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金纳米簇荧光探针快速检测中药中的微量铜 被引量:2
1
作者 仁增 徐进之 +3 位作者 仁青加 王飞 徐明 李曹龙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22期55-56,共2页
在本文中,以生物大分子牛血清蛋白(BSA)等作为合成金纳米簇的还原剂和保护剂,利用二价铜离子对金纳米簇的荧光淬灭作用,研究了铜离子浓度和荧光强度的线性关系,实现了对微量铜离子的高灵敏、高选择性的快速检测。文中收集了16种中药,通... 在本文中,以生物大分子牛血清蛋白(BSA)等作为合成金纳米簇的还原剂和保护剂,利用二价铜离子对金纳米簇的荧光淬灭作用,研究了铜离子浓度和荧光强度的线性关系,实现了对微量铜离子的高灵敏、高选择性的快速检测。文中收集了16种中药,通过金纳米簇的荧光淬灭作用,考察干扰离子的影响,并且实现了对中药中铜离子浓度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簇 荧光猝灭 微量铜离子 中药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形貌可控TiO_2的制备及其光解水产氢性能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曹龙 王飞 +3 位作者 唐媛媛 唐俊彦 曹菲 上官文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75-1382,共8页
通过简单的沉淀、水热、溶剂热和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出实心球(s-TiO_2)、空心球(h-TiO_2)、纳米管(a-TNT)和介孔形状(mTiO_2)的锐钛矿晶型结构TiO_2光催化材料。采用HRTEM、FESEM、XRD、UV-Vis、N2吸-脱附和光解水制氢反应等对催化材料... 通过简单的沉淀、水热、溶剂热和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出实心球(s-TiO_2)、空心球(h-TiO_2)、纳米管(a-TNT)和介孔形状(mTiO_2)的锐钛矿晶型结构TiO_2光催化材料。采用HRTEM、FESEM、XRD、UV-Vis、N2吸-脱附和光解水制氢反应等对催化材料的微观表面结构、光吸收性能以及不同形貌光催化剂的光解水制氢的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s-TiO_2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活性,主要归功于s-TiO_2独特的微观形貌结构所致,s-TiO_2是由亚微晶颗粒组成的介孔状实心球,亚微晶粒径相比较其它形貌的材料要小,有利于光生载流子的迁移,抑制电子-空穴对的体相复合,导致活性提高。同时,晶化过程用于传质通道的无序微孔可以束缚用作牺牲剂的CH3OH分子,使得空穴快速被牺牲剂消耗,减少与电子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貌 二氧化钛 光催化 水分解 氢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形貌可控制备及其可见光分解水产氢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曹龙 赵宇婷 +4 位作者 曹菲 王飞 王越 袁坚 上官文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535-2542,共8页
以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作为硫源和结构导向剂水热法"一壶"制备系列硫化镉(CdS)光催化材料,采用透射电镜(HRTEM)、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荧光光谱(PL)、比表面分析仪(BET)和光解... 以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作为硫源和结构导向剂水热法"一壶"制备系列硫化镉(CdS)光催化材料,采用透射电镜(HRTEM)、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荧光光谱(PL)、比表面分析仪(BET)和光解水产氢反应等对催化材料的微观表面结构、光吸收性能以及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反应物的n Cd/nS比和水热温度等参数可控的制备出分散性好的CdS实心纳米球(s-CdS)、空心纳米球(h-CdS)以及纳米棒(r-CdS)等不同微观形貌的光催化材料。对比研究了不同形貌光催化剂的光解水产氢的宏观性能,发现s-CdS产氢活性最高,h-Cd次之,r-CdS最差。这一结果可归结于构成实心球表面亚微晶的粒径相比其它形貌的小,导致电子-空穴对快速迁移至表面并与溶液反应,抑制体相复合,导致生成的氢气量大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貌 硫化镉 光催化 水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衍生化HPLC法分离苏氨酸对映体 被引量:5
4
作者 洪瑾 格桑德吉 +2 位作者 王敏 杭太俊 丁娅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13-916,共4页
以邻苯二甲醛/N-异丁酰基-L-半胱氨酸(OPA/IBLC)为手性衍生化试剂,建立了苏氨酸手性分离和光学纯度检查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HederaODS-2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0.1%醋酸铵-甲醇-乙腈(体积比70︰27︰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 以邻苯二甲醛/N-异丁酰基-L-半胱氨酸(OPA/IBLC)为手性衍生化试剂,建立了苏氨酸手性分离和光学纯度检查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HederaODS-2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0.1%醋酸铵-甲醇-乙腈(体积比70︰27︰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8nm,考察了溶液pH值、试剂用量、衍生化时间及温度对衍生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优化的色谱条件下,苏氨酸的对映体分离度为1.6,L-苏氨酸最低检测限约为0.05μg/mL。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L-苏氨酸光学纯度的检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氨酸 邻苯二甲醛 N-异丁酰基-L-半胱氨酸 柱前衍生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 手性分离 纯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转移机制的正、负功能团相互作用
