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命科学研究前沿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兰州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67-173,共7页
当今的生命科学研究可归纳为 3类 8个生命科学发展研究前沿问题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 ,使研究者全面了解整个生命科学研究现状 。
关键词 生命科学 蛋白质 人类基因组计划 生物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n a 1表位抗原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8
2
作者 赵杰 高美须 +6 位作者 潘家荣 王志东 兰丽平 睢珂 许舒婷 刘超超 牟慧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3191-3198,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识别、检测致敏蛋白的新方法。【方法】Pen a 1为虾中主要的致敏蛋白,从其5个主要IgE结合区中选择一段具有代表性的(85—105位)含21个氨基酸的多肽序列,进行化学合成,将多肽分别与匙孔血蓝蛋白(KLH)和牛血清白蛋白(BSA... 【目的】建立一种识别、检测致敏蛋白的新方法。【方法】Pen a 1为虾中主要的致敏蛋白,从其5个主要IgE结合区中选择一段具有代表性的(85—105位)含21个氨基酸的多肽序列,进行化学合成,将多肽分别与匙孔血蓝蛋白(KLH)和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得免疫原和包被原,免疫原免疫新西兰纯种白兔得到多克隆抗体。以刀额新对虾蛋白、卵清蛋白、花生蛋白和牛奶蛋白为样品,免疫印迹鉴定多克隆抗体对刀额新对虾中Pen a 1蛋白的特异性。【结果】经Ellman试剂测定多肽与KLH、BSA的偶联比分别为12﹕1和8﹕1。间接非竞争ELISA测定多克隆抗体的效价达1.024×106,间接竞争ELISA(icELISA)测定该多克隆抗体对多肽的IC50和IC10分别为0.4324μg.mL-1和0.0004μg.mL-1,表明多克隆抗体对多肽具有较强的灵敏性。免疫印迹试验结果表明,此多克隆抗体仅可识别刀额新对虾蛋白中的Pen a 1蛋白,对所选其它物种蛋白无响应。【结论】通过人工合成多肽制备的抗体可用于目标致敏蛋白质的检测分析,该方法快捷灵敏,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a1 表位多肽抗原 多克隆抗体 间接竞争ELISA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微弱电波信号的时、频域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兰州 李海霞 +3 位作者 林敏 李峤 楼芳彪 陈杰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94-298,共5页
在时域和频域上对植物电波信号进行了分析.植物电波信号的幅值处于μV级量级,是一种微弱信号;随时间变化剧烈,在不同时刻的取值关系松散;植物电波信号属于低频信号,其功率谱主要分布在小于5 Hz这一频段.
关键词 时域分析 频域分析 植物电信号 幅值 功率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哈茨木霉菌代谢产物中单端孢霉烯化合物的含量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列忠 申屠旭萍 +3 位作者 陈建明 郑许松 张珏锋 俞晓平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62-1364,共3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建立了哈茨木霉菌发酵代谢产物中活性有效成分单端孢霉烯化合物含量的分析测定方法。用乙酸乙酯提取样品,并测定提取液中单端孢霉烯化合物的含量,以保留时间和单端孢霉烯化合物的质谱特征离子峰(m/z292、277、14...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建立了哈茨木霉菌发酵代谢产物中活性有效成分单端孢霉烯化合物含量的分析测定方法。用乙酸乙酯提取样品,并测定提取液中单端孢霉烯化合物的含量,以保留时间和单端孢霉烯化合物的质谱特征离子峰(m/z292、277、149、135、121和107)为定性分析依据,用外标法定量。在所建立的分析条件下,单端孢霉烯化合物的保留时间为8.09min,方法检出限为0.04μg/L;在0.5~5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8;回收率102.3%;RSD为0.86%。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准确度高,可为哈茨木霉菌菌株改造和发酵生产研究中单端孢霉烯化合物的跟踪检测提供灵敏、准确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 代谢产物 单端孢霉烯化合物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12个主栽茭白品种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俞晓平 张珏锋 +4 位作者 吕仲贤 陈建明 郑许松 徐红星 陈列忠 《科技通报》 2005年第2期137-141,共5页
