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山市健康成人外周血EB病毒抗体谱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易冰 余元龙 +5 位作者 季明芳 程伟民 顾耀亮 罗秋育 詹希美 宗永生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729-731,721,共4页
目的探讨来自不同地域的人群感染EB病毒的血清学抗体谱是否存在差异。方法从鼻咽癌高发区中山市的健康成人中收集348例中山籍贯原住居民的血清和81例外省籍贯居民的血清,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EBNA1-IgA、EBNA1-IgG、VCA-p18-IgA、VCA-p... 目的探讨来自不同地域的人群感染EB病毒的血清学抗体谱是否存在差异。方法从鼻咽癌高发区中山市的健康成人中收集348例中山籍贯原住居民的血清和81例外省籍贯居民的血清,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EBNA1-IgA、EBNA1-IgG、VCA-p18-IgA、VCA-p18-IgG、Zta-IgA和Zta-IgG等6种抗体水平,比较不同抗体组合时两类人群样本的抗EB病毒抗体谱的差别。结果当三项IgA类抗体皆为阴性时,外省籍贯阴性率远远大于中山籍贯样本(P=0);当EBNA1-IgA单阳时,外省籍贯样本阳性率远远高于中山籍贯样本(P=0.001);当Zta-IgA单项阳性时(P=0.008),或者Zta-IgA和VCA-p18-IgA同时阳性时(P=0.001),中山籍贯样本阳性率明显高于外省籍贯样本;而三项IgG类抗体的任意组合,中山籍贯和外省籍贯都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山籍贯原住居民感染的EB病毒常常处于激活状态;相反,外省籍贯的中山居民感染的EB病毒处于潜伏期时表达的EBNA1水平更高。提示中山籍贯原住居民比外省籍贯居民具有更高的风险罹患鼻咽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感染 EB病毒抗体谱 鼻咽癌高发区 健康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市鼻咽癌高发现场13年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季明芳 郑受昂 +5 位作者 郭媛卿 梁锦胜 程伟民 欧星泰 宗永生 王得坤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2-274,共3页
目的 本课题为评估EB病毒血清学筛查鼻咽癌的前瞻性研究 ,并比较EB病毒血清学VCA /IgA阳性、阴性人群鼻咽癌的发病危险。方法 对中山市 30~ 5 9岁的 4 2 0 4 8人进行血清EB病毒VCA /IgA、EA /IgA检测等。所有人群随访至 1999年底。... 目的 本课题为评估EB病毒血清学筛查鼻咽癌的前瞻性研究 ,并比较EB病毒血清学VCA /IgA阳性、阴性人群鼻咽癌的发病危险。方法 对中山市 30~ 5 9岁的 4 2 0 4 8人进行血清EB病毒VCA /IgA、EA /IgA检测等。所有人群随访至 1999年底。结果 筛查 13年阳性人群各年发病率始终高于阴性人群 ,平均发病率约为阴性人群的 2 0倍。筛查组、阳性随访组早期 (I、II)诊断率分别为 87.88%、83.33% ,显著高于医院门诊病人的 5 4 .4 1% (χ2 =2 8.6 2、χ2 =9.92 ,P <0 .0 1)。阴性组早诊率为 4 9.12 % ,与门诊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χ2 =0 .6 2 ,P >0 .0 5 )。结论 VCA /IgA阳性人群在较长时期维持较高的患病危险 ,是筛查的重点 ;筛查的各种宣传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人群防癌意识 ;如以前报道 ,检测血清EB病毒抗体可以检出早期鼻咽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B病毒 血清学筛查 中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9
3
作者 罗柏宁 张波 +2 位作者 孙庚喜 张中伟 文剑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661-663,共3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NC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结果: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30~63岁,平均45岁。肿瘤位于侧脑室内的前中部及室间孔附近,...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NC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结果: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30~63岁,平均45岁。肿瘤位于侧脑室内的前中部及室间孔附近,呈宽基底紧贴侧脑室壁或透明隔。CT表现为等或稍高密度肿块,其内夹杂多个低密度小坏死灶或斑片状钙化灶。MR表现为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不均匀稍高信号,增强后肿瘤轻、中度强化。免疫组化突触素(Sy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标记均为阳性。结论:CNC主要发生在脑室前部或靠近室间孔附近,其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当此区发生肿瘤时,要考虑CNC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的分子病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牛会林 陶瑜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52-556,共5页
