;左侧即颊舌侧全层截骨侧术后1d骨传送盘已移位,术后7d骨传送盘完全离开缺损区。③组织学检查:见9周后右侧牵张区形成新生骨质,符合膜内成骨,传送盘与近中牵张区形成骨性连接;左侧由于骨传松盘离开缺损区,牵张区与缺损区形成一较大的凹陷,未见明显新骨形成。结论:采用保留部分松质骨的骨皮质切开术的截骨方式可成功建立犬下颌骨矩形缺损牵张成骨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镍钛记忆合金 下颌骨 骨缺损 组织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D/CAM联合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双侧下颌骨大范围骨缺损 被引量:10
15
作者 侯劲松 廖贵清 +7 位作者 潘朝斌 陶谦 王建广 张彬 杨辛 王成 陈沐 黄洪章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恢复双侧下颌骨大范围骨缺损的解剖外形、重建患者咬合功能的有效方法。方法:对病变累及双侧下颌骨、需进行(或已进行)节段性骨切除术的15例患者行术前CT扫描,提取扫描数据,采用CAD/CAM快速原型技术行数字化颅颌面骨三维重建... 目的:探讨恢复双侧下颌骨大范围骨缺损的解剖外形、重建患者咬合功能的有效方法。方法:对病变累及双侧下颌骨、需进行(或已进行)节段性骨切除术的15例患者行术前CT扫描,提取扫描数据,采用CAD/CAM快速原型技术行数字化颅颌面骨三维重建和下颌骨实体模型打印。在实体模型上设计截骨区间和钛网外形,数控成型机冲压钛网,使预成钛网与缺损区下颌骨外形完全一致。切取腓骨肌皮瓣,血管化游离移植联合预成钛网植入完成下颌骨缺损的修复重建。结果:15例患者腓骨肌皮瓣全部存活,创口愈合良好,下颌骨解剖外形包括自然弧度、曲率和高度恢复满意,同期修复者手术前后容貌无明显变化。结论:CAD/CAM快速原型技术联合游离腓骨肌皮瓣移植修复双侧下颌骨大范围节段性骨缺损,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重建下颌骨的自然外形,维持患者容貌,也为种植体植入及咬合功能重建创造了良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CAM 快速原型技术 游离腓骨肌皮瓣 下颌骨缺损 修复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存颈内静脉的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廖贵清 侯劲松 黄洪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对口腔癌及口咽癌颈淋巴清扫术中保存颈内静脉术式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近 10年内所行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和保存颈内静脉的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病例资料。比较 2种术式的术后面部水肿和颅内高压持续时间... 目的 :对口腔癌及口咽癌颈淋巴清扫术中保存颈内静脉术式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近 10年内所行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和保存颈内静脉的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病例资料。比较 2种术式的术后面部水肿和颅内高压持续时间及程度、2组患者的术后局部复发情况和生存时间。结果 :保存颈内静脉的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的术后颌面部水肿和头晕症状程度轻于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 ,持续时间缩短。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 3年和 5年生存率分别是 72 .6%和 5 3 .3 % ,局部复发率 5 .1% ;而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 3年和 5年生存率分别是 75 .2 %和 5 7.8% ,局部复发率 4.8%。二者 3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保存颈内静脉的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和经典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临床疗效相近 ,术后并发症轻 ,且能保存颈内静脉 ,为可能的再次手术治疗创造了条件 ,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肿瘤 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 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条件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转染与鉴定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有华 张志光 +1 位作者 苏凯 匡世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507-3512,共6页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定向分化需要合适生长因子的调控,利用细胞因子基因转染促进其生长、定向分化和加速骨缺损修复是近年来研究热点。目的:探讨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转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定向分化需要合适生长因子的调控,利用细胞因子基因转染促进其生长、定向分化和加速骨缺损修复是近年来研究热点。目的:探讨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转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含人pcDNA3.1-bFGF真核表达载体DH-5α菌扩增,用EndoFree质粒抽提纯化试剂盒抽提质粒,并对所提取的pcDNA3.1-bFGF重组表达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利用脂质体将pcDNA3.1-bFGF质粒转染到生长良好的P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G418筛选获得抗性克隆。采用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免疫荧光、Western-blot检测转染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及其产物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周期。