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青年政治认同状况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陆士桢 刘庆帅 《青年探索》 2019年第1期41-50,共10页
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的政治态度,特别是对国家和执政党的认同,不仅是青年政治社会化结果的一种重要呈现,也是... 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的政治态度,特别是对国家和执政党的认同,不仅是青年政治社会化结果的一种重要呈现,也是影响国家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深度访谈,发现青年在国家认同、政党认同和制度认同方面呈整体正向态势,但也面临多元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对国家认同正向,但也有不满与担忧;政党认同积极,但也提出一些问题;制度认同相对概念化,理性认知和情感体验不足。可见,总体上当今青年政治认同更加理性、情感日益复杂,凸显了新时代下青年的本质特色,也反映了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我国青年整体的政治素养在不断提升,政治认同的深度持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政治态度 政治认同 新时代 政治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内地高校港澳青年学生国家认同的实践路径
2
作者 汤杏林 王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3-66,共4页
国家认同内蕴文化认同、使命认同、制度认同、情感认同等结构要素。基于此,增强内地高校港澳青年学生国家认同,要多维度增强内地高校港澳青年学生的国家文化认同,加强历史文化教育,注重传统文化体验,推进语言交流与培训;全景式增强内地... 国家认同内蕴文化认同、使命认同、制度认同、情感认同等结构要素。基于此,增强内地高校港澳青年学生国家认同,要多维度增强内地高校港澳青年学生的国家文化认同,加强历史文化教育,注重传统文化体验,推进语言交流与培训;全景式增强内地高校港澳青年学生的使命认同,提供定制化的教育资源,强化就业指导和服务,促进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立体化增强内地高校港澳青年学生的制度认同,完善制度教育内容,运用新媒体做好制度宣传工作;递进式增强内地高校港澳青年学生的情感认同,强化他们热爱祖国的显性情感表达,注重具有国家象征意义的情感再现,组织彰显国家治理效能的情感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港澳青年学生 国家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文化性格及其青年教育 被引量:1
3
作者 汤杏林 《青年探索》 CSSCI 2014年第6期54-60,共7页
日本政客策动"购买"钓鱼岛导致中日关系紧张化,严重破坏了来之不易的中日友好关系,两年来已受到各方的谴责,但对政客得以滋生的条件和背景,却少见历史文化视角的探讨。通过文化基因的检测把握肇事者既危害亚洲各国,又伤及日... 日本政客策动"购买"钓鱼岛导致中日关系紧张化,严重破坏了来之不易的中日友好关系,两年来已受到各方的谴责,但对政客得以滋生的条件和背景,却少见历史文化视角的探讨。通过文化基因的检测把握肇事者既危害亚洲各国,又伤及日本民族的性格形成背景,不仅有利于我们预测事态的走向,增强应对定力,还可从日本青年教育的成功与弊端中,获得诸多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文化性格 青年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佛系”青年的基本特征与产生原因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琦 巩彦博 丁燕 《青少年学刊》 2018年第4期14-17,29,共5页
"佛系"青年拥有"多愁善感"的佛系面相,"简约时尚"的佛系着装风格,"尽人事听天命"的佛系工作方式,喜好结交"随缘而遇"的朋友,秉持"淡然处世"的佛系心态。其背后折射出社会... "佛系"青年拥有"多愁善感"的佛系面相,"简约时尚"的佛系着装风格,"尽人事听天命"的佛系工作方式,喜好结交"随缘而遇"的朋友,秉持"淡然处世"的佛系心态。其背后折射出社会转型期面对巨大的生活工作压力,青年一代的焦虑和无奈,以及对自身的"戏谑"。在此背景下,需要正确看待"佛系"青年,挖掘其积极因素;对"佛系"青年加强引导,引导"佛系"青年向梦想前进;鼓励创造推崇创新,用积极奋进的社会大环境感染"佛系"青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系青年 特征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一大前后青年团工作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袁昕 《党史博采(下)》 2017年第9期28-30,共3页
团一大在团的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一大总结了历史经验、确立了基本原则、指明了发展方向,标志着团在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全面统一,是中国青年运动史上的里程碑。引水方知开源不易,发掘和研... 团一大在团的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一大总结了历史经验、确立了基本原则、指明了发展方向,标志着团在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全面统一,是中国青年运动史上的里程碑。引水方知开源不易,发掘和研究团一大前后青年团工作的历史经验,总结青年团工作的基本规律和优良传统,对于促进当前的共青团工作和共青团改革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一大 青年团 历史经验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公共空间中青年文化的话语生产——基于青年网络流行语的一项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琦 《北京青年研究》 2018年第2期59-66,共8页
当前,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日益成为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而青年则为网络流行语生产和使用的主要群体,反映着青年文化的发展方向和特点。本文力图从多学科角度对互联网公共空间中青年文化话语的生产进行深入分析,以青年网络流行语为例,分析其... 当前,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日益成为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而青年则为网络流行语生产和使用的主要群体,反映着青年文化的发展方向和特点。本文力图从多学科角度对互联网公共空间中青年文化话语的生产进行深入分析,以青年网络流行语为例,分析其内在和外在的生产机制和网络流行语自身内在功能及其影响等,试探究其在青年中传播的现状、特点等,以兼容并包的态度推动青年的文化话语表达,增强青年对流行语关注以及进行针对性和实效性,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文化话语 网络流行语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以及应对 被引量:4
7
作者 武文 《党史博采(下)》 2018年第1期63-64,共2页
从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内容、客体、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主要挑战进行相应的原因探讨。从课题研究及教师队伍建设、大学生媒体素养和辨识能力的培养、社会转型期矛盾的疏导和解决以及构建思想政治教育... 从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内容、客体、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主要挑战进行相应的原因探讨。从课题研究及教师队伍建设、大学生媒体素养和辨识能力的培养、社会转型期矛盾的疏导和解决以及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优良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从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营造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论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船精神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关系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晓晔 《党史博采(下)》 2019年第1期8-10,20,共4页