病理学分级及临床分期对前列腺癌的预后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对前列腺癌分子病理学研究的深入,凋亡相关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预测价值受到普遍关注。bcl-2的过表达出现于高度恶性的前列腺癌... 病理学分级及临床分期对前列腺癌的预后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对前列腺癌分子病理学研究的深入,凋亡相关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预测价值受到普遍关注。bcl-2的过表达出现于高度恶性的前列腺癌患者中,且与雄激素抗性和抗癌药物的耐药性有关。肿瘤抑制基因p53的突变见于前列腺上皮内瘤(prostaticintraepithelialneoplasia,PIN)和前列腺癌中,p53蛋白可作为前列腺癌的独立预后指标。PTEN和p27的丢失是前列腺癌重要的阴性预测因子。p21和p16的过表达对前列腺癌的形成和分化均有影响。Fas/FasL系统在调控前列腺上皮细胞的凋亡起着重要作用,参与前列腺癌的发生。近来发现的BRCA1及p73基因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亦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的 病理学 研究进展 临床分期 P53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Burkitt’s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EB病毒感染状况(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黄雨华 吴秋良 +5 位作者 宗永生 冯沿芬 梁建中 侯景辉 邵琼 符珈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05-812,共8页
背景与目的:散发性Burkitt's淋巴瘤(sporadic Burkitt's lymphoma,sBL)少见,中国sBL的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感染状况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探讨广州地区sBL的临床特点、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及EBV的感染状况。方法:分析总... 背景与目的:散发性Burkitt's淋巴瘤(sporadic Burkitt's lymphoma,sBL)少见,中国sBL的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感染状况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探讨广州地区sBL的临床特点、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及EBV的感染状况。方法:分析总结21例sB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一系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定免疫表型,EBV编码的小RNA(EBV-encoded small RNAs,EBERs)原位杂交检测EBV感染情况。结果: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0年1月~2007年10月收治的241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明确诊断21例sBL(0.87%)。男女之比为4.25:1(17/4);中位年龄23岁。21例患者中,19例(90.48%)有淋巴结侵犯;16例(76.19%)多部位受累;12例(57.14%)临床分期为Ⅲ/Ⅳ期;15例化疗或手术加化疗患者的2年生存率为56.00%。20例形态学上表现为经典BL,另1例为伴有浆细胞样分化的BL变异型。该21例sBL主要的免疫表型为sIgM+/CD20+/CD10+/Bcl-6+/Bcl-2-[或Bcl-6+(>95%)/Bcl-2+(<10%)]/TdT-/Ki-67+100%。20例可检测病例中,11例有少数肿瘤细胞(3%~20%)表达CD5。10例肿瘤(47.62%)呈P53蛋白过表达。6例(28.57%)肿瘤细胞感染EBV,表达EBNA1和EBERs,但不表达LMP1。EBV阳性及阴性病例在形态学和免疫表型上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广州地区sBL少见,主要见于儿童及年轻成年男性。多数病例有淋巴结的侵犯。形态学及免疫表型与地方性BL类同。28.57%病例呈EBVI型潜伏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rkitt’s淋巴瘤 临床病理特征 EB病毒 免疫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NY-ESO-1基因/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肿瘤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文敏 肖刚 +3 位作者 谢丹 张萌 郭爱林 文剑明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2-626,共5页
背景与目的:NY-ESO-1属癌症-睾丸抗原家族,能激发肿瘤患者同时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特异杀伤肿瘤细胞,被认为是目前免疫原性最强的肿瘤抗原。本研究旨在探讨NY-ESO-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逆转录... 背景与目的:NY-ESO-1属癌症-睾丸抗原家族,能激发肿瘤患者同时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特异杀伤肿瘤细胞,被认为是目前免疫原性最强的肿瘤抗原。本研究旨在探讨NY-ESO-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62例肝癌和相应癌旁肝组织NY-ESO-1m RNA表达;将145例肝癌石蜡组织制成芯片(132例有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两步法观察NY-ESO-1蛋白的表达和分布。