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血液筛查的四种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抗体试剂检测方法的性能进行评估。方法采用协作标定方式,应用四种检测方法(间接ELISA法、双抗原夹心ELISA法、间接CLIA法、双抗原夹心CLIA法)16种HCV抗体试剂,对经确证筛选出...对血液筛查的四种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抗体试剂检测方法的性能进行评估。方法采用协作标定方式,应用四种检测方法(间接ELISA法、双抗原夹心ELISA法、间接CLIA法、双抗原夹心CLIA法)16种HCV抗体试剂,对经确证筛选出的70份(HCV抗体阳性35份、阴性35份)血浆样本进行检测,通过分析阳性、阴性符合率,评估四种方法 HCV抗体试剂的性能。结果间接ELISA法试剂检测阳性符合率为88.6%(31/35)~94.3%(33/35),双抗原夹心ELISA法、间接CLIA法、双抗原夹心CLIA法试剂检测阳性符合率为91.4%(32/35)~94.3%(33/35),四种检测方法 HCV抗体试剂阳性符合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接ELISA法和间接CLIA法试剂弱阳性样本检出率为11.4%(4/35)~31.4%(11/35),双抗原夹心ELISA法和双抗原夹心CLIA法试剂弱阳性样本检出率为5.7%(2/35)~11.4%(4/35),四种检测方法 HCV抗体试剂对弱阳性样本的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接ELISA法试剂检测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4.3%(33/35)~100%(35/35),间接CLIA法试剂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4.3%(33/35)~97.1%(34/35),双抗原夹心ELISA法和双抗原夹心CLIA法试剂阴性符合率均为97.1%(34/35),四种检测方法 HCV抗体试剂阴性符合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种检测方法 HCV抗体试剂的性能基本一致,不同方法各有优缺点,建议应用多种检测方法对弱阳性样本进行确认检测。展开更多
乙肝疫苗的接种为人类控制乙肝流行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在疫苗、核苷类药物的筛选压力下易发生突变成为疫苗变异株,可能影响疫苗的保护效果。近期建立的HBV体外感染系统为研究疫苗逃逸株对乙肝疫苗保...乙肝疫苗的接种为人类控制乙肝流行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在疫苗、核苷类药物的筛选压力下易发生突变成为疫苗变异株,可能影响疫苗的保护效果。近期建立的HBV体外感染系统为研究疫苗逃逸株对乙肝疫苗保护人群的潜在威胁提供了工具。本文对HBV疫苗逃逸株及其研究策略进行初步探讨。展开更多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导致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体。2015年我国研制成功世界上首批EV71疫苗,2016年疫苗通过批签发上市。EV71疫苗的研发成功为我国以及世界范围控制严重H...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导致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体。2015年我国研制成功世界上首批EV71疫苗,2016年疫苗通过批签发上市。EV71疫苗的研发成功为我国以及世界范围控制严重HFMD的暴发和流行提供了有效手段。然而疫苗上市后仍面临进一步大规模人群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观察,疫苗质控标准和规范的建立、完善,疫苗应用后人群中HFMD新的流行态势等研究课题。本文对近期EV71疫苗的研究进展和应用进行了综述。展开更多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 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目前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估计全世界目前约有20亿人感染HBV,其中2.4亿以上为慢性感染,每年新增 HBV 感染约500万例,每...乙型肝炎(乙肝)病毒( 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目前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估计全世界目前约有20亿人感染HBV,其中2.4亿以上为慢性感染,每年新增 HBV 感染约500万例,每年有超过78万人死于急性或慢性乙肝[1-2]。中国是HBV感染的中高流行区,近年来已经通过乙肝疫苗的广泛接种有效地控制了HBV的传播,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7.18%,15岁以下儿童 HBsAg携带率为2.08%,与1992年调查结果相比,我国1~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下降了2.5个百分点,15岁以下儿童下降了7~8个百分点。然而,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仍存在庞大的感染群体,据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估计,至2006年,全国约有9300万人长期携带HBV,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2000万[3]。 HBV感染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和经济方面的问题,是现阶段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治疗乙肝的药物包括干扰素、核苷类似物等,然而现有的治疗方法多价格高昂,且无法治愈慢性乙肝、解除患者痛苦,常伴有严重的副作用,并可能诱导HBV突变体产生,且停药后反跳现象较高,因此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控制乙肝手段。展开更多