采用RAPD技术构建了12个浙江主栽茭白品种的RAPD指纹图谱。利用河姆渡双季茭作为模板从5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稳定且多态性高的7个引物用于茭白DNA的PCR扩增,共产生45条DNA片段,平均每个引物的扩增带为6.4条,其中15条扩增带具有遗传多样... 采用RAPD技术构建了12个浙江主栽茭白品种的RAPD指纹图谱。利用河姆渡双季茭作为模板从5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稳定且多态性高的7个引物用于茭白DNA的PCR扩增,共产生45条DNA片段,平均每个引物的扩增带为6.4条,其中15条扩增带具有遗传多样性。约占总DNA片段的33.3%。利用相似性聚类分析对PCR扩增产物进行二态性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系数2.1处可以将12个茭白品种分为5个聚类群,其中9个浙江本地品种间的遗传距离较近。初步结果也表明,单季茭与双季茭间的遗传差异比同一类型中茭白品种间的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育种 茭白品种 RAPD 遗传距离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en a 1表位抗体亲和纯化目标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杰 高美须 +4 位作者 潘家荣 兰丽平 睢珂 牟慧 许舒婷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74-1179,共6页
以虾致敏蛋白Pen a 1(Tropomyosin)抗原表位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利用Pena 1表位抗体亲和纯化致敏蛋白的新方法.Fmoc法合成致敏Pen a 1蛋白的C端含有3个抗原表位的第247 ~284位氨基酸对应的多肽片段,应用马来酰亚胺法将多肽与KLH(匙孔... 以虾致敏蛋白Pen a 1(Tropomyosin)抗原表位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利用Pena 1表位抗体亲和纯化致敏蛋白的新方法.Fmoc法合成致敏Pen a 1蛋白的C端含有3个抗原表位的第247 ~284位氨基酸对应的多肽片段,应用马来酰亚胺法将多肽与KLH(匙孔血蓝蛋白)、BSA(牛血清白蛋白)偶联制备人工免疫抗原(Pep-tide-KLH)和人工包被抗原(Peptide-BSA),免疫人工抗原免疫纯种新西兰白兔,获得多克隆抗血清,抗血清经辛酸-硫酸铵及特异性血清纯化预装柱(HiTrap rProtein A FF)纯化后与溴化氰活化琼脂糖凝4B(CNBr-Activated Sepharose 4B)进行偶联.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该多克隆抗体效价为2.05×106,多肽对抗体的IC50(50%抑制浓度)为0.21 mg/L,交叉试验表明该抗体与虾中非Pena 1蛋白无交叉反应性;Bradford法测定CNBr-Activated Sepharose 4B与抗体的偶联率为90.76%.间接竞争ELISA测定1 mL偶联介质的吸附容量为2.84 mg Pen a 1,免疫亲和柱的加标回收率为89.6%~93.6%,亲和柱使用寿命为4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 a 1 表位抗体 免疫亲和柱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思考 被引量:5
7
作者 孟庆莉 刘志刚 +2 位作者 卢秀莲 伍义行 周益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6期101-102,共2页
本文就如何培养具有"计量、检测"特色的药学专业人才进行探讨,主要谈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特色鲜明的课外活动模块、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以及强大的师资队伍,并指出这些是培养特色药学专业人才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 药学 计量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售牙膏中常用抗生素的调查 被引量:4
8
作者 胡巅 李素芳 +1 位作者 尹飞 崔春英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4-246,共3页
目的了解市售牙膏常中用抗生素的种类和含量。方法从超市选购标注对口腔疾病有不同预防和治疗作用的10种牙膏,先用纸片扩散法初步筛选出可能含有抗生素的牙膏,再用液相色谱法检测抗生素的种类和含量。结果在所检的10种牙膏中,1种牙膏检... 目的了解市售牙膏常中用抗生素的种类和含量。方法从超市选购标注对口腔疾病有不同预防和治疗作用的10种牙膏,先用纸片扩散法初步筛选出可能含有抗生素的牙膏,再用液相色谱法检测抗生素的种类和含量。结果在所检的10种牙膏中,1种牙膏检出诺氟沙星,基质量分数达0.06%;2种牙膏检出甲硝唑,其质量分数分别为0.01%和0.37%;10种牙膏均未检出替硝唑。结论市售的部分牙膏中含有常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膏 色谱法 液相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寄生菌哈茨木霉的研究及其在植病生防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石一珺 申屠旭萍 俞晓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S1期76-78,89,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对哈茨木霉菌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的研究概况,包括几丁质酶、葡聚糖酶和蛋白酶在内的细胞壁降解酶和抗生素,以及哈茨木霉菌生防产品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其在植病生防中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 哈茨木霉菌 抑菌活性物质 生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过敏原Pen a1抗原表位的关键氨基酸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牟慧 高美须 +6 位作者 李淑荣 王志东 潘家荣 赵杰 支玉香 李树锦 赵鑫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04-1610,共7页