结果:NY-ESO-1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阳性率是27.4%(17/62),肝癌伴门脉癌栓者达40%(10/25),高于不伴门脉癌栓的18.9%(7/37);NY-ESO-1蛋白主要分布在肝癌细胞胞浆,在肝癌组织芯片中的阳性率为18.9%(25/132),肝癌伴转移病变者为29.6%(16/54),不伴转移病变的阳性率仅11.5%(9/78),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NY-ESO-1基因和蛋白在H BsAg阳性肝癌标本中阳性率分别为28.3%(15/53)和19.1%(22/115),AFP≥20滋g/L标本的阳性率为29.5%(13/44)和20.7%(19/93),与H BsAg阴性和AFP正常的肝癌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癌旁肝组织均未见NY-ESO-1的表达。结论:NY-ESO-特异表达于肝癌细胞,在有转移病变的病例中有较高的阳性率,提示NY-ESO-1可能与肝癌病情进展和转移有关,可作为肝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Y—ESO-1 肝肿瘤 RT—PCR 组织芯片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原发性髓外孤立性浆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4
7
作者 向锦 刘大伟 +1 位作者 张玉 吴秋良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43-846,共4页
【目的】探讨鼻咽髓外孤立性浆细胞瘤(EMP)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以及其与EB(Epstein-Barr)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对15例鼻咽EMP进行临床分析、病理检验、随访观察、EBERS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15例鼻咽EMP,男性患者9例,... 【目的】探讨鼻咽髓外孤立性浆细胞瘤(EMP)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以及其与EB(Epstein-Barr)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对15例鼻咽EMP进行临床分析、病理检验、随访观察、EBERS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15例鼻咽EMP,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6例,男女比1.5∶1;中位年龄47岁。影像学资料显示鼻咽黏膜隆起、结节或肿块,未有其它骨组织病变;病理组织学形态呈现不同分化程度的浆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为单克隆性,并表达B细胞及浆细胞抗原特性,EBERS原位杂交除1例阳性外,其余14例均阴性。【结论】EMP是一种少见的恶性浆细胞肿瘤,它主要发生在头颈部,以上呼吸道尤其是鼻咽部多发,其确诊须综合影像学、实验室检验及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呈单克隆性浆细胞特点;EMP对放射治疗比较敏感,但约13%的病例可发展为多发性骨髓瘤,须长期密切随访监测病情的发展;EB病毒在EMP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 浆细胞瘤 骨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臀部纤维瘤病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6
8
作者 范淼 李子平 +3 位作者 孟悛非 肖刚 郭燕 叶滨宾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5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CT对儿童臀部纤维瘤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儿童臀部纤维瘤病的CT表现。其中男7例,女1例;年龄2~ll岁。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对照病理征象,探讨CT表现的病理基础。结果7例发生于左臀,1例发生于右臀。CT征象表现... 目的探讨CT对儿童臀部纤维瘤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儿童臀部纤维瘤病的CT表现。其中男7例,女1例;年龄2~ll岁。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对照病理征象,探讨CT表现的病理基础。结果7例发生于左臀,1例发生于右臀。CT征象表现为椭圆形或分叶状肿块;单块肌肉受累者3例,2块以上肌肉受累者5例;边缘均较清晰;爪状浸润者7例;平扫瘤内密度较均匀,与同层肌肉比较呈等密度者5例,稍低密度者3例;肿瘤内部无出血、坏死、囊性变及钙化;7例肿瘤增强扫描明显强化,1例与肌肉等密度强化;7例肿瘤沿肌肉长轴及筋膜间隙浸润性生长;6例肿瘤邻近未受累肌肉受压萎缩。临床症状主要为跛行。病理诊断均为儿童臀部纤维瘤病。结论儿童臀部纤维瘤病的发病年龄、性别、部位及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CT征象与病理表现一致,有助于该病术前正确诊断和鉴别诊断,可准确评估肿瘤侵犯范围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瘤病 CT表现 臀部 儿童 病理对照 诊断和鉴别诊断 CT征象 肌肉受累 回顾性分析 浸润性生长 诊断价值 病理证实 病理基础 增强扫描 筋膜间隙 临床症状 受累肌肉 病理诊断 发病年龄 病理表现 周围结构 侵犯范围 等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的病理特点及类型 被引量:2
9
