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时代青年政治认同状况研究 |
陆士桢
刘庆帅
|
《青年探索》
|
2019 |
10
|
|
2
|
增强内地高校港澳青年学生国家认同的实践路径 |
汤杏林
王军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日本文化性格及其青年教育 |
汤杏林
|
《青年探索》
CSSCI
|
2014 |
1
|
|
4
|
试论“佛系”青年的基本特征与产生原因 |
王琦
巩彦博
丁燕
|
《青少年学刊》
|
2018 |
6
|
|
5
|
团一大前后青年团工作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意义 |
袁昕
|
《党史博采(下)》
|
2017 |
2
|
|
6
|
互联网公共空间中青年文化的话语生产——基于青年网络流行语的一项研究 |
王琦
|
《北京青年研究》
|
2018 |
7
|
|
7
|
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以及应对 |
武文
|
《党史博采(下)》
|
2018 |
4
|
|
8
|
红船精神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关系研究 |
张晓晔
|
《党史博采(下)》
|
2019 |
2
|
|
9
|
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
巩彦博
丁燕
|
《中共山东大学委党校学报》
|
2018 |
0 |
|
10
|
新媒体视阈下马克思主义 在青年中的传播:机遇、挑战与策略 |
叶子鹏
宋俪超
|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20 |
0 |
|
11
|
恽代英青年工作思想及当代价值 |
刘文晴
|
《青少年学刊》
|
2018 |
0 |
|
12
|
群团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基于雅安的实地研究 |
陆士桢
刘庆帅
|
《社会建设》
CSSCI
|
2019 |
0 |
|
13
|
党团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三重逻辑与现实启示 |
杨名
曹林祥
|
《青年发展论坛》
|
2023 |
0 |
|
14
|
“微媒体”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生态构建的挑战与对策 |
刘畅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
2019 |
0 |
|
15
|
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共享发展理念的内在联系 |
袁昕
|
《大连干部学刊》
|
2016 |
1
|
|
16
|
习近平对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常聪
|
《领导科学论坛》
|
2018 |
2
|
|
17
|
丰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的几点思考 |
付康
|
《中国校外教育》
|
2021 |
1
|
|
18
|
文化自信与“四个伟大”的内生逻辑 |
常聪
|
《党政干部论坛》
|
2018 |
0 |
|
19
|
恽代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探索 |
刘文晴
|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
2018 |
0 |
|
20
|
唯物史观视域下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研究 |
常聪
|
《海外文摘》
|
201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