甲型肝炎(以下简称甲肝)是由甲肝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引起的急性自限性疾病,患者以低龄儿童为主。HAV在人群中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全球每年约有150万人罹患甲肝[1]。接种甲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甲肝流行的最有效措施。首支...甲型肝炎(以下简称甲肝)是由甲肝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引起的急性自限性疾病,患者以低龄儿童为主。HAV在人群中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全球每年约有150万人罹患甲肝[1]。接种甲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甲肝流行的最有效措施。首支甲肝灭活疫苗于1992年上市,已在多个国家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明显地降低了甲肝的暴发和流行[2]。展开更多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抗体试剂的质量。方法采用3个厂家间接酶联免疫法的HCV抗体试剂各1批(A-1、A-2、A-3)和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法的HCV抗体试剂各1批(B-1、B-2、B-3),分别检测经Ortho...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抗体试剂的质量。方法采用3个厂家间接酶联免疫法的HCV抗体试剂各1批(A-1、A-2、A-3)和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法的HCV抗体试剂各1批(B-1、B-2、B-3),分别检测经Ortho和Dia Sorin公司抗HCV EIA试剂、CHIRON公司RIBA HCV 3.0 SIA及MP Biomedicals Asia Pacific Pte公司确证试剂检测的304份血浆样本(抗-HCV阳性139份及抗-HCV阴性165份);并经HCV BLOT 3.0确证试剂检测HCV假阴性样本的抗体谱。结果试剂A-1、A-2、A-3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5.0%、97.8%、97.1%,阴性检出率分别为98.2%、92.7%、95.2%;试剂B-1、B-2、B-3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8.6%、98.6%、99.3%,阴性检出率分别为95.8%、95.8%、96.4%,总符合率分别为96.7%∶97%、95.1∶97%、96.1%∶97.7%,不同厂家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法的HCV抗体试剂灵敏度均有提高,两种酶联免疫法的6种HCV抗体试剂检测均有不同份数的假阳性样本出现,该6种HCV抗体试剂的特异性无显著差异(P>0.05)。HCV假阴性样本抗体谱分析结果表明,各HCV抗体试剂均有漏检现象。结论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法检测HCV抗体试剂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在献血源筛查中推广应用。展开更多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全病毒灭活疫苗的研发成功,对严重影响婴幼儿健康的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流行提供了防控手段。在婴幼儿目标人群中大量推广疫苗接种,有望降低HFMD的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率,...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全病毒灭活疫苗的研发成功,对严重影响婴幼儿健康的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流行提供了防控手段。在婴幼儿目标人群中大量推广疫苗接种,有望降低HFMD的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率,具有重大的公共卫生意义。本文旨在分析中国EV71疫苗上市后所产生的结果和影响、HFMD的防控形势及疫苗应用策略等,从而对有关HFMD流行的防控策略进行探讨。展开更多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主要病原体,属于肠道小RNA病毒,这类病毒的基因组由脆性平链RNA组成,易断裂,有较高的突变性。在混合感染中会发生同型不同株不同亚型,或同属不同型间...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主要病原体,属于肠道小RNA病毒,这类病毒的基因组由脆性平链RNA组成,易断裂,有较高的突变性。在混合感染中会发生同型不同株不同亚型,或同属不同型间的基因交换形成新的重组病毒,EV71也具有重组特性。新形成的重组病毒可能导致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的改变,进而影响疾病的防控。本文就EV71病毒基因重组及可能引发的防控问题进行综述。展开更多
文摘乙肝疫苗的接种为人类控制乙肝流行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在疫苗、核苷类药物的筛选压力下易发生突变成为疫苗变异株,可能影响疫苗的保护效果。近期建立的HBV体外感染系统为研究疫苗逃逸株对乙肝疫苗保护人群的潜在威胁提供了工具。本文对HBV疫苗逃逸株及其研究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文摘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导致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体。2015年我国研制成功世界上首批EV71疫苗,2016年疫苗通过批签发上市。EV71疫苗的研发成功为我国以及世界范围控制严重HFMD的暴发和流行提供了有效手段。然而疫苗上市后仍面临进一步大规模人群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观察,疫苗质控标准和规范的建立、完善,疫苗应用后人群中HFMD新的流行态势等研究课题。本文对近期EV71疫苗的研究进展和应用进行了综述。