作者 陶瑜 赖英荣 +4 位作者 吴惠群 董愉 车丽洪 罗灿硚 刘泳冬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3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 IgA 肾病的病理特点及类型。【方法】肾穿活检病例分别作免疫萤光、常规光镜和电镜观察。统计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本组 IgA 肾病共634例,占同期肾穿病例的17.6%。平均年龄29.1岁。88.4%的病例发生在10~49岁。临床上... 【目的】探讨 IgA 肾病的病理特点及类型。【方法】肾穿活检病例分别作免疫萤光、常规光镜和电镜观察。统计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本组 IgA 肾病共634例,占同期肾穿病例的17.6%。平均年龄29.1岁。88.4%的病例发生在10~49岁。临床上以血尿为主诉的仅占40.3%。IgA 肾病病理分类为:①正常肾小球55例,占8.7%;②系膜增生型333例,占52.5%;③进行性硬化型92例,占14.5%;④局灶性病变146例,占23.1%;⑤其他类型8例,占1.3%。【结论】①IgA 肾病诊断标准:临床上以无诱因血尿,血液免疫学 IgA 升高为主,部分病例亦可或/和合并蛋白尿。病理学上以系膜区大量 IgA 沉积为主要特征,有时亦可合并基底膜上沉积。②IgA 肾病的病理学类型是多样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病 IGA肾病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传导系统解剖组织学研究简史及法医学意义(讲座1) 被引量:2
10
作者 祝家镇 宋一璇 姚青松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251-252,共2页
关键词 心传导系统 解剖组织学 法医学 法医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病理大切片制片及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赖英荣 梁英杰 徐大志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28-28,F0004,共2页
【目的】探讨胃癌标本病理大切片的方法及作用。【方法】 2 0例的胃癌术后标本作病理大切片和HE染色。【结果】病理大切片在同一切片上可观察到胃近切端 肿瘤 远切端 ,癌灶与两切瑞的距离 ,侵袭胃壁深度 ,以及手术切口是否有癌细胞等... 【目的】探讨胃癌标本病理大切片的方法及作用。【方法】 2 0例的胃癌术后标本作病理大切片和HE染色。【结果】病理大切片在同一切片上可观察到胃近切端 肿瘤 远切端 ,癌灶与两切瑞的距离 ,侵袭胃壁深度 ,以及手术切口是否有癌细胞等。【结论】对胃癌病理形态的观察 ,大切片优于常规HE切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病理 大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院校医学教育常见问题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陆立鹤 李艳 雷俊霞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年第10期141-143,共3页
相对于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民族医学院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如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各民族文化背景差异很大和贫困学生较多等。针对当前民族院校医学教育中存在的这些常见问题,学校和教师宜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因材施教,适当增加民族医学内... 相对于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民族医学院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如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各民族文化背景差异很大和贫困学生较多等。针对当前民族院校医学教育中存在的这些常见问题,学校和教师宜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因材施教,适当增加民族医学内容以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贫困生的心理健康,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医学教育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例肾上腺皮质外检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
13
作者 何洁华 宗永生 +2 位作者 林汉良 梁小曼 吴秋良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200-1202,共3页
目的 分析肾上腺皮质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和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近 10年来 44例肾上腺皮质外检组织切片及资料。结果 ① 2 2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平均年龄 40 8岁 ,其中大部分 (占 82 %... 目的 分析肾上腺皮质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和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近 10年来 44例肾上腺皮质外检组织切片及资料。结果 ① 2 2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平均年龄 40 8岁 ,其中大部分 (占 82 %,18/ 2 2 )为单侧肾上腺皮质腺瘤 (醛固酮瘤 )。醛固酮瘤瘤细胞主要为所谓的杂交细胞和类似于束状带细胞的瘤细胞 ,见个别核大甚至怪异的细胞 ;除 1例外 ,其余均小于 2 0cm。② 10例内源性皮质醇增多症 ,平均年龄 2 5 7岁 ,其中 7例为肾上腺皮质增生 (占 70 %,7/ 10 ) ,皮质增生细胞主要为浅染富含脂质的细胞和少脂质的致密细胞。③ 12例无功能性皮质病变 ,平均年龄 60 0岁 ,其中 9例为无功能性皮质腺瘤 (占 75 %,9/ 12 )。