"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由此产生的"红船精神"也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源头。在此之后,党在革命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它们与"红船精神&q... "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由此产生的"红船精神"也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源头。在此之后,党在革命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它们与"红船精神"一脉相承,拥有着共同的思想和实践基础,共同构成了党的革命精神系统。这些伟大的革命精神虽然都形成于革命历史时期,但其中丰富而深厚的思想内涵历久弥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仍然能够发挥重要的精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船精神 革命精神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9
作者 巩彦博 丁燕 《中共山东大学委党校学报》 2018年第4期6-10,共5页
结合新的历史方位、新的发展目标、新的奋斗征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新的含义和意义,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在新时代,秉持初心、肩负使命,不负人民重托、兑现庄严承诺,根本是统... 结合新的历史方位、新的发展目标、新的奋斗征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新的含义和意义,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在新时代,秉持初心、肩负使命,不负人民重托、兑现庄严承诺,根本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共产党人走好新时代"进京赶考"路,破解历史周期律难题,必须时刻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锐意改革的精神、自我革命的精神和永远奋斗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初心和使命 “四个伟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视阈下马克思主义 在青年中的传播:机遇、挑战与策略
10
作者 叶子鹏 宋俪超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3-21,共9页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产物,新媒体业已成为思想文化传播的新兴阵地。新媒体传播的互动性、开放性和自净性特征使传播者与青年受众间的距离更加贴近。这有效提高了青年对信息的关注度,并有助于青年积极参与信息传播,同时也使得传播者能...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产物,新媒体业已成为思想文化传播的新兴阵地。新媒体传播的互动性、开放性和自净性特征使传播者与青年受众间的距离更加贴近。这有效提高了青年对信息的关注度,并有助于青年积极参与信息传播,同时也使得传播者能够更加及时获取信息反馈。在新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迎来亲和力增强、影响力扩大、自净性提高的新机遇,同时也面临多元思潮冲击、无序性影响、理论碎片化的挑战。优化新媒体传播环境,构建新媒体监督体系,提高系统化传播意识对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青年思想领域的统领地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青年群体 马克思主义传播 统领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恽代英青年工作思想及当代价值
11
作者 刘文晴 《青少年学刊》 2018年第1期3-6,共4页
恽代英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早期领导人、青年运动杰出领袖,担任过团中央宣传部长。在主持党团工作期间,恽代英站在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充分肯定青年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青年教育工作,积极领导中国青... 恽代英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早期领导人、青年运动杰出领袖,担任过团中央宣传部长。在主持党团工作期间,恽代英站在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充分肯定青年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青年教育工作,积极领导中国青年运动,形成了一系列内涵丰富而又逻辑鲜明的青年工作思想。恽代英的这些青年工作理论与实践经验,对当今青年工作的政治方向、历史使命、根本任务的确立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恽代英 青年工作思想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团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基于雅安的实地研究
12
作者 陆士桢 刘庆帅 《社会建设》 CSSCI 2019年第3期38-47,共10页
群团改革作为新时期党的群团工作的重要战略任务,如何把党的群众工作有机融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创新机制当中,推动群团改革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机力量,成为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的重要命题。四川雅安的“群... 群团改革作为新时期党的群团工作的重要战略任务,如何把党的群众工作有机融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创新机制当中,推动群团改革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机力量,成为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的重要命题。四川雅安的“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体系建设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社会治理创新的核心追求是民生与民主,“党政领导、群团实施、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五位一体”的指导思想有利于总领社会治理全局;全覆盖、多层次、全方位的体系化的“大群团”工作格局是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所在;不断丰富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稳定充足的资金保障、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蓬勃发展的本土化社会组织等综合构建的保障体系是社会治理创新的基础。希望雅安经验为社会治理理论与模式的丰富、群团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团改革 社会治理 雅安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团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三重逻辑与现实启示
13
作者 杨名 曹林祥 《青年发展论坛》 2023年第1期87-96,共10页
党团关系的历史进程是党的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百余年来,党团关系的发展历程主要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初步确立阶段、重新确立阶段、巩固与曲折发展阶段、恢复与制度规范化阶段、改革创新发展阶段。党团关系发展遵循三重逻辑... 党团关系的历史进程是党的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百余年来,党团关系的发展历程主要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初步确立阶段、重新确立阶段、巩固与曲折发展阶段、恢复与制度规范化阶段、改革创新发展阶段。党团关系发展遵循三重逻辑,即党的绝对领导与党领导下共青团的相对自主相统一的理论逻辑、以党带团与以团助党相统一的历史逻辑、政治性与群众性相统一的实践逻辑。党团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启示我们,要加强党对团的领导,以党建带动团建;要强化团为党育人的功能,确保党的红色江山后继有人;要把握党团关系的内在一致性,构建新时代党团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团关系 历史进程 党的领导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媒体”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生态构建的挑战与对策
14
作者 刘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19年第3期118-119,共2页