文摘乙型肝炎(乙肝)病毒( 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目前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估计全世界目前约有20亿人感染HBV,其中2.4亿以上为慢性感染,每年新增 HBV 感染约500万例,每年有超过78万人死于急性或慢性乙肝[1-2]。中国是HBV感染的中高流行区,近年来已经通过乙肝疫苗的广泛接种有效地控制了HBV的传播,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7.18%,15岁以下儿童 HBsAg携带率为2.08%,与1992年调查结果相比,我国1~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下降了2.5个百分点,15岁以下儿童下降了7~8个百分点。然而,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仍存在庞大的感染群体,据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估计,至2006年,全国约有9300万人长期携带HBV,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2000万[3]。 HBV感染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和经济方面的问题,是现阶段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治疗乙肝的药物包括干扰素、核苷类似物等,然而现有的治疗方法多价格高昂,且无法治愈慢性乙肝、解除患者痛苦,常伴有严重的副作用,并可能诱导HBV突变体产生,且停药后反跳现象较高,因此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控制乙肝手段。
文摘甲型肝炎(以下简称甲肝)是由甲肝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引起的急性自限性疾病,患者以低龄儿童为主。HAV在人群中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全球每年约有150万人罹患甲肝[1]。接种甲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甲肝流行的最有效措施。首支甲肝灭活疫苗于1992年上市,已在多个国家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明显地降低了甲肝的暴发和流行[2]。
文摘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抗体试剂的质量。方法采用3个厂家间接酶联免疫法的HCV抗体试剂各1批(A-1、A-2、A-3)和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法的HCV抗体试剂各1批(B-1、B-2、B-3),分别检测经Ortho和Dia Sorin公司抗HCV EIA试剂、CHIRON公司RIBA HCV 3.0 SIA及MP Biomedicals Asia Pacific Pte公司确证试剂检测的304份血浆样本(抗-HCV阳性139份及抗-HCV阴性165份);并经HCV BLOT 3.0确证试剂检测HCV假阴性样本的抗体谱。结果试剂A-1、A-2、A-3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5.0%、97.8%、97.1%,阴性检出率分别为98.2%、92.7%、95.2%;试剂B-1、B-2、B-3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8.6%、98.6%、99.3%,阴性检出率分别为95.8%、95.8%、96.4%,总符合率分别为96.7%∶97%、95.1∶97%、96.1%∶97.7%,不同厂家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法的HCV抗体试剂灵敏度均有提高,两种酶联免疫法的6种HCV抗体试剂检测均有不同份数的假阳性样本出现,该6种HCV抗体试剂的特异性无显著差异(P>0.05)。HCV假阴性样本抗体谱分析结果表明,各HCV抗体试剂均有漏检现象。结论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法检测HCV抗体试剂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在献血源筛查中推广应用。
文摘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全病毒灭活疫苗的研发成功,对严重影响婴幼儿健康的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流行提供了防控手段。在婴幼儿目标人群中大量推广疫苗接种,有望降低HFMD的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率,具有重大的公共卫生意义。本文旨在分析中国EV71疫苗上市后所产生的结果和影响、HFMD的防控形势及疫苗应用策略等,从而对有关HFMD流行的防控策略进行探讨。
文摘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主要病原体,属于肠道小RNA病毒,这类病毒的基因组由脆性平链RNA组成,易断裂,有较高的突变性。在混合感染中会发生同型不同株不同亚型,或同属不同型间的基因交换形成新的重组病毒,EV71也具有重组特性。新形成的重组病毒可能导致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的改变,进而影响疾病的防控。本文就EV71病毒基因重组及可能引发的防控问题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