结果与结论:脂质体介导pcDNA3.1-bFGF重组表达质粒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转染细胞确实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且表达部位主要位于胞浆。转染细胞增殖活力加强,处于增殖周期的细胞比例更高(P<0.05)。提示采用脂质体转染法能将pcDNA3.1-bFGF成功导入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后可改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存状态,促进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体 脂质体 基因转染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生长因子受体C-erbB-2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陶谦 黄洪章 +2 位作者 潘朝斌 陈伟良 曾融生 《口腔医学》 CAS 2003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生长因子受体C erbB 2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培养的 5例成釉细胞瘤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果  5例肿瘤细胞标本中 ,EFGR和C erbB 2的阳性率分别为 (42 2 0&#...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生长因子受体C erbB 2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培养的 5例成釉细胞瘤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果  5例肿瘤细胞标本中 ,EFGR和C erbB 2的阳性率分别为 (42 2 0± 3 4 2 ) %和 (5 7 0 3± 5 0 6 ) %。结论 成釉细胞瘤细胞表面存在的生长因子受体 ,可能对肿瘤的增殖和局部侵袭性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生长因子受体 口腔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与成釉细胞瘤侵袭力的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彬 陶谦 +3 位作者 黄洪章 潘朝斌 刘习强 魏菁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Ⅱoproteinase-2,MMP-2)活性与成釉细胞瘤体内、外侵袭力的关系。方法:通过MMP-2活性抑制剂Ro31-9790降低MMP-2活性进行干预处理,采用成釉细胞瘤细胞原代培养、瘤组织块裸鼠肾包膜下移植、MTT、We...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Ⅱoproteinase-2,MMP-2)活性与成釉细胞瘤体内、外侵袭力的关系。方法:通过MMP-2活性抑制剂Ro31-9790降低MMP-2活性进行干预处理,采用成釉细胞瘤细胞原代培养、瘤组织块裸鼠肾包膜下移植、MTT、Western印迹、体外侵袭试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MMP-2活性与成釉细胞瘤体内、外侵袭的关系。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上述数据进行X^2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Ro31-9790各处理组和对照组的生长曲线无显著差异(P>0.05)。Ro31-9790对成釉细胞瘤细胞的体内、外侵袭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并可增加Ⅳ型胶原在瘤组织的阳性表达,减少E-钙黏素在瘤组织的异常表达,同时在体内、外均不影响成釉细胞瘤细胞MMP-2的表达。结论:MMP-2活性与成釉细胞瘤的侵袭直接相关;Ro31-9790可通过降低MMP- 2活性而抑制成釉细胞瘤的侵袭:活性MMP-2可能通过调节Ⅳ型胶原及E-钙黏素的表达,影响成釉细胞瘤的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2 抑制剂 细胞培养 移植瘤 肿瘤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yc/Fas基因转染对人颊癌细胞移植瘤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侯劲松 黄洪章 +2 位作者 王建广 潘朝斌 唐海阔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C-Myc/Fas基因BcaCD885细胞裸鼠移植瘤内转染的抑瘤效果,了解分子机制。方法构建人颊癌BcaCD885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实验动物分3组,每组16只。分别瘤内注射脂质体、脂质体/pBK-fas、以及脂质体/pBK-Fas/pcDNA3-C-Myc共聚物,观... 目的探讨C-Myc/Fas基因BcaCD885细胞裸鼠移植瘤内转染的抑瘤效果,了解分子机制。方法构建人颊癌BcaCD885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实验动物分3组,每组16只。分别瘤内注射脂质体、脂质体/pBK-fas、以及脂质体/pBK-Fas/pcDNA3-C-Myc共聚物,观测移植瘤增殖,绘制生长曲线。转染72h后每组处死6只动物,RT-PCR检测移植瘤细胞Fas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检测Fas蛋白表达和移植瘤细胞凋亡、增殖水平。结果Fas转染、C-Myc/Fas共转染抑制肿瘤增殖,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7.33%±2.29%和49.93%±5.15%,差异无显著性(P>0.05)。Fas转染、C-Myc/Fas共转染增强移植瘤细胞FasmRNA表达,提高Fas蛋白阳性表达率、阳性表达强度和凋亡指数。共转染组增殖指数为65.45%±7.11%,高于对照组和Fas组(53.26%±6.37%和51.93%±7.51%),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和Fas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Fas、C-Myc/Fas转染抑制人颊癌细胞裸鼠移植瘤增殖与增强Fas表达、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 C-MYC FAS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