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图谱视角下雄安新区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宋楠 李海英 +2 位作者 张冬丽 李慧敏 李扬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2-210,共9页
为了构建雄安新区研究知识图谱,针对目前对雄安新区科学研究产出分析几乎空白的情况,基于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4638篇中英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和文本挖掘分析,从知识图谱视角分析雄安新区研究的趋势、研究主体、研究主题和研究... 为了构建雄安新区研究知识图谱,针对目前对雄安新区科学研究产出分析几乎空白的情况,基于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4638篇中英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和文本挖掘分析,从知识图谱视角分析雄安新区研究的趋势、研究主体、研究主题和研究热点情况。研究表明:随着雄安新区设立时间的增长,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度逐渐褪去,研究数量呈现下降趋势;雄安新区的主要研究阵地在中国,国际研究机构与中国合作密切;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规划、雄安新区水文与环境研究、雄安新区智慧城市建设研究是当前雄安新区研究的热点。基于知识图谱视角对当前研究态势进行客观数据分析,可为雄安新区各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为进一步研究雄安新区提供新视角、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雄安新区 知识图谱 文献分析 研究热点 共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燃料电池人工湿地对污水氮降解及产电性能研究
2
作者 高慧君 王征 +4 位作者 于一雷 吕翠翠 李文彦 郭佳祎 孙振宇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203,共12页
对比分析不同阳极材料构成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中氮的降解作用和产电性能的影响,为更有效地处理生活污水提供基础。2023年9-10月构建以活性炭、锰矿、黄铁矿为阳极的3种微生物燃料电池人工湿地,通过分析污水净化效果、... 对比分析不同阳极材料构成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中氮的降解作用和产电性能的影响,为更有效地处理生活污水提供基础。2023年9-10月构建以活性炭、锰矿、黄铁矿为阳极的3种微生物燃料电池人工湿地,通过分析污水净化效果、装置产电性能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来研究其在处理秦皇岛北戴河团林污水处理厂实际污水中氮降解及产电性能。结果显示:针对去除有机氮为主的生活污水,与活性炭燃料电池人工湿地(CW-MFC)相比,黄铁矿燃料电池人工湿地(PCW-MFC)对总氮和有机氮的去除效率提高了29.64%和35.60%,锰矿燃料电池人工湿地(MCW-MFC)对总氮和有机氮的去除效率分别提高了12.83%、18.32%;对于NH4+-N的去除,PCW-MFC去除效率比CW-MFC高19.61%,可能黄铁矿发生铁氧化还原循环进而促进硝化作用;锰矿促进了对NO_(3)^(-)-N的去除,去除效率比CW-MFC高25.02%,可能是锰氧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促进电子转移增强了反硝化作用。PCW-MFC在整个试验阶段产生的平均电压和最大功率密度都高于CW-MFC,说明黄铁矿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人工湿地系统中起到较好的导体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增加阳极填料的电子循环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人工湿地 脱氮 阳极材料 产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多特征组合的白洋淀生态修复工程前后湿地变化
3
作者 郑晓玲 于一雷 +3 位作者 吕翠翠 李文彦 姜纪沂 王仕琴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62,共11页
【目的】白洋淀湿地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对改善和调节雄安新区乃至整个京津冀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探究白洋淀湿地生态修复前后下垫面的变化特征,旨在为后续的生态修复工程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研究通过选... 【目的】白洋淀湿地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对改善和调节雄安新区乃至整个京津冀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探究白洋淀湿地生态修复前后下垫面的变化特征,旨在为后续的生态修复工程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研究通过选取生态修复前后(2017年和2022年)的Sentinel-1 SAR影像和Sentinel-2多光谱影像,提取光谱指数特征、SAR指数特征和纹理特征,结合随机森林方法,对白洋淀湿地进行分类;从下垫面类型、面积和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分析生态修复前后白洋淀湿地的变化情况。【结果】(1)同时使用光谱指数特征、SAR指数特征和纹理特征3种特征进行分类的总体精度最高,光谱指数特征、SAR指数特征和纹理特征的重要性贡献率分别为40.713%、27.269%和32.018%。(2)2017—2022年,耕地面积明显减少,湿地面积显著增加,湿地面积的增长主要来自耕地的转换。(3)生态修复后,2022年林地和水体的破碎化程度均有减小的趋势,水体、挺水植物和林地的聚集度和连通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最明显的为林地。【结论】生态修复之前白洋淀湿地景观趋于破碎化,生态修复后白洋淀湿地的水体、挺水植物以及林地各自的连通性和聚集度明显提升。淀区内的退耕还淀、生态清淤和生态补水等工程增加了白洋淀湿地面积,提升了白洋淀水体的连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湿地 生态修复 湿地分类 特征组合 景观指数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鲁克湖-托素湖流域水化学和同位素特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季珲 于一雷 +3 位作者 马牧源 张兵 吕翠翠 李文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4,共14页