随着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以微博、微信等应用平台为代表的“微媒体”时代。在此背景下,由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大学生(主体)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环境(客体)所组成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生... 随着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以微博、微信等应用平台为代表的“微媒体”时代。在此背景下,由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大学生(主体)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环境(客体)所组成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生态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当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工作应该积极适应新环境,从改变工作方式和教学内容,搭建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工作平台,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等方面着手,努力探索“微媒体”时代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媒体”时代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生态 挑战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共享发展理念的内在联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昕 《大连干部学刊》 2016年第12期52-55,共4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目标,这不仅是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共享发展理念,这是新常态下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创新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推进共享发展辩证统...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目标,这不仅是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共享发展理念,这是新常态下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创新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推进共享发展辩证统一,融会贯通,准确理解"全面"与"共享"的逻辑关系对于正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推进共享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进一步指导实践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共享发展 内在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对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常聪 《领导科学论坛》 2018年第15期8-9,12,共3页
习近平与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文化自信思想的内涵,而且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文化自信思想的科学... 习近平与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文化自信思想的内涵,而且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文化自信思想的科学态度,更是在关键时刻从战略高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支撑。探析习近平对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对于我们科学对待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文化自信思想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毛泽东 文化自信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康 《中国校外教育》 2021年第6期68-75,共8页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有新内容、新途径,也要有丰富的实践载体。当前,尤其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我们要在利用传统实践载体的基础上,开发新的实践载体,实现新旧载体的融合运用,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的组合拳。本文从六个方面论...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有新内容、新途径,也要有丰富的实践载体。当前,尤其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我们要在利用传统实践载体的基础上,开发新的实践载体,实现新旧载体的融合运用,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的组合拳。本文从六个方面论述了传统与现代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如何融合并发挥作用的一些方法和途径,具体包括:发挥校外教育实践基地的作用;注重运用仪式和礼仪;组织重大纪念活动;发挥重要节日的涵育功能;依托自然、人文景观和重大工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运用新媒体途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爱国主义教育 实践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信与“四个伟大”的内生逻辑
18
作者 常聪 《党政干部论坛》 2018年第6期33-34,共2页
文化自信和"四个伟大"思想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顶层设计。文化自信与"四个伟大"具有深层次的内生逻辑:文化自信是"四个伟大"在文化领域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历史虚无主义 中国共产党人 内生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 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华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恽代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探索
19
作者 刘文晴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37-40,共4页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和教育家。在其短暂而又充满激情的一生中,他通过创办报刊、组织社团、翻译出版物、课堂讲课、与非马克思主义论战等途径对广大民众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育内容涉及人类社会...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和教育家。在其短暂而又充满激情的一生中,他通过创办报刊、组织社团、翻译出版物、课堂讲课、与非马克思主义论战等途径对广大民众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育内容涉及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理论、阶级斗争学说、统一战线理论、人民群众观等,不仅引导一大批先进青年和知识分子走上了革命道路,而且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恽代英 马克思主义 理论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物史观视域下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研究
20
作者 常聪 《海外文摘》 2018年第11期28-29,共2页
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与中国文化自信思想及发展规律相契合相统一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的理论基石,其中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的理论支撑,... 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与中国文化自信思想及发展规律相契合相统一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的理论基石,其中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的理论支撑,“实践”的唯物史观为文化自信思想提供路径选择,科学的群众史观为文化自信思想注入内生动力。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在理论上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思想的系统性,亦在实践中也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文化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新时代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