5
作者 洪瑾 马智宇 +1 位作者 陈沫 丁娅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9-202,共4页
制备了一定尺寸的量子点和金纳米粒子,在量子点和金纳米粒子表面修饰具有相同碳原子数,不同正、负电性的功能配体,研究了配体间电性作用和位阻效应对"量子点-金纳米粒子"体系荧光共振能量传递(FRET)过程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 制备了一定尺寸的量子点和金纳米粒子,在量子点和金纳米粒子表面修饰具有相同碳原子数,不同正、负电性的功能配体,研究了配体间电性作用和位阻效应对"量子点-金纳米粒子"体系荧光共振能量传递(FRET)过程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和紫外、荧光等方法对量子点和金纳米粒子的尺寸、形态及光学性质进行表征,并深入研究了末端的正、负电性功能团对FRET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强的电性作用有利于提高体系FRET的效率,而位阻效应则降低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金纳米粒子 表面修饰 电性作用 能量转移 位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A稳定的CdTe量子点合成及Cu^(2+)检测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江波 黄麒 +4 位作者 卢强 李曹龙 王飞 仁青加 仁增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1-316,共6页
通过水相法制备3-巯基丙酸(MPA)稳定的碲化镉量子点(CdTe QDs),即MPA-CdTe QDs。研究Cu^(2+)对发射波长为599 nm的MPA-CdTe QDs荧光猝灭效应,发现Cu^(2+)浓度与荧光猝灭强度之间满足Stern-Volmer修正方程的线性关系。通过多项式拟合得出... 通过水相法制备3-巯基丙酸(MPA)稳定的碲化镉量子点(CdTe QDs),即MPA-CdTe QDs。研究Cu^(2+)对发射波长为599 nm的MPA-CdTe QDs荧光猝灭效应,发现Cu^(2+)浓度与荧光猝灭强度之间满足Stern-Volmer修正方程的线性关系。通过多项式拟合得出Cu^(2+)浓度在2.28×10^(-6)~18.24×10^(-6)mol/L和4.8×10^(-7)~12×10^(-7)mol/L两个区间范围内与MPA-CdTe QDs的荧光强度F_0/F的多项式关系分别为:F_0/F=7.999-2.470c+0.339c^2,F_0/F=3.154-0.160 c+0.049 c^2,拟合度分别为0.991,0.993。MPA-CdTe QDs对Cu^(2+)检测限可达1.326×10^(-7)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MPA-CdTe量子点 Cu^2+检测 Stern-Volmer方程修正式 多项式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B)纳米带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分解水产氢性能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曹龙 雷自强 +3 位作者 王其召 曹菲 王飞 上官文峰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2-389,共8页
经过钛酸四丁酯强碱溶液中水解→水热→质子交换→焙烧路线制备出Ti O2(B)纳米带.采用HRTEM、FESEM、XRD、UV-Vis、BET和光解水产氢反应等对催化材料的微观表面结构、光吸收性能以及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路线制备的Ti O2(B... 经过钛酸四丁酯强碱溶液中水解→水热→质子交换→焙烧路线制备出Ti O2(B)纳米带.采用HRTEM、FESEM、XRD、UV-Vis、BET和光解水产氢反应等对催化材料的微观表面结构、光吸收性能以及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路线制备的Ti O2(B)纳米带反应条件温和,便于大批量合成.通过改变实验参数实现晶型结构和微观形貌的调变,且不同晶型结构和微观形貌的材料进行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活性对比,它们的活性顺序为:NaxH2-xTi3O7·n H2纳米管>Ti O2(B)>Ti O2(anatase)>Na2Ti6O13,表明Ti O2(B)纳米带是一类较好的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半导体材料.提出了Ti O2(B)纳米带的可能经历了Na2Ti3O7→H2Ti3O7→H2Ti6O13→H2Ti12O25→Ti O2(B)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 TiO2(B)纳米带 光催化 水分解
原文传递
新型花状Cu2O制备及其可见光分解水产氢性能 被引量:7
8
作者 卢强 李曹龙 +2 位作者 王飞 仁青加 仁增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7-565,共9页
利用简单的液相还原法,制备新型的花状和切角立方状Cu_2O光催化材料.通过TEM、XRD、XPS以及UVVis等对样品的形貌、晶型结构、表面化学特性以及吸光性能等进行表征.结果发现,不同实验条件下生成前驱体的不同以及Cu_2O纳米晶体各晶面{111}... 利用简单的液相还原法,制备新型的花状和切角立方状Cu_2O光催化材料.通过TEM、XRD、XPS以及UVVis等对样品的形貌、晶型结构、表面化学特性以及吸光性能等进行表征.结果发现,不同实验条件下生成前驱体的不同以及Cu_2O纳米晶体各晶面{111}、{110}、{100}稳定性差异,对最终晶体的形貌演变起到关键的作用,初步得出粒子的形貌形成过程涉及种子颗粒团聚(seed-aggregation)以及表面重塑(surface-reconstruction)的生长机制.并对样品进行光解水产氢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形貌的Cu_2O可见光催化活性及稳定性差异很大,花状Cu_2O独特的微观"针尖"结构具有"尖端催化"效应,导致氢气产率高达206.5μmol/h,是切角立方状Cu_2O的10倍以上,且循环4次后,产率降低2%左右,表现出极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状Cu2O 光解水 氢气 尖端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