为了解可鲁克湖-托素湖流域内淡、咸水转化关系及其离子来源,文章于2017年分别采集了可鲁克湖、托素湖及河水的枯水期和丰水期水样。利用统计学、Gibbs图和离子比值等方法,分析了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和水化学演化机制。结果表明:湖水、... 为了解可鲁克湖-托素湖流域内淡、咸水转化关系及其离子来源,文章于2017年分别采集了可鲁克湖、托素湖及河水的枯水期和丰水期水样。利用统计学、Gibbs图和离子比值等方法,分析了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和水化学演化机制。结果表明:湖水、河水大部分水体均呈弱碱性(pH均值为8.55)和较强的氧化潜力(ORP均值为52.55 mV)。枯水期到丰水期,可鲁克湖由微咸水转为淡水,托素湖由微咸水转为盐水,河水部分淡水转变为咸水,湖泊和河流的水化学类型以Cl·SO_(4)-Na·Ca·Mg和Cl·HCO_(3)-Na型为主。枯水期痕量金属元素(Fe、Mn、As、Ni)超标率大于丰水期。在蒸发强烈和湖身闭塞的影响下,托素湖最终成为内陆咸水湖,其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最为富集(δ^(2)H:-47.91‰~8.64‰,δ^(18)O:-34.18‰~43.24‰),可鲁克湖和河水次之。湖泊水化学成分主要受蒸发结晶影响,其次为岩石风化作用,而河水以水-岩相互作用为主;水质优劣依次为可鲁克湖、托素湖和河水,水质参数表现为Na^(+)、Cl^(-)、SO_(4)^(2-)和NO_(3)^(-)。结果旨在为我国西北流域地表水水质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鲁克湖-托素湖 稳定同位素 水化学演化 主成分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妫水河流域水化学和同位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5
作者 韦欣 于一雷 +2 位作者 李文彦 吕翠翠 霍炜洁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5-145,共11页
为研究北京妫水河流域河水和地下水的水化学成因以及相互关系,文章采用Piper三线图、Gibbs图、多元统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对妫水河流域2019年采集到的河水、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水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妫水河流域河水和地下... 为研究北京妫水河流域河水和地下水的水化学成因以及相互关系,文章采用Piper三线图、Gibbs图、多元统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对妫水河流域2019年采集到的河水、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水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妫水河流域河水和地下水均属于弱碱性水;硝态氮是水体中氮素的主要存在形态;河水、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的优势阴离子均为HCO_(3)^(-),河水和浅层地下水的优势阳离子为Ca^(2+),而深层地下水的优势阳离子为Na^(+)和Ca^(2+);水质整体较好,Ⅰ类水占比均超70%。流域水体氢氧同位素(δD、δ^(18)O和δ^(17)O)特征深度变化明显,因河水受较强烈的蒸发作用,自地表往下同位素逐渐相对贫化。岩石风化是流域水体溶质的主要来源,蒸发盐岩、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占主导作用;另外,区域内农业活动也是水体溶质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妫水河流域 水化学 氢氧同位素 河水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抗生素对生菜种子萌发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6
作者 郭佳祎 于一雷 +2 位作者 李文彦 吕翠翠 刘超杰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5期52-58,共7页
为探讨抗生素和灌溉水源变化对生菜、土壤的影响,以及其在培养第3、7 d时间上的变化,设计添加11种常见抗生素的复合污染水平(0、2.2、5.5、11 mg/kg)和2种不同灌溉水源的种子萌发及胁迫试验,并在发芽期间收集2次样品。结果表明,大部分... 为探讨抗生素和灌溉水源变化对生菜、土壤的影响,以及其在培养第3、7 d时间上的变化,设计添加11种常见抗生素的复合污染水平(0、2.2、5.5、11 mg/kg)和2种不同灌溉水源的种子萌发及胁迫试验,并在发芽期间收集2次样品。结果表明,大部分生菜种子萌发指标(如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鲜重和苗长)在处理组与对照组间没有显著差异。在添加11 mg/kg浓度抗生素且灌溉水源为再生水时生菜种子的根长被显著抑制。采样期内(培养的第3、7 d),抗生素的添加和灌溉水源的变化没有扰乱生菜种子的抗氧化系统正常工作。培养第3~7 d,大多数处理组的土壤脲酶、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有所上升,部分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土壤酶活性相比植物萌发指标和植物酶活性对抗生素的添加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复合污染 生菜 种子萌发 土壤酶活性 再生水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雾化脱酸塔结构优化及性能的数值研究
7
作者 林卿 《电站系统工程》 2024年第1期1-4,9,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旋转雾化脱酸塔的酸性气体脱除效果,提出了将原内附连续导流带改为间断式和错列式的布置方案,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方案下的塔内流动特性及HCl和SO_(2)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导流带分组布置可改进塔内流动特性、提升脱... 为进一步提高旋转雾化脱酸塔的酸性气体脱除效果,提出了将原内附连续导流带改为间断式和错列式的布置方案,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方案下的塔内流动特性及HCl和SO_(2)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导流带分组布置可改进塔内流动特性、提升脱除率,但错列布置导流带对不同分组数有不同的影响;综合考虑两种酸性气体的脱除率,模型2脱酸效果最好,该方案为脱酸塔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酸塔 结构优化 导流带 脱除率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