无功能性皮质腺瘤均大于 2 0cm ,除 1例嗜酸性腺瘤外 ,8例无功能性腺瘤的瘤细胞类似正常的皮质细胞 ,间变性不明显。结论 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和瘤细胞间变程度是区分功能性和无功能性肾上腺皮质腺瘤有价值的参考指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多由单侧皮质腺瘤引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特征 肾上腺皮质病变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皮质腺瘤 组织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病理数据分析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14
作者 陶瑜 陶一鸣 吴义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3年第5期54-56,共3页
肾病理数据分析系统选择并贮存了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常规光镜和免疫病理学检查、电镜检查的资料,通过多元分析,求出权值。据此对照数据库中各种诊断分类的权值相比较,提出最接近的一种或几种病名供病理医生作诊断决策。提出了代表诊... 肾病理数据分析系统选择并贮存了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常规光镜和免疫病理学检查、电镜检查的资料,通过多元分析,求出权值。据此对照数据库中各种诊断分类的权值相比较,提出最接近的一种或几种病名供病理医生作诊断决策。提出了代表诊断可靠程度的诊断系数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疾病 肾活检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病理学 数据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和病理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利玉欢 李玲 +3 位作者 黄如训 鹿寒冰 王艺东 李阳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89-591,共3页
目的:总结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经病原学或尸体解剖病理证实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结果: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以颅内高压、脑膜刺激征为主,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局灶损害... 目的:总结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经病原学或尸体解剖病理证实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结果: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以颅内高压、脑膜刺激征为主,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局灶损害症状,脑脊液压力升高53例,其中超过2.94kPa(30cmH2O)42例。尸体解剖发现脑膜渗出、增厚及肉芽肿病变,以脑室脉络丛为甚。结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进行性颅内压升高。对进行性颅内压升高、脑膜刺激征阳性的患者反复进行脑脊液墨汁染色查新型隐球菌,有助于减少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误诊和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新型隐球菌 临床表现 病理学 误诊 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参与介导大鼠运动神经损伤所致的病理性疼痛 被引量:3
16
作者 廖广界 臧颖 +2 位作者 魏绪红 李永勇 那晓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3-727,共5页
【目的】检测选择性切断腰5脊神经前根(L5-VRT)术后脊髓背角内IL-6的异常表达并评价其对运动神经损伤所致机械性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在不损伤感觉传入的情况下,L5-VRT制备大鼠机械性痛过敏模型,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组织化... 【目的】检测选择性切断腰5脊神经前根(L5-VRT)术后脊髓背角内IL-6的异常表达并评价其对运动神经损伤所致机械性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在不损伤感觉传入的情况下,L5-VRT制备大鼠机械性痛过敏模型,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L-6在脊髓背角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细胞定位,通过痛行为学测试观察蛛网膜下腔内注射IL-6中和抗体对L5-VRT大鼠机械性痛过敏的影响。分组:sham组、L5-VRT组,n=5;vehicle+L5-VRT、IL-6 neutralization+L5-VRT组,n=6。【结果】L5-VRT术后7 d较假手术组同侧DRG IL-6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01),IL-6蛋白表达的细胞类型为神经元细胞,L5-VRT术前应用IL-6中和抗体可抑制大鼠L5-VRT术后所致双侧机械性痛过敏的形成(P<0.05)。【结论】IL-6参与介导L5-VRT所致的大鼠后肢机械性痛过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根神经节 运动神经损伤 痛超敏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药物所致肝损伤的临床病理诊断 被引量:2