建立了一种利用表位抗体筛选虾过敏原Pen a1抗原表位中关键氨基酸的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MEGA5计算Pen a1中表位的氨基酸组成和出现频率,并采用DNAMAN软件对SDAP数据库中致敏食物原肌球蛋白的氨基酸保守性分析,综合两种方法筛选出... 建立了一种利用表位抗体筛选虾过敏原Pen a1抗原表位中关键氨基酸的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MEGA5计算Pen a1中表位的氨基酸组成和出现频率,并采用DNAMAN软件对SDAP数据库中致敏食物原肌球蛋白的氨基酸保守性分析,综合两种方法筛选出各表位可能的关键氨基酸,Epitope 1:K,E,N;Epitope2:K,L,E;Epitope 3:E,R,D,L,Q;Epitope 5:K,L,Q。用丙氨酸取代并合成突变多肽。利用表位抗体,通过竞争性免疫斑点法及间接ELISA方法检测突变多肽的抗体结合能力,筛选出各表位的关键氨基酸。分别为:Epitope1:谷氨酰胺;Epitope2:亮氨酸和谷氨酸;Epitope3:亮氨酸和天冬氨酸;Epitope5:亮氨酸。实验结果证明了此种筛选关键氨基酸的方法的可行性,为Pen a1致敏机理的研究及利用基因修饰脱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a1 抗原表位 突变多肽 关键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快速测定鱼腥草注射剂致过敏介质释放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艳 张永勇 +2 位作者 梁忠丽 唐岚 侯晓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建立犬血浆中组胺GC-MS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12只比格犬随机分4组,给药组注射含高、中、低3种浓度吐温-80的鱼腥草注射剂和生理盐水组,30 min后取犬血浆,加入氯甲酸乙酯/三氯甲烷进行衍生化。组胺作为过敏标志物用气质联用法进行测定... 目的建立犬血浆中组胺GC-MS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12只比格犬随机分4组,给药组注射含高、中、低3种浓度吐温-80的鱼腥草注射剂和生理盐水组,30 min后取犬血浆,加入氯甲酸乙酯/三氯甲烷进行衍生化。组胺作为过敏标志物用气质联用法进行测定,DB-WAX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柱温从150℃开始,再以40℃/min的速度升至240℃。质谱条件采用SIM选择离子模式,选择m/z166为组胺的检测离子,选择m/z192为内标9-methylanthracene的检测离子,内标以及组胺标的色谱保留时间分别为11和13.5 min。结果组胺在2~32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2=0.999,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1.86%),最低检测限为0.7 mg/L(S/N=3)。结论 本实验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回收率好,可快速检测中药注射剂引起的组胺过敏介质的释放,为临床、制药企业解决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提供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 GC-MS 鱼腥草注射剂 衍生化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n a1抗原表位187—202关键氨基酸的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牟慧 高美须 +5 位作者 潘家荣 支玉香 赵杰 刘超超 李树锦 赵鑫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93-1801,共9页
【目的】Pen a1是虾中主要的过敏原蛋白,其抗原表位与致敏作用有关。对Pen a1的一个抗原表位187—202中氨基酸的出现频率及保守性进行分析后合成突变肽,并检测该突变肽与表位抗体的结合能力,筛选关键氨基酸,为研究虾致敏机理及脱敏方法... 【目的】Pen a1是虾中主要的过敏原蛋白,其抗原表位与致敏作用有关。对Pen a1的一个抗原表位187—202中氨基酸的出现频率及保守性进行分析后合成突变肽,并检测该突变肽与表位抗体的结合能力,筛选关键氨基酸,为研究虾致敏机理及脱敏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MEGA5软件对Pen a1蛋白5个表位及其氨基酸的组成与出现频率进行分析,选出这些表位中出现频率大的氨基酸;对过敏原数据库中所有致敏食物原肌球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保守性进行分析,筛选出保守性高的氨基酸。两种方法筛选出的共有氨基酸为潜在的关键氨基酸。用丙氨酸分别替代这些潜在的氨基酸形成突变肽。利用固相合成法分别合成原表位肽及突变肽。并将原表位肽作为免疫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表位多克隆抗体。利用间接ELISA方法及竞争性Dot-blot方法检测突变的表位肽与表位抗体IgE结合能力,筛选出结合能力明显下降的突变肽,其中替换的氨基酸即为该表位的关键氨基酸。【结果】谷氨酸(E)、亮氨酸(L)、精氨酸(R)、谷氨酰胺(Q)、缬氨酸(V)、丝氨酸(S)、天冬氨酸(D)在表位中出现频率较大,并高于在Pen a1整体蛋白中出现的概率,为活性氨基酸。将序列在187—202的表位中氨基酸组成及出现频率进行统计,推测E、V、L可能为该表位的关键氨基酸。将SDAP数据库中致敏食物原肌球蛋白序列与Pen a1氨基酸序列用DNAMAN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K、L、E、V、G在所有比对的序列中都存在,表明这5个氨基酸为保守氨基酸。选择共有的E、V、L为可能的关键氨基酸,用丙氨酸替代表位中E、V、L分别合成1、2和3号突变肽。