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酰胺—PET 切片接枝共聚及纺制复合纤维的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次沛 金惠芬 +1 位作者 赵广达 李楠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105-112,共8页
研究了在苯甲醇中丙烯酰胺 PET 切片的接枝共聚合反应。发现随反应时间延长,引发剂BPO 浓度增加,接枝率提高。在40~90℃范围内随反应温度提高接技率增加。随单体丙烯酰胺浓度提高,接枝率下降,发现苯甲醇、BPO 对 PET 均有降解作用。用... 研究了在苯甲醇中丙烯酰胺 PET 切片的接枝共聚合反应。发现随反应时间延长,引发剂BPO 浓度增加,接枝率提高。在40~90℃范围内随反应温度提高接技率增加。随单体丙烯酰胺浓度提高,接枝率下降,发现苯甲醇、BPO 对 PET 均有降解作用。用接枝产物和 Nylon 6试纺并列型复合纤维,并对复合情况作了初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接枝共聚 复合纤维 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襄技术 被引量:17
2
作者 罗艳 陈水林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1999年第5期1-5,共5页
对物质进行微胶囊化后, 可以改善其相应的使用性能, 也可提高其相应的使用效率, 产生许多有利的影响。对物质进行微胶囊化而达到控制释放、增加稳定性或包裹活性物质等目的就是其中几个实例。因而, 微胶囊技术正被广泛地用于医药、... 对物质进行微胶囊化后, 可以改善其相应的使用性能, 也可提高其相应的使用效率, 产生许多有利的影响。对物质进行微胶囊化而达到控制释放、增加稳定性或包裹活性物质等目的就是其中几个实例。因而, 微胶囊技术正被广泛地用于医药、农业、化工、化妆品和许多其它日常用品的生产及过程中。微胶囊是由各种单体或高聚物通过不同的聚合技术或胶囊化过程制备而成的。通过对微胶囊的发展、制备、评价和应用等方面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发展 制备 评价 胶体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