17
作者 魏丽红 黑梦莹 +2 位作者 薛天晨 钟雅婷 廖冰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444-447,共4页
药物性肝损伤(DILI)由各类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等引起。其中抗肿瘤药物所致肝损伤约占15%,是肿瘤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抗肿瘤药物包括细胞毒类和非细胞毒类药物,导致肝损伤的病理形态多样,... 药物性肝损伤(DILI)由各类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等引起。其中抗肿瘤药物所致肝损伤约占15%,是肿瘤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抗肿瘤药物包括细胞毒类和非细胞毒类药物,导致肝损伤的病理形态多样,可表现为坏死性炎症(或小叶性肝炎)、胆汁淤积、肝细胞脂肪变性、血管损伤等,增加了诊断的难度。因此,在临床病理诊断过程中,需了解并熟悉各种常见抗肿瘤药物所致肝损伤的病理形态,同时密切结合临床病史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药物性肝损伤 病理诊断
原文传递
43例中毒致死案的法医学分析
18
作者 林少虎 罗斌 +4 位作者 林俊莲 钟崇 方友强 相磊 何韵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S1期36-40,共2页
收集本文作者1990年至2000年所检验的43例中毒致死案例的资料,旨在探讨这类案例的特点及其在法医学鉴定中的意义。1资料统计1.1中毒者的年龄与性别分布 在43例中毒致死者中,男性27例,女性16例,男女比例为1.69:1;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0~40... 收集本文作者1990年至2000年所检验的43例中毒致死案例的资料,旨在探讨这类案例的特点及其在法医学鉴定中的意义。1资料统计1.1中毒者的年龄与性别分布 在43例中毒致死者中,男性27例,女性16例,男女比例为1.69:1;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0~40岁(35例,81.4%),年龄最小的4岁,最大58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分析 有机磷农药 法医病理 法医学鉴定 杀鼠剂 急性中毒 死亡方式 静脉注射 中山大学 教研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临床病理细胞学计算机辅助诊断的探讨
19
作者 向宇 黎志勋 王连唐 《解剖学研究》 CAS 2006年第4期296-299,共4页
目的本系统是为临床病理细胞学的诊断而研发的一个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是辅助病理学工作者在临床病理细胞学方面诊断的一个工具型软件。该软件是将计算机图象识别技术应用于病理细胞学的诊断方面,以期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 目的本系统是为临床病理细胞学的诊断而研发的一个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是辅助病理学工作者在临床病理细胞学方面诊断的一个工具型软件。该软件是将计算机图象识别技术应用于病理细胞学的诊断方面,以期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缩短诊断时间的目的。方法根据临床病理细胞学的诊断要求,软件对细胞涂片上的细胞图像进行逐点扫描、单个分离、参数提取和判别比对等处理环节来完成整个识别过程。在建立肿瘤细胞特征库方面,采用了计算机具有的“学习”功能,通过在使用中不断地“学习”和记录肿瘤细胞特征数据来逐渐充实和完善细胞特征数据库的数据,从而使判别精度得以逐步提高。结果本系统现阶段对临床细胞学中分离细胞的数十例细胞图像进行实验性检测,识别命中率达到60%左右。结论临床病理细胞学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的建立,对极大的减轻病理学工作者的劳动强度,缩短诊断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具有显著的优点,目前还只是在细胞学方面所做的一个实验系统,对实际应用尚待进一步改进,相信在今后不断的改进中可以成为临床病理细胞学诊断重要的辅助工具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细胞 计算机 图像识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病理诊断
20
作者 陈桂泓 廖冰 +1 位作者 魏丽红 黑梦莹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453-456,共4页
胆汁淤积性肝病是由各种原因使肝脏病变导致以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常见肝胆疾病。这些疾病包括感染性、免疫性、药物和(或)毒物损伤性、遗传性或代谢性疾病及肿瘤等。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常见病理改变包括毛细胆管胆汁淤积、肝细胞胆汁淤... 胆汁淤积性肝病是由各种原因使肝脏病变导致以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常见肝胆疾病。这些疾病包括感染性、免疫性、药物和(或)毒物损伤性、遗传性或代谢性疾病及肿瘤等。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常见病理改变包括毛细胆管胆汁淤积、肝细胞胆汁淤积、胆汁梗死、胆汁湖等,其病理形态模式包括单纯/温和的毛细胆管胆汁淤积、胆管损伤和汇管区炎症细胞浸润、胆管数量减少等。肝脏病理检查在诊断胆汁淤积性肝病的病因和分析病变程度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病理诊断需密切结合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必要时基因检测结果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性肝病 病理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