用竞争性Dot-blot检测突变肽结合抗体能力,以提取纯化的虾致敏蛋白为包被原,用突变肽抑制虾蛋白结合抗体,发现原表位肽抑制作用明显,1号突变肽的抑制作用与原表位肽相似,2、3号肽的抑制作用明显低于原表位肽。谷氨酸突变的1号突变肽对表位活性并没有较大影响,说明谷氨酸不是该表位的关键氨基酸;而2、3号突变肽与抗体的结合能力明显降低,即亮氨酸和缬氨酸是该表位的关键氨基酸。同时,利用间接ELISA方法,将原表位肽和突变肽与兔血清反应,比较OD450值。结果显示,1号突变肽致敏性降低,OD450值约为对照的1/2.1,2号突变肽OD450值降低为对照的1/2.6,3号突变肽OD450值降低为对照的1/3.2。说明突变表位与表位抗体结合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合竞争Dot-blot试验结果,亮氨酸和缬氨酸为该抗原表位的关键氨基酸。【结论】建立了一种关键氨基酸的筛选和鉴定的方法。亮氨酸和缬氨酸被丙氨酸取代后,其与表位对应抗体的结合能力发生明显下降,是Pen a1中表位187—202的关键氨基酸。这种筛选关键氨基酸的方法可以用于其它抗原表位的关键氨基酸的确定及氨基酸对表位致敏性的影响,深入研究过敏原脱敏机理;同时也可用于基因工程或氨基酸修饰中降低过敏原致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 A1 抗原表位 关键氨基酸 竞争性Dot-blot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及食品包装材料中壬基酚和辛基酚的危害及检测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艳 于滢 +3 位作者 芮昶 刘英 竺佳 关荣发 《广东化工》 CAS 2013年第3期75-76,共2页
壬基酚和辛基酚是目前最受关注的环境激素,由于其常被用作化工生产中,因此有可能残留于食品包装材料中,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影响。文章介绍了壬基酚和辛基酚的危害,着重讨论了国内外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其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因而在目... 壬基酚和辛基酚是目前最受关注的环境激素,由于其常被用作化工生产中,因此有可能残留于食品包装材料中,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影响。文章介绍了壬基酚和辛基酚的危害,着重讨论了国内外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其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因而在目前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环境下,建立一个可靠、有效和快捷的前处理和分析方法有利于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出现,对中国食品的安全、健康发展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基酚 辛基酚 危害 分析方法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稻曲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4
作者 邹克琴 胡东维 +1 位作者 王为民 徐晓晖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5期704-706,共3页
水稻稻曲病是由稻绿核真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水稻病害,对水稻的高产稳产危害较大。本文对引起水稻稻曲病的病原菌的生物学特征,稻曲病菌的侵染规律和水稻稻曲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对存在的问题以及将来的研究发展方向提... 水稻稻曲病是由稻绿核真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水稻病害,对水稻的高产稳产危害较大。本文对引起水稻稻曲病的病原菌的生物学特征,稻曲病菌的侵染规律和水稻稻曲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对存在的问题以及将来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稻曲病 稻曲菌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艳 方建军 +3 位作者 芮昶 杜威 陈璐 关荣发 《广东化工》 CAS 2013年第4期75-76,共2页
茶多酚有抗氧化、抗癌、抗菌、抗辐射、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但因其脂溶性较弱、稳定性差,容易被氧化,故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受到限制。茶多酚纳米脂质体在粒径、脂溶性、稳定性、抗氧化性、透皮性等方面等有更大的优势,因此其在医药、食... 茶多酚有抗氧化、抗癌、抗菌、抗辐射、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但因其脂溶性较弱、稳定性差,容易被氧化,故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受到限制。茶多酚纳米脂质体在粒径、脂溶性、稳定性、抗氧化性、透皮性等方面等有更大的优势,因此其在医药、食品、日化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对茶多酚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脂质体 食品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氯乙烯掺混树脂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丽红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218-220,共3页
