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翁牛特部源流浅说 被引量:1
1
作者 晓舟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8年第1期67-68,共2页
一、斡赤斤和翁牛特 蒙古翁牛特部,属阿鲁蒙古的一部分,乃成吉思汗弟弟斡赤斤后裔的部落。关于斡赤斤,《史集》是这样记载的:在蒙古人中,他以好兴建宫院著名,成吉思汗爱他胜过诸弟,让他坐在诸兄之上,斡赤斤的威望很高,经常奉命出征,而... 一、斡赤斤和翁牛特 蒙古翁牛特部,属阿鲁蒙古的一部分,乃成吉思汗弟弟斡赤斤后裔的部落。关于斡赤斤,《史集》是这样记载的:在蒙古人中,他以好兴建宫院著名,成吉思汗爱他胜过诸弟,让他坐在诸兄之上,斡赤斤的威望很高,经常奉命出征,而元代成吉思汗家系贵族中,只有斡赤斤有“国王”之封。翁牛特,即“有王的部落”之译,此王概指斡赤斤。大蒙古国时期,斡赤斤的封地在东北呼伦贝尔地区,不过当时的呼伦贝尔,不仅限于今内蒙呼伦贝尔盟,是泛指从呼伦、贝尔两湖附近及北方额尔古纳以西石勒喀河流域,直至贝加尔湖之滨的广大范围,翁牛特部的先人最初是游牧在这一地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吉思汗 呼伦贝尔盟 大蒙古国 《史集》 蒙古人 源流 部落 额尔古纳 贝加尔湖 石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朝宣徽使初探 被引量:8
2
作者 关树东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13-17,共5页
辽朝宣徽使的职责本自五代,宋,主要执掌朝廷礼仪、宴享百官、供帐、领殿前、内诸司之籍,并负有谏议、督修宫掖之责,同时往往奉命外出执行某种特殊使命。其地位相当尊崇。宣徽南院实即汉人宣徽院,北、南两院立徽使分掌北、南两面官... 辽朝宣徽使的职责本自五代,宋,主要执掌朝廷礼仪、宴享百官、供帐、领殿前、内诸司之籍,并负有谏议、督修宫掖之责,同时往往奉命外出执行某种特殊使命。其地位相当尊崇。宣徽南院实即汉人宣徽院,北、南两院立徽使分掌北、南两面官系统的事务。两院与南京宣徽院一动一静,构成了辽朝完整的宣徽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史 北院宣徽使 南院宣徽使 南北面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厥文化简述 被引量:1
3
作者 金朝光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19-23,共5页
突厥族曾以狼为图腾,崇拜太阳天地,崇信中亚的拜火教,后又信奉佛教.葬俗有坐葬和火葬;婚俗中尚存“收继婚”,外族嫁入者亦无例外.突厥汗国最高首领称“可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官爵依次分为二十八等.突厥的兵制与其游牧和... 突厥族曾以狼为图腾,崇拜太阳天地,崇信中亚的拜火教,后又信奉佛教.葬俗有坐葬和火葬;婚俗中尚存“收继婚”,外族嫁入者亦无例外.突厥汗国最高首领称“可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官爵依次分为二十八等.突厥的兵制与其游牧和射猎的经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军队大体可分三种,侍卫之士,控弦之士,柘羯;军事编制与部落组织相结合,其酋长与部民的从属关系及父子宗法关关使军队组织稳固,战斗斗强.突厥早期刑法规定简单而严厉,说明当时已处于以男子为中心的私有制社会。突厥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有粘着现象,有固定语序。后置调由一定的格构成,无前量词,有大量的来自汉语、阿拉伯语、波斯语、俄语、蒙古语和藏语的借词;突厥文字大约创造和使用于公元六世纪,属音节文字,其重要文献大多是一些记载可汗或贵族的文治武功的碑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 突厥 信仰 风俗 官制 兵制 刑法 语言 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东清真教育会”三位四川籍会员事略 被引量:5
4
作者 马彦虎 《回族研究》 CSSCI 1994年第1期95-97,共3页
“留东清真教育会”三位四川籍会员事略马彦虎“留东清真教育会”是回族近现代新文化运动中成立最早的文化教育团体之一,其宗旨是开展和普及新式回民教育,提高回民文化素质,以振兴回回民族。该会是来自中国14个省的36名留日回族... “留东清真教育会”三位四川籍会员事略马彦虎“留东清真教育会”是回族近现代新文化运动中成立最早的文化教育团体之一,其宗旨是开展和普及新式回民教育,提高回民文化素质,以振兴回回民族。该会是来自中国14个省的36名留日回族学生干1907年在日本发起成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东清真教育会 辛亥革命 刘庆思 孙中山 四川回族 湖北枪炮厂 回族文化 军政府 留学生 北洋政府
原文传递
谈谈水族早期婚姻形态
5
作者 韦学纯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9-104,共6页
水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大约在唐代以前,水族先民就生息。繁衍在苗岭山脉以南的龙江和都柳江上游的狭长地带。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水族人民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中,水族... 水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大约在唐代以前,水族先民就生息。繁衍在苗岭山脉以南的龙江和都柳江上游的狭长地带。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水族人民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中,水族婚姻文化就是人类共同财富之一。由于水族人口少,又僻处边陲,大多处于崇山峻岭之中,历来受尽反动统治者的压迫和歧视。查尽中国正典的千百万卷,都没有找到“水族”二字。明清以后,虽在一些著作中偶有记载,但概以“亦獠类”、“苗”、“蛮”、家“等字样出现。字里行间,充斥着鄙夷的色彩。直到本世纪30年代以后。才有几位学者如吴泽霖、陈国均、张为纲等用较为正确的民族史观对水族社会进行实地调查,并发表论著。抗日战争初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形态 平辈 族内 血缘群婚 摩尔根 母系氏族 女性 亲属称谓 族外婚 水族社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