采用不同体系分散剂、不同调粒剂用量合成了系列聚氯乙烯掺混树脂 .观察了掺混树脂在糊树脂加工中的作用 .结果表明 ,采用明胶体系及适量的调粒剂可获得颗粒均匀、光滑致密的聚氯乙烯掺混树脂 ;
关键词 聚氯乙烯 掺混树脂 掺混树脂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浙江省外来入侵生物防范体系的构想 被引量:2
17
作者 蔡冲 《浙江农业科学》 2007年第5期564-567,共4页
外来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关于入侵生物预防、控制与管理的研究很多,但从整体水平上建立外来生物入侵防范体系的研究尚十分缺乏。概述了浙江省局部地区生物入侵情况,并提出构建防范体系的措施,最终为建立浙江... 外来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关于入侵生物预防、控制与管理的研究很多,但从整体水平上建立外来生物入侵防范体系的研究尚十分缺乏。概述了浙江省局部地区生物入侵情况,并提出构建防范体系的措施,最终为建立浙江省外来物种入侵预警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防范体系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茭白新品种龙茭2号耐寒性的室内评价
18
作者 何月平 张珏锋 +2 位作者 陈列忠 俞晓平 陈建明 《长江蔬菜》 2010年第14期40-42,共3页
为了评价茭白新品种龙茭2号的耐寒性,采用室内人工气候模拟法比较了龙茭2号及对照品种梭子茭和浙茭911对低温处理的表型反应,并采用低温处理后电导率法分析了这3个品种对低温胁迫的细胞膜通透性反应,而且采用电导率法比较了34个茭白品... 为了评价茭白新品种龙茭2号的耐寒性,采用室内人工气候模拟法比较了龙茭2号及对照品种梭子茭和浙茭911对低温处理的表型反应,并采用低温处理后电导率法分析了这3个品种对低温胁迫的细胞膜通透性反应,而且采用电导率法比较了34个茭白品种对低温的抗逆性。综合表明,龙茭2号耐寒优势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品种 龙茭2号 耐寒性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蜜蜂性信息素结合蛋白ASP1的原核表达及配基结合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翁琛 张林雅 +3 位作者 赵磊 付余霞 罗晨 李红亮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10-1116,共7页
【目的】研究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信息素结合蛋白ASP1与蜜蜂信息素及某些植物挥发物分子的结合功能。【方法】构建中蜂ASP1的原核表达载体,对其进行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和分离纯化,并得到具有生化活性的中蜂ASP1重组蛋白,最后以1-... 【目的】研究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信息素结合蛋白ASP1与蜜蜂信息素及某些植物挥发物分子的结合功能。【方法】构建中蜂ASP1的原核表达载体,对其进行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和分离纯化,并得到具有生化活性的中蜂ASP1重组蛋白,最后以1-NPN作为荧光报告探针,通过荧光竞争结合实验研究中蜂重组ASP1蛋白与蜜蜂信息素及其他气味分子的结合功能。【结果】在22种潜在信息气味物质中,有7种与中蜂ASP1有较强的结合能力,能将1-NPN的相对荧光强度降至50%以下。其中发现蜂王信息素两种成分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香草醇的竞争能力最强,可分别引起1-NPN相对荧光值下降99.31%和95.50%,解离常数K D分别为13.39和98.44μmol/L;而与除蜂王信息素外的其他信息素如幼虫信息素和工蜂信息素等分子均不结合。此外中蜂ASP1对于水杨酸甲酯、苯乙醛、3,4-二甲基苯甲醛4-烯丙基藜芦醚和β-紫罗兰酮等5种植物挥发物质能产生强度不一的结合。【结论】中蜂信息素结合蛋白ASP1对蜂王信息素具有非常强的特异性,同时也能结合某些植物挥发性气味分子,暗示中蜂ASP1是一种以蜂王信息素识别为主要功能、植物挥发物识别为次要功能的多功能信息素结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信息素结合蛋白 原核表达 分离纯化 结合功能 配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经济时代与高校教育体制
20
作者 周贝贝 朱龙华 《科技信息》 2011年第35期371-371,382,共2页
二十一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世界进入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伴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教育体制,通过对学生的素质、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及推动教育创新和优秀教师团队的组... 二十一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世界进入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伴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教育体制,通过对学生的素质、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及推动教育创新和优秀教师团队的组建,培养出符合知识经济需要、能够推动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经济 高校教育体制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